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緊缺的主要原因

時間 2022-02-14 06:18:08

1樓:匿名使用者

據中國氣象局提供的資料,專家**未來50年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可能上公升1. 9-2.3攝氏度,由此可能導致冰川面積將比目前減少27%,其中面積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將基本或完全消失。加上生產和生活用水持續增長,預計2010年至2030年,西北每年約缺水200億立方公尺,到2050年可能稍有所減輕但缺口仍達100億立方公尺。中國西北地區包括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和陝西等5省區及內蒙古西部,乾旱缺水是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

據氣象資料顯示,過去百年間全球氣候變暖導致中國平均氣溫公升高0.65攝氏度,西北地區氣溫變化的強度又明顯高於全國平均值。冰川和高山積雪是調節中國西北水資源量的「固體水庫」。氣溫公升高使冰川消融加速、雪線退縮。

據甘肅和青海兩省氣象局提供的資料,專家估算在過去40多年,西北地區冰川面積約減少了1400平方公里,雪線上公升了30-60公尺,直接導致部分內陸河源頭來水量顯著減少。持續增溫還使得中國西北地區大片湖泊萎縮甚至乾涸,部分河流源區補給水量減少。1985年,被稱為黃河「蓄水池」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湖泊數量還有4077個,如今已銳減至1800個;境內27條黃河主要支流中已有11條乾涸,另有多條河流則成了季節河。

近20餘年間,西北部分地區年降雨量增加,但是,時空分布卻更加不均,很難被有效利用。同時伴隨氣溫公升高,冰川和高山積雪消退、湖泊濕地萎縮,蒸發量加大,各地可用水資源基本呈現進一步減少趨勢。據中國工程院西北水資源專案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西北水資源總量僅佔全國的5.84%,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佔全國人均水平的80.5%。

預估未來西北地區水資源形勢,專家普遍認為氣候可能變得暖濕,但是,由於西北地區降水基數過小,增加的降水量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乾旱氣候區的基本狀況,而且隨著氣溫不斷上公升,冰川、高山積雪和凍土等固態水體加快消融,蒸發量也會繼續增加

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我國半濕潤地區主要出於北方地區。。半濕潤地區主要是溫帶季風和大陸性氣候。。降水較少。。

冬季寒冷乾燥。。。其次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也使半濕潤地區水資源緊張。。。我國的北方基本都是平原和丘陵地區,農業比較發達,農業用水的方法卻很浪費;北方重工業發達用水加多。。。

還由於工業的汙染更加重了水的緊缺。。。人口眾多用水量大也是乙個原因【供水緊張處於半濕潤地區是因為其降水少於南方,,南方河網密集,北方河流遠遠少於南方且流量小。。祝你愉快!

地理問題,北方地區水資源緊缺主要原因?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配上具有夏秋多,春冬少和年紀變化大的特點。

而且我國的北方耕地占得比重多,人口非常的稠密、

就拿北京來說,僅僅在常年,北京都缺水2億立方公尺,而且人口已經突破1500萬,嚴重超標。

在拿河流來說,我國的河流在東南方密集,在北方稀少,水量不足

地形來說,我國也可以說是被山脈阻擋,有秦嶺那一帶山脈阻塞,河流無法到達北方。季風也因為受到秦嶺阻擋,無法到達北方,也無法帶來豐沛的雨水。

現在工業用水非常的大,造成水汙染非常嚴重,而且破壞土地非常嚴重,拿黃河來說,長期以來遭到大量植被破壞,黃河在黃土高原帶來大量泥沙,使得黃河下游的泥沙嚴重,基本無法使用。

再說,黃河的主要支流可以說只有渭河,汾河。而長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湘江,漢江等等。

4樓:匿名使用者

1.夏季風的進退影響,難以到達北方非季風區,且南方雨季比北方來得早,退得晚,

2.北方地勢高,乾旱荒漠地區多,南方地勢低,平原盆地多,且交通工業發達。

5樓:

第一,北方地區降水少,夏季氣溫高,蒸發大,水資源不足

第二,工農業發達,大城市多,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需求量大,水汙染多

所以緊缺~~

6樓:匿名使用者

多人口,多工業,多蒸發,少降水。(還有就是多浪費)

7樓:匿名使用者

回答:1、北方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氣溫低,降水量少,夏季多高溫天氣,蒸發量大,故乾旱缺水。

