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反清為何不得人心,吳三桂反清的原因是什麼 吳三桂反清失敗的原因

時間 2022-02-18 22:54:51

1樓:有景彰

公元1673年春,康熙下定決心裁撤三藩。這年11月,自稱被康熙逼迫的吳三桂殺掉了首雲南巡撫朱國治,提出「興明討虜」,三藩之亂由此開始。

吳三桂的軍隊從雲南、貴州等地開赴湖南,一度占領湖南全境。在進逼四川的時候,四川的大小**也紛紛投降。造反形勢是一片大好,那為什麼最終還是落個失敗的結局?

拋開戰爭方面的因素,吳三桂做的兩件事讓其很不得人心!

其一,親手殺死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朱由榔是南明末代皇帝,明清對峙期間,維持統治時間較長。當年,大西軍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在西南抵抗清軍,雙方互有勝負。1661年,形勢急轉直下。

清軍在這一年攻入雲南,朱由榔不得已跑到緬甸,請求收留。緬甸王剛開始對其客客氣氣、彬彬有禮,等到吳三桂進攻緬甸,朱由榔再也沒有任何利用價值,就被後來謀朝篡位的新緬甸王大方地獻給了吳三桂。

1662年6月1日,昆明篦子坡金蟬寺,吳三桂將永曆帝父子等人用弓弦勒死。永曆帝時年40歲,篦子坡後被改名為「逼死坡」。改名的背後隱藏著昆明人對吳三桂的不滿。

再怎麼說,永曆皇帝也是明朝皇帝,吳三桂不過是個明朝臣子。臣子弒殺皇帝,無君無父,實屬大逆不道。

其二,急不可耐,妄自稱帝。吳三桂在稱帝之前,曾經有人勸說還是找個明朝的皇子,這樣造反的號召力大一些,然而吳三桂思考再三,認為立乙個傀儡皇帝,自己還要後期再乾掉,實在太麻煩。於是,索性自己做皇帝。

稱帝就要有人寫勸進書,吳三桂找到了明朝的大牛人王船山。可老王根本不鳥他,直接說自己是明朝的遺臣,堅決不出來做官,也從來不怕殺頭,還是不要找我說什麼屁話了!王船山此後隱居深山去也!

1678年春,吳三桂悍然在湖南衡陽登基皇帝,建國號叫大周。雖然圓了自己的帝王夢,但吳三桂萬萬想不到,老天爺都跟自己過不去,這一天衡陽下起了大雨傾盆大雨。原來精心準備的登基儀式,只得草草收場。

五個月後,吳三桂在長沙病死。他的長孫,時年十五歲的吳世?繼位,退據雲南。

三年後,清軍進逼昆明,吳世?自殺,腦袋被砍掉送到北京。吳三桂的子孫後代被徹底殺光,他自己的屍骨也被清兵挖出,剁得粉碎,落得個無比悽慘的下場。

2樓:東方財訊

大清入主中原 已經開始修生養息 老百姓不希望戰爭 並且吳三桂橫徵暴斂 肆虐百姓 如何獲得百姓支援

吳三桂反清的原因是什麼 吳三桂反清失敗的原因

3樓:生活每天笑呵呵

吳三桂不管是反明還是反清,其本質都是維護固有利益,長久對抗北方少數名族的過程中,戍守北方的大軍日益成為了大明朝最大的武力山頭,而這其中,駐紮遼東的明軍更成為了所謂的姓氏軍!而吳家則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首先維護的是自有利益,而不是所謂的朝廷,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就是他們的敵人,這就是到了清朝之後,南方諸省只知道尊平西王府,不知北京城的小皇帝,隨著康熙的日漸長大,削藩,削錢糧,毫無疑問觸犯了整個吳家利益集團,也就是所謂的「官逼民反」這幫自明末就追隨吳三桂打天下的軍士也即將到了衰老的年齡,所以吳三桂不光要為了利益而反,而且也不得不反!

吳三桂起兵之初,雲南周圍等地,紛紛響應,這仗打得一路勢如破竹。尤其是在他佔據四川後,福建、廣東、廣西、陝西、湖北等各地都有藩王和將領積極影響。

至於到了後面,打著打著就不得人心了,是因為他稱帝了。稱帝是吳三桂犯的最大的乙個錯誤之一。起初反清就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後面自己又稱帝了,也就師出無名了。

所以吳三桂一開始反清,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積極響應的。

吳三桂反清失敗,除了因稱帝失去人心外,還有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之後,勢力減弱。且客觀上來說,以吳三桂幾省的財力、物力也比不上整個清朝可以調動全國的財力、物力,也就是吳三桂的資源不夠強大。

