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為什麼秦軍的戰鬥力明顯下滑了呢?

時間 2023-01-30 07:55:42

1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長平之戰秦軍死亡30萬人,這是秦軍最精銳的部隊。所以秦軍的戰鬥力會下降。

2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白起死了,長平之戰後秦王不再信任白起,領兵的將領才能不足,秦軍因此戰鬥力不足。

3樓:辣辣不辣啦啦啦

因為在長平之戰當中,秦國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是十分巨大的。根據記載秦軍的死亡人數是多於趙國的死亡人數的。所以在這次戰爭之後,秦軍的戰鬥力有明顯的下滑。

4樓:往後餘生少言多看

白起都不敢和廉頗正面對決算不上什麼名將,只怕自己的威名掃地。

5樓:阿酷

你聽誰說的戰鬥力明顯下降了?

.為什麼秦軍的戰鬥力下降的這麼快。

6樓:花辰月夕

因為秦軍精銳都派出去了。二三十萬驅趕匈奴常駐北方長城,幾十萬南駐桂林象郡。餘下的都是什麼貨色可想而知。

要知道趙騎士不如魏武卒,魏武卒不如秦銳士!

為何說在長平之戰過後,趙國已經喪失了反擊秦國的能力?

7樓:來看看最真實的歷史

戰國時期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可以說是白起的封神之戰,自此白起也被人們稱之為「人屠」,而白起這個名頭可謂是腳踩著累累白骨得到的。長平之戰後,雖然秦國沒有直接將趙國拿下,反而30年後趙國才被秦國所滅,但是在長平之戰後,趙國的滅亡已經注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而且長平之戰後的趙國已經徹底喪失了反擊秦國的能力,畢竟人口銳減了太多了。

第一,趙國所剩下的戰士數量太少,已經不足以反擊秦國。在趙國和秦國的長平之戰當中,據記載,光白起坑殺的趙國士兵就高達40萬人,再加上之前戰鬥損失的士兵,保守估計趙國士兵損失50萬。而據專家推測,當時趙國總人口不過400萬,一下子少了1/10還多的人口,而這些人口還全是青壯年,那麼剩下的這些人口當中,除去女人、老人、孩子又能剩下多少人,那時候打仗就是有人命去拼的,就憑這一些人又如何去反擊秦軍。

第二,趙國還想苟延殘喘,並不想孤注一擲。雖然趙國可以說是已經一敗塗地了,但是趙國也並不想魚死網破,並沒有孤注一擲找秦國報仇的決心,趙國還想繼續苟延殘喘,以待時機有變,趙國再次獲得崛起。如果拼盡全力進攻秦國,即使能從秦國身上咬下一塊肉來,但是趙國卻絕對無法延續下去。

第三,趙國沒有什麼可堪一用的大將。趙國用趙括換下了廉頗,自此長平之戰的失敗,而這時候的廉頗已經老了。但是除他之外,趙國並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武將,不然也不會啟用趙括,而反觀秦國可謂是名將如雨,趙國又憑什麼去反擊秦國?

8樓:石各石各女口石

為什麼非逮著趙國不放?整個戰國時期,魏楚齊三個強國都沒有在輸掉戰略決戰之後復興。

9樓:傾心的小北老師

雖然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可並沒到亡國地步。趙國並未因長平之戰走向末路,他在之後還打出了邯鄲之戰,擊敗匈奴之戰。所以長平之戰之後雖然趙國有所衰敗,但是還是可以反抗一下秦國。

10樓:我愛你中國

因為趙國此戰損失了所有主力部隊,而且國力消耗嚴重,加上白起坑殺40萬士兵,對趙國剩下的士兵,都是一種心理陰影,因此無心再戰。

1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在長平之戰之後,趙國損傷的太過於嚴重,所以說實力已經和秦國差很多。

12樓:星座達人

因為在長平之戰後白起活埋了趙國士兵幾十萬,幾乎喪失了所有的戰鬥力。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何還能打敗30萬秦軍,全殲匈奴10萬騎兵呢??

13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因為趙國的國力雄厚,長平戰敗後還能迅速恢復元氣,因此依然有很強的戰鬥力。

14樓:小鄧同學

雖然趙國在經歷長平之戰後國力大傷,並且名將廉頗也出走他國,但是趙國又有了乙個新的名將,就是武安君李牧,李牧依靠他的能力大敗匈奴,大敗秦軍,成為秦軍最大的阻礙。

15樓:蛋蛋獸影視娛樂

主要是因為趙國家底本來就厚,破船還有三千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大業大的不至於一下子就覆滅了。趙武靈王改革軍制,胡服騎射、易風易俗,趙軍的戰鬥力在諸國中很強,而且趙國還有廉頗、李牧等名將,只要趙國君主不再昏頭,趙國還是可以立足的。

秦滅楚國時,王翦為什麼一定要六十萬大軍?

