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英宗朱祁鎮是什麼樣的人,明朝明英宗朱祁鎮是乙個什麼樣的人

時間 2022-02-09 04:45:44

1樓:曠世中原

2樓:繼潤

即位之初在三楊的輔佐下頗有一番作為,延續了仁宣之治,只可惜三楊年事已高,待其淡出**後,宦官王振開始專權,恰逢瓦剌部也先大舉入侵,在王振的慫恿下草率親征,於土木堡被俘,被俘後尚能保持氣節拒寫招降書,隨後由於後方于謙的英勇抵抗被也先認為沒有利用價值,被放回,享有太上皇之名,卻無權。趁景泰帝病重政變復位,大肆打壓擁立景泰帝的於謙等人,但是尚能任用賢臣,並廢除了洪武以來的嬪妃殉葬制度,被後世喻為德政。

3樓:匿名使用者

皇帝看的就兩點:

政績和私德,前者為重

開始細說吧:

政績分兩段:

第一段是土木堡前後

土木堡之戰,京軍一線主力20萬左右被打殘,自己被俘虜,武勳折損嚴重,給也先進攻北京的機會

作為對比,他弟明代宗朱祁鈺:

在於謙等人的輔佐下擋住並擊退也先

第二段是奪門以後:

死前大家算算他給朱見深留了什麼爛攤子:

內有荊襄四川兩廣湖南江浙流民

外有蒙古進軍西北河套,女真崛起遼東

他兒子明憲宗朱見深:

對內解決流民,對外將蒙古趕出河套,對遼東女真進行成化犁庭(說句難聽的,朱祁鎮連太監都不會用還用不好,王振在土木堡自己肯定要背鍋,對比朱見深手下汪直,好歹還去遼東刷了戰績),武功雖然有朱元璋朱棣壓著,也算中興之主

私德:先講朱祁鈺,軟禁親哥不假,但朱祁鎮這段時間兒女都生了13個(7子6女,3個兒子早夭),肯定沒黑的那麼嚴重,朱祁鈺真要對不起的,也是侄子朱見深,也是他和於謙(主要于謙)仁義,不然朱祁鎮早暴斃了(尤其是於謙,沒出面阻止奪門)

那朱祁鎮呢?是不是又有要說禁殉葬的了?

《明史》

二月乙未朔,廢景泰帝仍為郕王,遷之西內。尋貶所生母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后汪氏仍為郕王妃,削孝肅皇后杭氏諡號,改懷獻太子為懷獻世子,皆稱皇太后制行之。時湯序請革除景泰年號,不許。

十七日癸丑。郕王薨,諡曰戾,毀所營壽陵,葬金山,與么殤諸公主墳相屬。帝欲以汪妃殉,以李賢言乃止,以妃唐氏等殉葬。

尋沂王復儲位,雅知汪妃前諫易儲事,請於帝,遷居舊王府,得盡攜宮中所有而出,與周太后相得甚歡,歲時入宮敘家人禮。。一日,英宗問太監劉桓曰:「記有玉玲瓏繫帶,今安在?

」桓言當在汪後所,英宗命索之,妃投諸井,對使者曰:「無之。」已而告人曰:

「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數片玉耶?」後有言妃出所攜鉅萬計,英宗命檢取之,立盡。三月己巳,。

復立沂王見深為皇太子。

想要讓朱祁鈺妻妾殉葬怎麼不說?早就有說法朱祁鎮所謂廢殉葬是殺了于謙後想要短時間能漂白一點是一點

別急,更4女馬的在後頭

《大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十九》——

命故都督同知範廣子公升襲父原職,遼東寧遠衛指揮僉事。天順初,廣被石亨等誣害以死,謪其子公升戌廣西邊衛,至是,廣妻宿氏訴冤。上曰:

「廣驍勇為一時諸將冠,中外共知,奸臣欲張大其功乃以計殺之,可令其子嗣廣原職以昭其枉。」故有是命。廣襲世職為遼東寧遠衛指揮僉事,以軍功公升都指揮僉事,己巳之變急於用人,兵部尚書于謙聞廣驍勇善戰起以入衛。

