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是誰阻止了他,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伐魏為解決糧食運送製造工具的是誰?

時間 2022-03-04 14:32:42

1樓:萊克攸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 經過3年休養生息,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軍10萬,與魏軍20萬對峙與渭水南。諸葛亮數次挑戰,但司馬懿卻率部渡過渭水,背水築壘拒守。

諸葛亮識破司馬懿以逸待勞的陰謀,進駐五丈原。這樣,魏、蜀兩軍相持4個多月。八月,諸葛亮病故在軍中,最後蜀軍還師漢中。

2樓:清藕期

出征後 被劉禪召回去的,劉禪聽信了身邊的乙個太監的話,那個太監是魏國的臥底

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伐魏為解決糧食運送製造工具的是誰?

3樓:積跬軒

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不過,確實的方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

諸葛亮是不是第六次出祁山的時候死在五丈原的

4樓:罄馨舍魚

七出祁山

諸葛亮 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

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228)冬,諸葛亮出散關(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陝西省安康縣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陝西省城固縣東)、赤阪(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地,魏軍撤退。

5、同年(230),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6、建興九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甘肅省天水縣)。

司馬懿追亮至鹵城(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

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齣祁山。

7、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

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戰。

5樓:地獄倒霉鬼呵

暈 你錯了 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親自指揮的北伐戰役實際共有五次,分別是:

228年1月出祁山,後因街亭兵敗退軍;

228年12月出散關攻陳倉,20餘日未下糧盡退兵;

229年春,進攻占領陰平、武都兩郡而歸,雙方未交戰;

231年2月出祁山,後因糧盡退兵;

234年經斜谷出五丈原,後因諸葛亮病死而退軍。

另有230年7月防禦魏軍對漢中的進攻,雙方因大雨未交戰,後來蜀軍的反擊作戰史書未記載諸葛亮直接參加。

6樓:

是的!那時諸葛亮觀察天象後知道自己命不久亦!於是點了九盞燈續命(好久沒看了好象是點了九盞燈)在一次談話時魏延進孔明的帳篷時腳風帶滅了燈!孔明便說吾明休矣!

7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中是虛構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完全就是.說**虛構的是沒去考究的.赤壁之戰**也有啊,怎麼不說他虛構?

諸葛亮是不是第六次出祁山的時候死在五丈原的

9樓:地獄倒霉鬼呵

暈 你錯了 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親自指揮的北伐戰役實際共有五次,分別是:

228年1月出祁山,後因街亭兵敗退軍;

228年12月出散關攻陳倉,20餘日未下糧盡退兵;

229年春,進攻占領陰平、武都兩郡而歸,雙方未交戰;

231年2月出祁山,後因糧盡退兵;

234年經斜谷出五丈原,後因諸葛亮病死而退軍。

另有230年7月防禦魏軍對漢中的進攻,雙方因大雨未交戰,後來蜀軍的反擊作戰史書未記載諸葛亮直接參加。

10樓:匿名使用者

七出祁山

諸葛亮 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

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228)冬,諸葛亮出散關(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陝西省安康縣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陝西省城固縣東)、赤阪(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地,魏軍撤退。

5、同年(230),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6、建興九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甘肅省天水縣)。

司馬懿追亮至鹵城(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

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齣祁山。

7、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

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戰。

6次出祁山每個失敗的原因。

11樓:尼克的右手

一出祁山:時間在228年春。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被張郃所敗,丟了戰略要地街亭;趙雲等出兵也不利,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

二齣祁山:時間是228年冬,諸葛亮乘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之機,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三出祁山:229年,諸葛亮進攻武都、陰平,打敗魏援軍,佔了這兩郡,留兵據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攻漢中,諸葛亮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蜀軍撤退。

四出祁山:時間是231年。蜀軍包圍祁山,魏軍統帥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備決戰。

司馬懿知蜀軍遠來,軍糧不多,憑險堅守,拒不出戰。此時劉禪聽信諸葛亮早晚欲稱帝的謠言,下旨令退兵,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

五出祁山:234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五丈原紮營。司馬懿不與蜀軍作戰,料知糧草運輸困難,想把蜀軍拖垮。諸葛亮也有準備,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長期戰爭的打算。

諸葛亮在這次出兵前曾與孫權約定同時攻魏。五月吳軍十萬攻魏,不勝,撤回江東。所以蜀軍只得與魏軍單方面周旋。

八月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情日益嚴重,不久就與世長辭。死後,姜維等遵照他的遺囑,秘不發喪,整軍退入斜谷。

諸葛亮出師北伐共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還有一次是魏軍進攻漢中,不是諸葛亮出擊。後世概而言之,說成是「六出祁山」。

12樓:鄰家梅妹

1,第一次,前鋒馬謖擅自改變部署,棄城守山,被張郃乘勢困敗,失去要地。諸葛亮因初戰受挫,失去前進的依託,乃退兵漢中,斬馬謖,整治蜀軍。

2,第二次,攻陳倉被魏將郝昭所阻,終因糧盡退兵。

3第三次,建興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剌史郭淮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4第四次由於連降30多日大雨,棧道斷絕,無法與蜀兵交戰,只得退去。

5,第五次,中都護李嚴假傳撤軍聖旨,只得退軍,於木門設伏張郃後,還師漢中。

6,第六次,魏、蜀兩軍相持4個多月。八月,諸葛亮病故在軍中,最後蜀軍還師漢中。

13樓:秒懂百科精選

六出祁山:《三國演義》中對蜀國北伐戰爭的稱呼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否真的有六次?

