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風土人情 民俗習慣(要求簡潔的說)

時間 2022-03-04 14:22:39

1樓:江寒南渡

漢族是開放的,好客的民族。雖然天下有14億漢人,但是我們的團結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敬畏自己的祖先。

過我們祖先留傳的節日。春節,端午,清明,元宵,重陽,中秋,臘八。每個節日,都是祖先文化與傳統,希望與寄託的傳延。

當我們漢人背景離鄉之時,在我們身處異國之時。一碗餃子,一塊月餅,一顆粽子。就立刻顯露了我們炎黃子孫的根基,我們的靈魂,我們的傳統。

不是寫在律條上,而是寫在我們的基因中,寫在我們的習慣上。

清明掃墓,過年祭祖,中秋團圓,重陽敬老。而除去節日,漢族的傳統還包括了我們的婚嫁,喪葬,添丁,喬遷這些人生大事,我們漢族是禮儀的民族。所有的禮儀都是出自我們民族。

其他的民族只能望我們的相背而學習。

若樓主是漢族,請尊重自己的文化。因為,日本文化只是唐朝漢文化的變種,南韓只是明朝漢文化的變種而已。我們的漢文化,雖然逐漸平淡,但是祖先的遺傳,卻永遠不曾淡漠。

炎黃的種子,串流在14億漢人的血液與靈魂中。

2樓:

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漢族人口眾多,習俗各異。

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風易俗,採用簡單而又熱鬧的婚禮。但在有些漢族地區的農村,傳統的民俗至今仍然儲存著。

漢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要簡短一點的)

簡單介紹漢族(風土人情、民俗習慣)50字

3樓:匿名使用者

西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400餘年,溝通西域,屯田湟中,設立護烏桓校尉,降服匈奴,征服西南夷並設立郡縣,平定趙氏南越及東甌、閩越。於是多民族中國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從漢朝以後,華夷同居中國,特別是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317~589)時期,「五胡」在中國北部建號立國,成為統治民族。

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見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婚姻以牢固穩定著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封建家長制,婦女地位提高,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以注重禮儀,尊長愛幼為美德。

喪葬過去通行土葬,現在大城市已通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農村也逐漸推行火葬。

飲食以公尺、面為主,常吃蔬菜,喜食肉、魚、蛋類,注重烹調技術。住房大中城市多為樓房,也有磚瓦平房;農村北方地區多為磚瓦平房或土木結構的平房,多為一戶或

二、三戶一院。衣著歷代變化較大,到20世紀40年代末,男女多為對襟或斜襟上衣和長褲,夏季多穿淺色衣服,冬季多穿黑、藍色衣服。

擴充套件資料

漢族主要節日為春節,最為隆重,還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漢族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

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捲,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且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

4樓:鹿

漢族的族稱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秦統一以後,華夏的族稱仍然沿用。但原屬山東(崤山以東)六國之民,已同為秦朝「黔首」。

秦雖國祚短促,然而西域(包括今新疆)諸族、匈奴至漢代仍稱中原人為秦人。

西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400餘年,溝通西域,屯田湟中,設立護烏桓校尉,降服匈奴,征服西南夷並設立郡縣,平定趙氏南越及東甌、閩越。於是多民族中國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從漢朝以後,華夷同居中國,特別是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317~589)時期,「五胡」在中國北部建號立國,成為統治民族。

論族別,他們雖不諱為夷狄,論國別則以據有兩京(長安、洛陽)而自居中國正統。於是因為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行漢禮儀,服漢衣冠,遂逐漸地稱之為「漢人」。

風俗習慣與節日

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見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婚姻以牢固穩定著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封建家長制,婦女地位提高,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以注重禮儀,尊長愛幼為美德。

