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落鳳坡被射死的是諸葛亮,龐統做了軍師,能打贏司馬懿嗎

時間 2022-02-07 18:40:44

1樓:小寶貝最愛禿頭

東漢末年分三國,自古亂世出英雄,在三國時期英雄豪傑便尤其之多。除了縱橫沙場的猛將之外,最為令人津津樂道的便要數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事謀士們了,在三國曾有過一段傳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便是諸葛亮,而鳳雛則是龐統。

諸葛亮和龐統都是智絕天下的謀士,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們曾同時在劉備的帳下效力。不過可惜的是,劉備即使盡得臥龍和鳳雛但是最後卻並沒有得天下,這是為何呢?有人說是龐統前期不得重用又去世太早的原因。

其實司馬徽對龐統的推崇程度,甚至還超過了諸葛亮,他是說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也正因為司馬徽的推薦人們才漸漸認識了年輕的龐統。不過因為龐統長相太醜,劉備一時眼拙把龐統安排到了耒陽做縣令。好不容易被推薦上來,馬上就跟著劉備打硬仗。

建安十七年(212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劉備發兵攻打益州,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劉備挑選了中計,據守關頭,裝作要回荊州,引楊懷高沛輕騎來見,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

劉備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眾攻城,但不幸在落鳳坡被飛箭射中身亡。最後劉備成功攻取了益州,但龐統的死,卻令劉備痛惜不已。

在龐統生前,真正認識到龐統才能的劉備,對龐統的器重是不遜於諸葛亮的,曾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死後亦追封為關內侯。但我們不妨設想,如果在落鳳坡被射死的不是龐統而是諸葛亮呢?他能否帶領蜀國最終戰勝司馬懿,並最終統一三國?

首先說乙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龐統和司馬懿是同歲的,都出生於東漢光和二年(179年)。而且司馬懿和龐統可能是認識的,因為極力推薦龐統的司馬徽是有一定親戚關係的,不過到底熟不熟就難以考究了。

至於把北伐的軍師換成龐統能否戰勝司馬懿,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自夷陵之戰後,蜀軍基本上可以說是元氣大傷,蜀國本身軍事實力差不說而且人遠地偏,與地大物博又是在本土作戰的魏國資源**能力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所以諸葛亮北伐已經可以說是「逆天而行」了,龐統並沒有表現出比諸葛亮更高的統軍作戰才能。司馬懿堪稱三國第一善守之將,連諸葛亮都敲不開他的「龜殼」,龐統上又能改變什麼呢?

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龐統沒有死一直和諸葛亮輔佐劉備,最後劉備也不一定能奪取天下。原因很簡單,一兩個人其實是很難影響大局的,尤其是對手也是相當強大的情況下,需要時運也需要勝利的轉折契機等等因素綜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當然,歷史也沒有如果

2樓:墜入星空的風

打不贏,因為龐統與諸葛亮相比還是差一點的,因為諸葛亮能人善用。

3樓:惠華小知識

龐統也打不贏司馬懿。因為司馬懿心狠手辣,打仗經驗比龐統不知道要多多少。所以龐統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4樓:小九七

諸葛亮和龐統的用兵風格是兩個極端,諸葛亮穩妥,龐統冒險,如果是龐統進行北伐,司馬懿或許真的會被龐統給陰到。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活著的是龐統,能打贏司馬懿嗎?

5樓:勞爾柯

這個我不能說絕對我說的只是自己的感覺 劉備其實是善於用人的 ,劉備之所以進關的時候帶的是鳳雛而不是諸葛亮不止是因為鳳雛剛入賬下想立功 ,還有是因為劉備對人才的善用 ,諸葛亮的才能在治國安邦上的才能是相當強的 ,諸葛亮更像蕭何 ,諸葛亮對於人心的了解更加透徹 ,而鳳雛龐統這個人他在戰場上的謀略和臨場應變上要強過諸葛亮 ,所以劉備才會帶著鳳雛進關而不是諸葛亮, 鳳雛進關後每次出謀劃策都會給劉備上中下三個計策這點就能看出他對謀略的靈活性更強, 而劉備死後諸葛亮每次討伐都會有縝密針對性的討伐路線和謀略但是一旦半路出現差錯就會全盤接輸就點撤軍,這點能看出諸葛亮對於臨場變陣上是有所欠缺的, 其實司馬懿也是如此每次出征都會有縝密的策劃, 所以鳳雛的臨場發揮個人覺得是比較克制司馬懿的, 如果鳳雛在個人覺得是可以擊敗司馬懿的。

