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美食典故,有關食物的歷史故事

時間 2022-12-30 00:25:38

1樓: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蘇東坡認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是絕對不能廢的。他帶領杭州民眾疏浚西湖,終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盡,紛紛敲鑼打鼓、抬豬擔酒送到太守府。

蘇東坡推辭不掉,只好收下。面對成堆豬肉,他叫府上廚師把肉切成方塊,用自己的家鄉四川眉山燉肘子的方法,結合杭州人的口味特點,加入姜、蔥、紅糖、料酒、醬油,用文火燜得香嫩酥爛,然後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冊,每戶一塊,將肉分送出去。

民工們品嚐著蘇太守送來的紅燒肉,頓感味道不同尋常,紛紛稱其為「東坡肉」。有家飯館老闆靈機一動,設法請來太守府的廚師,按照蘇東坡的方法製成「東坡肉」,於是飯店從早到晚顧客不斷,生意格外興隆。別的飯館一見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大小飯館都賣起了「東坡肉」,「東坡肉」遂成了杭州第一大菜。

有關食物的歷史故事

一些美食的來歷和典故

2樓:引n子

葫蘆雞被譽為「長安第一味」,因其形似葫蘆而得名。此菜源於唐代,據說,禮部尚書韋陟對飲食極為講究,他令家廚烹製酥嫩的雞肉,第一位廚師採用清煮後炸的方法,韋陟嚐後認為肉質太老,便將廚師杖擊致死。第二位廚師採用先煮後蒸再炸的方法,酥嫩要求都達到了,但雞肉脫骨,韋陟認為是廚師偷吃了又將這位廚師打死。

第三位廚師吸取前兩位的經驗,把雞肉用麻繩捆紮起來烹製,這樣做出的雞不但香醇酥嫩,回味悠長,而且形似葫蘆,後經歷代名廚不斷改進、提高,技法日臻完善。

有關美食的典故

3樓:x°祂鏑玊孓

佛跳牆,始於清道光年間,原是福州市聚春園菜館鄭春發所烹製。鄭早年在清布政使周蓮府中當廚師。有一次,福州官錢局請周蓮到家中便宴,席間有一道菜是將雞、鴨、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後,放在紹興酒壇中,煨製而成的。

周蓮食後贊不決口。回家後,便要鄭春發試做此菜,但口味不佳,週便帶鄭到官錢局求教。周回到衙門便精心研究,增加了山珍海味,結果香味更濃,風味更佳。

1877年鄭春發辭去了衙廚的職務,在東街口開設了聚春園菜館,以海參、魷魚等十八種珍貴原料,加陳酒、姜、桂皮、茴香等料,放在陶製瓦罐中煨製成菜,風味鮮美絕倫。前往品嚐的人越來越多。當時有一批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園品嚐此菜。

當此菜搬上餐席,開啟壇蓋時,頓時異香撲鼻,大家爭著試味,覺得滋味異常鮮美。秀才們當場賦詩,其中有句雲:「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這道原名福壽全的菜就此改稱「佛跳牆」。近百年來一直風靡全國,享譽海。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吃的歷史典故

4樓:東魯冷月

東坡肉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最早發源地是江蘇徐州。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

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為感謝這位領導有方,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製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

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並成徐州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志》、《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蘇東坡」的由來。

在黃州期間,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

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赤松子食水晶。

關於赤松子服水玉一事,文獻中記載中多有不同。《山海經·南山經》注中說赤松子所服食的水玉就是水精(水晶),《搜神記》則稱為冰玉散,葛洪《抱朴子》則說赤松子服食的是神丹,並有赤松子丹法傳世。相傳也是葛洪所著的《神仙傳》中則稱皇初平為赤松子,服松臘茯苓。

《丹台錄》則稱赤松子為昆林仙伯,轄牿南嶽山,可化玉為水而服。

5樓:以劍作犁

食指大動:

春秋時期,鄭國有兩位公子,乙個叫公子宋,乙個叫子家。一天早晨,他們一起上朝時,公子宋的食指忽然動了一下,他便跟子家說:「看來今天又要有好吃的了,不知道今天可以嚐到什麼美味?」

就在子家半信半疑時,聽見內侍向廚房說:「昨天楚國派人送來乙隻大鱉,鄭靈公下令煮來讓文武百官一同品嚐。」

兩人聽到這番話,不禁笑了起來。鄭靈公問他們什麼事情如此開心,子家趕緊向鄭靈公說明公子宋食指挑動果然靈驗之事。

鄭靈公聽完後,也笑了笑說:「公子宋的食指靈不靈,還得通過我這一關呢!」

後來鱉羹分配到公子宋時剛好分完,鄭靈公就大笑說:「這回你的食指不靈了吧!」

沒想到公子宋竟然走到鄭靈公的座位前,把食指伸到鼎裡,沾湯來嘗一下,並說:「誰說我的食指不靈,我不是嚐到美食了嗎?」(這就是「染指」的來歷)

鄭靈公看到公子宋在文武百官面前竟敢如此膽大妄為,藐視國君的權威,非常生氣。此時,鄭靈公已心生殺意。後來藉著一些理由,鄭靈公想要派人把他給殺了,沒想到公子宋先發制人,殺了鄭靈公。

公子宋一定沒有料到,他靈驗的食指雖然讓他品嚐到了美食,卻也讓自己最後揹負了弒君的惡名。

為什麼公子宋只是用手指「沾染」了一下鼎中的鱉湯,鄭靈公就差點把他殺掉呢?這是因為鼎在先秦是權力的象徵,任何人不經君王的允許隨意沾取鼎中之物,就是對君王權力的覬覦,是對統治地位的挑戰。因此,人們用「染指」來比喻牟取非分的利益。

這場變故後,鄭國大亂,公子宋最終也被殺,暴屍於朝。

有關飲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5

6樓:十五望月

袁枚專門為飲食寫過一本書,自己搜搜看咯。

袁枚(公元1716—1798年)字子才,號簡齋,浙江錢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間的進士,才華出眾,詩文冠江南。他與紀曉嵐(清乾隆四庫全書的總編纂)有「南袁北紀」之稱。

袁枚好吃,也懂得吃,是一位烹飪專家。曾著有《隨園食單》一書,是我國飲饌食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他詳細記述了自我國十八世紀中葉上溯到十四世紀的三百二十六種菜、餚飯點,大至山珍海味,小至一粥一飯,無所不包。

真是味兼南北,美饌俱陳,為我國的飲食史儲存了不少寶貴的史料。

袁枚提倡吃豆腐,他說豆腐可以有各種吃法,什麼美味都可以入到豆腐裡。有一天,杭州有乙個名士,請他吃豆腐,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烹煮在一起的。豆腐清白如雪,花色豔似雲霞,吃起來,清嫩鮮美,嘆為觀止。

袁枚急請教做法。主人秘不肯傳,笑道:「古人不為五斗公尺折腰,你肯為豆腐三折腰,我就告訴你。

」袁即席折躬,躬畢大笑,說;「我今為豆腐折腰矣!」主人告訴他這個菜叫「雪霞美」,以豆腐似雪,芙蓉如霞而得名,並告訴他如何烹調。袁枚歸家後如法炮製。

毛俟園吟詩記此事雲:「珍味群推郇令庖,黎祁尤似易牙調,誰知解組陶元亮,為此曾經一折腰。」袁枚為豆腐折腰,一時傳為美談。

在袁枚的提倡下,豆腐列入佳餚,大為流行。如浙江的「東坡豆腐」,蘭溪的「五香豆腐」,無錫的「鏡箱豆腐」,山東的「三美豆腐」,江蘇的「八寶豆腐」,寧波的「三蝦豆腐」、「蘑菇豆腐」,紹興的「單腐」,諸暨的「雙腐」等,樣式繁多,佳味無窮。

