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後又殺呂伯奢是對是錯

時間 2022-02-01 13:05:32

1樓:

這個故事有三個版本。

第乙個版本說的是呂伯奢不在,呂伯奢的兒子和呂伯奢家裡的那些客人看見曹操帶著錢財很多,起了歹心,要搶劫曹操,而且拉走了他的馬,這個時候曹操起來拔出劍來把這些人殺了。這個叫做正當防衛。這個故事記載在什麼史書裡面?

在《魏書》裡,《魏書》是他們魏國人寫的史書,所以也不一定靠得住,因為曹操是他們的太祖啊,那他們可能要給曹操打乙個圓場,這個也很難講。

那麼第二個記載是說,曹操住在呂伯奢家裡面聽見呂伯奢的孩子在那弄鍋碗瓢盆,有聲音,曹操自己又是受董卓通緝追拿的罪犯,他起了疑心,「疑其圖己」,把呂伯奢一家殺了。這個叫做誤殺。

第三個版本,差不太多,也是說曹操懷疑呂伯奢的家裡人要害自己,然後把他們一家都殺了。殺了以後,曹操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我們現在來看第三種情況,就算我們相信曹操是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也說了那句話,看看是個什麼樣的場景。

是曹操懷疑這些人要害自己,當然這個疑心太重了一點,太過分了,然後把他一家人殺了。

殺了以後發現是誤殺,然後悽愴曰,「悽愴」這兩個字很重要,就是殺錯了人,然後,唉,他也是很難過的,算了算了,寧肯我辜負別人,不可以別人辜負我啊。

我們體察一下這個語境,曹操說這個話是一種自我安慰、自我排解,所以很勉強地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做了乙個辯護。而到了《三國演義》裡面他變成了理直氣壯,而且把「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前面加了天下兩個字,這個就大不一樣了。

曹操當時說這個話只是就事論事,雖然我錯了,我錯殺了人家我對不起人家,我現在也沒有辦法,我現在走投無路,也只好是寧肯我對不起人家,不要讓人家對不起我了。

這裡面應該說他還保留了一部分善意在裡面,而到了《三國演義》變成理直氣壯說我對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對不起我,那就是乙個大大的奸賊。

所以曹操的奸險歹毒這一點,應該說是有疑問的。但是即便如此,《三國演義》的毛批還說了這樣的話,他說什麼呢,他說「此亦孟德之過人處也」。

他說即便是這樣,這也是曹操比一般人不一樣的、超過我們的地方!他說為什麼呢,他說如果換了別人一定說,寧肯天下人都對不起我,不可以我對不起天下人的。

他說換了別人都會這樣說,但是實際上怎麼樣呢?實際上他們幹的就是曹操的勾當,只有曹操乙個人坦率地說出了這個話。那麼也就是毛批認為,曹操雖然奸詐,但是奸詐裡面也有坦誠,他至少敢把奸詐的話公開地說出來,他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

所以他說這是曹操超過其他人的地方,因為這個世界上偽君子實在是太多了。

奸詐當中有真誠,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乙個特徵。

2樓:荷花邊的涼亭

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真相是什麼?易中天揭秘歷史真相,不敢相信!

3樓:

從道義、道德角度說,曹操殺呂伯奢一家又殺呂伯奢是很不對,也是令人髮指的行為,完全令人不齒。但是對於政治人物或者歷史人物的評價是不能完全用道德來定義的。李世民還殺害親兄弟呢,可是歷史對於李世民的評價卻極高,歷史上很多政治人物手上都是沾滿了鮮血的

4樓:傳說的板磚

那又如何,現在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很多人都認為是成王敗寇,曹操是成功的,所以殺呂沒問題,所以食人脯沒問題,所以屠徐州沒問題,所以掘人墓也問題,所以淫人妻也沒問題,所以殺皇后誅國丈也沒問題,所以。。。所以不是曹操的問題,而是我們有些人的價值觀的問題。

5樓:盛陣

我覺得是錯的,但是並不是因為乾爹不乾爹得,乾爹畢竟不是親爹,他當時要是帶呂伯奢回去,就可以不承認是自己殺得,就說自己走了之後家裡遭賊了唄,並且說明走的時候是跟家裡人道過別的,然後在光明正大的走,這樣的話陳宮也能留在曹操身邊了~

6樓:西門瀟灑

按照三國志正史,呂伯奢是要殺了曹操領賞去的,但是被曹操反殺。

正史裡沒有陳宮跟曹操一起去,都是出來曹操乙個人說的,所以真實是怎麼回事就不知道了。陳宮是後來投靠曹操,在曹操殺邊讓的時候反叛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一、這事很大一部分是呂伯奢自己的作的,那有客人來了,自己走了,家人也不陪,客人自己幹坐的?並且曹此時還是被追殺的物件。這事擱誰手裡都起疑。

性格弱的一般就跑了,象曹這種強的,就動手了。

二、對曹來說,既然已經動過一次手了,剩下呂乙個人了,不動手,仇也結下了,報了官,也是被追殺。乾脆了結完事。還有可能跑掉。

8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是這樣乙個人啊,他自己也說過,寧可我背叛全世界,也不能讓全世界我!

