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之戰劉備有多大損失,直接導致蜀漢元氣大傷

時間 2022-03-20 13:51:54

1樓:靈魂忍者

劉備在這一戰中將七十萬人馬幾乎損失殆盡,使得蜀漢元氣大傷失去了主動出擊的機會。

2樓:三棵樹

在夷陵之戰劉備有多大損失,是直接導致蜀漢元氣大傷,這也在劉備折損了大量的兵,並且由於這一戰劉備積勞成疾,久病不癒,最後不治身亡,可謂是元氣大傷。

3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夷陵之戰後蜀漢沒有名將,兵力直接損失一半,劉備也病死在白帝城,蜀漢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

夷陵之戰中劉備的損失到底有多大,以致讓蜀漢走下坡路?

4樓:啊若

夷陵之戰的失敗徹底打消了劉備統一天下的雄心,也是三國以來損失最為嚴重的戰役。

5樓:楓殺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諸多兵馬,可以說辛辛苦苦十幾年養的兵都損失殆盡。這讓蜀漢元氣大傷,開始走下坡路。

6樓:茅廬論古今

劉備一共率領了五萬大軍,又匯合了蠻王沙摩柯的軍隊,但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的大軍全軍覆沒,馮習、張南、傅彤、馬良、程畿和沙摩柯等人陣亡,黃權被迫投降曹魏,劉備僅以身倖免,隔年病逝白帝城。

7樓:千年書蟲

劉備常備軍有八萬人,夷陵之戰損傷了五萬,而且很多著名將領和謀士都死在了這場戰役中。此後沒有人才和兵員的蜀國走了下坡路。

8樓:充駒

劉備公元200年就在江夏練兵,幫助劉表剿了不少黃巾匪,還平叛,從而練出了自己的精銳部隊萬餘人,即便在公元208年經歷長阪坡潰敗,劉備精銳尚存,且後來跟劉琦的荊州江夏精銳合併怎麼也有兩萬餘,經營荊州時期更是練出五萬餘人。後來劉備入川也是這批精銳,而留守荊州的關羽只留下少部分精銳,其餘的皆是關羽部曲和民兵之類的。可以這麼說,自官渡之後,劉備就沒有經歷過什麼被全殲的敗仗,但是關羽戰敗後,荊州精銳自然沒了,而劉備率領的剩餘精銳在夷陵一把大火燒了精光,所以說劉備苦心經營二十年的強兵全部損失殆盡。

後面蜀國用的都是本地兵,都是需要重新訓練的。

另外,人才也是從荊州時期開始來的,特別是在漢中之戰結束後,大批中原之士慕名進西川,這批中原士子比起西川本地的才能高,形成了劉備稱王時期的豪華班子,然而大多數也在夷陵之戰中作鳥獸散,投降的投降,戰死的戰死,失蹤的失蹤。

蜀漢在夷陵之戰中,有多大的損失?

9樓:啊若

劉備此舉使蜀國元氣大傷,再也沒有能力逐鹿三國。

10樓:茅廬論古今

幾乎將全國上下的軍隊都損失殆盡了,一共死了五萬來人,馮習、傅彤、馬良等人盡皆戰死,五溪蠻夷沙摩柯也戰死,蜀漢輸的一塌糊塗。

11樓:嵩果科科

夷陵之戰是荊州之戰的延續。是劉備為了試圖奪取荊州而發起的一場伐吳戰役。而這場戰爭中,劉備損失了近8萬士兵。

也有很多蜀漢名將陣亡。經此一戰,可以說蜀漢被徹底地打趴下了,從此一蹶不振。

12樓:不會飛的肥豬

消耗了蜀國的大半元氣,使得蜀國從此一蹶不振,實力難以回到巔峰。

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對蜀漢意味著什麼?損失多大呢?

13樓:白羊夢天下

這場戰爭的失敗可以說對於蜀漢來說是傷筋動骨的,基本上蜀漢的精銳在這場戰爭當中損失殆盡,可以說蜀漢因此已經元氣大傷。

14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意味著蜀漢無法爭奪天下。劉備當時在夷陵之戰中損失了過半兵力,很多將領被殺死。

15樓:我遊戲特別

無疑是對蜀漢很大的乙個打擊,他們直接失去了幾十萬的精兵,相對來說讓蜀國的士氣大跌,而且有可能一蹶不振。

夷陵之戰蜀漢到底損失多少?真的是「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嗎?

16樓:惠華小知識

並沒有損失70萬大軍,蜀國起碼損失了5萬人的軍隊。這5萬是最精銳的部隊,因此蜀國從此衰落。

17樓:靈魂忍者

並沒有全軍覆沒,蜀國總共損失了40萬大軍,這足以動搖了蜀國的國本。

18樓:小九七

當時的蜀漢根本沒有七十萬大軍,蜀漢的軍隊被誇大了,但是十萬兵力還是有的,在夷陵之戰幾乎被全部剿滅,蜀漢也元氣大傷。

夷陵之戰劉備最多隻損失了5萬人,蜀漢為什麼卻因此一蹶不振呢?

