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都分哪些國家,戰國時期有哪幾個國家

時間 2022-03-29 05:08:33

1樓:月如鉤

春秋一百多國,經過不斷兼併,戰國初年,約有十幾個國。大國有秦,魏,韓,燕,趙,齊,楚,即「戰國七雄」。此外還有越國乙個較為強大的國家。

小國有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在四周,北與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儀渠,南有巴,蜀,越。

2樓:匿名使用者

田齊取代姜齊

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天子正式冊封他們為諸侯,標誌著戰國時期的開始

3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初年,約有十幾個國。大國有秦,魏,韓,燕,趙,齊,楚,即「戰國七雄」。此外還有越國乙個較為強大的國家。

小國有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在四周,北與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儀渠,南有巴,蜀,越。

4樓:匿名使用者

著名的戰國七雄:齊、楚、燕、趙、韓、魏、秦。 除此之外還有些小國:宋、衛、中山、巴、蜀、魯等。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從此中國進入封建社會。

5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齊、晉、楚、秦、魯、宋、衛、燕、陳、曹、蔡、鄭、吳、越等十數國。

6樓:匿名使用者

七個國家,分別是:秦、齊、楚、燕、韓、趙、魏

7樓:宇海瀚

戰國七雄是:齊,楚,燕,趙,魏,秦,韓。

8樓:匿名使用者

初期的時候,魯、越、中山、衛、宋、鄭、陳、蔡都尚在! 陳、蔡在吳起主政楚國時被楚國滅掉。鄭國被南韓滅掉,鄭國的國都後來又成了南韓國都。

他們只儲存到戰國初期。 戰國中期魯、越為楚懷王所滅。 中山早期是被魏文侯派樂羊滅的,後來復國,為趙武靈王所滅!

衛國先是為魏所滅的,後來秦國呂不韋恢復衛國,再後來贏政又取締了衛國。 宋國後來是被齊泯王聯合魏國、楚國滅的。

9樓:倒步走的小貓

齊,楚,燕,趙,魏,秦,韓,中山,魯 ,宋,衛,巴,蜀

10樓:匿名使用者

齊、楚、燕、趙、魏、韓、秦

11樓:匿名使用者

秦、楚、齊、燕、趙、魏、韓

12樓:大道中庸

齊,楚,燕,韓,趙,魏,秦

13樓:

齊,楚,趙,魏,燕,韓,秦。

14樓:孫晨

韓 趙 魏 楚 燕 齊 。

戰國時期有哪幾個國家

15樓:扯淡日勺噯清

7個國家。

1、秦國:戰國七雄之中最為強盛之國,尤其是佔據了渭河平原和川西平原兩大糧倉,其人口數量最多,約為700萬左右。

2、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實力大增,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闢雲中、雁門、代郡三郡,人口約為600萬左右。

3、楚國:在秦國的接連進攻之下,楚國丟失了鄢郢等地,土地面積有所縮水,但楚國卻又滅了越國,且國土面積仍然不小,人口約為600萬左右。

4、齊國:雖然在濟西之戰後丟失了大片土地,國土面積大為縮水,但由於經濟較強,人口密度卻是七國之中最高的,人口約為400萬左右。

5、魏國:戰國中後期已經徹底淪為小國,人口保持在200萬左右。

6、燕國:燕國不僅國土面積較小,且地處苦寒之地,人口密度也相對較小,人口保持在150萬左右。

7、南韓:地處四戰之地,為七國之中最弱之國,末期領土已經極小,人口應該在100萬左右。

16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一詞最早出自漢代劉向的《戰國策》。

劉向敘錄曰:「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哞爭權,蓋為戰國。」

西元前403年,東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冊命了魏、趙、韓三家列位諸侯,由此戰國七雄局面正式形成。從春秋時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諸侯,經過三百六十多年的兼併,到戰國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餘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國,東田氏齊國,中原三晉(趙國、魏國、南韓),南羋姓楚國,北姬姓燕國此七國最強。

史稱「戰國七雄」。各家的兼併戰爭使得諸侯變少了,勝出者疆域變大了,人口變多了,財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財富,現在都集中在了少數幾個諸侯手裡。

