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八王指哪,下場如何,八王之亂 八王指哪八個,下場如何?

時間 2022-03-11 19:21:45

1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認為八王之亂的八個王是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顒、東海王越,這種說法將八王之亂分為兩個階段:乙個是內部宮廷鬥爭階段,291年持續了三個月;第二個是外部諸王混戰階段,從299年到306年,持續七年。另一種說法是,去掉汝南王亮和楚王瑋,加上淮南王允和梁王肜,這種說法是認為汝南王亮與楚王瑋所處時期與後六王想去八年,實際上認為八王之亂只有乙個階段。

無論哪種說法正確,都表明司馬氏人才濟濟,壞的多,好的少。

2樓:匿名使用者

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顒、東海王越等八個諸侯王之間,為爭奪**最高權力,發生了一連串的相互殘殺和戰爭,歷時16年之久,歷史上稱為「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 八王指哪八個,下場如何?

3樓:匿名使用者

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八王之亂」指的是哪八王?

4樓:歸振英都妝

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八王之亂是指哪八王?

5樓:匿名使用者

汝南王司

馬亮,趙王司馬倫。

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

楚王司馬瑋,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以及齊王司馬冏。

其中司馬亮和司馬倫都是司馬懿的兒子,也就是司馬衷的叔公,這二人是八王里輩分最高的。

司馬顒是司馬孚的孫子,司馬越是司馬馗的孫子,而司馬孚和司馬馗都是是司馬懿的弟弟,所以他倆都是司馬衷的堂叔。

然後,司馬瑋,司馬乂,司馬穎則都是司馬衷的親弟弟,他們的父親都是司馬炎。

最後乙個司馬冏,則是司馬炎的弟弟司馬攸的兒子,也就是司馬衷同輩的堂兄弟。

「八王之亂」是哪八王﹖

6樓:男人于洋

八王之亂:

西晉年間司馬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政權而爆發的混戰,前後歷時16年。其最終結局是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對統治造成了嚴重破壞,被認為是導致西晉滅亡的原因之一。

八王包括: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樓上說的《史記》景帝,應該是七國之亂 並非八王之亂。

7樓:匿名使用者

八王之亂是西晉時統治階層歷時16年之久的戰亂。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8樓:景小知

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9樓:匿名使用者

去看《史記》景帝那一段

歷史上的「八王之亂」指哪八王

10樓:匿名使用者

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齊王司馬迥、趙王司馬倫、長沙王司馬義、河間王司馬邕、東海王司馬越、成都王司馬穎

晉末八王之亂是指哪八王

11樓:匿名使用者

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12樓:blue鑀

以下:王號 姓名

汝南王 司馬亮

楚王 司馬瑋

趙王 司馬倫

齊王 司馬冏

河間王 司馬顒

成都王 司馬穎

長沙王 司馬乂

東海王 司馬越

晉朝的八王之亂都是那八王?

13樓:球球

晉朝的八王之亂的八王指的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政權而引發的動亂,以楊駿被殺後衛瓘、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並與賈后對抗為起始,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宣告結束。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300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14樓:匿名使用者

八王之亂 晉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晉皇室諸王爭奪**朝權的作戰。其代表人物為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史稱「八王之亂」。

15樓:阿貝叄叄柒

八王之亂是西晉時統治階層歷時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戰亂。戰亂參與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16樓:匿名使用者

汝南王 司馬亮 、 楚王 司馬瑋 、趙王 司馬倫 、齊王 司馬冏 、 河間王 司馬顒 、成都王 司馬穎 、長沙王 司馬乂 、 東海王 司馬越

17樓:匿名使用者

八王指的是:

汝南王司馬亮

楚王司馬瑋

趙王司馬倫

齊王司馬冏

長沙王司馬乂

成都王司馬穎

河間王司馬顒

東海王司馬越

八王之亂是指西晉年間司馬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政權而爆發的混戰,前後歷時16年。其最終結局是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對統治造成了嚴重破壞,被認為是導致西晉滅亡的原因之一。

可參考

希望能幫到你。

晉朝的八王之亂中八王那麼強,那麼是怎麼導致後來的五胡亂華的

個人覺得八王之亂是五胡亂華的直接原。八王之亂講的是方面西晉皇族為了爭奪政權而發生的戰亂,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年晉武帝在位時恢復了曾經已經不用了的分封制,這是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的禍根,但是晉武帝在位時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各地平安無事,晉惠帝在位時沒有能力統治朝政,各地就發起了戰亂,搶奪權利。所以,...

八王之亂是晉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嗎,晉朝的八王之亂都是那八王?

不光是。還有以晉武帝為代表的貴族官僚奢侈腐化 少數民族的反晉鬥爭 這是原因之一,八王之亂導致自己國內內亂不斷,國家自己受損嚴重,國家實力嚴重削弱 此外還有兩大原因,其一西晉的民族關係非常糟糕,五胡亂華即是從西晉開始,因為八王之亂,所以西晉 無法集中力量對付五胡,所以進一步加深 此外還有統治階級的驕奢...

八王之亂 是哪幾個王侯

291年楊駿,與賈南風為爭權衝突激烈,皇后賈南風聯合司馬瑋 司馬亮髮禁軍圍殺太尉楊駿,廢楊太后,以司馬亮輔政。汝南王司馬亮 楚王司馬瑋 趙王司馬倫 齊王司馬冏 長沙王司馬乂 成都王司馬穎 河間王司馬顒 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先後參與,7王 賈南風被殺。306年十一月,司馬越毒死惠帝,立晉懷帝司馬熾西晉 ...

先是西漢有七國之亂,西晉有八王之亂,朱元璋為何還要建立了藩王制度

朱元璋之所以要建立藩王制度就是為了鞏固朱家的權力,想掌握全天下,讓他的兒子們分散開來,如果下面的地方出現叛亂的話,藩王可以迅速的解決。同時也是因為他信任自己的兒子。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發生過很多藩王之亂,比如西晉的八王之亂還有西漢的七國之亂,已經有了這麼多先例,剛剛在建立了明朝以後,還是採用了藩王...

宋朝八賢王的父親是誰,宋朝八賢王的來歷

八賢王是演義 中虛構的人物,一般的設定是八賢王是宋太祖的兒子。八王爺,被人稱為 八賢王 是古典文學名著 楊家將傳 三俠五義 楊家府演義 和 萬花樓 的人物。熊大木 楊家將傳 中的 八王 署名是宋太祖的兒子趙德昭。戲劇 賀后罵殿 中的 八王爺 則署名趙德芳,這是宋太祖的另乙個兒子,太祖臨終前傳位給其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