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魏國吳起為什麼不滅了秦國

時間 2022-11-16 18:30:41

1樓:手機使用者

1當年危急時刻,秦國人只好派人求齊國與楚國助拳,以減輕秦國的壓力。齊楚二國明白,如果讓魏國搞定秦國,他們也不會有好日子過,於是立即出兵犯魏,援助秦國。

2吳起也很清楚,秦國根基深厚,想要一舉滅了它,為時尚早,如果繼續西進,魏國就會處於雙向作戰的窘境,那樣可就不妙了。

3吳起想,得,就放你一馬,有了這河西五城,咱也就夠了。我吳起只要緊緊守住西河,就能壓得你秦國喘不過氣來,讓你動彈不得。 然而估計吳起做夢也沒想到,後來這個蠻夷民族搞了個商鞅變法。

補充:簡而言之,當年秦國有鄰國相助,魏國不會願意被幾面夾攻;而且秦國適合打游擊戰,西戎那麼厲害把周民族打的落花流血然後把秦國搞不定,老秦人驕勇善戰是出了名的;何況吳起認為老秦這麼落後和少數民族差不多是沒發展前途的。。。永遠德元首、的感言:

戰國七雄中原本實力最強大的魏國,為啥最後被秦齊兩國聯合打殘?

為什麼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上榜的楚國?到底什麼原因?

戰國七雄各國的名將都有誰?

2樓:筱鴨電影

秦國有白起、王翦,趙國有廉頗、李牧,燕國有樂毅,魏國有龐涓,齊國有孫臏、田忌,楚國有昭陽、項燕,南韓有馮亭。

1、白起

白起(?—西元前257年),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名將,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闕之戰,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

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於杜郵。

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乙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後位列武廟十哲。

2、廉頗

廉頗(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頗,字洪野,中山郡苦陘縣(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鎮)人。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周赧王三十二年(西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冊封上卿。勇猛果敢,屢立戰功,聞名於諸侯。負荊請罪,與藺相如實現「將相和」。

長平之戰前期,堅守不出,成功抵禦秦軍進攻。擊退燕國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栗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拜相國,冊封信平君。趙悼襄王即位後,鬱鬱不得志,先後出奔魏國和楚國。

秦王政四年(前243),去世,享年八十四歲,安葬於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八公山鄉郝圩村)。唐德宗時,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之一。宋徽宗時,追贈臨城伯,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3、樂毅

樂毅(yuè yì),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

西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後因受燕惠王的猜忌,無奈投奔趙國,被封於觀津,號為望諸君。

4、龐涓

龐涓(?—西元前341年),戰國初期魏國名將。相傳與孫臏同拜於隱士鬼谷子門下,因嫉妒孫臏的才能,恐其賢於己,因而設計把他的膝蓋骨刮去。

魏惠王二十八年(西元前342年),魏國進攻南韓,次年齊救韓,採用孫臏策略,直趨魏都大樑,旋即退兵,誘使龐涓兼程追擊,在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中伏大敗,涓智窮,大嘆「遂叫豎子成名」,自刎而死(一說被亂箭射死),史稱「馬陵之戰」。

5、項燕

項燕(?—西元前223年),周王族姬姓項國後代,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宿城區)人。戰國末年楚國名將。

世代為楚國將領,受封於項,後用為姓氏。率軍大敗了秦將李信,攻入秦軍兩個營地,殺死秦軍七個都尉。

西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傾國兵力,以王翦為將帥,率軍六十萬大舉攻楚國,攻取楚國陳縣以南至平輿縣之間的地域。楚國危亡在即,傾國兵力迎擊秦軍,以項燕為主將,準備決一死戰。

王翦因勢利導,採取堅壁固守的方針,避其鋒芒。楚軍多次挑戰,秦軍始終不出,兩軍相持日久。楚軍以為秦軍將長期駐守新佔領土,於是撤軍東歸。

王翦伺機起兵追擊,令勇壯軍士為先鋒,突襲楚軍。楚軍猝不及防,倉促應戰,結果大敗。項燕在兵敗之下自殺。秦軍乘勝攻占了楚國大片地域。

3樓:一枝獨秀

1、秦國-王翦。

王翦,字維張,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王翦年少的時候喜歡軍事,隨侍秦王嬴政。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攻破燕國都城薊,又消滅楚國。

2、楚國-項燕。

項燕,周王族姬姓項國後代  ,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宿城區)人。戰國末年楚國名將。世代為楚國將領,受封於項,後用為姓氏。

率軍大敗了秦將李信,攻入秦軍兩個營地,殺死秦軍七個都尉 。

3、燕國-樂毅。

樂毅,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西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4、趙國-廉頗。

廉頗 ,嬴姓,廉氏,名頗,字洪野 ,中山郡苦陘縣(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鎮)人。周赧王三十二年(西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冊封上卿。勇猛果敢,屢立戰功,聞名於諸侯。

5、魏國-吳起。

吳起,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

6、齊國-匡章。

匡章,戰國時期齊國名將,人稱章子或者匡子。初學於魏國,是孟子的學生。齊威王末年,成為齊軍將領,率軍打退秦國進攻。齊宣王六年,趁燕國子之之亂,率兵十萬,直破燕都。

7、南韓-無名將。主要靠弓矢之利。

4樓:橫衝直闖

秦:白起,楚:昭陽陳齊:

陳章趙:趙奢魏:吳起燕:

樂毅韓:韓啟章(見《清華簡·系年》第21章)附錄1:南韓幾位良將事蹟1:

[廣驫]羌(後文稱為驫羌):參與前404年的三晉伐齊戰役,該戰被記載在《竹書紀年》上,根據出土的《驫羌鐘》銘文,南韓的主將即驫羌。經過此役後,次年趙魏韓即獲得周王冊封為諸侯。

2:韓啟章,即韓武子前423年討伐鄭國,殺鄭幽公。【幽公元年,韓武子伐鄭,殺幽公。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赤岸之戰,三晉一起擊敗楚國【魏斯、趙浣、韓啟章率師救赤岸,楚人舍圍而還,與晉師戰於長城。楚師無功,多棄旃幕,宵遁。】——《清華簡·系年》第二十一章韓取韓明韓襄附錄2:

戰國時代良將列表:秦國:秦國(人名)、章蟜、商鞅、秦壯、秦華、張儀、樗裡疾、司馬錯、魏章、張若、甘茂、秦奐、斯離、秦胡陽、魏冉、白起、摎、司馬梗、王齕、張唐、蒙驁、麃公、桓齮、嫪毐、楊端和、王翦、蒙武、王賁、李信、羌瘣、阮翁仲、蒙恬、任囂;楚國:

莫囂昜為、郎莊平君、景舍、酓商、昭陽、悼滑、莊蹻、黃歇、景陽、項燕;陳齊國:陳淏、陳忌、陳孫臏、陳朌、陳章、陳蜀、陳單;趙國:新稚狗、孔青、趙浣、倪良、趙雍、牛贊、許歷、燕周、趙奢、趙括、樂乘、廉頗、慶舍、李繓(李牧)、龐煖、司馬尚;魏國:

樂羊、魏斯、西門豹、翟角、魏擊、吳起、公叔痤、魏罃、龐涓、穰庛、宮他、翟章、魏無忌;燕國:秦開、樂毅;南韓:[廣驫]羌、韓啟章、韓取、韓明、韓襄;宋國:

墨翟、戴偃;中山國:中山武公、中山桓公;義渠:義渠君(李帛之戰)。

5樓:匿名使用者

秦有白起,王翦,蒙恬,王賁;楚有項燕,昭陽;燕有樂毅;韓沒有;趙有廉頗,李牧,趙奢;魏有樂羊,魏無忌,龐涓;齊有孫臏,匡章,田單

6樓:在夾溪河吃湯圓的小飛象

齊國有孫臏、田忌、田單、匡章。楚有屈原、吳起、項燕、項羽。燕有樂毅、荊軻。韓一位也沒有。趙有李牧、廉頗、趙奢、藺相如。魏有龐涓、吳起。秦有白起、王翦、蒙恬。

7樓:匿名使用者

趙,廉頗,李牧,

秦,白起,王翦,

齊,田單,

燕,樂毅,

楚,項燕,

魏,信陵君,

南韓無人。

8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白起,蒙驁,王翦,魏國吳起,趙國趙奢,廉頗,燕國樂毅,齊國田單,楚國項燕,南韓無名將,主要靠弓矢之利。

9樓:

白起,王翦,司馬錯,田單,廉頗,李牧

戰國的七雄是什麼,戰國七雄的正確排序是什麼?

楚國 郢 現在江陵西北 齊國 臨淄 在在淄博東北 秦國 咸陽 就是現在的咸陽 趙國 邯鄲 也是現在的邯鄲 燕國 薊 現在的北京 南韓 鄭 現在的新鄭 楚在湖北一帶,在戰國末期疆域包括江蘇大部,浙江,福建,廣東,江西,湖南 陝西等地。燕在河北,內蒙古一部,遼寧西南部,南韓在河南北部。魏國在河南南部和湖...

戰國七雄中稱霸的魏國,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呢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變法圖強,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 重農桑 獎軍功 建立縣製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最終由秦始皇嬴政剪滅山東六國,建立了秦朝。值得注意的是,在戰國七雄中,第乙個變...

戰國七雄實際上是戰國六雄,南韓為什麼不能稱雄呢

很多人認為中國從140多個國家的春秋進入戰國時代的時候,由於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就直接進入了戰國七雄的局面,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戰國七雄最終成型是在西元前260年左右,在此之前,除七雄外還有一些大國,比如越國 巴國 蜀國 魯國 中山國,還有宋國。小國也夾雜其間,如滕國 衛國 鄭國 鄒國等。宋國是周朝開...

戰國七雄中最早開始變法的魏國,為何沒能一統呢

由於魏國在與周圍各國打交道的過程中沒有處理好關係,導致魏國在戰國七雄中被孤立了 特別是魏武侯滅中山國時,導致魏國和趙國貌合神離。最終沒能夠統一中國。魏國經過李悝變法後,國力大大增強,奪走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但並沒有一鼓作氣滅掉秦國,反而轉身與齊國爭霸,陷入了秦國 齊國和楚國的三面夾擊,導致失去了一統天...

趙國為什麼能成為戰國七雄左右最好從政

恰恰 主要內容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封了上大夫 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侮辱。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廉頗終於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