天下從成百上千個小國家集成為十多個大實體國家,原本的戰略緩衝空間不復存在,各個大國不得不面對直接殘酷競爭的格局。資源的集中使得各國間的戰爭規模,戰爭烈度也急劇上公升。在彼此間不斷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謀求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並且富國強兵成了各國決策層的首要考量目標。

在此時代出現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變法改革應時,戰國時代的大幕也隨之拉開。

17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秦、韓、趙、魏,人稱「戰國七雄」。

春秋一百多國,經過不斷兼併,戰國初年,約有十幾個國。大國有秦,魏,韓,燕,趙,齊,楚,即「戰國七雄」。此外還有越國乙個較為強大的國家。

小國有東周,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在四周,北與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儀渠,南有巴,蜀,越。

18樓:燕無歇

在春秋時期,有幾百個諸侯國,自從經過三家分晉的春秋,已經進戰國時代了,現在總共有幾十個國家,大的有秦、楚、齊、燕、趙、魏、韓,小的有中山國、魯、衛......等國。

19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有實力的是齊國,燕國,秦國,南韓,趙國,魏國,人稱「戰國七雄」

20樓:魚星草

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秦、韓、趙、魏,人稱「戰國七雄

21樓:雲墨談歷史

戰國時候都有哪些國家夠強?怎麼只有秦國一統華夏?

22樓:

有秦、楚、魏、韓、趙、齊、燕等國。

23樓:普冰菱

齊 燕 韓 楚 秦 趙 魏

24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最力害的國家是齊、楚、燕、秦、韓、趙、魏、七國

25樓:匿名使用者

齊(山東)楚(湖北)燕(河北北部和京津)秦(陝西)趙(河北南部)魏韓(山西河南)

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家都有哪些?

26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中山、衛、宋、郯、費、越、薛、莒、陶、薊、代、蜀、苴等

楚國趙國

齊國秦國

南韓燕國

魏國越國

宋國魯國

鄭國衛國

莒國鄒國

杞國蔡國

郯國任國

滕國薛國

費國倪國

曾國繒國

邳國虞國

虢國滑國曹國

戰國時期都有哪些國家?

27樓:9點說史

有:齊、楚、燕、秦、韓、趙、魏等。

1、齊(前11世紀—前221年)

本為姜姓,呂氏。田氏代齊後,史稱「田齊」,媯姓,田氏。是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

春秋時期,齊桓公首霸中原。齊桓公死後,人亡霸滅。春秋末年,齊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併。

西元前548年,崔杼殺莊公,立景公。

西元前546年,慶封滅崔氏之族。慶封專齊政。次年,慶舍與欒、高(齊惠公之後)、陳(田)、鮑四族攻慶封,慶封奔吳。

景公時,陳桓子施惠於民,民歸陳氏,陳氏因而強大。西元前532年,陳桓子聯合鮑氏攻欒氏、高氏,欒施、高疆奔魯。

西元前489年,景公卒,國氏、高氏(齊文公之後)立晏孺子,次年,陳僖子聯合鮑氏攻國氏、高氏,國夏、高張奔魯,遂殺晏孺子,立公子陽生為齊悼公。

悼公在位四年,被殺,闞止為政。西元前481年,陳成子殺闞止,專齊政。西元前386年,陳成子玄孫太公和立為諸侯,遷齊康公於海上。西元前379年,康公卒,呂氏絕祀。

2、楚(前11世紀—前223年)

姓:羋 || 氏:熊

先秦羋姓(羋本作幁)周朝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亦稱荊。羋姓是所謂「祝融八姓」之一,始祖為顓頊之子稱的玄孫季連。

由於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團之間的鬥爭日益激烈,季連後裔大約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遷。季連的後世子孫鬻熊為周文王師。

古書記載,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為氏,但據出土戰國晚期楚國銅器銘文,楚君名號皆以酓為氏。鬻熊曾孫熊繹僻處荊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帶),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湖北秭歸),從此立為國家。

