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的兒子是秦什麼,秦孝公的兒子有幾個

時間 2022-08-11 05:12:32

1樓:最強大腦花

秦惠文王(西元前356—西元前311年),一稱秦惠王,嬴姓,名駟,秦孝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西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樗裡疾(?―前300年),又稱樗裡子、嚴君疾,戰國中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南韓人。

公子華、公子繇——秦惠王十年,使公子華與張儀圍蒲陽,降之。儀因言秦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

公子通——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子通封於蜀。

公子封(庶長封)——武王三年,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

公子奐(庶長奐)——秦昭襄王六年,庶長(公子)奐伐楚,斬首二萬。(公子)奐攻楚,取八城,殺其將景缺。

2樓:

秦孝公是秦朝的二十五位帝王,是一位非常有謀略的帝王,重用商鞅變法,他的兒子就是著名的秦惠文王

3樓:度娘真沙

秦孝公是春秋戰國之際秦國比較重要的一位君主。因為他支援商鞅變法,從而開啟了秦國崛起於其他戰國六雄的歷程。在其去世後,歷任秦國君主奮發圖強,終於在秦始皇的時代一統中原,開創了我國第乙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

在秦孝公去世後,其子嬴駟繼位,後自稱為王,根據後人的諡號為:秦惠文王

4樓:心不好毛

秦孝公的兒子是秦惠文王。

5樓:小白和和

秦惠文王嬴駟、樗裡疾、公子華

秦孝公的兒子有幾個

6樓:寧靜的港灣

簡要回覆:僅有一子,名贏 贏四(音si)也就是秦惠王。請採納

7樓:笑蒼穹

秦孝公的兒子只有乙個: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西元前356年—西元前311年),又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秦孝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西元前337年—西元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西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 ,成為秦國第一王。 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8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兒子,秦惠文王(西元前356年—西元前311年),又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秦孝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西元前337年—西元前311年在位。

秦孝公幾個孩子

9樓:笑談窗外事

一、秦孝公子女:長子贏駟、次子贏疾(樗裡疾)、三子贏華;女兒未有記載。

二、簡介:

1、秦惠文王(西元前356—西元前311年),一稱秦惠王,嬴姓,趙氏,名駟,秦孝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西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誅殺衛鞅。西元前325年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秦惠文王當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2、樗裡疾(?―前300年),又稱樗裡子、嚴君疾,是戰國中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南韓人。 因足智多謀,綽號"智囊",被後世堪輿家尊之為"樗裡先師"。

曾輔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國君主。樗裡子名叫疾。因居樗裡(一說楮裡,今陝西渭南)而稱樗裡子。

其後他任庶長(大良造的幕僚輔官),被稱為庶長疾。後來他被封於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號嚴君,人稱嚴君疾。後人以采邑為姓,故此也被視為嚴姓其中乙個根源。

樗裡疾擅長外交、軍事。秦武王驅逐張儀,魏章後,任命戰功卓著的叔父樗裡子為右丞相,精通韜略的甘茂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並且進行一連串戰爭,擴張秦國版圖,為後來秦國統一中國打下穩固根基。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說:

"秦所以東攘雄諸侯,樗裡、甘茂之策。"秦昭王元年,樗裡子仍任為丞相。

3、公子華,即贏華。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之弟。贏華善武,為秦惠文王時秦國大將。秦楚大戰,贏華為回救咸陽,突圍,力戰而死。史料上對此記載較少。

10樓:周星馳的粉絲

秦孝公一共有三個兒子,乙個女兒,女兒叫什麼名字待考證,分別是長子秦惠文王嬴駟,次子樗裡疾,年齡最小的兒子嬴華,還有乙個女兒嫁到了楚國.

西元前357年,楚宣王派右尹黑來迎娶秦孝公的女兒,與秦國聯姻.

11樓:山本位一

兒子:秦昭襄王

女兒:易王后

12樓:匿名使用者

僅有一子,名贏 贏四(音si)也就是秦惠王。

秦孝公有幾個兒子

13樓:最強大腦花

秦惠文王(西元前356—西元前311年),一稱秦惠王,嬴姓,名駟,秦孝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西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樗裡疾(?―前300年),又稱樗裡子、嚴君疾,戰國中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南韓人。

公子華、公子繇——秦惠王十年,使公子華與張儀圍蒲陽,降之。儀因言秦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

公子通——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子通封於蜀。

公子封(庶長封)——武王三年,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

公子奐(庶長奐)——秦昭襄王六年,庶長(公子)奐伐楚,斬首二萬。(公子)奐攻楚,取八城,殺其將景缺。

14樓:記憶打卡機

乙個叫贏駟 就是後來 秦惠文王望採納

秦孝公幾個兒子?贏虔有沒有兒子?

