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王朝共歷經多少位天子 各在位多少年

時間 2022-11-17 21:55:26

1樓:斂會欣

漢高祖劉邦 在位11年

漢惠帝劉盈 在位7年

前少帝劉恭 在位4年

後少帝劉弘 在位4年

漢文帝劉恆 在位23年

漢景帝劉啟 在位16年

漢武帝劉徹 在位54年

漢昭帝劉弗陵 在位13年

昌邑王劉賀 在位27天

漢宣帝劉病已 在位26年

漢元帝劉奭 在位15年

漢成帝劉驁 在位26年

漢哀帝劉欣 在位6年

漢平帝劉衎 在位6年

末帝孺子嬰 在位2年

劉徹是西漢第幾任皇帝?

2樓:匿名使用者

7 西漢王朝 首都長安(陝西西安)

第4任廢帝劉弘bc187年高後呂雉攝政bc187—bc179年攝政8年

第14任平帝劉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劉嬰公元6—9年王莽攝政4年西漢王朝end西漢王朝共15帝立國215年

3樓:匿名使用者

劉徹是西漢第(七)任皇帝。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太宗劉恆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西元前141年-西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併朝鮮、遣使出使西域。

獨尊儒術,首創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西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諡號「孝武」,廟號世宗。

4樓:嚳瞾

西漢:西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前少帝劉恭 4年

4、後少帝劉弘 4年

太宗孝文皇帝劉劉恆

孝景皇帝劉啟

孝武皇帝劉徹:[建元(前140---前135)元光(前134--前129)元朔(前128--前123)元狩(前122--前117)元鼎(前116--前111)元封(前110--前105)太初(前104--前101)天漢(前100--前97)太始(前96--前93)徵和(前92--前89)後元(前88--前87)]

孝昭皇帝劉弗陵:[始元(前86--前81)元鳳(前80--前75)元平(前74)]

昌邑王劉賀:(在位27天,無年號)

孝宣皇帝劉詢小名病已:[本始(前73--前70)地節(前69--前66)元康(前65--前62)神爵(前61--前58)五鳳(前57--前54)甘露(前53--前50)黃龍(前49)]

高宗孝元皇帝劉奭:[初元(前48--前44)永光(前43--前39)建昭(前38--前34)竟寧(前33)]

統宗孝成皇帝劉驁字太孫:[建始(前32--前29)河平(前28--前25)陽朔(前24--前21)鴻嘉(前20--前17)永始(前16--前13)元延(前12--前9)綏和(前8--前7)]

共皇帝劉康(哀帝父,追封)

孝哀皇帝劉欣:[建平(前6)太初(前5)建平(前5--前3)元壽(前2--前1)]

孝平皇帝劉衎:[元始(1--5)]

孺子皇帝劉嬰:[居攝(6--8)初始(8)]

劉玄字聖公:[更始(23--25)]

劉盆子:[建世(25--27)]

新皇帝王蟒字巨君:[始建國(9--13)天鳳(14--19)地皇(20--23)]

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字文叔:[建武(25--55)建武中元(56--57)]

顯宗孝明皇帝劉莊:[永平(58--75)]

肅宗孝章皇帝劉燀:[建初(76--83)元和(84--86)章和(87--88)]

穆宗孝和皇帝劉肇:[永元(89--104)元興(105)]

孝殤皇帝劉隆:[延平(106)]

孝德皇帝劉慶:(安帝父,追封)

恭宗孝安皇帝劉枯:[永初(107--113)元初(114--119)永寧(120)建光(121)延光(122--125)]

敬宗孝順皇帝劉保:[永建(126--131)陽嘉(132--135)永和(136--141)漢安(142--143)建康(144)]

孝衝皇帝劉炳:[永熹(145)]

孝質皇帝劉瓚:[本初(146)]

威宗孝桓皇帝劉志:[建和(147--149)元嘉(151--152)永興(153--154)永壽(155--157)延熹(158--166)永康(167)]

