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黃河有關的歷史故事,有關黃河的歷史故事

時間 2022-04-28 17:28:29

1樓:劉文盛

冼星海經過壺口瀑布的時候看見壺口瀑布的壯美景象,就作了《黃河大合唱》

蔣介石為了阻擋日本人進攻,炸破黃河河堤,結果淹死不少老百姓!

有關黃河的歷史故事

2樓:恍然東風

黃河因為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河水渾濁呈黃色而得此名。中國古籍中稱「河」,《漢書》裡始有「黃河」之名。

飲水思源也好,追根溯源也罷,從古到今,中華兒女就一直對黃河源頭進行了永不停歇的追溯,並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詩篇。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寫出過許多首關於黃河的詩篇,其中最著名的詩句就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吼萬里觸龍門」「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等。在這些詩句中,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運用瑰麗的想象,對黃河的源頭做了藝術化的探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即阿尼瑪卿山,也稱為大積石山,但這裡離黃河源頭還有一段不近的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崑崙」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

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到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

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佔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製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裡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開始一些國外探險家、地理學家各自持有不同目的來河源考察,蒐集了一部分有關河源地的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可以說,對河源地的大規模考察正是從這時開始的。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水利委員會河源勘查隊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

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瑪曲源流段)為黃河正源。

1978年青海省邀請**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提出了卡日曲為黃河正源的建議。

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誌。

在這裡,我們遵從1985年的科考結論,用一段總結性的話來說明黃河的源頭:

黃河(瑪曲)源頭分水嶺瑪曲曲果日,藏語音譯,意為「孔雀河源頭山」,向北約一公里,眾多泉水噴出,當地群眾稱「瑪曲曲果」,意為「孔雀河源頭」,再向北進入約古宗列(盆地),藏族意為「炒青稞的鍋」,是乙個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3公里的小型山間盆地,海拔4500公尺,盆地內有眾多大小不等的湖泊,是水草豐美的沼澤草甸。

這段黃河幹流流經約古宗列盆地而得名約古宗列曲。約古宗列曲穿過長約18.4公里的黃河源頭第一峽茫尕(峽)後進入瑪湧(灘),始稱瑪曲。意為「孔雀河」。

瑪湧(灘)是一片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20公里的草原,河流兩側分布有不少湖泊,中間是星宿海。星宿海寬5—6公里,長約20公里,水泊群集的沼澤草甸,大小湖泊景色猶如繁星羅列,故漢語有「星宿海」之稱,狀如孔雀開屏,這就是瑪曲(孔雀河)名字的由來。

瑪曲流出星宿海,接納卡日曲後,以3股水流流入扎陵湖,經10公里多流入鄂陵湖,兩湖之間河段一般寬26—42公里,水深0.5——1.4公尺。

瑪多縣黃河沿黃河橋以上稱河源段,河源段長285.5公里,流域面積2.09萬平方公里。

從古至今,人們對黃河源頭進行了持續的不間斷的考察,留下了許多歷史佳話,也留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這些無疑為黃河源頭增添了無盡的魅力和些許神秘色彩。這也許就是黃河的魅力所在。

與黃河有關的歷史人物故事越短越好

3樓:雅默幽寒

大禹治水: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

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

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跟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各乙個)100字

4樓:匿名使用者

1、【望洋興嘆 】相傳很久以前,黃河

裡有一位河神,人稱河伯。版他站在黃河岸上。望著權 黃河水自西向東流,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

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那人說:

「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河伯始終不信。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

「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 河伯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歡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他呆呆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

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話。」

5樓:ashley格藍

跳進黃河洗不清,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大禹

6樓:匿名使用者

**機構,十殿閻羅.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平心娘娘.判官.孟婆.豐都鬼帝.地藏(佛教的)

關於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

7樓:曲寅

您好!大禹——大禹治水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

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蹟。相傳他借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滿意請採納!

有關黃河的歷史故事

有關黃河的歷史人物故事

有關黃河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人物的故事

8樓:小白楊

1、望洋興嘆

相傳很久以前,黃河裡有一位河神,人稱河伯。他站在黃河岸上。望著 黃河水自西向東流,興奮地說;「黃河真大呀,世上沒有哪條河能和它相比。

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那人說:

「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河伯始終不信。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

「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 河伯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歡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

他呆呆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

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話。」

2、魯班修造將軍柱

桑園峽內黃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園峽中段黃河激流中卻有乙個屹立的大石。百姓稱之為將軍柱。傳說這個將軍柱是魯班修建的。

當年魯班周遊列國時,來到桑園峽邊上,為方便兩岸人民的來往。魯班把橋墩的位置選在了將軍柱的這個地方。

從此,魯班早出晚歸,負責施工,半年過去了,橋墩在漸漸長高。有一天,魯班的妻子送飯到岸邊,等了一陣不見魯班,便到岸邊看個究竟,誰知她在岸邊看見乙個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著巨石,乙個手拿著鐵鎚在幹活,他的妻子哎呀一聲驚叫。魯班一慌,一錘砸在了自己腿上。

手中的石頭也飛到了對岸的山上,橋也就沒有建成。

至今在將軍柱上有乙個十分光滑的石頭,好像是整個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間則是脊柱,把石頭一分為二,好像是長期靠著休息時留下的。傳說這就是魯班造橋時所留。

3、馮夷當河伯

古時候,在華陰潼鄉有個叫馮夷的人,不安心耕種,一心想成仙。他聽說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為仙體。於是就到處找水仙花。

馮夷東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黃河、跨黃河、過黃河,常和黃河打交道。轉眼過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馮夷很得意,又過黃河去乙個小村莊找水仙花。