虜犯德勝門,廣率先犯陣、勇氣百倍,虜勢為之少卻,又率兵御虜於紫荊關,虜敗去。歷公升都督同知,副武清侯石亨,總兵營軍馬。見亨所為多不法,及部下多貪縱,數以為言,亨不能平,旋暫罷廣,止領毅勇一營。

英廟復辟,亨冒以為功,興大獄構廣與謀迎立外藩,寘之極典,謪其子公升戍廣西,籍其家,以廣居第、妻孥賜降虜皮兒馬黑麻,朝野為之不平。廣剛果自負、驍勇絕倫,每臨陣奮勇當先,未嘗敗衄,一時諸將多出其下,尤為于謙所愛重。死於非命,人皆惜之,兒童因其姓名為俚句曰:

「京城公尺貴,安得飯廣?」至今猶傳誦焉。

《萬曆野獲編》

乃至都督範廣,戰功與石亨相亞,特以於謙愛將,為曹、石輩所惡,即抵極法,且以其第宅並妻孥賜降虜皮兒馬黑麻,則尤國朝怪事。一時誅賞不遵祖制,不厭人情,一至於此。成化二年,廣妻宿氏訴冤,憲宗惻然哀之曰:

「範廣驍勇,為一時諸將冠,中外奸臣以計殺之。」命其子公升仍襲世職,仍還所沒家貲。

《明史》

廣精騎射,驍勇絕倫。英宗北狩,廷議舉將材,尚書于謙薦廣。擢都督僉事,充左副總兵,為石亨副。

也先犯京師,廣躍馬陷陣,部下從之,勇氣百倍。寇退,又追敗之紫荊關。錄功,命實授。

俄進都督同知,出守懷來。尋召還。

景泰元年二月,亨出巡邊。時都督衛穎統大營,命廣協理。三月,寇犯宣府。

敕兵部會諸營將遴選將材,僉舉廣。命充總兵官偕都御史羅通督兵巡哨,駐居庸關外。數月還京,副石亨提督團營軍馬。

亨所為不法,其部曲多貪縱,廣數以為言。亨銜之,譖罷廣,止領毅勇一營。廣又與都督張軏不相能。

及英宗復辟,亨、軏恃「奪門」功,誣廣黨附於謙,謀立外籓,遂下獄論死。子公升戍廣西,籍其家,以妻孥第宅賜降丁。明年春,軏早朝還,途中為拱揖狀。

左右怪問之,曰:「範廣過也。」遂得疾不能睡,痛楚月餘而死。

成化初,廷臣訟廣冤。命子公升乃襲世職。

廣性剛果。每臨陣,身先士卒,未嘗敗衄。 一時諸將盡出其下,最為于謙所信任,以故為儕輩所忌。

殺於謙等人你說是政鬥也沒啥,行,那把抵擋也先的將軍範廣殺後家人充當降丁皮兒馬黑麻(漢名馬克順)奴僕,這是真的牛b,趙構幹的朱祁鎮也幹了,趙構都沒幹的你朱祁鎮也幹了,如果不是你朱祁鎮死的早,屬意的二子德王還挑戰不了朱見深(朱祁鎮讓無子的錢皇后去做皇次子、德王朱見潾的養母,如令文武百官赴德王府朝見)或者朱見深能力差點沒hold住,明朝九代而亡不是沒可能

這裡說說朱見深,有一說一,他叔叔朱祁鈺確實對不起朱見深,朱見深咋說的?

「景泰以往過失,朕不介意。」《明憲宗實錄》

你可以說這是朱祁鈺死後朱見深想要獲取朱祁鈺舊臣和民間支援說的,但至少這個舉動做出來也有雄主齊桓公用管仲的雄主之風,反觀朱祁鎮對於謙啥都不用偏偏用趙構對付岳飛的辦法,還更4女馬(你朱祁鎮是于謙想迎回來的),君王格局品德高下立判

補充說明朱祁鎮和朱見深的事,錢皇后為二子德王養母的說法相對主流,但目前本人還沒找到具體資料

關於德王受百官朝見的:

天順七年八月丁亥朔○甲辰(十八)德王見潾出居諸王府命文武百官赴府朝見(明英宗實錄356)(朱祁鎮死於隔年正月十七)

關於李賢和朱見深可能被廢的:

帝不豫,臥文華殿。會有間東宮於帝者,帝頗惑之,密告賢。賢頓首伏地曰:

「此大事,願陛下三思。」帝曰:「然則必傳位太子乎?

