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最初是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國家的

時間 2022-01-12 16:19:58

1樓:河傳楊穎

和氏璧最早見於楚國楚厲王時期,即西元前904年-西元前829年之間。

《韓非子》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陽南漳縣歷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

「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

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

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卞和說:

「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

擴充套件資料

和氏璧出世之後,便在世間的王公貴族間流轉。戰國時期,被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也想得到這塊稀世美玉,圍繞著和氏璧,發生了乙個精彩的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和氏璧被秦國得到,秦始皇將和氏璧製作了御璽,並命令李斯寫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希望傳之子孫,千秋萬代。

可惜,秦始皇死後不久,秦就滅亡了,秦始皇的孫子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王莽篡漢時,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當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于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

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

2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說荊山(今安徽蚌埠市)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定山上有寶,經仔細尋找,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玉璞。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哄搶的和氏璧,最終去哪了?

3樓:kk職場經驗談

真正的和氏璧經過這麼多朝代的變遷早已不知所蹤,後世很多人也會仿照它做出贗品。對於和氏璧大家都不陌生,和它關聯的就是藺相如。課本裡面都學習過他的豐功偉績。

當時的人們都很喜歡玉,每個國家也會有自己的國玉。和氏璧曾經差點引起春秋戰國時期一場不小的戰爭,可見它的重要性。

有一些人還想把這塊天然的玉石雕刻成傳國玉璽,一代代的傳承下去。楚昭王曾想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藺相如自告奮勇帶著和氏璧前去談判,秦王如果不願意用城池來換,就不會把和氏璧給他。秦王看了以後愛不釋手,想要得到和氏璧又不想割讓城池,還想要殺了藺相如。

藺相如可不是省油的燈,秦王想的真美,還沒等他動手,藺相如就偷偷把和氏璧送回了國家。秦王想要發兵攻打趙國,又沒有把握大獲全勝也就不了了之了。和氏璧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作用,也就是渾然天成美觀而已,愛玉的人就是無價之寶,不懂得外行人也就是裝飾品而已。

4樓:人文資訊學霸

眾所周知完璧歸趙的故事,但是趙國最後又被秦國所滅,和氏璧應該最終也為秦所有。

5樓:高中陳老師

最後落入到趙國,趙國被秦國消滅後,秦國應該拿著去做傳國玉璽了。但是至今我們現代人還是沒有找到。

6樓:啊洋

和氏璧這樣的寶物,最後好像還是被秦國所得,秦始皇好像還拿它做了傳國玉璽。

7樓:雷子說歷史

聽說好像是被人帶進了墳墓當中,好像是當時的南越王趙佗的墳墓當中,他的墳墓是十分神秘的。

8樓:面試答疑木樨

我覺得這個和氏璧可能是流落在民間,或者是在打仗的時候,不知道掉到**去了。

9樓:職場解惑七七

和氏璧的流傳各有說法,有人說流落到民間,也有人說在戰爭中遺失,還有人說其成為了陪葬品。

10樓:非非鴨

和氏璧這麼重要的乙個寶物,肯定很多人搶奪,但是我們都知道完璧歸趙的故事,最後流落到**去了,應該是消滅趙國的人。

11樓:匿名使用者

和氏璧這個大寶物在各國的爭搶中,在歷史中流失了,誰也不清楚它最後到底到了誰的手裡。

12樓:嚮往

和氏璧是乙個非常珍貴的寶物,最後去到**有很多人也都沒有乙個究竟的答案,但據說是到了秦朝

13樓:學雪血

最終可能去了趙國,畢竟秦國,想奪取和但最終還是趙國沒給

歷代帝王尋找的「傳國玉璽」和氏璧崔楚是春秋戰國哪個國家的?

14樓:藍山

楚國人。

崔楚三獻和氏璧

15樓:楊山鋼

卞和洞亦名抱璞巖、抱玉巖,是和氏璧的出生地,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荊山。相傳為春秋時楚國人卞和采玉處,故名。洞由巨岩天然巧成, 石型圓潤,石表青翠。

洞上方有玉坑、濯玉澗、鳳凰池等多處勝跡。洞中可容數十人,岩壁有「青螺石帳」鐫 字,置身其中,彷彿入玉珠帳裡。

故:楚國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趙國。

後來才找過

16樓:名字被人搶了呀

卞卡在山上挖了一塊玉,就是和氏璧。

它始於趙國。但後來藺相如死後,廉頗就把他交給了秦王!

17樓:匿名使用者

趙王的,後來由廉頗給了秦王,秦王就把它製成了傳國玉璽。

18樓:沖田丶縂司

趙國。完璧歸趙這個成語的來歷。

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

19樓:火炎焱0傑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

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

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西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

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乙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

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

」果然,西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

秦國知道拖下去於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20樓:古月小天

1.孔聖人周遊列國

2.秦國商鞅變法

3.齊桓公帶鉤之仇

4.勾踐臥薪嘗膽

5.廉頗負荊請罪

6.荊柯刺秦王

7.趙括紙上談兵

8.信陵君竊符救趙

9專誅刺吳王僚

10.武靈王胡服騎射

21樓:匿名使用者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

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

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

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準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

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

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

了一千兩**,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

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

22樓:乜懋任玉蘭

圍魏救趙,合縱連橫,驚弓之鳥,高山流水,三教九流,負荊請罪,雞鳴狗盜…這可多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大戰神是誰

23樓:blood妖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

希望採納!謝謝!

24樓:掌上幾濟陽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戰神名將,白起排第二,第一應該無人質疑

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

25樓:恭永昌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援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莊王說:

「聽說國中有乙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臥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喂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乙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嚮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

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揹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

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戰國時期哪個國家最強,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國家最強大和其國家的重要人物?

戰國初期的 魏國第一 到戰國後期的 秦國一統 戰國時期有 戰國七雄 就是春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是齊 楚 燕 韓 趙 魏 秦,這七個國家被史家稱作 戰國七雄 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西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

春秋戰國時期是奴隸時期還是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屬於周朝,周朝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乙個世襲奴隸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 到地方的統一 的大一統國家。戰國時的奴婢的 有以下幾種 一是俘虜,當時的戰爭已不以掠取俘虜當奴隸為其目的,這從戰爭中大量斬殺敵人而俘虜很少可以看出,然而戰爭有時也有把對方的民眾虜掠為奴的現象...

戰國時期秦國國王是秦始皇嗎,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皇上是秦始皇嗎

秦國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乙個諸侯國,受封伯爵。根據梁啟超 蒙文通 周谷城 章嶔等人的結論 秦人源自羌人,周朝時,各諸侯國稱呼秦人為秦戎,從來不與秦國會盟,東來之說沒有考古依據支援。秦國地盤包括今天河南洛河以西,甘肅六盤山以東地區,不僅僅是關中地區。秦人早期居於西戎各個部落中間,南有綿諸戎 ...

戰國時期瓜分晉國的三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三家分晉有哪幾家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 趙 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 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 資治通鑑 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 趙籍 韓虔為諸侯 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前376年,韓 趙 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

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家族堪稱打不死的小強

衛國也是很厲害了,兩度被滅國,又兩度復國,雖然最後還是被滅了,但是生命力還是很頑強。這個國家就是戰國第八雄 中山國,中山國被滅亡之後,居然還能再次復國。中山國是打不起的小強,因為它被多次滅國,又多次復國。春秋戰國最後乙個被秦國滅的國家是南韓。這個國家就是戰國第八雄中山打不死的小強。春秋戰國的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