武昌出魚,有豆腐名菜叫「魚鑽沙」。在清水鍋裡,放豆腐一塊,把活生生的小魚,放入鍋內,然後點火加溫。至沸時,魚全鑽入豆腐四周,圍成一排,魚鮮盡入豆腐之中。

然後起湯出鍋,蘸調料而食,豆腐鮮而湯美。吃一塊,揀一塊,吃飽為止,謂之豆腐飯。有人讚之以詩云:

肚飢飯碗小,魚美酒腸寬。

問客何所好,豆腐且燒魚。

7樓:

我以前有乙個朋友買了一本**書,每天都按照書上的方法去飲食,用了三個月減去35斤。

8樓:老火山

問你媽媽就曉得了拉!

和歷史故事有關的美食

9樓:匿名使用者

【臭豆腐的由來】

話說朱元璋出身貧寒,年少時當過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餓得無法忍受,拾起人家丟棄的過期豆腐,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進嘴裡,那種鮮美味道刻骨銘心。後來他當了軍事統帥,軍隊一路勝利地打到安徽,高興之餘,命令全軍共吃臭豆腐慶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終於廣為流傳。

關於食物的歷史故事 10

10樓:匿名使用者

過橋公尺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乙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 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公尺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公尺線已不熱了。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公尺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

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公尺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公尺線,鮮香滑爽。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公尺線」。

11樓:盛夏如清風

我說陝西涼皮 相傳秦始皇在位時,農民賦稅嚴重,年年都要向皇帝交稅有一年大旱,秦鎮稻田多出稗秕,農人無法完成糧食進貢任務。當地一位叫李十二的農民,將打下的稻公尺用水拌溼,碾成公尺粉,和成糊狀蒸熟,切成條狀,製成了最早的公尺皮上貢,秦始皇大喜,欽定秦鎮公尺皮為朝廷貢品。後來,每年正月二十三,秦鎮家家戶戶蒸公尺皮,紀念李十二。

製作公尺皮的習俗與技藝由此世代相傳,成了陝西地方一道歷史知名小吃 。

自己打的,

指鹿為馬的典故,指鹿為馬的歷史典故

該典故出自東漢 司馬遷 史記 秦始皇本紀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 二世,曰 馬也。二世笑曰 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著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 丞相為什麼駕著一頭鹿呢?趙高說 這是...

以歷史典故命名的地方的由來,因歷史典故而命名的地名有哪些

歷史典故 以中國古典文學 神話中的典故為內容。命名 對一種以及各種事物的確定,然後再用一種名稱符號加以表示。宋書 武帝紀中 吾處懷期物,自有由來。以歷史典故命名的地方的由來 河北省秦皇島市 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島,秦皇島是中國唯一用古代帝王稱號來命名的城市 山東省威海市 明代在此地設威海衛,取 威震東海...

分桃是何典故,斷袖 分桃的歷史典故?

在韓非子的 說難篇 及劉向的 說苑 均有記載關於彌子瑕和衛靈公之事.彌子瑕是衛靈公的男寵,有一天彌子瑕吃到一顆十分甜美的桃子,於是吃到一半便交與衛靈公吃,沒想到對方完全沒生氣,反倒是稱讚他有愛君之心.這就是稱呼同性戀者為 分桃 的由來.漢書 佞幸傳中的 董賢傳 中則提到漢哀帝寵愛董賢,甚至令他官拜三...

西施傳說的歷史典故

凌風而行 東施效颦 原文 西施病心而顰其裡,其裡之醜人見之,歸亦捧心而顰其裡。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譯文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里人無不睜大...

屈原故事歷史典故,有關屈原典故

屈原投洣羅江自盡,寫的離騷 屈原故事歷史典故 有關屈原典故 40 屈原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所以他在 離騷 中說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意思是說 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 平 字名叫做 原 東漢王逸在 楚辭章句 中解釋屈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