9樓:吏部上書

在那個時代沒有誰對誰錯,時代就是如此 你不注意你就要死

10樓:海煙人

《魏書》上寫著:太祖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而在《世語》上寫著: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還有一部叫《雜記》的史書則講了曹操說的那句經典名言: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所以同一件事,說法都不同,何論對錯?

11樓:其實沒你賤無悔

所以亂世出梟雄,太平盛世出佳人嘛

如果你是曹操,錯殺呂伯奢一家後,碰見呂伯奢,你會怎麼辦,會一劍殺了他嗎?

12樓:右手牽我的

如果是我,我會殺,既然已經錯了,那就錯到底吧。如果,不殺自己會更難受,殺了他,也是對他的解脫,同時也是消除自己的麻煩

13樓:延續夜幕

有兩種想法 1、殺了,曹操當時被通緝又錯殺了好人,如果不殺呂伯奢,必會引

版來追兵,而且權呂伯奢知道曹操家人的所在地方,不殺他全家都要遭殃! 2、不殺他,騙他說家裡遭強盜洗劫全家殺光,自己與陳宮得家人指點逃出來,把呂伯奢接回家為他養老送終來彌補自己的罪過。

14樓:碧吉_波爾格

不過正史來記載曹操沒源有殺呂伯奢,只是殺了他的家人,呂伯奢出去了。陳宮是在徐州之戰中離開曹操的。

換我的話,理性思考會殺了他吧,不殺他的話,自己被追殺,而且事情傳出去有剛剛建下的刺董之名,還會連累自己的家人。於情實在不忍殺之啊,我本來就心腸軟,連殺魚都看不得,何況殺人。

三國演義中是錯殺呂伯奢還是誤殺呂伯奢

15樓:孤帆釣雪

殺呂伯奢一家一共分為兩步:1、殺呂伯奢家人 2、殺呂伯奢本人

殺呂伯奢家人屬於誤殺,當時正處與亡命天涯的狀態,草木皆兵。呂伯奢家丁磨刀殺豬,曹操誤以為要磨刀殺自己,因此誤殺呂伯奢全家老少。注意:此處陳宮也有參與,說明陳宮也誤會了。

殺呂伯奢本人屬於不得不殺。因為不殺呂伯奢,呂伯奢發現全家被殺,必然會引官兵來追。

注意:曹操殺完呂伯奢一家後,第一反應是逃跑!這表明曹操並沒有立刻想到殺呂伯奢,此時曹操只想逃跑,並不想殺呂伯奢滅口。

(如果是的話,曹操只需等呂伯奢回家,一刀殺死即可從容離去)而在逃跑路上撞見呂伯奢,呂伯奢見到曹操神色慌張且身上有血跡,此時曹操已經無法脫身,只能殺死呂伯奢。

陳宮不能接受曹操殺死呂伯奢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不殺呂伯奢,自己難逃一死。況且,已經誅殺呂伯奢全家老少,此時又何必假惺惺做仁義君子?

陳宮最不能接受的是曹操脫口而出的那句「寧為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其實陳宮誤解曹操的意思了。曹操這句話只是對一人一事的評價,是身處亡命之徒、落寞天涯之際發出的感嘆,表明在亂世之中,不能輕信他人,不能恪守常規。而並非曹操一生的人生哲學。

而陳宮把這句話看成曹操為人處事的總結顯然是錯誤的。

16樓:恨天丶無痕

既不是錯殺也不是誤殺,當時曹操已經知道錯怪呂伯奢一家了,然而一錯再錯,狠下心把呂伯奢乾掉,陳宮便是因此看出曹操寡恩薄倖,想殺了他又覺得前番救他,現在殺他不好,便棄曹操而去。前面殺呂伯奢家人是錯殺,後面是單純的殺

17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你好,三國演義中,曹操殺呂伯奢不是錯殺,也不是誤殺,是故意殺,你可以參看一下原著。

18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錯殺,呂伯奢要給曹操殺豬款待他,曹操卻以為呂伯奢要殺他,於是錯殺了呂伯奢一家

19樓:匿名使用者

誤殺是沒想到會殺,錯殺是殺錯了。

很明顯cc是錯殺

20樓:雲中微笑的天使

錯殺、誤殺意思差不多吧···

21樓:

呂伯奢應該是有意殺的;呂伯奢的家人才是錯殺的

2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有三個版本,具體你看看易中天品三國裡面的,三種說法。

23樓:西門曉寒

既不是錯殺,也不是誤殺,是直接殺了啊........