喪葬過去通行土葬,現在大城市已通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農村也逐漸推行火葬。

飲食以公尺、面為主,常吃蔬菜,喜食肉、魚、蛋類,注重烹調技術。住房大中城市多為樓房,也有磚瓦平房;農村北方地區多為磚瓦平房或土木結構的平房,多為一戶或

二、三戶一院。

衣著歷代變化較大,到20世紀40年代末,男女多為對襟或斜襟上衣和長褲,夏季多穿淺色衣服,冬季多穿黑、藍色衣服。

主要節日為春節,最為隆重,還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文化藝術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無***、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在古代漢文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佔顯著地位,如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而屈原、李白、杜甫、柳永、 蘇軾、 陸游、辛棄疾等人的名字與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公認的名家。

擴充套件資料

語言文字

漢族的語言通稱漢語,屬漢藏語系,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豐富的語言之一。主要方言分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現代漢族共同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

漢文起源於遠古,通行的方塊文字,是從殷商的甲骨文本和商周金文演變而來。

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書同文」,於是秦所作小篆通行全國。秦統一文字在短期內取得了成功,說明原來六國文字僅僅是各具地方特色的同一種語言的書面表現。秦代除小篆外,還有隸書,漢末又出現了隸變的通用漢字即楷書,至魏晉南北朝盛行,一直流行至現在。

漢文本的統一,在秦漢已經形成。這種書面語言的統一,對漢族文化的發展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對國家的統一都起了重大的作用。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有計畫地進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簡化漢字,漢字將逐步向拼音方向發展。

5樓:油菜芽兒

過節一定要上香,而且不同的節日會吃不同的食物,像春節時吃餃子,元宵吃湯圓,清明吃糍粑,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這是湖北的習俗,不知道其它的地方是不是這樣的

6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7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服裝漢服 以交領右衽為主 領子為y形;主要節日元旦(春節)上元(元宵)中秋 上巳 花朝 重陽 端陽(端午) 七夕 除夕中元(盂蘭盆)等等 春節吃年糕 上元吃元宵 端午吃粽子;樂器有琴 箏 築 瑟 鐘 磬 篪 笙 簫(排簫) 壎 尺八 篳篥等等,有宮廷**和民間**等,雅樂為最高;信仰天地祖宗,有修家譜的傳統;重禮儀,主要為揖禮,有席地正坐和坐椅子兩種方式;飲食文化豐富,實行分餐制

漢族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二百字左右 )

8樓:匿名使用者

風土人情:漢族由於分布地區廣大,其傳統住房因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樣式。居住在華北平原的漢族,其傳統住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居住在東北的漢族,其傳統住房與華北基本相似,區別在牆壁和屋頂,那裡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實,主要是為了保暖;居住在陝北的漢族,則根據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為住房,窯洞不僅冬暖夏涼,而且不佔耕地面積;居住在南方的漢族,其傳統住房以木建房為主,講究飛簷重閣和律卯結構。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漢族,其傳統民居的共同特點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內採光;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民俗習慣:漢族人飲茶,漢族的服飾比較複雜。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

過「春節」又稱為過年,是漢族人千百年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漢族的風俗習慣(簡單的介紹)

9樓:舞璇瀅

1、婚姻

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見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婚姻以牢固穩定著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封建家長制,婦女地位提高,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以注重禮儀,尊長愛幼為美德。

2、喪葬

喪葬過去通行土葬,現在大城市已通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農村也逐漸推行火葬。

3、飲食

飲食以公尺、面為主,常吃蔬菜,喜食肉、魚、蛋類,注重烹調技術。

4、建築

住房大中城市多為樓房,也有磚瓦平房;農村北方地區多為磚瓦平房或土木結構的平房,多為一戶或

二、三戶一院。

5、服飾

衣著歷代變化較大,到20世紀40年代末,男女多為對襟或斜襟上衣和長褲,夏季多穿淺色衣服,冬季多穿黑、藍色衣服。

擴充套件資料

漢族的發展現狀:

漢族歷來以勤勞儉樸、富於創造精神著稱。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這種「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古代始終佔絕對優勢。