14樓:生活達人嫻姐兒

諸葛亮並沒有六次出祁山,當諸葛亮第五次作戰北伐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當第六次北伐是讓人將他的屍體擺放在哪震懾敵人,但這並不能算作他真人出戰

15樓:秋風體育

並不是真的有六次,其實只有五次,第六次的時候已經去世了。

六出祁山是哪六次?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失街亭」是諸葛亮第幾次出祁山? 5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線

16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

三國時期,蜀諸葛亮為奪取關中,進圖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對魏軍進攻作戰。

一出: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諸葛亮統軍10萬,進駐漢中,圖謀攻魏。次年春,諸葛亮率軍出祁山(今甘肅東南部西漢水北岸地區)。

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歸屬蜀。魏明帝震恐,親赴長安(今西安)督戰。當蜀軍在街亭與魏軍交戰時,前鋒馬謖擅自改變部署,棄城守山,被張郃乘勢困敗,失去要地。

諸葛亮因初戰受挫,失去前進的依託,乃退兵漢中,斬馬謖,整治蜀軍。

二齣: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統軍數萬再度攻魏,出散關圍陳倉(今陝西寶雞境),攻城二十餘日不下,糧盡還師。

三出:諸葛亮為孤立祁山魏軍,並開闢軍資**,於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奪回武都、陰平二郡。後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撫羌人。

四出: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軍四出祁山。魏大將軍司馬懿督軍迎擊。諸葛亮於上 邽(今甘肅天水)擊敗魏軍,搶收小麥,充實軍糧後撤回祁山。魏將急躁,率軍尾隨追擊。

五出:待魏軍逼近時,諸葛亮五出祁山,殲敵3000人,司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當諸葛亮率部乘勝追擊魏軍時,中都護李嚴假傳撤軍聖旨,只得退軍,於木門(今甘肅天水南)設伏張郃後,還師漢中。

六出:經過3年休養生息,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軍10萬,與魏軍20萬對峙與渭水南。諸葛亮數次挑戰,但司馬懿卻率部渡過渭水,背水築壘拒守。

諸葛亮識破司馬懿以逸待勞的陰謀,進駐五丈原。這樣,魏、蜀兩軍相持4個多月。八月,諸葛亮病故在軍中,最後蜀軍還師漢中。

諸葛亮六出祁山,長達7年之久,雖苦心籌謀,但最終因國力不濟等原因,以致師勞而功微。

17樓:匿名使用者

史書記載,諸葛亮南征後對曹魏用兵共有七次:

建興六年春

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於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王平獨木難支,遂有諸葛亮空城計一事。

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建興六年冬

諸葛亮出散關(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魏延所斬。

建興七年

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建興八年秋

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陝西省安康縣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陝西省城固縣東)、赤阪(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天,魏軍撤退。

建興八年秋後

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建興九年

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甘肅省天水縣)。

司馬懿追亮至鹵城(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

諸葛亮在木門道設計,連弩射殺為名將張郃。李嚴廢為平民。此為二齣祁山。

建興十二年

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

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魏延因與楊儀不和,謀反罪誅殺魏延。

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戰。第五次只出偏師,諸葛亮未出漢中親至。

因此人們通常按照清人俞樾《小浮梅閒話》中的說法,稱諸葛亮五次北伐。清人梁章巨稱諸葛亮四次北伐,未記建興七年出兵。

諸葛亮六次出蜀國北伐為什麼不能成功

諸葛亮 六出祁山 沒有完成 北定中原 統一大業的原因並非戰略之失,而是有其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原因。1 建興十二年 234 諸葛亮在日夜操勞下病役於伐魏前線五丈原草營,這不僅對蜀漢伐魏不利,且對蜀漢政治本身是一重大損失。雖有姜維接替前線指揮,但總顯人才匱乏,後繼無人。2 在三國鼎立中蜀漢政權相對而言...

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實際上是否有六次呢

三國演義 中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說法並不是真的,歷史上諸葛亮總共五次北伐,其中只有兩次兵出祁山,另外一次是防守戰。據 三國志 諸葛亮傳 中記載,諸葛亮確實與魏國進行過六次戰爭 第一次是建興六年春,由斜谷道取眉,使趙雲 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第二次是建興六年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

諸葛亮六次出祁山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只需要重大事項就行

乾掉了魏國三朝元老張頜 別的都知道的太普遍了 魏將張頜被斬 馬稷 錦竹亮之子被斬 天雨救司馬懿 死亮嚇話司馬懿 孔明六出祁山的重大事件!一出 魏太和元年 公元227年 春,諸葛亮統軍10萬,進駐漢中,圖謀攻魏。次年春,諸葛亮率軍出祁山 二齣 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統軍數萬再度攻魏,出散關圍陳倉 今陝西寶...

諸葛亮神機妙算,究竟為何六次北伐曹魏都屢屢失敗

我們眺望歷史,三國是乙個膾炙人口的時代,群英薈萃,狼煙四起,群雄爭霸。你方唱罷我登場。看到此提問時,我心裡就想這是乙個老話長談的問題。諸葛丞相為什麼伐魏屢次失敗?屢次失敗,為什麼還要屢次興兵?想要說諸葛亮為什麼北伐,就要說三國市場乃至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託孤。劉備白帝城託孤 他的這次託孤可謂是讓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