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人,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時間 2022-03-17 10:19:31

1樓:對方考慮看過

陶淵明是東晉詩人、辭賦家。

陶淵明曾祖或為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係是肯定的 )。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說,或名岱或名茂 ),父親是個「寄跡風雲,寘茲慍喜」的人,具體事蹟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淵明三歲,後嫁給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時稱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來,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

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後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

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

陶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閑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榮木》序曰:「總角聞道」,《飲酒》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他早年曾受過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志向;在那個老莊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薰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又愛琴書:「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與子儼等疏》)。

他的身上,同時具有道家和儒家兩種修養。

2樓:綱痴瑤

1、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2.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諡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3.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

3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4樓:甘肅萬通汽車學校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

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

其詩其文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清高耿介,灑脫恬淡。影響了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作品有《飲酒》、《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

5樓:蘇勒個航的

東晉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6樓:粟高

魏晉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7樓:村站與路基

晉代。那個時代是文人墨客最愜意的時代

8樓:課文與閱讀

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

9樓:匿名使用者

東晉 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10樓:月似當時

陶淵明是東晉朝代的。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擴充套件資料

陶淵明的詠懷詩以《雜詩》十二首,《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代表。《雜詩》十二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人格。

可見詩人內心無限深廣的憂憤情緒。《讀山海經》十三首借吟詠《山海經》中的奇異事物表達了同樣的內容,如第十首借歌頌精衛、刑天的「猛志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志向永不熄滅。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

作為乙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裡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讀者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

11樓:職場小超

陶淵明是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人,潯陽(今九江)柴桑人,是偉大的詩人、辭賦家,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東晉後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擴充套件資料

陶淵明長於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而這田園生活也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其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

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於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情景交融,從中反映了作者的個性,他的清高自賞和不與世俗同習。

12樓:

是東晉南北朝時代的人。

陶淵明是什麼朝代的人?

13樓:僑中黃建成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

卷之一 詩四言:

《停雲(並序)》《時運(並序)》《榮木(並序)》《贈長沙公(並序)》《酬丁柴桑》《答龐參軍(並序)》《勸農》《命子》《歸鳥》

卷之二 詩五言:

《形影神(並序)》《九日閒居(並序)》《歸園田居五首》《遊斜川》《示週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乞食》《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答龐參軍(並序)》《五月旦作和戴主簿》《連雨獨飲》《移居二首》《和劉柴桑》、《酬劉柴桑》《和郭主簿二首》《於王撫軍座送客》《與殷晉安別(並序)》《贈羊長史(並序)》《歲暮和張常侍》《和胡西曹示顧賊曹》《悲從弟仲德》

卷之三 詩五: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還舊居》《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己酉歲九月九日》《庚戌歲九月中西田獲早稻》《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獲》《飲酒二十首(並序)》《止酒》《述酒》《責子》《有會而作》《臘日》

卷之四 詩五言:

《擬古九首》《雜詩十二首》《詠貧士七首》《詠二疏》《詠三良》《詠荊軻》《讀〈山海經〉十三首》《擬輓歌辭三首》

卷之五 賦辭:

《感士不遇賦(並序)》《閒情賦》《歸去來兮辭》

卷之六 記傳贊述:

《桃花源記(並詩)》《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五柳先生傳》《扇上畫讚》《讀史述九章(並序)》

卷之七 疏祭文:

《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

14樓:亦夢之城

1、陶淵明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

2、作品型別

(1)飲酒詩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乙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

(2)詠懷詩

陶淵明的詠懷詩以《雜詩》十二首,《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代表。《雜詩》十二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人格。可見詩人內心無限深廣的憂憤情緒。

《讀山海經》十三首借吟詠《山海經》中的奇異事物表達了同樣的內容,如第十首借歌頌精衛、刑天的「猛志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志向永不熄滅。

(3)田園詩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

3、文學思想

陶淵明是中古時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學思想是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真的理解,既注重歷史與生活的真實,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懷抱負的真實,是較完美的藝術真實。

同時,他對自然的理解也表現其文學思想的獨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發,注重詩文的自然天成,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然而,無論是提倡藝術真實,還是推崇文學的自然,都是為了酣暢淋離地表現人生。

這是陶淵明文學思想的靈魂。

15樓:新影視青年

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陶淵明是中古時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學思想是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對真的理解,既注重歷史與生活的真實,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懷抱負的真實,是較完美的藝術真實。

同時,他對自然的理解也表現其文學思想的獨特性。

他不言教化、不事雕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發,注重詩文的自然天成,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然而,無論是提倡藝術真實,還是推崇文學的自然,都是為了酣暢淋離地表現人生。這是陶淵明文學思想的靈魂。

陶淵明對社會人事的虛偽黑暗有極清醒的認識,因而他的隱逸不是消極的逃避現實,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會現實的積極意義。當他在漫長的隱居生活中陷入飢寒交迫的困境時,儘管也彷徨過,動搖過,但最終還是沒有向現實屈服,寧固窮終生也要堅守清節。據說郡官派督郵來見他,縣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

他嘆息說:「我豈能為五斗公尺,向鄉里小兒折腰!」從此,不為五斗公尺折腰傳為佳談。

陶淵明喜歡喝酒,「寄酒為跡」抒發自己不願和腐朽的統治集團同流合汙的心願,表現出詩人恬淡曠遠的襟懷、孤傲高潔的品格,也正是因為如此它的作品才雖平淡質樸卻詩意盎然。

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5,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陶淵明 約365年 427年 字元亮,又名潛,號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漢族,潯陽柴桑 今江西省九江市 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 文學家 辭賦家 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後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 飲酒 歸園田居 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 歸去來兮辭 等,...

倉潔是哪個朝代的,陶淵明是哪個朝代的?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說文解字 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蒐集 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 造字聖人 據 河圖玉版 禪通記 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汭之水拜受洛...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是哪五首,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是哪五首

歸園田居 是晉宋時期文學家陶淵明的組詩作品,共五首 一本作六首 第一首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農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第二首詩著意寫出鄉居生活的寧靜,以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雕飾地描繪出乙個寧靜純美的天地,表現了鄉村的幽靜和作者心...

東晉詩人陶淵明是逃避責任的人嗎,東晉詩人陶淵明是乙個逃避責任的人嗎?

田園詩人 喜好隱居 說不上什麼責任 東晉詩人陶淵明是乙個逃避責任的人嗎 在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本中,選有大量的陶淵明的作品,如 歸去來兮辭 桃花源記 歸園田居 等。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往往是這樣引導學生評價陶淵明的 他是乙個在東晉黑暗亂世中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 極有才華的 並且很正直的知識分子。我們讚揚陶淵...

王昌齡是哪個朝代的人,王昌齡是哪個朝代?

王昌齡,京兆人。登開元十五年進士第,補秘書郎。二十二年,中巨集詞科,調汜水尉,遷江寧丞。王昌齡 698 756 字少伯,盛唐著名詩人 公元698 公元766年 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 698年 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 756年 王昌齡的籍貫,有太原 京兆兩說。舊唐書 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 即唐西京長安,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