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個稱呼是什麼時候起用的,皇帝稱呼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時間 2022-02-14 13:09:17

1樓:李家思

秦始皇一統天下,不滿足於王的稱號,於是定名號為皇帝,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其玉璽上就銘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漢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備的皇帝制度。東漢蔡邕在《獨斷》中有這麼一段論述:

「秦承週末,為漢驅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並以為號。漢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漢天子正號曰皇帝,自稱曰朕,臣民稱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詔,史官記事曰上。

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輿。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後曰省中。印曰璽。

所至曰幸,所進曰御。其命令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書。」而其中策書等詔旨的寫作格式,據范曄在《後漢書.

光武帝記第一》「九月,赤眉入長安,更始奔高陵。辛未,詔曰:「更始破敗,棄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

」文下引漢制度注曰:「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

策書者,編簡也,其製長二尺,短者半之,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唯此為異也。制書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詔三公,皆璽封,尚書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

詔書者,詔,告也,其文曰告某官雲[雲],如故事。誡敕者,謂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它皆仿此。

」從中我們可以推知漢代最為重要的一類詔書的開頭應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魏晉南北朝時的詔令與漢代相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存這一時期的皇帝即位詔書中多有「應天順時,受茲明命。」一語,如《晉書》帝紀三晉武帝即位詔,帝紀六東晉元帝即位詔都寫有上述文字。此中的重要原因大概是當時朝代更替頻繁,做上皇帝的都十分注意強調其統治乃天命所歸,他人不得竊奪。

2樓: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覺得自己功勞很大

就把歷史上"三皇""五帝"兩個稱號種各取一字,即皇帝

以後都是這麼叫了

3樓:蝸牛得快跑

關於皇帝一詞的由來.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前,中國大地上的最高統治者一律稱為王.但是將炎黃二帝等幾個古時的傳說聖明君主合稱三皇五帝( 真不好意思,忘了究竟是哪八個人了,堯舜禹湯應該在內的.)注意:

皇,帝是分開的兩個詞.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自以為功業無人可及,大臣們遂提議稱皇,始皇覺得不滿意,決定將皇,帝合為一詞"皇帝"自稱始皇帝.

皇帝稱呼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4樓:王王王小六

皇帝的稱呼是從秦始皇開始的。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上古三皇五帝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

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因此創造「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擴充套件資料

秦始皇創造「皇帝」這一稱呼的過程: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逐漸衰微。於是,一些實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便自稱為「王」。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揮鞭四舉,滅掉了其他六國,平定天下,統一中國。

嬴政認為,自己的功業是亙古未有的,甚至連「三皇五帝」都比不上。為了「稱成功,傳後世」,他決定改變「王」的稱號。於是,召集群臣,商議改號之事。

丞相王綰說:「三皇五帝雖然是天下共主,可他們實際上占領的土地不過方圓千里。自商周起,稱『王』者才真正擁有了天下,而且他們的豐功偉績可以維持七八百年。所以說『王』的稱號最好。」

嬴政聽了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商朝七百年、周八百年的天下不算什麼,我要的是萬世永傳的朝代。」

這時,李斯開口了,他說:「如今四海之內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這是從未有過的事。陛下的功績自然為三皇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貴,臣認為陛下可稱泰皇。」

嬴政聽罷連連點頭:「依我看,『泰皇』仍沒多大區別。不如去『泰』留『皇』,採上古『帝』號,稱『皇帝』。我稱始皇帝,後世以數計,二世、三世,直至萬世,傳之無窮。」

5樓:匿名使用者

皇帝之稱始自秦始皇,是取三皇五帝的舊名合稱,表示自己德邁三皇功超五帝。

秦始皇廢除了諡號廟號,自稱始皇帝,規定後代稱二世、三世......漢代恢復諡號、廟號,因為非有開創再造之功不能稱祖,非有大功不能稱宗,所以最初的皇帝並非個個都有廟號,但每個皇帝都有諡號,所以自漢到隋,習慣用諡號或其簡稱稱皇帝,如漢世宗(廟號)孝武皇帝劉徹,就稱為漢武帝,但有些皇帝廟號諡號相近,則很難區別,如劉邦是漢高祖(廟號)孝高皇帝。

後來皇權加重,幾乎無帝不稱宗,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諡號卻變得越來越長,有的長達十幾個字,不便行文,是以從唐以後改用廟號稱呼皇帝,如唐玄宗、唐德宗。明清兩代皇帝一般即位後不改年號,而且明代最後乙個皇帝崇禎,死後清和南明給予不同的廟號,清稱思宗,南明稱毅宗,一般人如果稱呼錯了,便會禍及自身,所以此後人們習慣用年號代稱皇帝,但廟號仍通用,如乾隆皇帝,一般人也多知道就是清高宗。

廟號、諡號都是皇帝死後嗣皇帝給加的,所以唐太宗時代有人稱呼他「太宗皇帝」之類電視劇集笑話是很低階的錯誤。唐以後,有些皇帝會在活著的時候接受臣下所上的「尊號」,如唐德宗就接受了「聖神文武皇帝」尊號,武則天等對此更是十分熱衷,不過尊號是可以隨時增刪改變的,也不是每個朝代和皇帝都有,唐以後的南唐、清,都無尊號,清有給皇太后的「徽號」,如慈禧就是,但皇帝沒有接受尊號的。

6樓:

秦國的君主最先註冊了「皇帝」的「商標」。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取「三皇」中的「皇」,加上「帝」字,給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找到了唯一的稱呼。他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功德堪比三皇,而「皇」最初也並不是形容人君的,它一是有輝煌、巨集大等含義,二是作為伏羲、神農、黃帝等傳說形象的代稱。

秦始皇以此自喻,用意可想而知了。

7樓:最後線索

最初,皇、帝分別為兩個稱號,不同時用於一人身上。首次將二者合併,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則始於西元前221年滅掉六國的秦始皇。至此後,皇帝一詞正式成為中國古代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專稱。

8樓:楚天暮靄

皇上這個稱呼 要從秦始皇嬴政開始 關於古代君主的稱呼 在上古 要就是帝 要就是皇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但是都用於賢主 到了周代 天子稱王 也就是說 那個時候 王就是全國最高行政長官 下分爵位為 侯、伯、子、男、 但是戰國時期 公元325年 秦惠文王率先稱王加上東方公孫衍發動五國相王 於是各國陸續稱王 到了始皇帝一統中國 他認為自己的功蓋三皇 力及五帝 於是各取一字 為皇帝中第一人 稱始皇帝 而「上」就更容易理解了 「上」即為尊 連起來就為皇帝了

望採納 謝謝

9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嬴政創立皇帝制度,是**集權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他自以為功高於三皇五帝,於是取"皇帝"二字,自稱「始皇帝」,希望傳之後世。

10樓:小笑蒼生

從秦始皇的開始,取義於三皇五帝,繼往開來的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自認集「三皇」、「五帝」功業於一身,始稱「皇帝」。

12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取三皇五帝的合稱

13樓:餘漢林

秦始皇嬴政從「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稱皇帝

14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贏政開始的,他從三皇五帝中的提取的皇帝,因為秦帝國是第乙個大一統的國家,所以自稱始皇帝。

15樓:匿名使用者

從秦始皇開始,他認為自己統一了全國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公德超過了三皇五帝,所以他就用皇帝的稱號來顯示他的千古一帝的威名。

16樓:匿名使用者

從秦始皇開始稱皇帝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從秦始皇開始 取「三皇」、「五帝」各一字

「老佛爺」這種稱呼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稱呼?

18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歷史上歷代

帝王除了有「廟號」、「諡號」和「尊稱」以外,有些帝王還有「特稱」。如宋代皇帝的「特稱」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稱」叫「老爺」,而清代皇帝的「特稱」則叫「老佛爺」。在有些歷史**,電影、戲曲中,把慈禧太后稱作「老佛爺」。

實際上,「老佛爺」的稱呼不是慈禧專用的,清朝各代皇帝的特稱都叫「老佛爺」。

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

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

李蓮英為討好慈禧,也尊慈禧為老佛爺,慈禧當然喜歡這個稱呼,光緒還稱慈禧為「親爸爸」呢。

19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

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並把它作為皇帝的特稱。原先應特指皇帝,李蓮英為討慈禧歡心,稱其為「老佛爺」。

20樓:匿名使用者

老佛爺一般指的是慈禧太后, 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後冊封懿嬪。清朝帝王之所以用「老佛爺」這個稱呼,是因為滿族的祖先--女真族首領最早稱為「滿柱」。「滿柱」是佛號「曼殊」的轉音,意為「佛爺」、「吉祥」。

後來,有的顯赫家族,世襲首領,起名就叫「滿柱」。滿清建國後,將「滿柱」漢譯為「佛爺」

老婆這個稱呼和現在同義開始於什麼時候

老婆 與 老公 這類叫法,都含有 相濡以沫 恩愛長久 的願望。在我國民間,夫妻之間常互稱 老公 老婆 這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此稱呼最早出現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唐朝時,有一位名叫麥愛新的讀書人,他考中功名後,覺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了嫌棄老妻再納新歡的想法。於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 荷敗...

武則天是什麼時候當上皇帝的,武則天當上皇帝時的年齡是多少?

天授元年 690 正月初二,武太后布政於明堂。八日,下詔推行新造的字,其中新造字 曌 或作瞾 為己名。改詔書為制書。二月十四日,武太后策試貢生於洛城殿,數日方休。貢生殿試自此開始。四月十一日,範履冰下獄死。告密之風起。七月,置制獄於麗景門,專理謀反案以掃除政敵。九月,遠近百姓 四夷酋長 沙門道士6萬...

水門這個初中是什麼時候報名在什麼這個地方哪裡報名

九月一日不求採納我只想問 面對即將要開學你有什麼話對即將逝去的暑假說。是正式開學,報道一般是提前3 4天,在開學前一周,乙個週末後的周一正式開學。看學校,有些要7月多就要報名,有些9月一號。這你要自己去學校問問 學校一般會給你打 說時間吧。這要看什麼地方什麼學校了。現在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不用報名吧。...

日本什麼時候有的國家,日本這個國家是什麼時候建立

約在公元1世紀時,日本各地共有100多個小國,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了統一。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範圍包括本州西部 九州北部及四國。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大和國。645年,日本...

末代皇帝傳奇溥儀第三次登基是什麼時候

二十一年 1932年 三月一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滿洲國。溥儀自是年三月一日至 二十三年 1934年 二月二十八日任滿洲國執政,建年號為 大同 二十三年 1934年 改國號為偽 滿洲帝國 改稱 皇帝 改元 康德 魂無所歸爾 第一次 光緒帝駕崩,溥儀登基在位三年 1909年12月5日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