2、北主地區,地勢較低且平坦,人類活動較頻繁,工農業發達,用水量大,故易出現缺水的情況。

3、北方地區春季氣溫回公升快。但影響我國降水的雨帶還沒有到達,再加上受亞洲高壓影響,風力中勁,加速了水份的蒸發。

4、還有大量的工農業活動使水體受汙染,進一步加重了水資源科短缺的情況。

8樓:沈小箏

北方水資源短缺,旱災一般發生於春天

1.總體降水少,降水變率大,春季氣溫回公升快,蒸發量大於降水量,2.春季農作物灌溉需水量大

3.經濟發達,需水量大

4.工農業生活用水汙染嚴重

防治措施:

1.修水庫

2.跨流域調水

3.培育耐寒品種

4.修防護林

5.培育節水意識,節約用水

9樓:匿名使用者

1.氣溫高

2.對海距離遠

北方水資源緊缺原因及影響

10樓:中地數媒

2)水資源需求量急劇增加: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全國糧食生產基地逐漸北移,農業灌溉用水快速增加,工礦企業和城鎮急速擴大,消耗淡水量也在快速增加。

3)工業布局不合理,工農業用水矛盾加劇。

(二)北方水資源緊缺產生的影響

1)汙染造成水資源減少。目前,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達50%以上,四級汙染河段已佔12000km,佔幹支流總長的60%以上;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造成水質惡化、水生態系統破壞和水資源短缺。

2)不合理開發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地質災害不斷發生。過量抽取地下水會引起地下水漏斗半徑擴大,地面沉陷、鹹水入侵等。我國36座城市地面沉降明顯,主要有天津、通州、阜陽、秦皇島、棗莊、泰安等城市,還有蘇州、無錫、常州、淮北、開化、仁山、上海、三明、昆明等城市。

其中,天津沉降區已達 7000km2,沉降幅度50~74mm/a。具有區域性連續下降特點的有16座城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速率為1~2m/a,最大達8.24m/a。

沿海城市地區大量開採地下水還引起海水倒灌。

3)水資源浪費嚴重。農業灌溉渠系利用係數僅0.4左右,單方水的生產效率僅為先進國家的1/2~1/4;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為45%,而先進國家為75%以上。

4)水資源開發利用缺乏有效管理,長期處於分散和無序狀態。

5)用水規劃不合理,助長了不科學、不合理的需求。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水資源過度透支引發各種災害頻發的地區已難以挽回原有生態環境,而未造成嚴重災害的地方還看不到面臨問題的嚴重性。

(三)案例——黃河大斷流

1995年黃河大斷流,從3月4日到7月24日共斷流4個月零20天,斷流最長時山東和河南共622km河段無水,650萬畝農田灌溉受到嚴重影響。黃河大斷流的主要原因是黃河中下游大支流少,中上游修建了不少大中型水庫和水利樞紐,攔截了大量的黃河水;另一方面,西北和華北地區乾旱加劇,降水量減少使黃河幹流徑流量大大減少。黃河大斷流將會導致:

①黃河中下游地區缺水更加嚴重,地下水位進一步下降,許多耗費巨資修建的水流工程廢棄無用;②進一步加速華北地區乾旱化發展;③河口區缺乏淡水,同時海水內侵、岸線後退,土壤鹽漬化加劇,造成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退化;④由於人口增加,經濟開發強度增加,陝西萬家寨引黃濟晉引水工程將完工,黃河下游水資源更為短缺,黃河有可能成為內流河。總之,黃河大斷流標誌著我國北方水資源開發利用進入乙個新的階段。面臨以整個流域大範圍全面考慮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公平合理分配和享用水資源,不斷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率,用較少的水作更多的事。

這樣的嚴峻考驗,也表明了人為因素在一定區域的水資源的變化中起到決定性作用。作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流域,人們對她的感情是十分複雜的。幾千年來,人們一直與黃河水災做鬥爭,新中國成立後連續3次加固加寬了黃河大堤,總投資數十億元。

40a來防止了18次決口氾濫,避免了數千億元的洪災損失——當然並未能從根本上完全排除洪災的發生。然而,現在另一極端事件——乾旱又同時出現了,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目前還未有較好的解決方法,即使是南水北調也不能根本解決華北地區的乾旱問題。我國面臨著極其嚴峻的考驗。