孝靈皇帝劉巨集:[建寧(168--171)熹平(172--177)光和(178--183)中平(184--188)]

少皇帝劉辨:[光熹(189)昭寧(189)]

孝獻皇帝劉協:[永漢(189)中平(189)初平(190--193)興平(194--195)建安(196--219)延康(220)]

5樓:一寸哥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

明朝經歷多少年多少位皇帝

6樓:晚楓秋竹

明朝 1、太祖朱元璋(洪武 1368-1398) 2、惠帝朱允炆,太祖孫。(建文 1399-1402) 3、成祖朱棣,太祖第四子(永樂 1403-1424) 4、仁宗朱高熾,成祖長子。(洪熙 1425) 5、宣宗朱瞻基,仁宗長子。

(宣德 1426-1435) 6、英宗朱祁鎮,宣宗長子。(正統 1436-1449; 天順 1457-1464) 7、代宗朱祁鈺,宣宗次子,英宗弟。(景泰 1450-1456) 8、憲宗朱見深,英宗長子。

(成化 1465-1487) 9、孝宗朱佑樘,憲宗第三子。(弘治 1488-1505) 10、武宗朱厚照,孝宗長子。(正德 1506-1521) 11、世宗朱厚熜,憲宗第四子興王佑杬子,孝宗侄,武宗堂弟。

(嘉靖 1522-1566) 12、穆宗朱載垕,世宗第三子。 (隆慶 1567-1572) 13、神宗朱翊鈞,穆宗第三子。(萬曆 1573-1620) 14、光宗朱常洛,神宗長子。

(泰昌 1620) 15、熹宗朱由校,光宗長子。(天啟 1621-1627) 16、思宗朱由檢,光宗第五子,熹宗弟。(崇禎 1628-1644)

7樓:

洪武 朱元璋 建文 朱允炆 永樂 朱棣 洪熙 朱高熾 宣德 朱瞻基 正統 天順 朱祁鎮 景泰 朱祁鈺 成化 朱見深 弘治 朱佑樘 正德 朱厚照 嘉靖 朱厚熜 隆慶 朱載垕 萬曆 朱翊鈞 泰昌 朱常洛 天啟 朱由校 崇禎 朱由檢 北京被李自成攻破,崇禎帝在煤山自縊後,出現了南明的幾個皇帝和政權 弘光 朱由崧 隆武 朱聿鍵 永曆 朱由榔

中國歷史上在位超過50年的皇帝分別是,分別在位多少年

8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嬴政:50(周歲,以下同)