商業在古代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中國除以漢族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區之外,還有廣大的游牧區、狩獵區和漁獵區各民族,這兩大類民族之間農業、手工業產品與畜牧狩獵產品及其他土特產品的交換,不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生產發展。

唐宋以來形成的「茶馬互市」是漢族與各兄弟民族經濟上互相補充、交流關係的主要形式。商業的發達,反過來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的發展。至明代(1368~1644)中晚期,已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尤其在江南地區一些城鎮的手工業工場與商業中,資本主義萌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從19世紀中後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近代工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同樣主要是在沿海及交通較發達的內地大中城市漢族聚居的地區。

10樓:匿名使用者

結婚的時候,女方家要向男方要聘禮,數額巨大往往使男方家瀕臨破產。結婚後,媳婦在婆家很受氣,尤其是被婆婆虐待。

11樓:蘄春康橋

jiuyfcjklhggy

12樓:愛拍攝的東東

婚禮習俗:

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

「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卜卦「合婚」;「納吉」即為「訂婚」;「納徵」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穀豆、「舉火」、「潑水」、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一般不准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孕育習俗:

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

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發,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有的地方規定農曆四月初八為新生兒的「剃頭」日。

現代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周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歲這一天要測試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簍,以及各種食物、衣服於桌,讓孩子自取,取中者為其前途之往兆。

現代漢族對小孩周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一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麵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周歲粽子的習俗。

這種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

祭祀習俗:

最明顯的例子是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這三個節日原是以祭祖為源,以祭祖事鬼為主要節俗活動,所以又叫三「鬼節」。清明掃墓包含有懷念祖先,勉勵後人之意。

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有放河燈拯孤照冥的習俗。寒衣節時人們在祖先墓前焚化紙衣。

關於西部的風土人情,西部的民俗風情

只介紹重點哈 西部蒙古族那達慕盛會 那達慕是蒙古族的傳統盛會。每年7月中旬,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賽里木湖畔,都要舉行3天到一周的那達慕盛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意為 娛樂 或 遊戲 起源於祭敖包。盛會期間,草原上要舉行賽馬 摔跤 射箭 馬術等體育表演和競賽,文藝團體表演精彩節目。這裡既是牧民物資交...

瑞士的治安和風土人情怎麼樣,瑞士的風土人情,社會文化環境

世界公認治安最好的日本和瑞士。在飲食習慣方面,瑞士人樂於吃類似中國涮羊肉一樣的菜餚。不過他們在國內使用的是由爐,爐上置口大肚小的鐵鍋,鍋內的橄欖油燒沸後,將小塊生牛肉 涮 於鍋中,片刻取出放入調料盤中食用。瑞士的大公尺飯與中國的作法不同,他們是按適當比例在大公尺中加上牛奶 水 生蛋黃 糖和鹽,攪抖均...

傣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民俗習慣,傣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民俗習慣100字

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納傣族自治州 德巨集傣族 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 孟連等地,其餘散居在新平 元江等三十餘縣。人口102.5萬多人 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後又相繼成立了雲南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1953年7月24日 雲南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

介紹我國的民族包括聚居地區 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以內

苗族的歷史悠久,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苗族的先祖可追 美麗淳樸的苗家姑娘 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商周時期,苗族先民便開始在長江中下游建立 三苗國 從事農業稻作。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 湖南 至黔 貴州 至滇 雲南 苗族有自己...

泰國的風俗人情,泰國的風土人情

泰國人對於不認識的長輩都習慣叫叔 伯 姑 姨 或爺爺 奶奶。同輩之間也稱兄道弟,或姐妹相稱。他們從小受家庭教育,在家庭要尊敬父母 長輩。學校培養學生尊敬老師 對高年級同學要有禮貌的風氣,教導學生敬老師猶如敬奉父母。一年一度的宋干節,人們都習慣向自己尊敬的長輩 上級灑聖水祝福。在敬老師那天,學生要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