這裡的水不深,馮夷趟水過河,到了河中間,突然河水漲了。他一慌,腳下打滑,跌倒在黃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後,一肚子冤屈怨氣,咬牙切齒地恨透了黃河,就到玉帝那裡去告黃河的狀。玉帝聽說黃河沒人管教,到處橫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惱火。他見馮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該成仙了,就問馮夷願不願意去當黃河水神,治理黃河。

馮夷喜出望外。達成自己成仙的心願。成為一名河伯。

4、大禹治水

華夏堯帝時期,天下洪水氾濫,在鯀治水不成功的情況下,堯派鯀的兒子禹去治理洪水。大禹領著百姓治水,一直將黃河治理到邙山東頭,再向東的河道就不好治了,因為有共工在作怪搗亂。共工是個壞水神,性情**,處事蠻橫,專與華夏之民作對。

它經常在心血來潮時,施展神力,呼風喚雨,用洪水傷害天下的百姓,把乙個好端端的華夏大地弄的一片汪洋。

百姓們哭天叫地,苦熬日月。大禹找到共工,勸說其不要再呼風喚雨,發洪水禍害百姓,給華夏之民留條生路,積些德行。共工根本不聽大禹的好言相勸,說:「我發我的洪水,和你有啥關係?」

大禹不願再理這號靈魂低劣之壞神,只好風裡來,水裡去,頂風冒雨,察看地形,尋找黃河向東的出路。共工一看大禹一心要治住洪水,疏導黃河,讓華夏之民過上正常的生活,頓時火冒三丈,幾乎將自己的全部神力都使了出來,中原一帶的洪水於是四處漫溢,到處橫流,洪水更大了。

大禹東奔西跑,費盡了力氣,地上的水卻越聚越多,黃河水也是四面八方亂竄。有共工搗亂,黃河沒法疏導,大禹忍無可忍,決心帶領華夏之民驅逐共工。大禹把隨他治水的應龍、黃龍、白龍、蒼龍都叫來,並鼓勵華夏之民一起出戰。

共工由於四處作惡,早就聲名狼藉,百姓聽說大禹要趕走共工,紛紛前來參戰。

大禹帶著大家在水中攔住共工,雙方廝殺起來。整整大戰了乙個月,大禹帶華夏之民輪流上陣。共工漸漸疲憊不堪,敗下陣後,倉惶而逃,大禹窮追不捨。

共工看著自己在劫難逃,便向大禹下跪,發誓永遠不再侵犯華夏,再不發水行惡了。

大禹心一軟,放走了共工。大禹率華夏之民趕走共工後,一鼓作氣,把洪水排完,又馬不停蹄的把黃河疏導到東海,並用太行山的石頭,在黃河兩邊築起又高又厚,十分堅固的堤岸。

5、李闖王渡黃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闖王李自成帶領農民在陝西公尺脂起義,要打過黃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統治。當時正值初冬時分,黃河水還未結冰,而只有河水凍成了堅冰大軍才能順利通過。

怎麼辦呢?闖王日夜焦心,愁得鬍鬚頭髮在一夜之間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兩人來報:「黃河已經凍得結結實實的了。」闖王大喜,急忙傳令三軍趕快渡河。

到了河邊一看,河水還「嘩嘩」地流得正歡呢,根本就沒結冰。可是上面卻起了一座寬大的浮橋,船連船,板連板,四平八穩,正適合大軍渡河。

闖王納悶極了,正要下馬察看,忽然從河裡爬上來兩個人,向闖王一抱拳,朗聲道:「大王,我們是黃河的船伕。聽說您要渡河,為民謀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這坐浮橋,就請大軍上路吧。

」闖王感動得熱淚盈眶:「我一定不辜負百姓們的厚愛,一定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說罷,驅馬上橋,領兵東去了。

關於黃河的歷史故事,有關黃河的歷史故事

西元前2500年左右,黃河流域出現了軒轅氏黃帝這面大旗。於是,一朵朵絢麗的文明之花,便從黃帝這個人文始祖中先後開出。黃帝植谷,黃帝造車,黃帝捕魚,黃帝制鏡,黃帝紡紗 在中國文化的曙光裡,處處留下了黃帝的剪影。同時,中華民族的另一遠古英雄也出現在這黃土高原上。他就是炎帝。史傳他因天之時,分地之利製作耒...

有關黃河的歷史故事,10個有關黃河的歷史故事

相傳在很多年前,黃河在這裡決了一次口。人們費了幾年功夫才把決口堵住。堵口修堤的老百姓不少是災民,早已無家可歸,等把黃河水堵住,有的乾脆不走啦,住在堵口修堤時蓋的臨時草庵裡。他們在這裡開地耕種,成家養孩子,慢慢人多了,就成了乙個村莊,取名叫貴家莊。又過了好些年,從滎陽流出來的涸水在這裡流入黃河。這樣一...

有關於黃河的歷史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乙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 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一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簡短的),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簡短的)

民間故事 黃河古道 人形玉棺 關於黃河的簡短的民間故事 蒐集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簡短啊 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歷史人物故事.越短越好 傳說黃帝原姓公孫,因長於姬水,才改姓姬 曾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 因是有熊國君之苗裔,又稱有熊氏。炎帝,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乙個部族首領。炎帝居薑水,因以為姓。薑水,在今...

有關黃河的,有關黃河的資料

黃河 yellow river 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長河。它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 幾 字形。流經青海 四川 甘肅 寧夏 內蒙古 山西 陝西 河南及山東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