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劉邦和項羽的兵力各是多少

時間 2022-01-28 20:15:06

1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自己就有20萬軍隊,加上韓信彭越和其它各路諸侯軍隊總共50多萬。韓信的布陣是,劉邦20萬墊後,中軍韓信10萬,兩側其他將領各領10萬。項羽的布陣很簡單,2萬騎兵居前,後面跟著8萬步兵。

戰鬥開始時,項羽領2萬騎兵攻擊韓信10萬中軍,韓信假裝敗退,項羽追擊,由於騎兵速度快,導致與後面8萬步兵脫節,韓信布置在左右兩側的20萬軍隊乘機夾擊項羽掉隊的8萬步兵,這時候韓信假裝敗退的10萬軍隊與劉邦墊後的20萬軍隊合兵一處,頂住了項羽率領的2萬騎兵的攻擊,戰鬥到這種地步結果已經沒有懸念。韓信勝在軍隊數量的絕對優勢,如果同樣都是十萬,那怕韓信有20萬軍隊,這種敗退就不是假裝了,就是真的潰敗。一旦韓信的中軍是真的潰敗,項羽就可以領2萬騎兵回援,那韓信布置在兩側的軍隊就報銷了。

當然,韓信是兵仙,如果軍隊數量沒有絕對優勢是不可能這樣排兵布陣的。項羽善帶精兵,兵鋒無人可擋,韓信軍隊沒有絕對的數量優勢,那就要麼防守打消耗戰,要麼退兵暫避兵鋒。

2樓:匿名使用者

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七十萬之眾,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 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後撤。 項羽與劉邦訂立和約後,立即率軍東歸。劉邦也打算西撤,但張良、陳平一致反對,說:

漢有天下太(大)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 養虎自遺患' 也。

①於是劉邦決定毀約追擊楚軍,並約韓信、彭越南下會師,合力擊楚。   漢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十月,劉邦引軍追擊楚軍至固陵(今河南淮陽北),韓信、彭越均未趕來。楚軍返身發動突然進攻,漢軍不支,退入壁壘固守。

但項羽未能乘勝擴大戰果,進一步圍殲漢軍,而與之對峙於固陵,這樣就使劉邦得以喘息待援。為使韓信、彭越安心助漢擊楚,打敗項羽,劉邦採納張良的建議,封彭越為梁王,並明確了2人的封地。韓信、彭越2人果然率部前來會師。

十月下旬,韓信引兵進占彭城,同時攻下楚地許多地區。   被劉邦封為淮南王的英布也遣將進入九江地區,誘降了守將、楚大司馬周殷,隨後合軍北上進攻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劉邦也由固陵東進,形勢對楚極為不利,項羽被迫向東南撤退。

十一月,項羽退至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築壘安營,整頓部隊,恢復軍力,此時楚軍尚有約10萬人。十二月,劉邦、韓信、彭越、英布4路大軍會師垓下。韓信軍30萬,分3路首先與楚軍接戰,韓信居中路,進攻失利,向後退卻,同時命左右兩翼投入戰鬥,楚軍受挫,韓信又返身衝殺,3路合擊,楚軍大敗,項羽被迫入壁而守。

韓信遂指揮各路大軍將楚軍重重包圍,楚軍屢戰不勝,但漢軍一時也難以徹底打敗楚軍。   為了盡快取勝,張良用計,讓漢軍夜夜高唱楚歌,瓦解楚兵鬥志。項羽夜聞 四面皆楚歌 ②,以為楚地已盡為漢所得,眼見大勢已去,便乘夜率領800精銳騎兵突圍南逃。

天明以後,漢軍得知項羽突圍,乃遣5千騎兵追擊。項羽渡過淮水後,僅剩百餘騎相隨,行至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因迷路耽擱了時間,被漢軍追及,項羽突至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手下僅剩28騎。   項羽指揮這28騎,將漢軍騎兵殺得人仰馬翻,再次殺開一條血路,向南疾走,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長江邊的烏江浦)邊,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乃令從騎皆下馬,以短兵器與漢兵搏殺,項羽一人 殺漢軍數百人 ①,自己 身亦被十餘創 ②,最後自刎而死,年僅31歲。

項羽死後,漢軍全殲楚軍,楚地皆降漢,獨項羽原封地的魯人不肯投降(楚懷王曾封項羽為魯公),後劉邦將項羽首級示魯,魯人乃降。至此,歷時4年半之久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漢高祖六年(西元前201年)二月,劉邦稱帝,建立西漢政權。