19樓:孺子誠可教

夷陵之戰對蜀漢的打擊是雙重的。第一,硬實力的打擊,直接損失5萬士兵,對於家世不厚的蜀漢,來說無疑是非常大的打擊;第二,大量人才流失,包括劉備精神崩潰和劉備之死,這是蜀漢三年來滿目瘡痍,沒有走出夷陵之戰陰影的關鍵原因。

沒錯,夷陵之戰劉備確實最多隻損失了5萬人,但你知道劉備有幾個5萬人嗎?況且5萬人只是劉備的表面損失,更深層次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的兩個月前稱帝,以劉備稱帝時蜀漢政權的實力來看,劉備是三國中最弱小的政權,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相比於曹魏的九州之地,東吳的揚州、交州以及絕大部分的荊州之地,劉備的一州之地,實在是微不足道。

冷兵器時代的土地是有承載人口,而人口直接決定了國力的強盛。

劉備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徹底地失去了荊州三郡的控制,在襄樊之戰及東吳偷襲荊州之戰中,劉備損失了荊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以及關羽治下的5萬荊州軍,以及荊州三郡數十萬百姓的人口損失,以及荊州三郡數千基層官吏,賦稅**少了三分之一。

劉備稱帝後,整個蜀漢政權治下的人口不到一百萬,軍隊近十萬人,官吏有數萬人,可是十萬人的軍隊,讓劉備在夷陵之戰就損失了一半,這不是絕對的慘敗又是什麼呢?一場戰爭損失了乙個政權一半的軍隊,就算是亡國也不奇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劉備一下子就損失了5萬精銳士卒,如果需要再培養5萬精銳士卒出來,至少需要10年, 人口的生長是極其緩慢的,古代士卒如果不是特殊要求,一般至少20歲成年後才能入伍當兵。

然則5萬士卒只有你所看到的表面損失,劉備帶出去參加夷陵之戰的軍隊,是跟隨劉備參與了赤壁之戰、入川奪取益州之戰、漢中之戰,全部都是身經百戰的士卒,這種有經驗的士卒更是難以培養和尋找,要知道在戰場上,乙個有經驗的士卒可以抵擋三個新兵蛋子,劉備居然一下子就損失了5萬身經百戰的士卒,這基本上是毀滅了劉備發動對外戰爭的實力,從此, 劉備就陷入了被動防禦而一蹶不振。

20樓:靈魂忍者

因為蜀漢當時的總兵力不到10萬左右,一下子損失了5萬,對於蜀國來說已經是大傷元氣,所以才會一蹶不振。

21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這5萬人是劉備的最精銳部隊,而且蜀漢在此之前已經損失了很多兵力,所以這場戰疫讓蜀國元氣大傷。

22樓:不知道幾千里也

因為這5萬人是所有的精銳部隊,失去後憑藉蜀漢的實力根本無法再次打造得出。

夷陵之戰劉備真的聯營了七百里嗎,夷陵之戰,劉備連營七百里的做法真的錯了嗎?

連營七百里是錯的。因為劉備太過高估了蜀漢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低估了東吳主帥的軍事才能。夷陵之戰,東漢末年三國歷史上,三次以少勝多的關鍵戰役之一,也是最後一次。此一戰的交戰雙方是蜀漢之主劉備親自率領的川蜀大軍,對戰東吳四都督中的最後一位陸遜。原本,蜀漢與東吳是聯盟,自赤壁之戰時起,兩方勢力就一直處於唇...

夷陵之戰為什麼劉備要使用連營,夷陵之戰中劉備為什麼會大敗

話說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給關羽報仇為名,發動了夷陵之戰,前後耗時一年附近,這場戰役是三國時期乙個比較著名的戰役,此戰之後,劉蜀損失慘重,被東吳大都督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幾乎全軍覆沒,隻身逃往白帝城。此戰之後,劉蜀政權大傷元氣,三國鼎立進入相對穩定時期,這也是夷陵之戰成為三國三大戰役...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攻打吳國真的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嗎

首先可以說明面上看是為了給關羽報仇,要知道劉備自登上歷史舞台以來,就一直打著仁義的旗號在做事,所以說如果他這個時候不去給關羽報仇的話,對於天下的老百姓他是不好交代的,人家會覺得他是乙個道貌岸然之輩,不配擔任匡復漢室的重任,所以對於劉備來說,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並且去的話還能讓自己的形象變得高大。...

如果劉備打贏夷陵之戰,吳國會滅亡嗎

如果劉備嬴了夷陵之戰,危險的是蜀 吳,得利最大的是曹魏。夷陵之戰的起因並不是因為關羽被殺,而是孫吳打破了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關鍵是荊州之地太過重要,大家都想吃這塊肥肉,孫吳是當時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政權,卻最先下手,搶奪了劉備的荊州,導致吳蜀聯盟破裂。劉備率軍討伐孫吳,他的目的其實很簡單,也很務實,荊...

夷陵之戰中,劉備究竟出動了多少兵力

魏書 中有記載 癸亥,孫權上書,說 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埽撲,以克捷為效。參照孫權上書曹丕的奏文,劉備約有四萬部眾,水陸齊下,若加上胡王沙摩柯的外援,至多不過五萬 六萬人 另一方面,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率五萬人迎敵,兩軍交戰於秭歸。如果你認為劉備的兵馬不該如此之少,考量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