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20公里要注意些什麼,徒步需要注意什麼

時間 2021-12-27 22:58:31

1樓:

1、長距離平地穿越,必然造成腳掌的極度疲勞。如果配備兩雙不同質地、不同鞋墊的鞋(如輕便跑鞋、徒步鞋、運動鞋),每隔一小時換鞋行走,並經常改變行走方式(行走、小跑結合),輪換腳掌受力點,整個腳掌受力更均勻,並調動腿部更多的肌肉群參與運動,必可減緩疲勞和疼痛,可以徒步更遠的路。

2、練習期間熟習路線,對在夜間經過的路段更應加倍留意。經過充足訓練後,再選乙個週末進行晚間練習。黑夜中,距離感和方向感均與日間不同,參加者應學習如何在黑暗中使用電筒走崎嶇山徑。

3、起步前及每次休息後,都要做足熱身運動,以增強肌肉的柔韌度。

4、活動前一星期修剪腳甲,以減低下山時腳趾受傷的機會。

5、活動期間天氣可能變化不定,故須攜帶適量衣服,一旦身上衣物濕透時,也可立即替換。

2樓:北國之光太陽能

徒步旅行需要注意一下比如天氣狀況、安全問題、休息問題和吃飯問題等。傳統徒步旅行能帶的食物非常有限,一般都是速食的,不好吃不說還都是防腐劑和各種新增劑。如果是需要戶外野餐或者露營的話,建議帶一台「太陽能烤箱」。

走到**,烤到**,有陽光的地方就可以做美食了。重量輕體積小,攜帶非常方便。想吃什麼都可以放裡烤,出門在外吃口熱乎飯菜,而且還營養健康。

感興趣的話就**上搜搜看吧

3樓:匿名使用者

20公里路程不是很多,樓主如果很少跑步或者其他運動的話,注意保護下膝蓋,累了就坐下休息,不要讓膝蓋磨損得太厲害,開走之前先做下準備運動,另外,天氣炎熱,注意防曬補水。

4樓:女人別委屈了

20公里?準備點水就可以了,你看啊,就算你一公里十分鐘,20公里才200分鐘才3個多小時,再給你寬限點時間,5個小時可以吧?你還要準備什麼?要多備些水跟食物

5樓:清晨自省

對於現在這種天氣我只說三個字帶好水

6樓:雲臨九霄

徒步20公里需要注意的事項:

1、事前準備

事先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穿一雙舒適的鞋,輕裝而行。要帶充足的水和適量的食物(如巧克力),可以準備必要的藥品(如防止中暑的藥物等),最好和小夥伴一起結伴而行。

2、徒步途中

在行進中,要確保行進路線暢通,安全第一;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和步伐,走累了,要適當休息;貴在堅持,但也要量力而行(尤其是不常運動的人)。

3、事後注意

徒步走完全程,一定會覺得累,腿會很酸,要注意休息,補充水分。

徒步需要注意什麼

7樓:七情保溫杯

徒步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預熱身體

健康的體魄與良好的體能儲備是徒步穿越最重要的條件之一。這些沒有捷徑可走,必須制定適合自己的乙個體能訓練計畫,在耐力、力量、負重行走等方面漸漸增進,

體能耐力訓練可以通過游泳、爬山、長跑、騎自行車去獲得,力量訓練可以每天堅持做俯臥撐、舉啞鈴、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來獲得。

二、了解自身情況

身體是本錢,也是運動的硬體,它的每個部分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徒步前要對自己的身體有個全面的了解,例如你的體能有多好,你徒步的極限距離是多少,你身體有舊傷嗎,你必備的急救藥是什麼等等。除此之外,一定要為自己選一雙合適的鞋子,因為它是你徒步的質量保證。

三、掌握步行要領

徒步行走不單是腿部運動,因為它還牽動著你的全身。在徒步時要注意通過擺臂來平衡身體、調整步伐,盡量放鬆身體和手。控制節奏,盡量保持勻速,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脈搏最好不要超過120次/分鐘。

有人說步子放大一點可以省力,但長時間的大步走會加大對關節的衝擊力,容易引起關節的損傷,因此最好還是以平時習慣的步伐行走。行走時盡量做到腳後跟先著地,整個腳掌均勻受力。

行進時如果感覺腳趾或腳掌痛,怕起水泡而改用腳內側或外側行走,這樣造成腳的區域性受力,時間長了會使區域性受傷。下坡小跑時要降底重心採用貓步,注意腳步不要抬得太高,否則會對膝蓋造成傷害。