3樓:匿名使用者

漢軍約有30萬人,楚軍有10萬人,但是軍心士氣已經喪失了樓上的一看就知道是錯的,就是項羽突圍的時候都帶領八百騎突出重圍

4樓:

當時,威震天下的楚霸王項羽軍隊十萬,劉邦六十萬。

5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10萬,劉邦30萬。

十一月,項羽退至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築壘安營,整頓部隊,恢復軍力,此時楚軍尚有約10萬人。十二月,劉邦、韓信、彭越、英布4路大軍會師垓下。韓信軍30萬,分3路首先與楚軍接戰

6樓:匿名使用者

項羽500 劉邦50w 垓下之圍

項羽三萬兵力能打贏彭城之戰,十萬兵力為何打不贏垓下之戰?

7樓:匿名使用者

戰神項羽三萬兵力能打贏彭城之戰,十萬兵力為何打不贏垓下之戰?這個問題實際上非常簡單。首先這兩場戰役發生時間一前一後,地點乙個在楚國都城,乙個是江邊垓下。

彭城之戰是發生在項羽率軍平定齊地田榮之亂時,劉邦率軍進攻楚國都城彭城,項羽率精銳騎兵千里馳援。漢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劉邦大軍分北中南三路向彭城進攻,劉邦坐鎮中軍,在肖、碭地區,中、北、南三路皆會師。劉邦將肖、碭地區楚軍的抵抗擊潰後,進至彭城。

當時彭城,守兵寥寥,所有精兵猛將,都隨項羽伐齊,只剩老弱數千留守城中,聽說劉邦軍進城,紛紛逃散。劉邦進彭城後,一面令昌後兄周呂侯駐軍下邑(今河南夏邑),同時拜彭越為魏相使駐梁地。又令樊噲北攻鄒魯、瑕丘(今山東磁陽西二十五里)、薛(今山東騰縣東南),令樊噲率軍在今山東嶧縣、棗莊、鄒縣、曲阜、滋陽一帶駐守,以掩護彭城之安全。

一面在楚宮住下,收項羽美人,貸賂。將士日日置酒高會,歡呼暢飲。當時,劉邦及諸侯軍守備各地及樊噲守鄒魯之兵外,在肖碭及彭城,約三十萬人。

此時,項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中。

一、面臨兩線作戰。齊國尚未平定,回師救楚,則腹背受敵。

二、兵力的極大懸殊。劉邦諸侯聯軍56萬人,規模空前巨集大。項羽此時全部兵力不詳,但是必然遠少於56萬。

三、後方淪陷,孤軍深入。此時項羽楚地盡失,沒有根基地的孤軍只能速戰速決。

四、遠離戰場,長徒奔波。敵人則以逸待勞,利用防禦工事抵抗回師楚軍。

五、盟友背叛,政治大環境陷入極度孤立的狀況。

面對如此險惡的政治、軍事環境,項羽制訂了乙個大膽的戰略計畫。留下諸將攻齊,自率精騎三萬疾馳南下,由魯瑕丘擊破樊噲等軍後,即在胡陵至肖縣採取包圍閃擊。肖縣東南有劉邦軍數營駐紮。

項羽軍夜間抵肖,利用拂曉,由西向東反擊漢軍側背,早晨開始進攻,與漢軍大戰,中午便大破漢軍。漢軍對項羽軍的突然襲擊,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自相踐踏,亂作一團,被項羽軍於彭城近郊斬殺10餘萬人。最關鍵的一點是項羽戰略得當,戰術正確。

戰略上採用以精銳騎兵為主突襲閃擊,戰術上在拂曉時刻由西向東進攻敵軍側背,皆以攻其不備為主要原則。

總得來說,楚軍雖有種種不利,但此時楚軍正值鼎盛時期,兵多將廣,文有范增,武有季布、鍾離昧、龍且等猛將助陣,只有三萬楚軍馳援是因為時間緊迫,情勢危急,來不及等大部隊。決戰地點是楚國都城附近,楚軍戰意堅決。再看統帥軍力方面,楚軍是項羽親自統帥最擅長的騎兵,用來對陣以步兵為主的劉邦軍具有天然的優勢。

8樓:幹三老師

因為彭城之戰他的對手是志得意滿的劉邦,而垓下之戰他的對手是兵仙韓信。在楚漢爭鬥的四年歷史中,出現了兩位閃耀了整個時代的璀璨將星:項羽和韓信。

項羽是兵家「形勢」之學的代表人物,而韓信是兵家「陰陽」之學的代表人物。項羽作戰,以一往無前而聞名,曾經在彭城城下,以三萬騎兵擊潰了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堪稱冷兵器時代騎兵戰術的教科書。不過垓下之戰他有十萬兵力,為什麼失敗了呢?