」賢又頓首曰:「宗社幸甚。」帝起,立召太子至。

賢扶太子令謝。太子謝,抱帝足泣,帝亦泣,讒竟不行。

出自《天順日錄》 李賢著

後渠雜識  (明)崔銑 撰

○憲皇天順末,讒者謂憲皇景帝嘗廢之,當別立嗣。英皇意頗疑之,獨李賢不從。一日,上病臥便殿,召賢諭曰:

「今庶事頗寧,顧大者反捋,奈何?」賢曰:「此國本也。

」力陳不可動。上曰:「然則,此位竟傳太子乎?

」賢叩頭賀曰:「宗祉幸甚。」遂傳旨召太子。

須臾至,賢曰:「殿下事定。」趨出謝。

太子抱上足,對泣。讒遂不行。成化初,賢遭喪奪情,實憲皇固眷雲。

崔銑,弘治年間進士,參與過修孝宗實錄,武宗實錄,但有可能直接引用了李賢自己的話

明朝明英宗朱祁鎮是乙個什麼樣的人?

4樓:津城沐雨

朱祁鎮的一生,是極其複雜的一生,可謂是功過參半、兩面人生。

明朝在朱元璋、朱棣時期屬於開拓進取的事情,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自不必說,朱棣數次北征,經營東北,向南控制安南,派鄭和下西洋,為大明王朝積攢家業。

但是,朱棣死後,他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卻採取了戰略收縮政策,在位時間不到一年就死去,他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同樣採取了戰略收縮政策。

仁宣兩朝,加起來總共才11年,卻把朱棣一朝22年的辛苦經營放棄。對蒙方面,向內收縮;在東北,內遷奴兒幹都司;南方放棄朱棣辛辛苦苦打下的安南,從此安南徹底從中原王朝獨立出去;對於海外,放棄下西洋戰略,甚至限制向海洋發展。

仁宣兩朝,大量的放棄朱棣時期積攢的家業,採取戰略收縮,換去了所謂的「仁宣之治」。

明英宗朱祁鎮上台後,早期年幼有張太皇太后和三楊輔政,明朝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後來朱祁鎮長大後也是一副雄心勃勃、勵精圖治的狀態。

朱祁鎮開始嘗試重新恢復朱棣時期的戰略進取態勢,在東北企圖恢復奴兒幹都司,在南方進行了數次麓川之役,對蒙方向也發動了三次大規模北伐,沉重打擊了韃靼和兀良哈勢力,也正是這兩股勢力的削弱才給了瓦剌崛起的時機。

在對海外方面,朱祁鎮打算恢復下西洋策略,在正統八年讓郭琰督造下西洋海船,派遣下西洋都指揮馬雲再下西洋,重新聯絡舊港宣慰司、蘇門答剌官廠、以及古里官廠等。

但是,經過仁宣兩朝的坐享其成、戰略收縮,明朝在放棄辛苦掙得的家業後又打算重新拾起,已經是世殊事異,重新開拓耗費了明朝的國力,朱祁鎮的年輕氣盛和四處出擊讓經過十年太平安逸日子的明朝難以應付,在一定程度上為土木堡之變埋下了伏筆。

朱祁鎮血氣方剛的年紀和雄心勃勃的志氣,讓他勇於拓取,然而步應該是一步一步走的、飯應該是一口一口吃的,朱祁鎮二十多歲的稚嫩和安逸多年的明朝一時之間撐不起他的雄心壯志

