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雖壽的原文及詩意,曹操的《龜雖壽》的全文意思

時間 2022-08-16 03:17:12

1樓:

述理、明志、抒情完美結合

有人說古代的詩歌就是現在的微博,那可見 那時候寫的詩都是作者自己的心情直接抒發

這個龜雖壽 是曹操剛平定袁紹父子後寫的,躊躇滿志,你可以想象他那時候的意氣風發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烏龜雖然長壽,但總是有生命的盡頭。

寓意:再牛的事物總有克星,不可能長久的興盛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跟上一句乙個意思,重複說明先前特別厲害的事物,現在都成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馬雖然老了,基本在槽廄的生活多過馳騁的日子了,但是心志並未消減。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寓意:連馬老了都想著馳騁,人老了又能怎樣,有志氣一樣做大事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壽命不但承接天命,有自己的天年,如果適當的調養,則可以長壽

這句可能是喟嘆自己的確有點點老了,年齡上他自己沒有辦法控制,但是

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情,調節自己的狀態,延長壽命

(這也是建立在自己的理想得以實現的基礎上,而寫詩歌的時候差不多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值得慶幸的是,我是那個老來仍有偉大抱負並且實現自己報復的那個人

現在就寫下這篇詩歌,抒發一下我的心情,讓世人共享。

抒發了詩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奮鬥不息、對偉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壯志豪情

2樓:知晦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冀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的。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翻譯: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螣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裡,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我非常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3樓:幸福約定

龜雖壽詩意

4樓:

原創:「強調了主觀能動性"這樣的話來評價這首詩歌,像不像正要得到初吻時,老媽一下闖進來了?

曹操當時已經到了暮年,年齡大了自然就會想到死亡,開始對死亡的恐懼,對長生的渴望,但不知道什麼原因,或許是他的閱歷和積極的心態吧,他看到了生命的長久並不只是形體上的,不知道在乙個什麼樣的情景下,他這種想法爆發,感到無比歡喜,就寫下了著名的龜雖壽。

形體是隨著自然變化的,神龜和騰蛇這樣形體在時間和空間上雖然過人,但最終不能長久。但是不是沒有東西能長久了呢?我們面對自然的生死是不是束手無策了呢?

不是,雖然形體可以熄滅,我們的志向和精神可以超越時空存在,即使老的不能動了到了將死之時,我們只要還有夢想,我們的夢想還會一樣的年輕,像駿馬一樣馳騁,永不熄滅。想的這裡,真是幸福啊。用詩歌來表達我的想法。

我覺得最能表達他此時心情的一句還是「幸甚至哉」,很直接的感嘆。好像看見了冬去春來,從滅中看到了生,看到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涅槃的歡喜才是曹操當時真正心情吧。

我認為任何流傳千古的佳作必然是符合人性的,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會產生的想法,引起人的共鳴,但重要的一點,它有引導作用,讓人們感到找到了同感的同時,又看到積極的心態和新的希望。這因該是它被大家喜歡的真正原因吧。

5樓:匿名使用者

龜雖壽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裡,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只要自己保養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6樓:孤夜清風

《龜雖壽》是曹操晚年的作品

曹操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

騰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裡,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保養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鑑賞】

這首詩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的最後一章,寫作的時間是建安十二年(207)。東漢末年,居住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奴隸主貴族,乘中原一帶天下大亂之機,經常入塞擄掠漢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後,袁紹的兒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烏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為了安定東北邊境,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率軍征伐烏桓,結果取得了勝利。這首詩是他凱旋歸來的時候寫的。全詩以昂揚慷慨為基調,抒發了曹操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豪壯之情。

第一層是開頭四句。這四句的主要意思是說「人壽不長」。詩人為了表現這一意思,沒有採取直述的寫法,而是連用了神龜和騰蛇兩個比喻。

神龜,是龜的一種,古人常常用它來象徵長壽,神龜儘管能長壽,但最後還是要死亡,所以詩中說「猶有竟時」。騰蛇,相傳是一種像龍一樣的神物,本領很大,騰蛇雖然能騰雲駕霧,但到時候也免不了死亡,因此詩中說「終為土灰」。詩人在這裡特別標舉神龜和騰蛇,這是因為在迷信思想相當盛行的古代,神龜和騰蛇都被染上了濃厚的神學色彩,即使這樣,詩人也斷定它們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

神龜和騰蛇尚且如此,至於其他物種,那就自然更不在話下了。因此,詩人用神龜和騰蛇作比喻,不僅具有舉一反

三、以重代輕的典型意義,同時也旗幟鮮明地否定了萬物不變、人可以成仙不死等神學迷信思想。從修辭的角度來看,開頭這四句用的是借喻,只寫出了用作比喻的神龜和騰蛇,至於被比喻的內容,則完全略去了。這樣處理,不僅語言精練,而且也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餘地,使讀者會自然地聯想到,衰老和死亡也是人們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