曹操為什麼要殺呂伯奢的家人,為什麼把他家人殺完之後又把呂伯奢殺了?

24樓:匿名使用者

呂伯奢的家人要殺雞,曹操以為要殺他,就把他們殺了,殺了之後才知道是殺雞,說了句:「寧我負人,勿人負我。」其實那是他自我安慰的話。

《三國演義》寫成了寧肯我負天下人,勿讓天下人負我。他遇見呂伯奢,怕他復仇,就把他殺了。

25樓:北海天

曹操聽到他家人說什麼殺掉之類的話,他當時在逃亡,疑心很重,以為是要殺他,其實是要宰雞宰鴨的,就先下手為強,把他們家人都殺了,就跑了,在路上遇到呂伯奢,就尋思如果呂回去就會報仇,向官府告發,就把呂也殺了,當時和他在一起的有陳宮,覺得他為人太狠,就棄他而去,曹操當時就說出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存手打,請採納

26樓:血櫻花的淚

就是曹操在逃亡中,來到呂伯奢(他伯父)家,呂伯奢出去找酒給曹操喝,曹操突然聽見呂伯奢的幾個兒子說什麼「先一棒子打暈」「捆著殺」之類的,以為他們要殺自己(曹操正在被通緝中),於是拿起自己身邊的青虹劍把他們都殺了(曹操有武功呃,書上說還不錯),後來趕緊跑掉,沒走多遠遇到了借酒回來的呂伯奢,有兩種可能一是怕他報告官府,揭露自己的行蹤報仇,就分散他的注意力趁他不備把他殺了,二是怕呂伯奢晚年兒女都被自己殺了,孤苦伶仃的,說不定回去也是個死,就已然一刀給捅了。

歷史上曹操真的錯殺了呂伯奢一家人嗎,為何有人說殺的不冤?

27樓:麥田捕手去兜風

不是錯殺,因為曹操懷疑呂伯奢一家人合謀要害他。按理說當時曹操是在逃亡中,為了避人耳目呂伯奢就是再熱情款待曹操,也不應該大半夜的磨刀霍霍殺豬宰羊。而且也不應該大張旗鼓的去集市上買酒和小菜。

曹操本來就是乙個生性多疑的人,他是出於對呂伯奢的信任才答應呂伯奢到他家暫避禍端的。沒想到來到呂伯奢家後,呂伯奢是否是真的太過於熱情外出買菜打酒,還是外出去官府報官。呂伯奢還沒回來曹操就聽到磨刀聲,卻聽不到豬羊的叫聲,曹操就有點懷疑呂伯奢不是真心待他。

為了不讓自己的行蹤被別人發現,於是果斷地把呂伯奢的家人給殺害了。

和曹操一起的陳宮本是中牟縣縣令,曹操刺殺董卓未果,逃亡至中牟縣。街頭巷尾都是貼的抓捕曹操的畫像,被當地巡捕給抓到。幸虧陳宮賞識曹操的大義,才救了曹操一命。

和曹操逃亡中途徑呂伯奢家,看到呂伯奢的熱情曹操就打算留宿一夜。這次曹操懷疑呂伯奢家人陷害他,就先下手為強,而陳宮不滿意曹操濫殺。曹操便說到「寧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陳宮對曹操很是失望。

大家都知道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所以抓住曹操殺呂伯奢一家肯定有失偏薄。再說曹操一直也不承認是誤殺,所以有可能呂伯奢真的是想陷害曹操,因此才會有人說殺得不冤。

曹操殺呂伯奢的故事梗概,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情節

呂家人拿出刀來磨,準備殺豬待客。曹操聽見了磨刀聲,誤以為是要殺死自己,於是先下手為強,將呂氏家人殺盡。曹操離開呂家逃跑,路上正好遇見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擔心呂伯奢告發自己,於是揮劍砍死呂伯奢。陳宮因此責備曹操大不義。曹操卻回答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三國演義 主要人物介紹 1 曹操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