四、適度休息

行走中的休息原則也要講究方法,一般是長短結合,短多長少。一般途中短暫休息盡量控制在5分鐘以內,並且不卸掉揹包等,以站著休息為主,調整呼吸。長時間休息以每60-90分鐘一次為好,休息時間為15-20分鐘。

長時間的休息應卸下揹包等所有負重裝備,先站著調整呼吸2-3分鐘,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來就坐下休息或躺著不動,這樣會加重心臟負擔,可以與同伴之間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讓充血的腿部血液盡量回流心臟。

休息時也可攝取一些馬上能轉化成能源的水份和醣類,使身體得到及時的補充以快些恢復體力。

擴充套件資料:

夜間徒步注意事項

1.夜間戶外活動,盡量攜帶手電或者頭燈

2.市區活動,盡量穿反光標識或顏色鮮豔的服裝

3.盡量雙肩包出行,帶上乾糧和飲用水

4.盡量帶上充電寶,保證通訊工具暢通

5.穿一雙輕便舒適透氣的運動鞋非常關鍵

戶外徒步注意事項

體力是關鍵,有再多的戶外技能,如果體力沒有分配好,穿越只能半途而廢。一般而言,在穿越途中盡量保持勻速,掌握節奏,按計畫地休息和進食。

如果是集體徒步穿越,要根據大家途中地體力情況及時調整計畫,必要時寧可延長穿越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體力透支,要為後來不可預見的意外情況儲存體力。

2.在乘車期間人是處於低能耗狀態,人體機能基本處於休息狀態,如果一旦下車就劇烈運動會引發機能平衡失調。症狀:心慌、頭暈、缺氧、無力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休克。

應就地休息及做一些小的適應性活動,至少應在1分鐘以上,尤其在高海拔地區,開始必須慢行,讓機體逐步適應運動狀態,然後才可加快步伐。

3.隊伍在行進中,大家應當養成乙個良好的習慣,即集中精力行走,不要邊走邊說笑、打鬧。

4.在整個行動中不要把工作及生活中地一些思想包袱及問題、煩惱帶來,這樣會出現走神及影響隊伍整體情緒的一些不良因素。

5.行走是全身運動而絕不只是腳部運動,注意通過擺臂來平衡身體、調整步態。沉肩,保持背部挺直,用腹部深呼吸。全腳掌觸地,先是腳跟,然後到腳尖。

6.最好的速度是邊走邊聊而不喘,注意脈搏不要超過90-120/分鐘。調勻呼吸,避免岔氣,一定要深呼吸。

7.中途休息一般應是長短結合,短多長少。所謂的長短結合,即短時間的休息同長時間的休息應保持乙個合理的度。

短時間是指途中臨時的短暫休息,這種休息一般時間短(控制在5分鐘以內),並且不卸掉揹包等裝備,以站著休息為主。

這種休息可以多一些,但時間短。長時間的休息同樣需要,平路旅行一般2小時一次,一次可在20分鐘以內,長時間休息應卸下所有的負重,先站一會兒後才能坐下休息,不能馬上坐在地上。

8.休息期間,可以自己或者相互按摩一下腿部(尤其是小腿)、肩部、頸部等部位的肌肉,同時可以活動一些四肢。休息是積極的,而不僅僅是躺倒休息。

9.隊伍中隊員之間應當保持乙個合理的間距,一般是2-3公尺,不論是在平路還是在坡路上。

10.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來走。不要逞強埋頭猛走,這樣會大量消耗體力,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乙個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11.頭幾次外出徒步的時候最好堅持走若干個小時,而不要計畫一定要走多遠,通過這樣的幾次摸底,對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後,再適當增加徒步穿越的強度。

12.不要只顧低頭走路,而錯過了周圍的風景。在戶外徒步,強身健體只是其中乙個目的,不要為了一些所謂「自虐」的目的來暴走,大強度的體力付出,有時候會得不償失。

13.徒步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損失大,為了補充體力,需要及時補充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適當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氣比較熱,流汗多,可以在飲用水中適當加點鹽。

8樓:匿名使用者

起其他形式的旅遊,徒步旅遊受自然界的影響最大,消耗的體力也最多,特別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最好是結伴而行,至少是三個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但又最好不要人太多,

否則互相干擾,行動不便。行李帶得少而輕,但一定要帶一些常用藥。

2.出發前就應對所需要經過的地區各方面的情況、自己的身體狀況(例如有下肢血管病、**潰瘍及

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以及當時的氣候條件有所了解。

3.夏季徒步旅遊時,要避開上午11時至下午3時這段最熱的時間,而且要戴草帽,水壺灌滿水,以

免中暑。

4.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兩頭稍慢,中間稍快,開始行走要慢行,幾天後再加快速度。每天途

