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對劉備厚愛有加,為何劉備依然要其他而去,算不算是白眼狼

時間 2022-02-10 07:49:41

1樓:

因為劉備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且野心也是非常大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他的做法也是非常正確的。

3樓:我叫女子喬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一句話,劉備胸懷大志,是不可能長期寄人籬下的。即使袁紹待他不薄,好吃好喝的供著,還是抵不過劉備想要走的內心,不然哪來的蜀國。

不管是從史書,還是電視劇集中,我們都可以得知劉備是乙個為人親和,仁厚,廣交英才的人,這使得他在江湖上很有影響力,諸侯都想將其納入到自己的人才庫中,以備後用。我們再來看看袁紹,袁紹就是當今的高富帥,世代豪族,再加之他斬殺董卓,名聲大震,在當時全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那時的劉備,還只是乙個小混混。

要說劉備當官,還是袁紹舉薦的,在陶謙死後,大家都舉薦劉備上任新州牧,劉備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便拒接了。袁紹知道後,很是讚嘆劉備的能力,力薦他去上任新州牧,劉備也不再好意思拒絕,這便上任了。

好景不長,徐州被呂布攻破後,劉備就變成了無業遊民。這時曹操出現了,要讓劉備當豫州牧,劉備心裡開始猶豫,是該投靠袁紹還是曹操,後來劉備舉薦袁紹的兒子當茂才,這就是很明顯了,劉備要重回袁紹的懷抱,趁著官渡之戰趁亂逃跑,曹操很生氣,氣勢洶洶地派兵來收拾叛軍,劉備實力還遠不夠對抗曹軍,就一溜煙的跑了,投靠了袁紹,剩下關羽和他的一家老小。袁紹得知劉備來了,很是高興,心想我這得了乙個人才啊,奈何劉備豈是甘於人下,就算袁紹對他再好,他也不得不走。

最後,劉備藉口要尋劉表,就一去不復返了。

劉備的離開,其實早就蓄謀已久,不管袁紹對他多好,心中懷有鴻鵠大志的人是注定要走的,選擇很關鍵,留也留不住。

4樓:董公子財經

劉備心有大志啊,

劉備想的是天下,不甘心做個官。

初一上冊歷史複習資料(人教版)

中國歷史事件時間表

5樓:風之葉

答:中國的

一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西元前21世紀)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約0.5-0.

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二、 奴隸社會(西元前2070年到西元前476年)夏 西元前2070年到西元前1600年

6樓:也許我是一道光

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開始。近代史。1949年新中國成立應該是現代史的開端。1978年改革開放。

中國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表

中國歷史大事件年表

香港歷史

7樓:金果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先後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南海郡番禺縣。

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政權的管轄之下。漢朝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

隋朝時香港隸屬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

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南遷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發展。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香港隸屬新安縣。

香港是乙個優良的深水港,曾被譽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

不惜以鴉片戰爭來從滿清**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事業,從而了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歷史。

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 香港全境的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於不同時期的三個不平等條約。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

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逼迫清**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新界的租借,讓當時香港的面積擴大了十倍之多。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

根據《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50年不變,實行「一國兩制」,除防務和外交事務歸****管制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

擴充套件資料:

香港自秦朝起明確成為當時的中原領土(中原指以陝西中部、河南西部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

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歷史的變遷,讓香港從乙個當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漁村,演變成今天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國際大都會。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這樣幾種說法:

1、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乙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名。

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 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 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製香、運香業。後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逐漸式微,但香港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2、香港是乙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裡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

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3、因「香姑」而得名。據說,香姑是一位海盜的妻子,海盜死後,她就佔據了這個小島。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小島以她的名字為名,稱之為「香港」了。

儘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當時香港島上的乙個小港灣、小村落。

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當時被英國殖民者占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

8樓:匿名使用者

1842年至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

官渡大戰在即,劉備為何離開袁紹,袁紹對劉備頗為敬重,但是劉備為何還是離開了袁紹?

官渡大戰在即,劉備離開袁紹的原因,我認為包括 劉備本來就非寄人籬下之人,投奔袁紹是緩兵之計 劉備看出了袁紹落敗的可能性,認為官渡一戰袁紹必敗,所以走為上策 袁紹也曾發布讓劉備南下的命令,使得劉備順水推舟,離開了袁紹。三國時期,是重彩紛呈的時期,各路諸侯逐鹿中原。在這個時期,我們不得不提到乙個關鍵人物...

劉備明明屢敗屢戰,為何曹操袁紹等人還對他如此看重

劉備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他具備著成大事之人所需要的幾乎所有品質,和他打過交道的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注定是成大事之人,所以這麼器重他。劉備是皇室宗親,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當今的天子都要尊稱他一聲劉皇叔,所以他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劉備早年的失敗經歷其實主要是因為自身實力很弱,沒有很多的兵隊,和那些早...

「劉備之長厚而似偽」中「長」讀音

傾向於前者 有德 為人忠厚的意思。後者呢,過於考慮劉備這個人了,而且語法上也講不通,不知道長者 chang zhe 怎麼講?和解釋是不正確的!長是有chang和zhang之雙讀音,但lz的長應當讀做chang,此句意思 劉備所擅長的忠厚是很虛偽的意思,這裡的長的意思是擅長的意思!zhang,年長的意...

三國時期,劉備,袁紹擁有哪些地區的勢力

劉備前期四處漂迫,曾短暫占有過徐州部分地區,其它時間都寄寓於人,沒有自己的勢力。直到赤壁之戰後,慢慢占領荊州部分地區 西川和漢中等地區,建立蜀國的基業。袁紹是建安前期的霸主,官渡之戰前擁有冀州 青州 幷州 幽州四州之地,對烏桓和鮮卑也有一定的控制力。不過到三國時期,袁紹勢力已經完全被曹操吞併了。資料...

對劉備見解,你對劉備的看法是什麼,50字

我認為劉備一生有兩大優點是當時任何人都比擬不了的 1.劉備從沒失去過信心 劉備前半生屢戰屢敗卻屢敗屢戰,沒有氣餒過。最好的例子就是勸劉表趁袁曹對峙官渡襲擊許都,劉表不聽事後悔恨,但劉備卻說 只要不放棄,用心去等機會總會有的。2.劉備善於發現人才 關羽 張飛 趙雲 魏延都是下級軍官出身,劉備重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