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東吳陸遜的功績和貢獻都有哪些什麼

時間 2022-01-29 08:15:37

1樓:匿名使用者

於公元222年率軍與入侵東吳的劉備軍作戰,以火攻大破劉備蜀軍的「猇亭之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這個是最主要的

東吳能為將帥之才的周瑜陸遜等人,在歷史上都有哪些出色的戰績?

2樓:娛樂也優雅

周瑜出身大族,自幼有名氣,在興平二年(195年)孫策與周瑜一同帶兵東渡長江,不久拿下丹陽。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軍南侵占領荊州,曹操向孫權緊逼,大軍壓境,孫權本意與曹操一戰,向下部詢問計策,孫權部下出現兩個戰營,主合和主戰兩派,於是,魯肅勸孫權召回在潘陽的周瑜,周瑜回到孫權身邊,向孫權分析曹操與孫權兩軍的勝敗關鍵,於是孫權採取周瑜建議,聯合劉備共同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周瑜為東吳開拓疆土,拿下江左大批地盤,為東吳培養了大批的將才和謀臣,呂蒙、魯肅等都是周瑜一手帶出來的,南郡敗曹仁,提出征伐的方案。

陸遜的主要功績有,與呂蒙共同擊敗關羽,奪取荊州,夷陵之戰大破劉備火燒七十里連營,石亭之戰敗曹休,官爵做到丞相,大都督,江陵侯。當時吳郡,丹陽地區多有山賊,陸遜帶人征討山越,斬殺山賊無數,因功被拜丁威校尉,屯兵利普。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讚賞陸遜的功績在,大將軍之上又設定上大將軍地位高於三公,陸遜被拜為上大將軍,左都護,並輔佐東宮。

綜上便是,周瑜和陸遜的其他功績。

3樓:情感導師墨無憂

周瑜的主要功績就是開拓江左,聯劉抗曹,也就是我們看到的赤壁之戰。而陸遜的主要功績則表現在和呂蒙一起打贏了關羽,把荊州拿下來了。

4樓:火鍋喵咪

周瑜與陸遜的功績基本等同,而周瑜最出色的戰績就是赤壁之戰了,同時平定了江東,陸遜火燒連營,並且參與了石亭之戰。

5樓:裊裊帶你讀書

其實周瑜的戰績還是挺多的,例如像著名的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等等,這些戰役其實都是周瑜自己組織的,而《三國演義》卻把這些戰役歸結到諸葛亮的頭上。

6樓:黛西

周瑜是一代豪傑,赤壁與南郡兩戰都展露出了他的才幹,其實陸遜是比不上周瑜的,也沒什麼大的戰績,歷史記載非常少,就是夷陵之戰了。

7樓:匿名使用者

東吳能最終建國成為三極之一,其出色的戰績數不勝數。周瑜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戰了,而陸遜自然是夷陵之戰了,這兩戰改寫了東吳的命運。

8樓:茂小貓茂

周瑜的赤壁之戰可是名不虛傳的,大大打擊了劉備。還有陸遜的夷陵之戰,也是著名的勝利之戰。

9樓:意難平

一提到周瑜,它在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應該是最著名的了。而陸遜則是在夷陵之戰中擊敗了劉備,所以是非常的出色的。

10樓:沉吟子卿

周瑜在歷史上可謂是做出很多出色的戰績,他有著過人的謀略,天生的才智。他之前和諸葛亮一起對抗曹操。和諸葛亮一起使出火燒赤壁的計謀。

使曹操的軍隊受到重創。陸遜做出火燒連營的計謀。

11樓:

東吳與劉備結盟在周瑜的帶領下贏得了赤壁之戰,陸遜在劉備討伐東吳時火燒連營,打敗了劉備十萬大軍。

請問歷史上周瑜和陸遜哪個對東吳功勞更大?

12樓:又見太空步

沒周瑜哪來的東吳?前期和孫策打下東吳又在赤壁大敗曹操保住了東吳 陸遜出山的時候東吳已經很強盛了 非要選乙個人功勞大的話 我選周瑜

13樓:

沒有周瑜 孫策打的下江東麼 - -? 就算打的下 他安得下江東麼 而且周瑜之才體現在能夠聽取別人的計策 之後加以運用 知人善人會用人 無論是赤壁之戰的苦肉計 南郡之戰甘寧的計策 都能夠表現出周瑜的知人善用 至於說陸遜 感覺他就是活的時間長點 陸遜的揚名戰是夷陵之戰的 那個時候陸遜都四十了 而且面對的敵人是如瘋狗一樣的劉備 打贏乙個要將沒將 要謀士沒有的廢物 我不覺得有多難 (夷陵之戰前黃忠就已經死了)而且最主要的 孫權給了陸遜有6000兵 而劉備只有5000 又在主場 地利人和 這要是還輸 就可以回家喝奶去了吧 - - 如果周瑜能活到40歲 基本他的取蜀計畫肯定成功 周瑜25歲領江夏太守 助孫策平江東 拒山越 28歲力助孫權保子 33歲攻黃祖 黃祖戰死 同年又在赤壁打破曹軍 之後攻南郡 和劉備軍加一起也沒有曹軍多 守城的又是徐晃 曹仁等名將 周旋了一年半 運用圍點打援 在劉備軍被打散的情況下 力克南郡 同年 取江陵 永安等地太守望風而降 可惜中途亡