中應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點應避免烈日直曬和低窪、潮濕處。

5.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營養的補充,不要長時間僅僅食用乾糧,要盡量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

6.徒步時較為理想的是穿旅遊鞋,因為此種鞋有一定彈性,還要輕便、透氣、防滑,對大腦能起到

適度的緩衝作用,還能減少因長距離行走而引起的腳脹,也可以穿半新半舊的膠鞋。

7.如果是進行長途徒步旅遊,出發前最好進行幾次適應性訓練,逐漸加大運動量,以增強耐力。

行走時,用腳板著地,用力要適中,保持身體平衡。

8.每天步行結束後要用溫水洗腳,以解除疲勞。腳掌有水泡時,可用針(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

火上燒一下)穿孔引出水,再塗上紅藥水,防止感染。

9.徒步上山,身體要略向前傾;攀登陡峭山坡應走之字形路線;下山時,身體應稍後仰,放鬆下

肢肌肉,以免腰腿痠痛。

10.徒步旅行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確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時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選

擇樹蔭、涼亭等處休息15分鐘,以恢復體力。

11.繞遠路也有一番樂趣。不要經常走同樣一條路,不妨繞遠路、看看周圍環境,因為氣候、季

節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變化。有時不妨停下腳步好好觀察,說不定有新發現。

12.徒步旅遊個人服飾徒步旅遊個人行裝除了應攜帶上述基本物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雙自己

認為穿著舒適而便於遠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徒步旅行對於青年人和中年人,

無疑可以增強體質,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準備,則有可能適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防疲勞。預防的關鍵在於,一要步姿正確,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會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

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邊。

2.防腳打泡。萬一選鞋不對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腳的某個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該處貼

上一塊醫用膠布或在鞋的相應部位貼一塊單面膠,在一般情況下,這就可以防止打泡。

3.防寒暑。北方徒步旅行要帶一些質輕防寒效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廣闊的北方平原,風速較大,

衣著應及時調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4.解渴要適可而止。出發前最好準備一壺清茶水,適當加些鹽。清茶能生津止渴,鹽可防止流汗

過多而引起體內鹽分不足。

5.熱水洗腳去疲勞。

6.隨身攜帶一些常用的感冒藥、防暑藥和外傷藥,備一酒精盒浸1~2根馬尾

一天徒步5公里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因為沒時間,都是在晚上9 10點出去徒步一小時可以嗎?跟白天一樣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想要達到運動的效果必須讓身體的肌肉動起來,跟日常步速一致的話只能算是散步,散步好處也很多,但是我更推薦你進行更積極的徒步,讓步速快一些,調動起全身的肌肉參與活動,能舒緩肌肉,緩解身體的不適和心裡壓力,對心血管功能大有益處,另外,最好飯後一小時後再進行活動,注意外部空氣質素,邊聽歌...

時速20邁和時速20公里有什麼區別

1 單位不同 時速20邁的單位為 邁 邁 是英里 mile 的音譯,為英製長度單位,當作 邁 使用時,用於機動車的行車速度。時速20公里的單位為 公里 國際標準長度計量單位。2 單位換算不同 1邁即1英里 5 280 英呎 63 360 英吋 1 609.344 公尺 1.609344千公尺。1公里...

跑步10公里多少時間,跑步10公里要多長時間

這個得看是什麼樣的成年人。世界紀錄是12分37,大學生最快的一般能18分鐘,大部分25分鐘,正常人一般30分鐘,體力不好的都跑不完。成年人跑10公里的標準時間約以一小時為上限,能四五十分鐘跑完屬中上水準,半小時左右便可算一流。世界紀錄 男26 17.53 女29 31.78 1 如果自己平時跑的比較...

2019款豐田漢蘭達2 0T百公里要多少油

綜合工況下百公里油耗為9.9公升。豐田漢蘭達搭載了l4發動機,匹配六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最大輸出功率為138kw,最大扭矩達到252nm,綜合工況下百公里油耗為9.9公升。1 整車的燃油經濟性 動力系統各部分引數的匹配對燃油經濟性有影響。動力系統各部分引數的匹配,主要包括發動機 變速箱和主減速器。當發...

油耗怎麼算幾毛一公里2 0排量一公里多少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己手動計算。舉例說明下 假如你加了100元的汽油跑了100公里,那就沒車輛的每公里1元。汽油一公升是6元。那就是100元除以6元,就是加了16l左右的汽油,那你的車輛百公里油耗在16l。每公里一元錢。這個就是最準也是最簡單計算油耗的方法。但是現在有很多車輛都是有百公里油耗的顯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