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越國的范蠡是怎樣的身份,春秋戰國時期范蠡最終的歸宿如何?

時間 2022-02-14 12:17:05

1樓:匿名使用者

范蠡「fàn lǐ」(前536-前448年)

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冑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世人所識。

周景王二十四年(西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議和後「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

「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裡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吳王亡身餘杭山,越王擺宴姑蘇臺。」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

後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

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乙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

」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

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于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2樓:匿名使用者

大將軍。與三國時候東吳的周瑜差不多吧!

春秋戰國時期范蠡最終的歸宿如何?

3樓:匿名使用者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政治家。

初,為越大夫,越為吳王所敗時,曾赴吳為質二年。回國以後,幫助越王勾踐刻苦圖強,滅亡吳國。後遊齊國,稱鴟夷子皮,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經商致富。

他認為天時、氣節隨著陰陽二氣的矛盾而變化,國勢的盛衰也不斷在轉化。對付敵人要隨形勢變化制定計策,強盛時應戒驕,衰弱時要爭取有利時機,創造有利條件,使轉弱為強。他又認為物價貴賤的變化,是由於供求關係上的有餘和不足,主張穀賤時由官府收購,穀貴時平價售出

4樓:匿名使用者

他最後和西施歸隱山林了

春秋時期越國是怎麼被滅亡的?

5樓:大大的

勾踐逝世,兒子王鼫(shí,石)與即位。王鼫與逝世,兒子王不壽即位。王不壽逝世,兒子王翁即位。

王翁逝世,兒子王翳即位。王翳逝世,兒子王之侯即位,王之侯逝世,兒子王無疆即位。

無疆時,越國發兵向北攻打齊國,向西攻打楚國,與中原各國爭勝。在楚威王的時候,越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人勸說越王說:「越國不攻打楚國,從大處說不能稱王,從小處說不能稱霸。

估計越國不攻楚國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韓、魏兩國的支援。韓、魏本來就不攻打楚國。

南韓如攻打楚國,它的軍隊就會覆滅,將領就會被殺,那麼葉、陽翟(南韓國都,今河南省禹州市)就危險;魏國如攻打楚國也如此,軍隊覆滅、將領被殺,陳、上蔡都不安定。

所以韓、魏事奉越國,就不至於軍隊覆滅、將領被殺,汗馬之勞也就不會顯現,您為什麼重視得到韓、魏的支援呢?」越王說:「我所要求韓魏的,並非是與楚軍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地鬥,何況攻城圍邑呢?

我希望魏軍聚集在大樑城下,齊軍在南陽、莒練兵,聚結在常、郯邊界,那麼方城以外的楚軍不再南下,淮、泗之間的楚軍不再向東,商、於、析、酈、宗胡等地即中原通路西部地區的楚軍不足以防備秦國,江南、泗上的楚軍不足以抵禦越國了。

那麼,齊、秦、韓、魏四國就可以在楚國實現自己的願望,這樣,韓、魏無須作戰就能擴大疆土,無須耕種就能收穫。現在,韓魏不這樣做,卻在黃河、華山之間互相攻伐,而為齊國和秦國所利用。所期待的韓魏如此失策,怎麼能依靠他們稱王呢!

」齊國使者說:「越國沒有滅亡太僥倖了!我不看重他們使用智謀,因為那智謀就好像眼睛一樣,雖然能見到毫毛卻見不到自己的睫毛。

今天君王知道韓魏失策了,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這就是剛才比方的『能見到毫毛卻看不到自己睫毛的眼睛』之論了。

君王所期望於韓魏的,並非是要他們的汗馬功勞,也並非是與韓、魏聯軍聯合,而是分散楚軍的兵力。現在,楚軍兵力已分散了,何必有求於韓魏呢?」越王說:

「怎麼辦?」使者說:「楚國三個大夫已分率所有軍隊,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直到無假關,戰線總長為三千七百裡,景翠的軍隊聚結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有超過這種分散的嗎?

