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皇帝順序表,宋朝皇帝列表

時間 2022-01-04 05:59:44

1樓:小溪閒談影視劇

1、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960)- 開寶九年(976) ,在位16年。

2、宋太宗趙炅(光義),太平興國元年(976)- 至道三年(997),在位21年。

3、宋真宗趙恆,咸平元年(998)- 乾興元年(1022) ,在位24年。

4、宋仁宗趙禎,天聖元年(1023)- 嘉佑八年(1063),在位40年。

5、宋英宗趙曙,治平元年(1064)- 四年(1067) ,在位3年。

6、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1068)- 元豐八年(1085) ,在位17年。

7、宋哲宗趙煦,元佑元年(1086)- 元符三年(1100) ,在位14年。

8、宋徽宗趙佶,建中靖國元年(1101)- 宣和七年(1125) ,在位24年。

9、宋欽宗趙桓,靖康元年(1126)- 二年(1127) ,在位1年。

10、宋高宗趙構,建炎元年(1127)- 紹興三十二年(1162) ,在位45年。

11、宋孝宗趙眘,隆興元年(1163)- 淳熙十六年(1189) ,在位26年。

12、宋光宗趙敦,紹熙元年(1190)- 五年(1194) ,在位4年。

13、宋寧宗趙擴,慶元元年(1195)- 嘉定十七年(1224) ,在位29年。

14、宋理宗趙昀,寶慶元年(1225)- 景定五年(1264) ,在位39年。

15、宋度宗趙禥,咸淳元年(1265)- 十年(1274) ,在位9年。

16、宋恭帝趙隰,德佑元年(1275)- 二年(1276) ,在位1年。

17、宋端宗趙昰,景炎元年(1276)- 三年(1278) ,在位2年。

18、宋衛王趙昺,祥興元年(1278)- 二年(1279),在位1年。

2樓:革闊

趙構的在位時間不對,應該是35年。

宋朝皇帝列表

3樓:宅只為

宋朝皇帝順序宋太祖趙匡胤 -- 宋太宗趙光義 -- 宋真宗趙恆 -- 宋仁宗趙禎 -- 宋英宗趙曙 -- 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 -- 宋徽宗趙佶 -- 宋欽宗趙桓 宋高宗趙構 -- 宋孝宗趙昚 -- 宋光宗趙惇宋寧宗趙擴 -- 宋理宗趙昀 -- 宋度宗趙禥 -- 宋恭帝趙隰 -- 宋端宗趙昰 -- 宋衛王趙昺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分為北宋和南宋。宋朝歷時320年,北宋歷167年,南宋歷153年,共有18帝。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強了**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問題。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宋高宗趙構南遷建立了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占領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

4樓:

宋朝皇帝分別是:

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宋仁宗趙禎宋英宗趙曙,宋神宗趙頊,宋哲宗趙煦,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宋高宗趙構,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惇,宋寧宗趙擴,宋理宗趙昀宋度宗趙禥,宋恭帝趙隰,宋端宗趙昰,宋衛王趙昺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

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

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

5樓:u愛浪的浪子

宋朝皇帝列表如下:

趙匡胤    宋太祖    公元960年

趙光義    宋太宗    公元976年

趙恆    宋真宗    公元997年

趙禎    宋仁宗    公元1022年

趙曙    宋英宗    公元1063年

趙頊    宋神宗    公元1067年

趙煦    宋哲宗    公元1085年

趙佶    宋徽宗    公元1100年

趙桓    宋欽宗    公元1125年

趙構    宋高宗    公元1107-公元1187趙旉    宋簡宗    1129年

趙昚    宋孝宗    公元1127-公元1194趙惇    宋光宗    公元1147-公元1200趙擴    宋寧宗    公元1168-公元1224趙昀    宋理宗    公元1205-公元1264趙禥    宋度宗    公元1240-公元1274

6樓:放肆旳青春時代

北宋(960年—1127年)

宋太祖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趙匡胤    960年—976年

宋太宗    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趙光義    976年—997年

宋真宗    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趙恆    997年—1022年

宋仁宗    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趙禎    1022年—1063年

宋英宗    體幹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趙曙    1063年—1067年

宋神宗    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趙頊    1067年—1085年

宋哲宗    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趙煦    1085年—1100年

宋徽宗    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趙佶    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

宋欽宗    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趙桓    1126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

宋高宗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趙構    1127年—1162年

宋簡宗    靖文元懿殤孝皇帝    趙旉    1130年—1130年

宋孝宗    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趙昚    1162年—1189年

宋光宗    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趙惇    1189年—1194年

宋寧宗    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趙擴    1194年—1224年

宋理宗    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趙昀    1224年—1264年

宋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趙禥    1264年—1274年

宋恭宗、法宗    孝恭懿聖皇帝    趙㬎    1274年—1276年

宋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趙昰    1276年—1278年

宋懷宗    恭文寧武哀孝皇帝    趙昺    1278年—1279年

擴充套件資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

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

宋朝立國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

7樓:空閒的迷茫者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宋朝共有十八位帝王,分別是:

1、太祖趙匡胤 ;

2、太宗趙炅 ;

3、真宗趙恆 ;

4、仁宗趙禎 ;

5、英宗趙曙 ;

6、神宗趙頊 ;

7、哲宗趙煦 ;

8、徽宗趙佶 ;

9、欽宗趙桓 ;

10、高宗趙構 ;

11、孝宗趙昚 ;

12、光宗趙惇 ;

13、寧宗趙擴;

14、理宗趙昀 ;

15、度宗趙禥 ;

16、恭帝趙㬎 ;

17、端宗趙昰 ;

18、末帝趙昺 。

國號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 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 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 後逐步統一中國,由於疆域相對南宋而言到達黃河以北,所以被後世稱之為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登基繼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趙構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紹興八年(1138年),以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為行都,稱為行在。

近代史學家陳寅恪稱宋朝為「天水一朝」。

8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分為南宋和北宋。

其中北宋的皇帝有:

1、太祖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趙匡胤    960年-976年;

2、太宗    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趙光義    976年-997年;

3、真宗    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趙恆    997年-1022年;

4、仁宗    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趙禎    1022年-1063年;

5、英宗    體幹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趙曙    1063年-1067年;

6、神宗    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趙頊    1067年-1085年;

7、哲宗    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趙煦    1085年-1100年;

8、徽宗    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趙佶    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

9、欽宗    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趙桓    1126年-1127年。

南宋的皇帝有:

1、高宗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趙構    1127年-1162年;

2、簡宗    靖文元懿殤孝皇帝    趙旉    1130年-1130年;

3、孝宗    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趙昚    1162年-1189年;

4、光宗    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趙惇    1189年-1194年;

5、寧宗    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趙擴    1194年-1224年;

6、理宗    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趙昀    1224年-1264年;

7、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趙禥    1264年-1274年;

8、恭宗、法宗    孝恭懿聖皇帝    趙㬎    1274年-1276年;

9、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趙昰    1276年-1278年;

10、懷宗    恭文寧武哀孝皇帝    趙昺    1278年-1279年。

宋朝的國號由來如下:

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

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 後逐步統一中國,由於疆域相對南宋而言到達黃河以北,所以被後世稱之為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繼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趙構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紹興八年(1138年),以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為行都,稱為行在。

近代史學家陳寅恪稱宋朝為「天水一朝」。

宋朝皇帝列表,宋朝皇帝列表要有年代

宋朝的 18位皇帝 列表及簡介 宋朝 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歸德軍駐紮在宋州 今河南商丘 次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即位,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 宋 定都汴梁 今開封 靖康年間,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趙構在臨安 今杭州 重建宋王朝,史稱 南宋 北宋宋太祖 趙匡胤 960...

宋朝歷代皇帝,宋朝歷代皇帝列表及簡介 宋朝皇帝介紹 宋朝有多少個

宋朝上承五代 下啟元朝就,分為北宋和南宋。共歷時320年,有18個皇上。宋朝歷代皇帝列表及簡介 宋朝皇帝介紹 宋朝有多少個 宋朝共有18位皇帝。1 宋太祖趙匡胤 927年3月21日 976年11月14日 960年,他以 鎮定二州 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

宋朝的皇帝排序及年號,宋朝皇帝列表及年號

1 太祖 趙匡胤 建隆 960年 963年十一月 乾德 963年十一月 968年十一月 開寶 968年十一月 976年十二月。2 太宗 趙光義 太平興國 976年十二月 984年十一月 雍熙 984年十一月 987年 端拱 988年 989年 淳化 990年 994年 至道 995年 997年。3 ...

大宋皇朝歷代皇帝表,宋朝歷代皇帝列表及簡介 宋朝皇帝介紹 宋朝有多少個

北宋宋太祖 927 976 即趙匡胤。宋朝建立者 960 976 涿州 今河北涿縣 人。原為後周殿前都點檢。建隆元年 960年 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奪後周政權,稱帝於開封,建宋朝,史稱北宋。自建隆三年 963年 起採取 先南後北 的統一戰略,攻滅荊南等南方割據政權,且在北方要地駐兵防守。又以杯酒...

宋朝哪個皇帝最好,宋朝最好的五位皇帝?

北宋應該是宋仁宗,因為當時宋朝國力還不錯,宋仁宗雖然沒有太大的成就,但是從亂世到治世,整體國勢向上的時候,君王不需要太多的干預,只需要無為而治,放寬對對民眾的限制對 的限制,讓國家自然的發展,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了,宋仁宗期間也出現了不少名臣。北宋後來國勢下滑和立國很多政策有關,後來的皇帝都想努力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