15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沒有詳細記錄秦孝公有幾個兒子,但至少有六個以上。

1】秦惠王(前356年—前311年)

又稱秦惠文王或秦惠文君。嬴姓,名駟,秦孝公之子。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公子虔誣告商鞅謀反,於是商鞅逃亡,被魏國趕回秦國內。

商鞅於商地召集其黨人,北攻鄭縣,惠文王派兵將商鞅生擒殺死後「五馬分屍」于彤,滅商君之族。前324年,惠文王稱王。

2】贏虔

史記中沒有贏虔的傳,關於贏虔的事情是在商君列傳中提到的。

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公子虔誣告商鞅謀反,於是商鞅逃亡,被魏國趕回秦國內。商鞅於商地召集其黨人,北攻鄭縣,惠文王派兵將商鞅生擒殺死後「五馬分屍」于彤,滅商君之族。

3】樗裡疾(公子疾、嚴君疾、庶長疾)——惠文王異母弟,靠戰功不斷晉公升到徹侯,武王拜為右丞相,昭襄王初期為丞相。

4】公子通——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子通封於蜀。

5】公子封(庶長封)—— 武王三年,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

6】公子奐(庶長奐)——秦昭襄王六年,庶長(公子)奐伐楚,斬首二萬。(公子)奐攻楚,取八城,殺其將景缺。

據說還有公子華、公子繇——秦惠王十年,使公子華與張儀圍蒲陽,降之。儀因言秦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

16樓:

秦孝公應該只有乙個秦惠文王,孝公諸子:(沒有老婆,**來那麼多兒子?)

樗裡疾(公子疾、嚴君疾、庶長疾)——惠文王異母弟,靠戰功不斷晉公升到徹侯,武王拜為右丞相,昭襄王初期為丞相。

不過據說還有公子華、公子繇——秦惠王十年,使公子華與張儀圍蒲陽,降之。儀因言秦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

公子通——秦惠文王后元 十一年,公子通封於蜀。

公子封(庶長封)—— 武王三年,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公子奐(庶長奐)——秦昭襄王六年,庶長(公子)奐伐楚,斬首二萬。(公子)奐攻楚,取八城,殺其將景缺。

不過據說還有乙個胡女生

而贏虔,關於他的史料很少,不太清楚

17樓:頑皮鼠

秦孝公應該只有乙個秦惠文王,孝公諸子:   樗裡疾(公子疾、嚴君疾、庶長疾)——惠文王異母弟,靠戰功不斷晉公升到徹侯,武王拜為右丞相,昭襄王初期為丞相。   不過據說還有公子華、公子繇——秦惠王十年,使公子華與張儀圍蒲陽,降之。

儀因言秦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   公子通——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子通封於蜀。   公子封(庶長封)——武王三年,其秋,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   公子奐(庶長奐)——秦昭襄王六年,庶長(公子)奐伐楚,斬首二萬。

(公子)奐攻楚,取八城,殺其將景缺。歷史記載太少,對贏虔的記載本就不多,大秦帝國關於他的很多事情都是虛構的。

18樓:ac南山南

據本人所知是有2個,乙個是嬴駟即秦惠文王,還有乙個是樗裡疾還有個女兒

前357年,楚宣王派右尹黑來迎娶秦孝公的女兒,與秦國聯姻。

出處《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楚宣王)十三年,君(應為右)尹黑迎女秦。

19樓:

歷史記載太少,對贏虔的記載本就不多,大秦帝國關於他的很多事情都是虛構的。

秦孝公是秦獻公的第幾個兒子?

20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個兒子!

大秦帝國**裡有說明!

如果不是的話!那麼大秦帝國**就是欺騙了讀者了~~~這麼理解的話,那肯定是第二個兒子啊~

21樓:小我愛薇兒

2個 長子是庶子 贏虔(就是身份低的,不是正室所生)二子是嫡子 贏渠梁就是秦孝公

22樓:歲月不寒

大兒子秦獻公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名贏渠梁,次子名贏季昌,渠梁於西元前361年(庚申)繼承了王位,稱秦孝公。

23樓:匿名使用者

秦孝公(前381—前338),戰國時期秦國傑出的君主。嬴姓,趙氏,名渠梁,秦獻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其畢生追求富國強兵,任用商鞅實施變法,使秦國加快了崛起的腳步。

西元前361年,僅有21歲的秦孝公[1]正式登基。這時,秦不為各國重視,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搭理秦國。於是,他憤然喊出:

「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在這一年,秦孝公頒布了「求賢令」。魏國人商鞅在這種背景下來到秦國,並很快受到重視。

經過商鞅的兩次有力的改革舉措,使秦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商鞅變法是先秦最徹底的一場變革,它取消世襲的特權,規定按軍功給予爵位和田宅奴隸。