在前幾年分別重創韃靼和兀良哈後,瓦剌由弱變強成了新的草原霸主,他們在也先的帶領下向南襲擾大明王朝,兵鋒直指明朝北部重鎮大同。

這對於朱祁鎮來說哪能忍得了,在寵信的太監王振的慫恿下,下定了御駕親征的決定。然而此時明朝的很多部隊還在外地,一時之間難以到達,在兩三天之內臨時集結了二十萬軍隊,號稱五十萬,就這樣匆匆忙忙的出征了。

這次出征對於明朝來說實在是太過倉促,再加上軍政大權嚴重受王振操控,明朝主要將領難以發揮作用,最終導致了「土木堡之變」,明軍全軍覆沒,**一把手直接在戰爭中被殺,這對明朝來說是非常嚴重的。

經過土木堡之變後的俘虜生活和數年的南宮幽禁生活,復位後的朱祁鎮已經成熟穩重多了。

對於復位後的朱祁鎮來說,最大的反面恐怕就是殺死了京城保衛戰中立下大功的於謙,這成為他繼土木堡之變後的又乙個遭人指責的行為。

而在朱祁鎮臨死前,下令廢除自朱元璋開始就採取的宮妃殉葬制度,則是他受到讚許的一面。

總結朱祁鎮的一生,不管是土木堡之變前還是復位之後,都有兩面性,不管怎樣,因他引起的土木堡之變直接導致明朝**機構大換血,之後的明朝再也回不到洪武、永樂時期的底氣。

對此,大家怎麼看?你們怎麼看朱祁鎮的一生?

《明史》,《中國通史》。

明英宗朱祁鎮怎麼回來的,明英宗朱祁鎮究竟如何奪回皇位

明英宗朱祁鎮是被楊善迎接回來的。瓦剌俘虜了朱祁鎮以後,無法從他身上得到好處,又多次被明軍打敗,於是派人南下求和,說願意放朱祁鎮回去。他倒是願意放人,可是景泰帝不高興。景泰帝派了楊善等人前往查探,誰知楊善乘機迎駕,將太上皇接回來。於是,羈留塞北一年之後,朱祁鎮踏上回鄉之路。八月初二,他從也先的駐地出發...

明英宗朱祁鎮明朝歷史上唯一兩次登基的皇帝,為什麼明英宗能當兩次皇帝呢

英宗上台後,首先殺害了被代宗信任的於謙 王文等大臣並 籍全家 打壓支援擁立代宗的朝廷 同時廢代宗朱祁鈺為 郕王 囚禁在西苑 而後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因為剛當上皇帝的他皇位被人奪走,後來他又處心積慮的奪回來。因為在土木堡之變中,他被敵人抓了俘虜,然後他的弟弟就奪了他的皇位,後來他又把弟弟的皇位奪...

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後被也先送回來,景泰帝為何不殺掉他呢

正統十四年 1449年 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帶二十多萬大軍,號稱五十萬,浩浩蕩蕩,攻打蒙古瓦剌部,結果,被太監王振給坑了,明軍大敗,明英宗被也先俘虜,史稱 土木堡之變 大明王朝的皇帝被人抓住了,怎麼辦?當時監國的是朱祁鎮的弟弟郕王朱祁鈺,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在大臣于謙等人的擁戴下,朱祁鈺即位,年...

于謙是明朝的大功臣,明英宗為何要殺死于謙

明英宗認為于謙跟自己不一條心,比較痛恨他。因為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害怕主少國疑,力挺他弟弟朱祈鈺上位。土木堡之變之後于謙擁立了明代宗上位,自然會被明英宗猜忌。可能是皇帝後期的時候覺得于謙跟他不一條心了吧。這個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土木堡之變,於謙和皇帝的關係變化 雖然說于謙在我們眼裡是乙個很好的人 但是皇...

明英宗被俘後,朱見深已經是太子,為何于謙卻要擁立朱祁鈺

土木堡之變發生後,明英宗被俘。瓦剌 奇貨可居 用明英宗要挾明朝,想從明朝撈到極大的好處。當時于謙等大臣為了不受瓦剌的要挾,準備另立皇帝。另立皇帝,顯然是乙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就算另立皇帝,照一般的情況,理所當然應該立朱見深,因為朱見深當時已經是太子了。皇帝變成太上皇了,只可能太子繼位,歷朝歷代都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