這個原因並不簡單。

彭城之戰項羽的對手是志得意滿的劉邦。我們都知道,彭城之戰的由來是項羽攻擊齊地,而劉邦召集各路諸侯,盡起五十六萬大軍襲擊項羽的都城彭城。在這場戰爭中,由於項羽本部在外作戰,劉邦又有史無前例的人數優勢,所以劉邦壓根沒遇到什麼有力的抵抗。

而且他向來十分畏懼項羽,在鉅鹿之戰後,各路諸侯都對項羽「莫敢仰視」,是當時天下當之無愧的「戰神」級人物。這樣的一位戰神,卻神不知鬼不覺的被自己偷了老家,劉邦那種得意忘形可想而知。所以在項羽三萬人兵臨城下,對他大舉進攻的時候,劉邦一下子變得驚慌失措,不知道往東往西。

但垓下之戰,項羽的對手是不遜色於他的一代兵仙韓信。中國歷史上素來有兵家四聖的說法,也就是所謂的「韓白李岳,用兵最精」,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韓信。兵仙韓信,因為過人的軍事指揮才能,敏銳的洞察力,被歷代兵家推舉為名將之首。

這樣的一位絕世名將,他的排兵布陣之術決不在項羽之下。更不會犯劉邦那樣自得意滿的錯誤。垓下之戰韓信有七十萬兵力,而項羽只有十萬人,寡不敵眾的項羽被擊敗了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項羽之所以能打贏彭城,卻打不贏垓下也是有原因的:前者他面對的只是劉邦,而後者他面對的是兵仙韓信。

項羽 劉邦在垓下之戰後,項羽為何選擇「烏江自刎」而不選擇「過

項羽烏江自刎 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紮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 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 漢軍把楚地都占領了嗎?不然,為什麼漢軍中楚人這麼多呢?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回想過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

劉邦和項羽的故事,有關劉邦項羽故事

很高興您對中國古代歷史感興趣 希望多多進步 很高興您對中國古代歷史感興趣 劉邦與項羽的故事 詳細一點,除鴻門宴 5 鴻門宴。項羽的亞父范增給項羽出主意,設宴招待劉邦,實際是計畫在宴會上殺掉劉邦。這一訊息被項伯知道,項伯與劉邦交好,便把訊息告訴了劉邦,劉邦知道後,在宴會上藉機逃跑了 才給五分?不告訴你...

有關項羽和劉邦的故事,關於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故事

鴻門宴。項羽的亞父范增給項羽出主意,設宴招待劉邦,實際是計畫在宴會上殺掉劉邦。這一訊息被項伯知道,項伯與劉邦交好,便把訊息告訴了劉邦,劉邦知道後,在宴會上藉機逃跑了 才給五分?不告訴你!有關劉邦和項羽的故事 劉邦與項羽的故事 回答很詳細這一點是無可挑剔的,我看是抄襲的,我不贊成。不是自己的真才實學。...

項羽和劉邦是什麼樣的人,劉邦和項羽的關係是什麼?

劉邦的執行力 控制力比較強,有辦法把中間的阻礙打掉,拿捏輕重,掌握緩急。他清楚哪一些東西必須現在做,哪一些東西可以遲點再做,哪一些東西可以授權給別人做,哪一些東西必須親自做,通過這些手段逐漸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比如說,在危急時刻,劉邦總和張良 樊噲商量,對他們言聽計從。當知道項羽要擊破其軍時,立即採...

項羽和劉邦的性格有何不同,劉邦與項羽的性格處事對比

劉邦性格豪爽所以能聚天下之士,最後贏得天下。項羽指逞匹夫之勇,身邊的良將各個背叛他,最後失了天下。主要的差別如下 任人上,項王不能任賢,愛民也只是婦人之仁。劉邦卻能擇人任用,帳下不少賢相 大將,如樊噲 蕭何 張良 韓信 彭越 英布等。曾有一次韓信請劉邦封他為假 暫時 齊王,劉邦正欲發脾氣時,張良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