漢高祖高邦:62

漢武帝劉徹:71

漢光武帝劉秀:62

漢獻帝劉協:55

蜀漢後主劉禪:65

東吳大帝孫權:71

晉武帝司馬炎:55

東晉簡文帝司馬昱:53

後趙高祖石勒:60

前秦高帝苻登:52

後秦太祖姚萇:64

後秦高祖姚興:51

前燕太祖慕容皝:53

後燕世祖慕容垂:71

南燕世宗慕容德:70

南宋武帝劉裕:60

南齊高帝蕭道成:56

南齊武帝蕭頤:54

梁武帝蕭衍:86

陳高祖陳霸先:57

陳高宗陳頊:55

陳後主陳叔寶:52

隋文帝楊堅:64

隋煬帝楊廣:50

唐高祖李淵:70

唐太宗李世民:52

唐高宗李治:56

唐中宗李顯:55

唐睿宗李旦:55

唐玄宗李隆基:78

唐肅宗李亨:52

唐代宗李豫:54

唐德宗李適:64

唐宣宗李忱:50

則天皇帝武曌:82

後梁太祖朱溫:61

後唐明宗李嗣源:67

後唐末帝李從珂:51

後晉高祖石敬瑭:51

後漢高祖劉知遠:54

北漢世祖高崇:60

後周太祖郭威:51

前蜀高祖王建:72

後蜀高祖孟知祥:61

南漢高祖劉岩:54

南唐烈祖李昪:56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55

遼聖宗耶律隆緒:61

遼道宗耶律洪基:70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82

宋太祖趙匡胤:50

宋太宗趙光義:59

宋真宗趙恆:55

宋仁宗趙禎:54

宋徽宗趙佶:54

宋欽宗趙桓:57

宋高宗趙構:81

宋孝宗趙昚:67

宋寧宗趙擴:57

宋理宗趙昀:60

西夏崇宗李乾順:57

西夏仁宗李仁孝:70

西夏神宗李遵頊:61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56

金太宗完顏晟:61

金世宗完顏雍:67

金宣宗完顏珣:61

元世祖忽必烈:80

元順帝脫歡鐵木兒:51

明太祖朱元璋:71

明成祖朱棣:65

明世宗朱厚熜:60

明神宗朱翊鈞:58

清太祖努爾哈赤:68

清太宗皇太極:52

清聖祖玄燁:69

清世宗胤禛:58

清高宗弘曆:85

清仁宗顒琰:61

清宣宗旻寧:69

宣統帝溥儀:62

9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劉徹 在位五十四年(西元前141年—西元前87年)唐太宗李世民 在位五十二年 (598年—649年在位)康熙 61年 (1661—1722)

乾隆 在位60年 (1735—1795年在位)

西漢王朝,存在了幾年?漢文帝到底是第5位皇帝,還是第3位?

10樓:騎行之王

第五位,因為前面還有前少帝和後少帝,雖說這兩個都是皇帝,但大權都在呂后手中,因此很容易就被歷史遺忘了。

11樓:夜翎夢

西漢共211年,漢文帝是第三位皇帝,第五位是漢武帝。

周朝歷史上一共有多少位天子?

12樓:不敗神魔之殤

共傳30代37王。

簡介周朝(前1123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867年,周朝於西元前1123年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紂的那一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123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建立,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西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洛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周朝是採用相當於現在邦聯制形式的分封制,各國組成鬆散的國家聯合,各國獨立性極高,周王為名義上的各國共主。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乙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在滅商之前,周人源自華夏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人的首領古公亶父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

國號周人是活動在今中國西部陝西省、甘肅省一帶的古老部落,不窋為夏朝孔甲時期周部族首領,因為夏后氏衰落,不窋丟掉官職,帶領周人奔戎狄之間(甘肅慶陽一代)。周祖陵就位於甘肅慶陽。不窋死後,其孫公劉即位,公劉雖然在戎狄之間,卻重新幹起了后稷的事業,耕種土地,周道之興自此始,所以詩人們創歌譜曲來懷念他。

公劉死後,他的兒子慶節繼位,定都在豳地(今陝西旬邑縣)。周人早先並無「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為國,國即是城。自公劉起,又經十一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離鄉遠徙。

他們歷盡艱辛,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產生「周」的概念。

西漢王朝的最後君王是誰,被王莽關了十五年後,最終變成白痴

是劉嬰,由於被關了十五年,不與外界接觸,更沒有人跟他說話,最後變成白痴了。劉嬰是漢宣帝劉詢的後代,從血統和輩分角度講,劉嬰本來不應該成為帝王的,但是當時王莽一手遮天,那時候的王莽權利大到想讓誰當皇帝,就讓誰當皇帝的地步,思來想去 反覆斟酌之後就讓不到三歲的劉嬰當了皇帝,年紀小好操控,此時的王莽跟皇帝...

漢武帝時期外戰耗盡了國庫,西漢王朝是怎麼擺脫沒錢的日子的呢

西漢的國家版圖不斷擴大,但是多次出征也使國家財政緊缺,於是漢武帝採用了賣官鬻爵,並對貨幣進行改革,嚴控鹽礦鐵礦等措施有效的擺脫財政危機。漢武帝是乙個好戰的君王,他多次出興兵出征,雖然是一統天下,但是卻使國家經濟凋零,多年的出征耗盡文景盛世的財富,戰爭其實是相當消耗財富的,單靠人頭和農業稅收的國庫,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