6樓:幹三老師

在演義中,龐統頂到天重現一次諸葛亮做過的事情;在歷史中,他就更不可能打敗司馬懿了。在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天下謀士如過江之鯽,但是只有兩位,被世人認為是濟世之才,只要得到一位就能平定天下的,也就是所謂的「伏龍鳳雛」,諸葛亮和龐統。他兩人後來共同效力於劉備賬下,可惜龐統死於落鳳坡,後來的諸葛亮獨木難支,無力回天。

讓我們大膽假設一下:假如死在落鳳坡的是臥龍諸葛亮,活著的是鳳雛龐統,是否能實行季漢克復中原,擊敗司馬懿的大業呢?

在演義中,龐統辦不到,頂天重現一次諸葛亮當初做過的事。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是三國演義的唯一主角。諸葛亮智謀超群,才幹過人,而且還精通「奇門遁甲」「六丁六甲」這種怪力亂神的方術。

這樣的一位蓋代之才,在原著中作者只能搬出來龐統勉強和他做比,也只是為了讓這個故事看起來沒有那麼「龍傲天」。所以龐統的才能,只可能小於等於諸葛亮,不可能大於諸葛亮。如果龐統代替諸葛亮北伐,我們取最大值,也就是最好的情況也能是龐統發揮的和諸葛亮差不多。

在歷史中,龐統就更辦不到了,而且是絕無可能辦到。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諸葛亮比演義裡還要不可或缺一點。起碼演義裡龐統能和他齊名,而《三國志》的龐統,只不過是劉備賬下乙個普通的謀士而已,更沒有「鳳雛」的名頭。

他在劉備陣營中發揮的作用,就和曹操陣營中程昱,荀攸等人差不多,最大最大也就是一位「謀主」,不是諸葛亮這樣的「肱骨」。真要讓他頂替諸葛亮,他是頂替不了的。

綜上所述,無論是取自演義還是取自歷史,龐統都不可能代替諸葛亮打贏北伐這場仗,戰勝司馬懿。

7樓:史論縱橫

諸葛亮雖然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地位很高,還排進了「武廟十哲」,但是我認為諸葛亮在打仗方面還是欠火候。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經評價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意思就是說諸葛亮在治軍,治民上都有一定的本事,只不過不善於奇謀,在北伐中原的時候,遇到善於防守的司馬懿,將諸葛亮克制得死死地,致使蜀漢多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

如果是由龐統率領北伐的話,不一定取得成功,也不一定比諸葛亮取得的成就大,但是在奇謀上一定比諸葛亮更擅長。

諸葛亮在為劉備出謀劃策的時候,提出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對」,很多人將其當軍事著作來解讀,其實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一種巨集觀戰略,頂多說是軍事戰略,而非軍事戰術,因此,劉備在四處征戰的時候,並不時刻帶著諸葛亮,而是更信任龐統和法正。

在打仗的時候,穩紮穩打是實力相差不多的時候的常規打法,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時候,就要「出奇制勝」,而龐統最擅長的就是「奇」。

龐統被人稱作「鳳雛」,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

龐統的這個名聲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龐統相貌樸實,不像是乙個聰明人,赤壁之戰時曾在周瑜帳下擔任功曹,周瑜去世後,因為其貌不揚不為孫權所用,投奔劉備後,也因為相貌問題不被重用,只讓他擔任乙個縣令。

其貌不揚的人,想要被重要必然要做一些「奇」的事,這樣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龐統在擔任縣令的時候為了吸引劉備的注意,不去治理縣里的事物,於是被劉備免職。

