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之年是多少歲及笄和將笄的區別是什麼

時間 2022-04-12 12:11:48

1樓:育兒**說

及笄之年是十五歲。

及笄和將笄是古代表示不同年齡的詞語,古時稱女子年在十五為「及笄」,將笄之年是指古時十四歲的女子。

2樓:春天來了春天

及笄之年是15歲。

及笄和將笄的區別在於年齡的不同:

1、及笄,指古時15歲的女子,已經成年。古代女子年滿15歲要行「笄禮」。

2、將笄,指古時14歲的女子,還未到但即將要到行「笄禮」的年齡。

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

擴充套件資料

及笄之年,出自《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釋義:女子15歲結髮而用笄貫之,可以出嫁了。

「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古時還有其他表示年紀的說法。

1、襁褓:不滿周歲。

2、孩提:兩、三歲。

3、始齔:七、八歲。

4、總角:幼年的兒童,頭髮上綰成小髻髻。

5、垂髫:也指兒童幼年。古時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髮下垂,所以「垂髫」代稱兒童的幼年。

6、豆蔻年華:女子十

三、四歲。

7、束髮:男子十六歲。

8、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所以主以「弱冠」代稱20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還要舉行大禮。

3樓:

「及笄之年」是指15歲。

「及笄」指女子15歲了,已經成年。古代女子年滿15歲要行「笄禮」。

「將笄」指古時14歲的女子,還未到但即將要到行「笄禮」的年齡。

古代的女子,只要年滿15歲就要把頭髮挽起來,挽成乙個髻,然後用簪子從髮髻中穿過,因此稱年滿15歲的女子為「及笄」。同樣也指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4樓:允鴻雲

自古以來,我國對嬰、幼、少、青、壯、中、老各個年齡的稱謂,真可說是名目繁多,雅緻有趣。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及笄之年是多少歲 及笄和將笄的區別是什麼

5樓:敖英髮卿愫

1.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滿15周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出自《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2.及笄之年和將笄之年的區別

「將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將笄」是將要到「笄年」還沒有到,「及笄」則是已經到了「笄年」。所以他們完全是不同含義的兩個名詞。

及笄之年是多少歲?

6樓:匿名使用者

女孩 15歲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沒有專門的90,只是八十九十合叫耄耋(mao die)

7樓:卓森沙發

笄:指的的女子頭上的髮簪。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在現在應該是18-20歲的女子,到了法定結婚年齡的女子就叫做及笄之年!

8樓:渃通榆

在古代,及笄指的是女子滿十五周歲的時候,同時,也可以將及笄視為古代女子成年的乙個分水嶺,女子過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結婚生子了。及笄一詞最早出自於《禮記》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髮簪,及笄也可以理解為插髮簪,而過了及笄之年的女子,在外形上也會有很大的改變。

9樓:敬姮狄清妙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10樓:落櫻紛飛

及笄之年就一是指女子滿15歲

及笄之年 是什麼意思?

11樓:喜腦弓子

及笄的讀音是【jí jī】,亦作「既笄」。及笄之年的意思就是15歲女孩的代稱。

12樓:車晗滕妮子

亦作「既笄」。

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一直未許配的,最遲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

13樓:雜文小學生

讀音:jí jī

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笄:束髮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

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儀禮·士昏禮》

14樓:匿名使用者

15歲的女孩---及笄之年

15樓:完逸真珂

及笄之年---十五歲(女)。

16樓:匿名使用者

15歲(女)——及笄之年

古代女子及笄的年齡是多少

1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女子及笄的年齡是十五周歲。

及笄之年出自《禮記·內則》。 指女子滿了15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髮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髮戴上簪子。

古時稱女子年在十五為「及笄」,也稱「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了。女子到了十五歲,便是婚嫁的最適宜的時間,也就是及笄之年,在及笄之年的時候,就是適宜婚嫁時。

擴充套件資料:古代其他年歲別稱:

1、襁褓:不滿周歲。

2、孩提:兩至三歲。

3、 始齔、韶年:男孩八歲。

4、總角:幼年泛稱。

5、 垂髻之年:指兒童。

6、黃口:十歲以下。

7、幼學:十歲。

8、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

9、志學:十五歲。

10、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

11、弱冠:二十歲。

12、而立之年:三十歲。

18樓:匿名使用者

及笄的年齡是15周歲。

及笄[jī]: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男子十五歲稱為束髮,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髮束起來盤在頭頂。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擴充套件資料:

1、1歲: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

2、2歲: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3、8歲:總角,古代幼童把垂髮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髮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

4、9歲:九齡,為九歲,指數之年:兒童九歲。

5、10歲:幼學,十歲。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也稱外傅之年。

6、12歲: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7、13歲:豆蔻,指女子十三四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8、15歲:及笄,笄,本來是指古代束髮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髮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所以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束髮,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髮束起來盤在頭頂。故束髮是男子十五歲。

9、16歲:二八,為十六歲。古文人把瓜拆分為兩個八字以紀年。

10、20歲: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歲。桃李年華是女子二十歲。

19樓:齊東人也

古代女子及笄的年齡是十五周歲,也就是說女子滿周歲十五時才行及笄禮,說白了就是過了十五歲生日後就用簪子把頭髮盤起來,表示這個女孩已到出嫁的年齡了。

20樓:魯氏尚佳

15歲,不同的地方規定不同,虛歲表示方法也不一樣。

21樓:匿名使用者

14歲的蘿莉。。。古人都是蘿莉控

22樓:wind悠心

周歲 採納哦

耳順之年指的是多少歲,耳順之年是指多少歲?

60到69之間也叫花甲 平頭甲子 耳順之年 杖鄉之年 求採納 耳順之年 耳順,亦稱作耳順之年,耳順的意思聽得進不同的意見或是清楚理解聽到的話。今用耳順或耳順之年指人到了六十歲的年齡。60歲 花甲 平頭甲子 耳順之年 杖鄉之年另附 不滿周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

桑榆之年是多少歲?桑榆相當於今天的多少歲

桑榆 指日落處,表示晚年。古時人壽命短,桑榆之年乃是泛指所有50歲以上之老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指落日餘暉照在樹梢上,用此形容年齡。照此來說應該60 70 80的高齡都涵蓋了吧。桑榆相當於今天的多少歲 桑榆通常形容乙個人到了晚年階段,並沒有乙個具體的歲數和年齡。桑榆是乙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 ng ...

古稀之年是指多少歲,「古稀之年」是指的多少歲

古稀指70歲。古稀 杖國之年 致事之年 致政之年 指70歲。古稀語出杜甫 曲江 詩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 古希 不惑之年 強壯之年 指40歲 男 語出 論語 為政 四十而不惑 以後用 不惑 作40歲的代稱。花甲 平頭甲子 耳順之年 杖鄉之年 指60歲。花甲,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

花甲之年是多大,花甲之年多少歲?其他年齡呢?

花甲 指60歲.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 唐詩紀事 卷六十六 趙牧 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 手挪六十花甲子,迴圈落落如弄珠 古代年齡稱謂 不滿周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 黃口 13 15歲 舞勺之年 15 20歲 舞象...

宇宙大概多少歲,宇宙是多少歲?

2013年3月21日,歐洲航天局公布了太空探測器傳回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全景圖,把宇宙的精確年齡修正為138.2億歲,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推進,有些科學家大膽 宇宙的實際年齡可能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年輕,大概是137億歲。乙個國際研究小組最近根據新的觀測結果估算,宇宙可能比原先認為的要 老 可能已是15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