4樓:喬木查

吳三桂為什麼反清?其實吳三桂只想做個異姓藩王永鎮雲南,蔭庇子孫。但朝廷絕不允許威脅國家統治的因素,必須削藩,那麼吳三桂反清也就不得不為。

總歸來說,還是朝廷與吳三桂之間不可避免的矛盾才是吳三桂為什麼反清的原因。

吳三桂起兵之後一直盼望西北能開闢新戰場,他把這一希望寄託在自己的老部下陝西提督王輔臣與甘肅提督張勇身上,便派汪士榮為使,去勸說二人起兵。哪知王輔臣不念舊情,反將汪士榮交給朝廷,朝廷將汪士榮處死。吳三桂本已死心,誰知陝西經略莫洛卻一手逼反了王輔臣,康熙十三年(1674)十二月,王輔臣在寧羌擊斃莫洛,起兵造反。

王輔臣於康熙十四年(1675)二月五日攻下西北重鎮蘭州,西北震動。

在這樣大好形勢下,吳三桂卻犯了戰略性的錯誤,他飲馬長江,本當痛飲黃龍,直搗京師,吳三桂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個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時機。吳三桂的謀士劉玄初在重要時候寫了封信,勸其渡江北上,他卻無動於衷,逗留觀望,企圖與清廷分長江而治。萬一這時他揮軍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變色,而他卻頓足不前。

缺少進取精神,是吳三桂最後失敗的重要原因,歷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因為吳三桂的猶豫而未能把握住這次機會,但是康熙皇帝卻恰恰相反,調動全國的軍事力量,向吳三桂撲來。康熙首先削去吳三桂的親王爵,然後處死了吳三桂留在北京的兒子吳應熊父子。到康熙十四年(1675)四月,康熙帝已組織了十路大軍進剿吳三桂軍,甚至將蒙古兵也徵調到前線,總兵力在二十萬以上。

雙方的主力都擺在湖南,吳軍在岳州,清軍大本營在隔岸的荊州,一直對峙著。

康熙帝採取各個擊破的方針,西北的王輔臣首先被擊敗。清軍首先攻下秦州,總兵陳萬策投降。接著便包圍了蘭州、鞏昌。

蘭州、鞏昌相繼攻破,清軍便圍住王輔臣的根據地平涼。康熙特派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親臨平涼,指揮戰鬥。清軍以巨大代價奪取了城外的制高點--虎山墩,平涼城失去了屏障,王輔臣於康熙十五年(1676)六月歸降,西北平定。

西北戰場的勝利使康熙消除了肘腋之患,並最終可以抽調西北勁旅對付吳三桂,吳三桂的失敗便注定了。

5樓:還讓你哥活不

最大的問題是戰略失敗和沒有優秀的繼承人。

吳三桂方起兵時才數萬之眾,卻打的清兵節節敗退,此時的八旗早就腐朽不能用了,此時清朝依靠的不過是漢兵漢將,滿人貴族聞得吳三桂起兵第一反應是回東北老家,吳三桂帥軍攻略西南地區,屢次打敗清軍,席捲十多個省,戰術是很不錯的,但是終究是人老了,腦子糊塗,竟然還想和清朝劃地而治,卻不乘勝追擊,順江下江浙地區,斷清朝財源,待到吳三桂死後,繼承人不行,果然被康熙平定了叛亂。

吳三桂反清的真實原因

6樓:匿名使用者

深究起來,吳三桂的反清表面上是因為康熙的撤藩政策,但從根本來講,主要是這位曾經的功勳對自己的境遇並不滿意,以至於同清朝決裂。

事實上,當時多爾袞在拉攏吳三桂時,曾經許下承諾,等擊潰李自成叛軍後,會與吳三桂劃界而治,平分江山。可是,等清軍入關後,隨著形勢的急劇變化,清朝開始違背誓言,使得吳三桂有口難言。

即便後來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平西親王,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始終有還有乙個與清朝劃界而治的野心,想著登上皇位,自己當皇帝。而到康熙掌權後,不僅一直試圖打壓吳三桂,甚至還謀劃撤藩,所以使得吳三桂走向了謀反的道路。

在吳三桂的幾次抉擇中,舉兵反清顯然是最不明智的,這場戰爭不僅使吳氏一族險些被滅門,而且還使得生靈塗炭,給剛剛穩定的社會造成了巨大動亂。也正因如此,史學界對於吳三桂晚年的評價並不是很高。

吳三桂反清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7樓:常老師

1:康熙是以全國的力量對抗吳三桂數個省

2:當時天下初定,百姓都希望和平,不希望戰亂!故吳三桂雖然打著「反清復明」,但還是不得人心!第三:戰爭中期,吳三桂的羽翼,尚可喜,耿精忠先後戰敗,吳三桂更是孤立無援。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 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 錦州總兵 吳襄之子, 祖大壽外甥。

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 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 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

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吳三桂鎮守雲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永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

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8樓:談古論今史有道

吳三桂這個人歷來對於他是褒貶不一的,首先他確實有著出色的才能,年紀輕輕便奪得武科舉人,後來打敗李自成,成為不可一世的藩王。但是他確實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徒,背叛過明朝,違背和李自成的約定,最終還背叛了大清,康熙十七年的時候,他病倒在三藩之亂中,而最終他的孫子也沒有阻擋住大清的鐵騎,三藩之亂也就此結束。

其實前期的吳三桂兵力還是非常雄厚的,有兩萬4千多精銳之師,這是從六萬多人中層層選拔出來的,後來他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各地藩王紛紛響應,兵力有數十萬之多,確實讓清朝極為忌憚,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原因到底為何?