結果,龐統剛被免職,魯肅就寫信給劉備說: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意思就是說,龐統不是治理方圓百里的人,必須給他當大官才能顯示他的才華,於是劉備親自召見龐統,與龐統一番交談,才發現這的確是個人才,隨即提拔為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在軍中的地位相當。

龐統對劉備最大的貢獻就是幫助劉備奪取益州,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邀請劉備到益州抵抗漢中的張魯,劉備打算趁勢奪了益州,當劉備抵達涪城的時候,龐統就建議劉備直接在宴席中劫持劉璋,以取得益州。

次年,劉璋與劉備鬧翻,劉備決定攻打劉璋,詢問龐統策略,龐統連出三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由此可見,龐統認為想要取益州的最佳方式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偷襲成都,即使是中計也是以欺詐的方式,假裝回荊州,以誘擊益州主力部隊。

為了穩妥起見,劉備最終選了中計,在擊潰益州名將斬楊懷、高沛後,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奔向成都。

這種用計出奇的策略是諸葛亮所不能接受的,在北伐的時候,大將魏延就曾提出子午谷奇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奇襲長安,一舉拿下關中,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凶險而沒有採納。

當時,不是說出奇就一定能夠致勝,魏延子午谷奇謀究竟能否實現已經成為千年軍事難題,而龐統在進取益州的時候,諸葛亮曾寫信勸阻龐統進軍要謹慎,而龐統並未聽從,反倒在行軍途中遭遇埋伏,為亂箭所射殺。

在戰爭上,風險與收益都是並存的,所謂「富貴險中求」,出奇制勝也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策略,不一定說龐統對司馬懿的時候就一定會贏,但是至少相對諸葛亮穩紮穩打必不成功的戰略來說,放手一搏或許還有一線勝機。

8樓:歷史深處的回聲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活著的是龐統,能打贏司馬懿嗎?

9樓:花花就是我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活著的是龐統,他還是不能夠打贏司馬懿的,因為他們的實力相差很大,而且他沒有那麼心狠手辣

10樓:怪獸科普

都說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安天下,但是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而不是龐統的話,仍然不一定能贏出司馬懿。

11樓:牧馬人

如果在落鳳坡當中死的是臥龍而不是鳳雛,到後期的時候龐統肯定能打得過司馬懿的,因為諸葛亮的長處是當丞相,對於軍事的指揮能力是沒有什麼建樹的

12樓:原巨集

當然不能,司馬家蔟有謀略,有遠見′順天時,防禦有地利′朝中取人和,長此下去,為何大事不成o

13樓:墨玉浮生

龐統性格自大,否則也不會親自去落鳳坡,而且大搖大擺地走在最前面,所以以這個性格他贏不了司馬懿。

14樓:不要熬夜看**

我已知道的答案是臥龍沒打贏司馬懿,我想鳳雛應該不會比他的結局還差吧

15樓:把阿的可

如果在演義裡的話我覺得很有可能,感覺龐統比較狠吧,用兵也險,他很可能打出子午谷那種方略,運氣好了就像鄧艾偷渡陰平一樣一戰功成,但也要考慮兩國的硬實力以及君主的水平,像鄧艾滅蜀時候蜀漢實力已經很空虛了,再加上劉禪執意投降才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活著的是龐統能打贏司馬懿嗎

諸葛亮雖然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地位很高,還排進了 武廟十哲 但是我認為諸葛亮在打仗方面還是欠火候。三國志 的作者陳壽曾經評價諸葛亮 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意思就是說諸葛亮在治軍,治民上都有一定的本事,只不過不善於奇謀,在北伐中原的時候,遇到善於防守的司馬懿,將諸葛亮克制得死死地,致使...

如果落鳳坡的龐統換成諸葛亮,三國走向會有變化嗎

不會有變化。龐統的才能略遜於諸葛亮,他很難保證在與司馬懿的對決中佔到很大便宜。不會有變化。三國所處的環境 各自的經濟 軍事實力決定了,即便是龐統和諸葛亮換一下,也無法改變曹魏的強大。一定會有,諸葛亮和龐統的做事風格差距太大,劉備得到的是龐統,那麼他可能真的能一統天下,因為龐統做什麼事情都會說出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