但是如何對待衰老和死亡,不同的人常常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及時行樂,虛度時光;有的慨嘆遲暮,消極悲觀。而曹操則表現了另外一種精神境界,這就是這首詩第二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老驥伏櫪」以下四句是第二層。這一層是全詩的中心。在寫法上,這一層和第一層有些相似之處,也是運用了比喻,用伏在馬槽上的老驥還想馳騁千里,來比喻想建功立業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壯志不減。

老驥,就是老千里馬。在古代,千里馬在人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在征戰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曹操用老驥作比喻,飽含著對老驥的尊敬和愛戴,同時也是他自己幾十年戎馬俊倥傯的征戰生涯的象徵。

在內容上,這一層上承第一層,一方面表現了曹操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已經到了暮年,另一方面又表現了他進入暮年時的可貴的精神狀態。這一層一開始就寫「老驥伏櫪」,寫出了千里馬同神龜和騰蛇一樣,也不能違背自然法則,也是要老的。千里馬是這樣,人何嘗不是如此。

他寫《龜雖壽》時,已是53歲的年紀,照古人的說法,人「五十始衰」。因此,曹操在這首詩中,承認自己是到了暮年。但是曹操的過人之處主要不在這裡,而在於他面對暮年,在精神狀態上不服老,要保持一種生命不息、鬥爭不止、奮發有為的精神境界。

這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乙個有作為的人,總是珍惜年華,總是想依靠人的力量延長自己的生命,從而爭取有更多的時間來建功立業,曹操就是這樣乙個人。曹操的這種思想感情在《龜雖壽》的第三層有比較集中的表現。在曹操看來,「盈縮之期,不但在天」,也就是人的壽命的長短,與「天」有關係,但又不是完全由「天」來決定的。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人們能夠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是可以延年益壽的。在這裡,曹操一方面看到了人的壽命與自然屬性有關係,另一方面又突出地強調了在壽命問題上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這種樸素的、辯證的唯物精神,否定了長期流傳的「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迷信說法,這在當時來說,是相當進步的思想。

《龜雖壽》的中心是抒發了一種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從乙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的乙個特點。這一特點曾經激勵過無數的仁人志士,在「治國平天下」的事業中,奮發有為,即使到了暮年,「猶冀有新功」。

《龜雖壽》表現的正是這種思想感情,因此自古迄今,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龜雖壽》是一首抒情詩,但是它和一般的抒情詩不同。一般的抒情詩都重在抒發感情,而這首詩卻明顯地具有哲理的內容,做到了感情和哲理互相交融,使哲理寓於形象當中,因此我們讀這首詩的時候,既能被詩情所激動,也能夠通過具體的形象領悟到重要的人生哲理。這一點恐怕也是《龜雖壽》能在歷代膾炙人口的乙個重要原因。

7樓:手機使用者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

騰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裡,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保養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曹操的《龜雖壽》的全文意思

8樓:風中的一弦琴

龜雖壽原文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全文意思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

螣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裡,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我非常高興,要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9樓:

雖然我年紀大了,還是有雄心壯志的!還是可以慢慢來,然後成功滴!

對曹操暮年寫下龜雖壽有何感想,曹操的《龜雖壽》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感情?

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神龜儘管長壽,還有死的一天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騰蛇雖能駕霧,終究化為土灰一團。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伏在棚裡的老千里馬,仍想馳騁在千里關山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壯志還是絲毫沒減。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人的壽命長短,不僅在於自然,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得到保養...

古詩龜雖壽,龜雖壽曹操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龜雖壽曹操古詩的意思是什麼?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龜雖壽是什麼詩,龜雖壽曹操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釋義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螣蛇儘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裡,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有遠大抱...

《龜雖壽》寫作特色,龜雖壽的寫作背景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莊子 秋水篇 說 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說神龜縱活三千年,可還是難免一死呀!韓非子 難勢篇 記載 飛龍乘雲,騰蛇遊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 同矣!騰蛇 和龍一樣能夠乘雲駕霧,本領可謂大矣!然而,一旦雲消霧散,就和蒼蠅螞蟻一樣,灰飛煙滅了!...

龜雖壽的寫作背景,龜雖壽寫作背景

韓琴 龜雖壽 約作於公元208年初曹操平定烏桓叛亂 消滅袁紹殘餘勢力之後,南下征討荊 吳之前。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詩一開頭便無限感慨。全詩原文如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