首先便是吳三桂的政治眼光不足。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平南王尚可喜,佔據廣東,靖南王耿仲明,把持福建,這是最初的三藩,後來加入的有吳三桂的部將王輔臣,乃是陝西提督,吳之茂則是四川總兵,還有貴州提督李本深等,他們把持著南方一帶,有足夠的實力和清朝對抗。

但是吳三桂此時過於年邁,沒有遠大的報復和理想,他只是想要割地封王,與清朝平起平坐,最終將自己的位置傳承下去,所以前期有著足夠的實力卻沒有乘勝追擊,給了清**喘息的機會,如果此時他揮師北上或者扼守長江天險,結局也許都不會如此。

再者吳三桂先發動戰爭,失民心,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這時百姓迎來戰爭的結束,安逸於這短暫的和平,並且康熙帝銳意進取,一系列政策籠絡人心,可吳三桂卻貿然出擊,而且所到之地怨聲載道,所以吳三桂沒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加之吳三桂名聲屬實不好,曾經多次背信棄義,所以很多世家大族也不敢信任他,並沒有立刻加入他,相反康熙帝上任以來積極任用漢人,也讓一些大家族對這個朝廷心存希望,暫時沒有想過推翻它,而且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屬實是錯誤的,當初就是他放清軍入關,如今誰還敢信他。

最後就是康熙帝年輕有為,有傑出的政治才幹,任用漢人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位傑出的軍事人才,在平三藩之亂中居功至偉,曾經勸降了王輔臣。而康熙帝在得知對方叛亂時,也是臨危不亂立刻逮捕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並且直接處死,極大地打壓了吳三桂的囂張氣焰,同時也展示自己必勝的決心。

康熙帝利用了他們政治聯盟不穩固的條件,先是停止裁撤另外兩個藩王,同時又對其他的將領採取恩威並施的政策,這樣一來吳三桂就成為了孤家寡人,失敗也是必然的。

吳三桂是哪個將他打敗的,吳三桂反清是如何被擊敗的?

1 吳當年開山海關已經得罪了所有的漢人百姓,當他反清的時候又得罪了所有的滿人,這樣他失去了天下民眾的心。2 反叛開始清朝準備不足,再加上江南的綠營紛紛響應,另外蒙古的乙個王公的叛亂幫了他不少忙,一時間氣勢磅礴,但是畢竟後勁不足,才力物力都不如清朝,到1676年,戰場形勢開始有利於清軍。3 當吳大軍打...

吳三桂後來為什麼有要反清復明,吳三桂為什麼要反清復明?

吳三桂是造反,假若他說是反清復明絕對是想擴大自己的勢力而提出的乙個藉口 吳三桂為什麼要反清復明?吳三桂為什麼要請多爾袞率清軍入關,而後又要反清復明 有人認為,吳三桂讓清軍入關時的初衷只是為了借清軍而消滅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或使兩者兩敗俱傷,更有向多爾袞要求立明朝太子 明思宗的兒子朱慈烺 為皇帝。當時...

吳三桂為什麼要一反再反,吳三桂為什麼要反清?

吳三桂一開始是對明朝絕望,而且據說吳三桂的全家老小被李自成殺死,吳三桂自覺無力回天,所以不如賭一把。清統一天下後,吳三桂成為平西王,他後半生唯一的指望就是保住這個王位。但是南明已經不在,他這個平西王用處越來越少,康熙要撤藩也屬正常 1 從人格操守說 吳三桂丘八出身,並不像儒生那樣有那麼多忠義操守的束...

吳三桂為何不娶陳圓圓?晚年為何不立她為正室

陳圓圓是吳三桂的妾。陳圓圓 1623 1695 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江蘇武進 今常州 人。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秦淮八艷 之一崇禎末年被田畹鎖擄,後被轉送吳三桂為妾。明崇禎十七年 1644年 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煤山 今景山 自縊。明朝山海關...

吳三桂和朱三太子什麼關係?他為何要藉此反清復明

天下人都可以反清復明,唯獨吳三桂是不能反清復明的,為什麼?因為吳三桂做了一件人神共憤的事情,迫使他不可能再打著復明的旗號反清。當年他為了奪取永鎮雲南的平西王爵位,不得不取得清廷的信任。於是他帶著大軍進入緬甸,迫使緬甸王將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給交了出來。吳三桂在滇池畔用弓弦絞殺了朱由榔。親手殺死了明朝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