14樓:王彥路

平心而論是陸遜 赤壁之戰我們就算按照三國演義的敘述而論 周瑜好歹還有個盟友呢 而夷陵之戰的時候陸遜面對的是空前強大的劉備 其戰力更勝當年赤壁時候的曹操 而陸遜只能靠自己 他頂著手下將領的質疑 堅持自己的戰略戰術 終於夷陵一戰大敗劉備 從根本上確立了東吳的國土面積 要知道周瑜當年的願望就是收回荊州 但他有生之年未曾實現 這一目標是在陸遜手裡實現的 而且其子陸抗也繼承他的志願於曹魏名將羊祜隔江對峙多年 守護吳國勞苦功高.

15樓:三秋之藍

就說一點

三國志吳書中周瑜魯肅呂蒙三人擠在乙個傳記中,陸遜一人乙個傳記。

16樓:匿名使用者

都為東吳作出了赫赫戰功,沒有他們就沒有富強的東吳,沒什麼功勞大功勞小的。

17樓:

周瑜要殺到巴蜀的戰略我實在是不敢恭維,另外陸遜**不能打了,石亭之戰是三國時雙方動用兵力最多的一次,充分證明了陸遜的軍事能力。人文氣質周瑜也比陸遜差的多,你可以讀一下陸遜給孫權上的表文的文采,陸遜可是文武雙全的吖。

長相陸遜三國志沒有記載,但是魏晉的習慣是長的帥氣的都會記載的,可以看出陸遜長相是差一些。但是除了長相之外陸遜各個方面都比周瑜要強一些,陸遜的另外乙個過人之處就是對子孫的教育。

18樓:月光雪水

陸遜,於公元222年率軍與入侵東吳的劉備軍作戰,以火攻大破劉備蜀軍的「猇亭之戰」。如果那時沒有陸遜的話,東吳早就沒了。

19樓:瑪格佩吉

周瑜燒赤壁,陸遜殺關羽,各有貢獻,不過根據三國演義所體現,陸遜此人本身沒多大本事,才能不及周瑜,是周瑜死了魯肅才任用他為大都督。

20樓:匿名使用者

人員和認同也很讓太陽花他熱氧化

21樓:匿名使用者

陸遜殺了關羽,那樣就亂了劉備的心智。因為三國鼎立當時算蜀國最強,陸遜挫敗了劉備,所以我認為陸遜功勞更大。

請問歷史上周瑜和陸遜哪個對功勞更大?

22樓:

當然是周瑜了!沒有周瑜用赤壁之戰大損曹操勢力,還用的陸遜出手嗎?那是吳國早滅亡了!

而且我一定要糾正一下那個被採納的所謂的正確答案:赤壁之戰諸葛亮並沒有參加(正史中),他當時在給劉備打後勤。你只知道周瑜有一場赤壁,那麼周瑜在赤壁之前的很多次勝利和之後的南郡之戰就完全忽略了?

你對三國的了解也太少了吧!

況且,夷陵之戰,(蜀國不可能湊齊70w人馬,那個神馬70w是羅貫中編的!~)孫權給了陸遜5w人,而劉備只有4w(人數問題歷史上有很大爭議但是很可能孫權比劉備多~就算劉備比孫權多也多不出來幾萬~),怒兵必敗。在戰爭前期還「各有勝負」。

至於石亭之戰,是周魴的主意,陸遜只是實行者。我實在不覺得陸遜真的很強。。。」

。。。。樓主 選擇了那個人,也就算了。但是那個最佳答案完全錯誤,演義黨!~我堅持我的意見。。。。。

23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人功勞側重不同。

周瑜為東吳奠基,陸遜為東吳守業。

24樓:wenner雪花

當然是陸遜了,周瑜打過一場赤壁之戰,還是諸葛亮出謀劃策的,陸遜打過兩場大仗,夷陵之戰大敗劉備七十萬大軍,歷史上稱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石亭之戰打敗曹休,而這兩個人回國後不久就死了。論官職也是陸遜高,周瑜官至南郡太守兼大都督,而陸遜官至丞相兼大都督,荊州牧。