16樓:匿名使用者

最後,在長平之戰後,王翦率領秦軍攻打趙國,結果就是沒有拿下元氣大傷的趙國。後來還是靠著反間計讓趙國自毀長城,冤殺了李牧這位名將,這才成功攻破了邯鄲。由此,經歷了多年戰爭的消耗,能戰善戰的老秦人越老越少,這導致秦軍的戰鬥力整體上下滑了。

而這,也是王翦一定要更多的兵力,也即六十萬大軍才能消滅楚國的重要原因。如果還是白起、司馬錯等將軍征戰的時代,因為秦軍整體戰鬥力上的領先,可能就不需要這麼多兵力了。值得注意的是,在秦始皇消滅六國後,因為秦軍戰鬥力的相對下滑,南征百越都需要出動五十萬大軍,而且還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總的來說,因為以上幾個原因,王翦滅楚一定要六十萬大軍才行。

17樓:一二三日田由申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王第一要保證勝利 第二要自保。如王只10萬人就消滅楚 必定導致秦王的猜忌 白起第二罷了 王要的就是中庸 可以打勝並且盡量弱化表現自己的才能 這樣才有富貴平安 王也是被白起的下場嚇怕了 並且天下已經進入統一模式 和平了你還這麼能打不是找死嗎。

18樓:死神相伴

看看後來項羽的鉅鹿四萬楚軍破釜沉舟對戰王離,章邯四十秦軍就明白了為什麼一定要六十大軍。

19樓:紫鳶東南飛

王翦的軍事思想很獨特,在占領絕對優勢時,王翦也不主動出兵,楚國依然具有較強的實力。等。

20樓:撞了南牆的貓

因為戰國末期,秦軍的戰鬥力明顯下滑了。同時楚國依然具有較強的實力。

21樓:江河重塑

楚國地盤太大,不說占領,光物資補給都是問題。近代之前,地球上沒有第二個人,帶過60萬大軍發動戰爭的。王翦有自己的一套統軍和行軍策略。

秦王和王翦目標很明確,要占領六國中面積最大的地盤,只能靠人。

22樓:秀兒

因為對於戰國末期的楚國,則北上消滅魯國,進攻齊國。

23樓:哩啊哩啊吶

秦國進攻楚國,前者處在攻勢,後者處在守勢。對於進攻一方來說,遠離本土作戰。

2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對方實力非常厲害,不得不發動戰爭。

25樓:t田八戒

秦國進攻楚國,前者處在攻勢,後者處在守勢。

26樓:那叫乙個小可愛

那是因為楚國依然具有較強的實力。

27樓:五河士道

那麼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那是因為王翦他猥瑣。

長平之戰後,為什麼白起不肯再次功打趙國

長平之戰後,白起不肯再次攻打趙國主要原因是,長平之戰前後持續將近三年。長平之戰結束初期,白起確實做好了攻打趙國的準備。但是因為秦國的內政問題。秦國丞相范雎嫉妒白起的功勞。想除掉白起,最後范雎用計成功勸說秦王,秦王命令白起班師回朝。軍令難為,白起就錯過了攻打趙國最佳時機。趙國在長平之戰失敗後,光復朝政...

秦昭襄王為什麼放過了范雎,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為什麼殺白起,卻放過范雎?

因為白起太過剛直,總是會忤逆秦王意願,再加上功高震主,秦王心裡害怕。而范雎一介文人,秦王可隨意掌控他,再加上范雎會揣摩君王心思,所以秦王才沒殺他。白起與范雎是秦朝版的 廉頗和藺相如 但卻沒能有 將相和 的美話,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 趙兩國於長平發生激戰,最終趙國戰敗,秦軍斬首坑殺趙軍四...

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為何李牧面對強秦卻能百戰百勝

李牧他本身的軍事素養特別優秀的將領,他深得軍心,自然百戰不殆。而且每次應戰都是以逸待勞,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貿然進攻的,而強秦卻認為自身實力超群,急於求勝最終結果往往被打的落花流水。李牧對於軍隊戰鬥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天賦的,然後又擅長於練兵,所以才能最後面對秦國百戰百勝。李牧不急於求戰,急...

秦昭襄王為什麼沒在長平之戰之後滅了趙國

長平之戰長期對峙,耗時3年,趙雖大敗,然秦國消耗損失也十分巨大,百萬之師亦 過半,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載白起言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呂氏春秋 應言篇 亦有 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索 已至無力支撐之邊緣,戰後,白起欲一舉滅趙,趙使反間計,蘇代受趙韓兩國之託赴秦遊說...

長平之戰廉頗的戰略有問題嗎,為什麼長平之戰前期廉頗打不過王頜?

1 同意意見 2 廉頗只是個將才,不是帥才 堅守不出當烏龜當然不會輸,但是勝不了 3 如果堅守之時,依託城垣 工事 有利地形,一方面拖住 消耗秦軍主力 一方面聯絡諸國,開闢第二戰場 兩面夾擊秦軍如何不敗?秦滅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秦朝經過變法,生產力和綜合國力,明顯超出了其他國家。不好說。感覺廉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