孝公十二年築咸陽城,十三年(前349年),乃自櫟陽徙都咸陽。進一步實行變法。從此秦國日益富強,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開闢道路。

惠王、燕文公、韓昭侯、趙成侯並稱。楚、魏與秦接界,且魏已開始修築長城,自鄭縣沿河北上,直抵上郡。中原諸侯相互征伐,秦處雍州偏僻之地,不參與中原會盟。

孝公利用秦地遠離中原戰場積蓄力量,他布施恩德,救濟孤寡,修治德政,講究武功。孝公即位之初,為富國強兵下令求賢,以改變秦落後於關東六國的局面。並東向進攻,

西元前359年,他山師伐韓,至於懷(今河南武陟西南),築城於殷(今武陟東南)。前356年,孝公以衛鞅為左庶長變法革新。制定嚴厲法令,以法治國,獎勵軍功,鼓勵耕織。

不久,秦乘魏攻趙,大敗魏師於元里(今陝西澄城東南),拔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

西元前352年,孝公升衛鞅為大良造,出師拔魏安邑(今陝西夏縣西北)。次年,秦築關塞於商(今陝西丹風西南),秦師圍魏固陽,攻趙藺(今山西離石西)。

西元前350年,衛鞅開始第二次變法,遷都咸陽,廢井田制,統一度量衡,設縣置。同年,孝公詔令衛鞅營咸陽,築冀闕。咸陽故城亦名渭城,在咸陽縣東15裡。

次年,孝公遷都咸陽。不久,秦國初在縣置有定額之秩吏,即規定縣令和縣長的俸祿,按戶按口徵收軍賦,其郡縣組織日趨完備。秦孝公積極支援衛鞅變法,前346年,太子駟犯法,刑其傅公子虔,於是「法大用,秦人治」。

此後,在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使秦迅速成為政治制度先進、經濟發達、軍力強盛的強國。西元前341年,秦軍攻魏西鄙。次年,孝公在衛鞅策劃下復攻魏,欲據河山之固,東向以製諸侯,成帝王之業。

同年,衛鞅誘執魏軍大將公子邛,大敗魏軍,迫魏王獻部分河西地以求和。孝公以衛鞅功大封其於商(今陝西商縣東南商洛鎮),故稱商君或商鞅。

西元前361年,秦獻公卒。秦孝公初立,對穆公以後秦國的落後現狀痛心疾首,他能順應時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膽改革,使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首。

秦孝公有個兒子是秦惠文王嗎,秦孝公幾個兒子?贏虔有沒有兒子?

秦孝公的父親是秦獻公,兒子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 西元前356年 前311年 名嬴駟,孝公之子。惠文王為太子時犯法,商鞅掌刑法,曾黥 在面上刺字 其師以辱之。故孝公一死,惠文王即位,就將商鞅車裂,然而他並未廢除商鞅之法。秦惠文王在位期間,任用賢能,推行法制,並不斷向外拓展領土。西元前330年,秦惠文王...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什麼人,歷史上秦孝公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

嬴政是秦孝公四世孫。秦孝公之子秦惠文王 惠文王之子秦武王 秦武王 異母弟弟 昭襄王 秦孝文王是昭襄王之子 秦莊襄王是秦孝文王之子 秦始皇是秦莊襄王的兒子 應該算祖宗吧 秦孝公是秦始皇的五世祖。孝公到始皇關係圖 秦孝公贏渠梁 秦惠文王嬴駟 秦武王嬴盪 秦昭襄王贏稷 武王異母弟 秦孝文王贏柱 秦莊襄王贏...

商君輔佐秦孝公內力法度的內容有哪些

戰國時秦國君。姓嬴,名渠梁。西元前361 前338年在位。戰國時代秦國有名的一位君主。秦孝公一生中乾過兩件大事,其一是遷都咸陽,其二是任用商鞅變法。過秦論 中寫到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

管仲,商鞅,秦孝公的改革各有什麼歷史意義

管仲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 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 上卿之讚 助理 按土地分等徵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 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是廢除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商鞅變法是一...

秦孝公時期,面對當時的複雜環境,商鞅的變法是如何正確處理以使變法成功進行?同時秦駟與老氏族是何表現

先樹立信用 就那個移木的故事 再努力擴充人口,發展生產 人口就是兵員,鼓勵耕種就是為了發展生產 其次就是軍隊建設 重新設定軍功和爵位獲得標準 種種措施都使秦國最終成為戰國時期第一軍事強國。而他所規定的軍功制度和貴族必須有正當工作等措施嚴重打擊了貴族的既得利益,使得貴族 老氏族 對他恨之入骨。史記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