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下皇帝是誰,朱高熾下乙個皇帝是誰

時間 2022-03-18 22:31:07

1樓:敲黑板劃重點

朱高熾下乙個皇帝是朱瞻基,從小就非常聰明,少年時期深受曾祖父朱棣的喜歡,後來還被朱棣立為皇太孫,長大以後跟隨朱棣經常外出征戰,當時朱棣也對朱瞻基寄予很高的厚望。

2樓:匿名使用者

明仁宗朱高熾下乙個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

3樓:匿名使用者

是他的兒子,大名叫朱瞻基廟號叫明宣宗。

4樓:

朱高熾當上皇帝不過一年就猝死了,傳位給了自己的長子朱瞻基。

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為什麼只當了十年的皇帝?

5樓:縱橫豎屏

因為朱瞻基在短期患病後於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去,英年早逝。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

朱瞻基在性格上,他與其父朱高熾相似,也具有他父親那種對皇帝作用的理想主義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藝術的庇護人,他的統治的特點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於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駕崩,終年38歲,葬景陵。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6樓:

朱瞻基在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正式登基,開始了宣德王朝。

朱瞻基在短期患病後於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去,終年38歲。

朱瞻基在位10年,多有建樹,是一位難得的好皇帝。實行重農政策,賑荒懲貪。仁宣兩朝,內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溥、楊榮執掌朝政,多有建樹。

他們在位期間成為明朝皇帝歷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期。

史載:「仁宣之治,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谷應泰說:「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後世稱之為「仁宣之治」,比之於西漢「文景之治」。

7樓:匿名使用者

宣宗即位,安南問題日趨嚴重,朝廷軍隊不斷在安南遭遇敗績,在這種情況下,宣宗毅然決定議和,放棄對安南占領。這在當時曾經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但現在看來,宣宗皇帝的決策是正確的,起碼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遠征安南不僅空耗國庫,而且使得中國許多的家庭遭受喪子,喪夫的痛苦,既不利於經濟的恢復,也不利於社會的安定,因此放棄安南是明智之舉。 宣宗朝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於謙、周忱這樣的巡撫,真是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出現了即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作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從小就喜歡鬥蟋蟀,即位之後他曾經讓各地採辦上等蟋蟀來京,地方**為了取悅宣宗,都變本加厲地下達任務,一度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朱瞻基也被百姓們稱為「蟋蟀天子」,前些年還專門有這麼乙個動畫片是專門敘述這段歷史的。 宣宗朝的廢后風波也是他的乙個汙點,這將在英宗的文章中詳細介紹,總之,瑕不掩玉,宣德皇帝可算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他對明王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被史家稱為太平天子、歷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這些稱號對於宣宗來講都並不誇張,只是宣德皇帝享壽不長,在位十年就染上不明之症,撒手人寰,終年三十八歲。他的英年早逝怎能不令人慨嘆。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他體弱多病,所以27歲登基,37歲就病故了.他在歷史上算一位好皇帝

9樓:面對現實創業

因為無能,或者運氣不佳,或者內訌太厲害,原因有很多

永樂大帝的下一任皇帝是誰?具體資料是怎樣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明仁宗朱高熾,明代第四位皇帝,為明成祖朱棣長子,在位僅十月。

明朝第四個皇帝是誰?

永樂皇帝之後是什麼皇帝

11樓:匿名使用者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漢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號永樂。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於應天(今江蘇南京),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建文帝時期削藩,明成祖遂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其侄子建文帝,奪位登基。

明成祖在位期間完善明朝政治制度,發展經濟,開拓疆域,遷都北京,編修《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使明朝國力發展到頂峰,明成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永樂盛世」,明成祖也被後世稱為永樂皇帝或永樂大帝。明成祖駕崩後諡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長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朱厚熜改諡明成祖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廟號為成祖。

12樓:再見幸福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葬於長陵,廟號太宗,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時改成祖。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簡稱文皇帝。

13樓:匿名使用者

永樂皇帝之後是明仁宗朱高熾。

14樓:匿名使用者

仁宗朱高熾(1378-1425)

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長子,仁宗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於1425年,時年48歲。

15樓:薔薇花開

朱高熾,中國明代第四位皇帝,廟號仁宗.

