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簡介和小故事,諸葛亮的簡介和乙個小故事

時間 2022-02-06 02:10:12

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的空城計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訊息都大驚失色。

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開啟,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

」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乙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乙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

城門裡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

「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

「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

」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的乙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早年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 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一說隱 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

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諸葛亮讀書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通過潛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

,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形成三國鼎足之勢。

諸葛亮於危難之際出而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

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間武三年(223年),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

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候,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

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諸葛亮成為智慧型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的著述,在《三國志》本傳中載有《諸葛氏集目錄》,共二十四篇,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後人所編,以清人張澍輯本《諸葛忠武侯文集》較為完備。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隆中對》(陳壽記述,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韓雪)、等。由於作戰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上研究很深,《三國演義》上講述很多。諸葛亮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2樓:瀾瀾

吃 瓜 留 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麼乙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請葛亮留下來的。

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

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淨、曬乾,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3樓:狂暴者強

諸葛亮(181—234年),三國時傑出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號臥龍。

4樓:毅生後自殺

生子當如諸葛亮,如樓主者,豚犬爾。

5樓:四眼豹哥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後為蜀漢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顧茅廬,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灑淚斬馬謖,借東風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和簡介

6樓:吃貨小乖乖

一時瑜亮

周瑜一直要置劉備與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計謀卻乙個乙個地被諸葛亮破壞,《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氣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狹窄,身上本來帶有箭瘡還末痊癒,氣怒之下,終於死去,他臨終時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

意思是「既然出了個周瑜,為甚麼又還要再有個諸葛亮呢!」由這個故事引出「一時瑜亮」這個成語,指同時存在的才幹能力相當而又相抗衡對峙的兩個人。

淡泊明志

劉備第二次拜訪諸葛亮的時候,進了草廬大門,到了中門,只見門上寫看一副對聯:「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意思是用淡泊簡樸來顯示自己的志趣,用心境平靜來遠離名利。這副對聯表現了諸葛亮品德修養的乙個方面。

諸葛亮《戒子書》則是用了雙重否定的表達方式:「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7樓: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乙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郡的望族,其先祖諸葛豐在西漢元帝時曾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曾做過泰山郡丞。

然而諸葛亮很小的時候,他父親諸葛圭就去世了。喪父後,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一起,由叔父諸葛玄撫養。

公元194年,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諸葛兄弟於是便隨叔父到豫章赴任。之後,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他的老朋友荊州牧劉表。

——在這當中,諸葛亮兄弟一直伴隨在叔父諸葛玄身邊。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一說隱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

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據當時的史料看,諸葛亮讀書的方法,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

通過幾年的潛心鑽研,諸葛亮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此外,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關於隆中的確切地點,一說是在襄陽,也有說是在南陽,至今難以定論。)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論析後,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實現興復漢室的巨集願。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打動,於是出山輔佐劉備,使得劉備在群雄混戰的局面裡贏得一席之地,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其功莫大焉!

諸葛亮於危難之際出而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在位年號),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這即是中國史上著名的「白帝城託孤」。

劉禪繼位後,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同時兼任益州的州長。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上疏(即《(前)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建興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來他已成為智慧型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廣泛傳誦。民間傳說,他深通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三國演義》中也講述他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等等。

足見老百姓對諸葛亮的喜愛及推崇程度。

8樓:無知囧無畏

諸葛亮簡介很多地方可以找到,故事比較膾炙人口是:三顧茅廬、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借東風、智借荊州、七擒孟獲、計收姜維、空城退敵、罵死王朗、遺計斬魏延、諸葛禳星等等。。

諸葛亮的簡介,諸葛亮簡介資料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 琅邪郡陽都縣 今山東沂南 縣 人,父諸葛珪曾為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於吳孫權,拜大軍 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於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 鎮東將軍 司空。兄弟三人 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 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

諸葛亮的故事,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的小故事多如牛毛,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舌戰群儒,三氣周郎,七擒孟獲,木牛流馬 都是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一 初出茅廬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二 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

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諸葛亮的小故事多如牛毛,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舌戰群儒,三氣周郎,七擒孟獲,木牛流馬 都是諸葛亮的故事。以下是應要求而整理。2004.03.31 吃 瓜 留 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麼乙個規矩 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 規矩 也是當年請...

諸葛亮空城計的簡介跪求啊,諸葛亮空城計的簡介150字 跪求啊

諸葛亮空城計的簡介 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啟示 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我們先要冷靜下來,想一種辦法來解決它。人生本來就有一些困難,不可能整個人生都是一帆風順的...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吃 瓜 留 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麼乙個規矩 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 規矩 也是當年請葛亮留下來的。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 沙甜 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