況且君王所要求的是使晉、楚爭鬥;晉、楚不鬥,越國不出兵,這就只知兩個五卻不知十了。這時不攻打楚國,我因此判斷越王從大處說不想稱王,從小處說不想稱霸。再說,讎(chóu,仇)、龐、長沙是楚國盛產糧食的地區,竟澤陵是楚國盛產木材的地區。

越國出兵打通無假關,這四個地方將不能再向郢都進獻糧、材了。我聽說過,圖謀稱王卻不能稱王,儘管如此,還可以稱霸。然而不能稱霸的,王道也就徹底喪失了。所以懇望您轉而攻打楚國。」

於是越國就放棄齊國攻打楚國。楚威王發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疆,把原來吳國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攻下,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地向楚國朝貢。

七代後,君位傳到閩君搖,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越國的奉祀。東越、閩君都是越國的後代。

越國亡於楚國。   前312年,在秦國、南韓、魏國與楚國、齊國對峙的時候,楚國派遣大批軍隊包圍秦兵於曲沃和商於。越王在這個時候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揮作戰的大船)、戰船三百艘、箭五萬支,送給魏國以支援魏國。

這些水戰所需的軍用物資運輸到魏都大樑,一定要從長江經邗溝,再經淮水和鴻溝,可推斷出當時邗溝和淮水仍然在越國的勢力範圍之內。此時越王原要伐齊國,經齊王使人遊說越王,越不攻齊而攻楚,被楚打敗。   因此楚國圖滅亡越國,消除後顧之憂。

這樣做,也能擴充套件領土到江東一帶。西元前307年,越武王舉鼎絕臏而死,秦國有爭立君位的內亂,在這時,一時無暇對外兼併,楚就趁這個時機攻滅越國。

楚國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國去調查了5年,到西元前306年(楚懷王二十三年),楚國乘越內亂的時候,把越國滅亡了,設江東為郡。之後,越國王族後裔分散於現在中國南部一帶,分而治之。

6樓:壤駟開

前307年,秦武王舉鼎絕臏而死,不久,秦國爆發季君之亂,在這時,一時無暇對外兼併,楚就趁這個時機攻滅越國。前306年(楚懷王二十三年),楚國乘越內亂的時候,聯合齊國把越國滅亡了,設江東為郡。

無疆的族子們立東歐與閩越、南海越國,東歐國後來收復了被楚國占領的江東、江北之地,勢力再度到達淮水。王翦滅楚後繼續南下,降越君,置會稽郡,和山東六國不同的是,越國君主和政權仍然保留,只是暫時去除王號。

秦始皇因攻打三越(東越、閩越、南越)異常艱難,遠過六國,特賜三越國君(搖、無諸、織)為騶姓(意為馴服的良駒)。

陳涉起義之後,東越、閩君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帝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越國的奉祀。後再次復國,直到前110年時被漢武帝最終滅亡。

越國從夏朝無餘奉禹王之祀建國到漢武帝滅亡,經歷將近1800年,是國祚最長的諸侯國。

戰國時期瓜分晉國的三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三家分晉有哪幾家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 趙 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 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 資治通鑑 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 趙籍 韓虔為諸侯 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前376年,韓 趙 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

戰國時代歷史變遷是怎樣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什麼樣的

春秋之後,也就是東周朝的後半期,進入了七國爭雄的時代,在後來西漢末年劉向編著的 戰國策 中記載這一時期,所以人們稱之為戰國。史記 六國年表 記載,戰國始於前475年 周元王元年 或者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 西元前403 年 至前221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 秦始皇統一六國。戰國時期,魏 趙 韓 齊 楚...

和氏璧最初是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國家的

和氏璧最早見於楚國楚厲王時期,即西元前904年 西元前829年之間。韓非子 載 楚國人卞和,在楚山 今襄陽南漳縣歷山 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 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

春秋時期晉,燕國的國姓是姓什麼,戰國時期燕國國王姓什麼

燕國國姓是姬,燕氏。燕太子丹全 名 叫丹。燕氏,故稱燕丹。尚古,姓 是留給女子的,男子只稱 氏 不稱 姓 故沒有 姬丹 一說 嬴政 一說也是錯的,應該叫趙政或者 秦政 秦王政 戰國時期燕國國王姓什麼?戰國時期燕國版圖包括現在的北京 天津兩市 河北省北部 遼寧省大部 內蒙古東南角和朝鮮西北部。燕國是周...

你認為春秋戰國時期最偉大的君王是誰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社會轉到封建社會的時期,湧現出了許多的英雄人物,是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在我的記憶中,我覺得春秋戰國時期最偉大的君王就是越王勾踐了。越王勾踐在歷史上是乙個非常複雜的乙個人物。他是越王,他是君主,可他卻戰敗了成為敵國的奴隸,這是乙個非常大的反差。作為乙個曾經的君王,他經歷著乙個過山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