16樓:呃呃呃好的吧的

嘉慶。你在笑的往往是不如你的人,你在對他產生笑或者摒棄的情緒時,這些東西就構成了喜劇。

朱高熾做幾年皇帝

17樓:w晴天去看海

朱高熾做了一年皇帝,明仁宗朱高熾,成祖朱棣的長子,生於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時期,朱高熾就被立為燕王世子,而且由於它的儒雅與仁愛深得皇祖的喜愛。

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仁宗皇帝由於心臟病突發猝死,終年四十七歲。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對於他的貢獻提出了質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間有大部分時間都在北爭,朝中的政務一直是交給朱高熾來掌管。

因此他又充分的時間來推行自己政策,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加上這段時間,朱高熾對明朝做出的貢獻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熾不愧為一代仁主的稱號。

18樓:匿名使用者

朱高熾(1378-1425),中國明代第四位皇帝,廟號仁宗,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為明成祖朱棣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

於洪熙元年(1425)五月暴死,在位僅十月,終年47歲。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娃命苦…殘疾…弟弟爭皇…好不容易當上…十個月…

20樓:匿名使用者

十個月,前4月用的是他老子朱棣的年號

21樓:匿名使用者

朱高熾,年號洪熙,在位十個月

永樂大帝的下一任皇帝是誰?具體資料是怎樣的?

22樓:匿名使用者

明仁宗(1378~1425)朱高熾,明成祖長子,永樂二十二年八月,成祖病逝後繼位,在位十個月。於洪熙元年五月病死,終年47歲。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廟號仁宗。

皇后張氏。有子十人,女七人。葬於北京昌平天壽山獻陵(今北京十三陵)。

在位期間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為仁宣之治鋪平了繁榮道路。

23樓:匿名使用者

明仁宗朱高熾,是朱棣的長子,不過在位一年就駕崩了。繼任者是明宣宗朱瞻基,仁宗的長子。

24樓:匿名使用者

明仁宗朱高熾年號洪熙,可以查《明史》。

明朝皇帝朱高熾死後皇后為什麼沒殉葬呢

明清兩季,一般決定前任皇帝的功過總結以及殉葬的嬪妃人選的,通常是下一任皇帝。比如朱元璋駕崩後,給他殉葬的那些嬪妃就是朱允炆挑選的 朱棣死後,殉葬的嬪妃人選就是朱高熾挑選的 朱高熾死後,自然是朱瞻基定殉葬人選了。妃嬪殉葬制度,說白了,被殉葬的是妃嬪,皇后自然是不在其列的。因為繼任皇帝是不可能把自己母親...

大明朝第四任皇帝朱高熾的死因,為何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一年便死了

朱棣的皇位雖然不是名正言順的,但是好在他是乙個明君,不只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將國家治理得有聲有色,也努力地為繼承人操碎了心。乙個好的繼承人,不光能保證血脈的長久傳承,還能讓國家長治久安,繁榮昌盛。一般來說,皇帝如果是明君,那麼他的孩子們也不會太差,虎父無犬子。朱棣的兒子,比較出色的就是朱高熾和朱高熙。...

為什麼朱高熾當皇帝不足一年,史書對他評價卻是極高

仁 可以說是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就是 仁 孔子將其定義為 愛人 稱能推行恭 寬 信 敏 惠這五種美德者即為 仁 宋朝的宋仁宗將 仁政愛人 推行到了極致,為後來的繼任者樹立了乙個標桿,而後人執政風格最接近宋仁宗的就是明仁宗朱高熾。說起來,朱高熾的 仁 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如果朱高熾死在朱棣前面,那朱棣是會選擇朱瞻基繼位還是朱高煦

朱高煦。朱棣本人就是從他侄子手上奪取的江山,他不會希望悲劇重演,所以他肯定會傳給朱高煦。我覺得朱棣還是會選擇朱瞻基繼位,因為朱棣比較看好朱瞻基,他一直在花時間培養他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根本就沒考慮過這兩人。我覺得還是朱瞻基。因為朱瞻基的各方面才能都在朱高煦之上,朱瞻基依舊是朱棣的首選之人。而且朱高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