所以覺得陸遜功勞比較大,他對三國鼎立之是做了巨大的貢獻而且他把諸葛亮對他的計謀轉移給了司馬懿身上,司馬懿的計謀轉移給了諸葛亮身上。

可惜一代名將絕後了

陸遜威武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的能力強些 ? 30

25樓:匿名使用者

本人首推周瑜,再推魯肅,呂蒙,陸遜

為啥?我認為這是歷史環境不同的原因,造就了成就不同,能力不同

周瑜瑜長壯有姿貌。

瑜少精意於**,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同時戰功赫赫,開創東吳基業,能輔佐無兵無卒的孫策坐大一方,鑲有東吳六郡,其後擔當託孤重任,討山越,伐黃祖,更是取得了赤壁之戰的輝煌戰績,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

魯肅戰略眼光獨到。是東吳集團的核心路線制定人,提出孫權劉表曹操三足鼎立的東吳版隆中對,為人木訥忠實,有長者之風。雖然對關羽問題上採取了避其鋒銳,但仍不失為極好的守成之將。

對東吳的穩定期了卓越貢獻

呂蒙東吳鷹派的代表人,白衣渡江為東吳掙得荊州,摧毀了劉備併吞東吳的野心

陸遜夷陵之戰捍衛了吳國,可以說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是東吳中後期的中流砥柱。官至丞相

可惜捲入立儲之爭,被孫權逼死,無有善終

26樓:安靜的坑妹

這個還真不好說,各有各的長處。三國志裡記載的很清楚,按孫權的意思來說,這四個大都督(吳國前期)在他心中的排行是;周瑜 陸遜 呂蒙 魯肅。當然,周瑜和陸遜比起來功績不多,但你要清楚,陸遜所處的時間正是三國的動盪期間,戰爭自然也多,而周瑜死的時候三國才剛剛開始,劉備一點權勢都沒有,主要是曹操和江東自己占領自己的領地,真正開戰是赤壁時才開始的

魯肅和呂蒙類似於一文一武的,根本就不能比,至於諸葛恪他是吳國後期的人物,在吳國後期那個極為動盪,君主敗壞的時期他是吳國的頂梁柱。

實際上這四個人各有各的長處,周瑜輔佐孫策 孫權兩位君主,為吳國打下基礎,開闢了三分天下。呂蒙收復荊州也立下汗馬功勞。魯肅雖然軍事上不行,但卻是吳國最優秀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陸遜同樣開闊疆土,也他替吳國守城池,整理國家要事與政治。

27樓:匿名使用者

1周瑜,2魯肅,3陸遜,4呂蒙

三國裡姜維和陸遜誰厲害,三國時期的姜維和陸遜那個比較厲害啊

我感覺應該陸遜比較強一點,因為陸遜畢竟是,出將入相,大敗劉備,其五略和文韜都非常深 回答 在三國裡,姜維和陸遜在謀略上都很厲害,不好評判。但是對於死,姜維要勝一籌。姜維,蜀漢丞相諸葛亮的衣缽傳承人,為了蜀漢假意降魏,而殉國。陸遜東吳的第四位丞相,陷入太子之爭,憂憤而死。智謀和聰慧當首陸遜。三國時期的...

三國中吳國陸遜是怎麼死的,三國時期的吳國的陸遜

1 陸遜是憂憤而死。2 人物簡介 陸遜 183年 245年3月19日 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 今江蘇蘇州 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 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 上大將軍 丞相。世代為江東大族。章武二年 222年 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為什麼才不亞陸遜 呂蒙的朱然會成為三國東吳最被低估的名將

其實大家覺得朱然被低估是因為受到 三國演義 的影響,畢竟大多數人了解三國都是從這本書中得來的,或者說是從這部影視劇中得到的。但其實真實的歷史上,朱然在東吳的地位不僅不低,反而十分超然,相當於關羽在蜀漢的地位,而且他與孫權一同長大,兩人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的。要知道,三國演義 只是一部 裡面有很多情節都...

歷史上三國時期的陸遜是什麼結局怎麼死的 還有孫權是怎麼死的

陸遜 183 245 本名陸議,字伯言,漢族,吳郡吳縣 今江蘇蘇州 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 軍事家,歷任吳國大都督 上大將軍 丞相。吳大帝孫權兄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於公元222年率軍與入侵東吳的劉備軍作戰,以火攻大破劉備蜀軍的 猇亭之戰 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後因...

三國時期的太史慈是怎麼死的,《三國演義》中東吳名將太史慈是怎樣亡的?

太史慈之死 太史慈,三國時期東吳名將。以孝 信 義見稱。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是個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學,後擔任本郡奏曹史。當時本郡與本州之間有嫌隙糾紛,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結案的判決多以先讓有司 掌刑賞之官吏 知事者較有利。其時本州的奏章已先發去有司處,郡守恐怕落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