進入春秋後,楚國國力強盛,與晉國長期爭霸.。春秋晚期,楚長期陷入公族內亂,風頭漸漸被臨近的吳國搶去。

3、燕 (前11世紀—前222年)

姓:姬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乙個諸侯國。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國滅亡。

起源: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

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燕國建國以後與中原各地來往甚少,文化較中原落後,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險些亡國,憑藉齊國「尊王攘夷」的軍事幫助才得以保全,並進而在日後有了發展。

4、韓(前403年—前230年)

姓:姬 || 氏:韓

南韓先祖為晉國公族。(晉國:前11世紀—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侯爵,姬姓晉氏,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

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曲沃桓叔生子萬,姬萬因在曲沃代翼中有功,被晉武公封於韓原,立韓氏。

後晉國稱霸,韓氏中衰。至韓厥,為晉悼公正卿,晉悼公復霸,韓厥之力頗多。後韓起執政晉國27年,韓氏顯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虔與趙、魏同為諸侯,建立南韓。

韓虔位列諸侯,不及魏氏強盛。「三晉」同盟之時,南韓隨之瓜分中原,獲利頗多,國勢達到鼎盛。但由於南韓四面受敵,且國人不尚武,屢為列強所攻打。

在殘酷的戰國烽煙中,南韓不得不先後依靠於魏、齊、楚、趙、秦等大國。

至前230年,秦王政首滅南韓。

5、秦(前770年—前206年)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乙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其先人為伯益、蜚廉、惡來之後。傳說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養馬,因此將他封在秦,為周朝附庸。

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秦最初的領地在今天陝西省,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乙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它是乙個比較不顯眼的國家。

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

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

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乙個大國。前237年嬴政登基,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南韓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

請參看秦統一中國之戰。

自前221年起中國歷史正式進入封建社會,秦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多民族的統一的**集權制國家——秦朝。

28樓:包新雨庾揚

主要有七個國家

戰國時期最有實力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人稱「戰國七雄」。

春秋一百多國,經過不斷兼併,戰國初年,約有十幾個國。大國有秦,魏,韓,燕,趙,齊,楚,即「戰國七雄」。

此外還有越國乙個較為強大的國家。小國有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在四周,北與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儀渠,南有巴,蜀,越。

日本戰國時期有哪些國家,戰國時期都有哪些國家?

日本戰國分國制 1 分國制起奈良時代,根據日本天武天皇所創的 近畿七道 作行政分割槽而劃分,共有八十八國。戰國八十八國 關東八分國房總三國 下總 上總 安房 上野 下野 常陸 武藏 相模 奧州六分國陸前 陸中 羽前 羽后 岩代 磐城 東海七分國伊豆 駿河 遠江 三河 尾張 美濃 伊勢 志摩 甲信越三...

戰國時期哪個國家最強,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國家最強大和其國家的重要人物?

戰國初期的 魏國第一 到戰國後期的 秦國一統 戰國時期有 戰國七雄 就是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這七個國家被史家稱作 戰國七雄 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西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

春秋戰國時期和戰國時期有區別嗎

春秋戰國時期和戰國時期是有區別的,春秋戰國時期包含戰國時期,而且在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比戰國時期多很多,它們的區別是 1 春秋戰國是西元前770年到西元前221年 而戰國時期是西元前475年到西元前221年。2 春秋戰國的春秋時期是屬於東周的乙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 晉文公...

日本戰國時期都有哪些名刀,日本戰國時期有哪些名刀劍

鬼丸國綱 鍛冶匠國綱齋戒三年打造的名刀。相傳鎌倉幕府的第乙個將軍北條時政在夢中以此刀砍下鬼首而得名 鬼丸 成了北條家的傳家寶。北條家滅亡後,被新田義貞和 足利將軍家 織田信長 豐臣秀吉等當時的當權者所擁有,且被他們視為天下的名刀,明治時代被天皇收藏,流傳至今。童子切安綱 平安時代伯奢國的著名工匠安綱...

請問關於戰國時期的成語有哪些,戰國時期的成語有哪些?

你知道這些成語嗎?原來都是戰國時期!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 一舍為三十里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