解決途徑:①合理利用水資源必須進行全面的水資源供求評價和規劃;②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強化以流域為單元的水資源管理體制;③從整體來考慮,保護流域水資源、水質和水生態系統,提高公眾節水意識;④推廣節水措施,包括生活、工業和農灌節水技術,特別是加快推廣低壓管道灌水、噴灌、滴灌、微灌等技術;⑤實行定額供水和收費供水等;⑥國家重點投資的水利工程建設以跨地區或跨流域的水資源調配為主。如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解決京、津、冀西、豫等地供水;引黃入晉,解決太原、大同、塑州供水;引黃入煙,解決煙台、萊州缺水等。

解決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1樓:留海瑤茅婷

導致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1、自然原因:

(1)空間分布要少:水資源主要來自降水,我國降水東多西少,東部地區又是南多北少,特別是我國雨季南方長北方短,故水資源北方比南方少;

(2)時間分配要少:我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水資源則夏秋多,冬春少;且降水的年際變化南方小,北方大,北方缺水情況更嚴重。

2、人為原因:

(1)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北方水資源不如南方豐富,但耕地又主要集中在北方。而農業用水佔了用水量的大頭。

(2)水資源分配不合理、浪費大、汙染嚴重等等。

解決措施:根據以上造成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有的放矢採取以下措施。

1、針對自然原因:

(1)跨流域調水:如最大工程南水北調,將長江水調入缺水的北方、西北地區。

(2)興建水庫:將夏秋多的降水通過水庫蓄積起來,等到冬春少水時利用。

2、針對人為原因:發展節水農業,合理調配水資源,一水多用,水的迴圈利用,防治水汙染等等。

解決北方水資源短缺根本措施

12樓:煙雅美奇原

導致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1、自然原因:

(1)空間分布要少:水資源主要來自降水,我國降水東多西少,東部地區又是南多北少,特別是我國雨季南方長北方短,故水資源北方比南方少;

(2)時間分配要少:我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水資源則夏秋多,冬春少;且降水的年際變化南方小,北方大,北方缺水情況更嚴重。

2、人為原因:

(1)水土資源配合不協調:北方水資源不如南方豐富,但耕地又主要集中在北方。而農業用水佔了用水量的大頭。

(2)水資源分配不合理、浪費大、汙染嚴重等等。

解決措施:根據以上造成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有的放矢採取以下措施。

1、針對自然原因:

(1)跨流域調水:如最大工程南水北調,將長江水調入缺水的北方、西北地區。

(2)興建水庫:將夏秋多的降水通過水庫蓄積起來,等到冬春少水時利用。

2、針對人為原因:發展節水農業,合理調配水資源,一水多用,水的迴圈利用,防治水汙染等等。

地理 我國南方地區,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地理差異的敘述

a 南方水資源佔80 北方水資源佔20 北方耕地資源60 南方耕地資源40 b 南方以水稻為主,北方以麵食為主 c 南方河多,北方陸路運為主,所以南方的交通工具是船,北方的交通工具是汽車或馬之類的 d 南方盛產甘蔗,北方盛產甜菜 所以這道題故選 b b南方主要以水田耕作業為主,即種植水稻 北方以旱地...

讀「我國北方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斌斌 1 大興安嶺 長白山 秦嶺 朝鮮 南韓 美國 黃海 2 蘋果 梨 答案只要是溫帶水果即可 3 水土流失嚴重 植被遭到破壞,夏季多暴雨,黃土又比較疏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植樹種草,綠化荒山,修築梯田,打壩淤地等。讀 我國北方地區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 將圖中數碼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在...

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能夠解決北方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為什麼是錯的

兄弟,你搞錯了。是水資源。資源和能源性質差很多的,已知可用能源大約是石油,煤炭,天然氣。資源主要是森林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等。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我國南澇北旱,南水北調工程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促進南北方經濟 社會與人...

南方地區的經濟為什麼比北方地區高

自古以來,南方便是經濟中心,北方是政治中心,這種格局可以說,自兩宋以來便是如此。近代,西風東漸也是由北向南。可以說,南方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代又一代塑造了南方人骨子裡經商的觀念。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南方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日新月異,已經不是北方可以比擬的。為什麼北方人比南方人高 有學者認為,高...

北方地區春旱的原因,華北地區春旱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1 北方地區,春季氣溫回公升快,蒸發較強 夏季風弱,雨季未到,降水較少 春耕需水量大,但雨季未到,地下水位低 降水量較同緯度的地區低從地理原因解釋,主要是因為有山阻隔,或者季風的背風坡,受 焚風效應 有的地區灣口效應使冬季風可以長驅直下。2 降雨量不足是春旱嚴重的原因之一。有的地方陰雨相間,渝東 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