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向聽張良建議,為什麼殺韓信時張良沒有阻止

時間 2022-01-19 17:11:56

1樓:來自德勝巖英勇好鬥的紅葉石

張良是西漢時期難得的比較有智慧型的人物,他和韓信還有蕭何都是最早的時候跟隨著劉邦打天下的隨從,劉邦比較聽從張良的意見,其實也是分時間段的,基本上能聽張良的建議也都是在平定天下之前,在平定天下之後,張良比較機智地選擇了退位,不參與朝政也不給劉邦出主意,這其實是最有智慧型的選擇,雖然他們有蓋世功勞,但是難免會被君主懷疑。

任何帝王在登基以後都會對之前的功臣們有所懷疑,而很多能將們也因此被殺害,比如朱元璋就殺死了很多替他打天下的大臣們。當時劉邦要殺韓信的時候,已經是天下平定之時,劉邦本來就疑心很重,張良既然選擇了隱退,實在是沒必要為了韓信而引火燒身。

劉邦對樊噲這樣的親人都持有懷疑之心,何況他只是一介臣子,如果他此時為韓信說話,不僅劉邦不會聽從他的,有可能他還會因此喪命。此外,張良是比較早跟著劉邦的人,而韓信是後面才來的,論感情來說,張良與劉邦的感情更深,時間更久,並且張良與韓信並沒有很深的交情,於情於理,張良沒有必要為了韓信得罪自己的君主。

還有乙個原因就是韓信之前做過得罪劉邦的事情,有一次劉邦有難,希望韓信支援,韓信卻趁機提出要求,希望劉邦能給自己乙個齊王的封號,劉邦自然不願意,但是在當時緊急的情況下被迫答應,這種事情其實在劉邦當上皇帝後肯定是要秋後算賬的。

2樓:

主要還是因為張良和韓信關係並不是特別好,所以張良覺得自己並沒有必要冒這個風險。

劉邦殺死韓信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3樓:假如我有多啦

張亮沒有能力阻止劉邦殺死韓信,他不必為這個交情不太深的韓信冒這自己生命危險。

4樓:娛樂大雜蟹

張良雖然很受重用,在當時來說,也是無法阻止韓信的滅亡,主要是韓信不願意交出兵權。

5樓:原來你在已不在

那要看是為什麼人求情啊,韓信和張良又不熟悉,張良覺得沒必要為了乙個不相干的人讓他和劉備心生間隙。

6樓:我愛琳茵

這就要從劉邦為何殺韓信來分析。

因為韓信受人唆使,居功自傲的做事手段激怒了劉邦,卻因用人之際對其一再容忍,所以一有機會就把他除以而後快,這是張良也預設的。

7樓:

因為韓信與張良之間的關係並不太好,所以張良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8樓:卡布奇諾

張良只能在一些事情上給劉邦建議,並不能完全影響劉邦的決策。

9樓:

因為張良和韓信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所以也張良覺得自己沒必要阻止劉邦殺韓信。

香港歷史

10樓:金果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先後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南海郡番禺縣。

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政權的管轄之下。漢朝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

隋朝時香港隸屬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

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南遷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發展。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香港隸屬新安縣。

香港是乙個優良的深水港,曾被譽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

不惜以鴉片戰爭來從滿清**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展其遠東的海上**事業,從而了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的歷史。

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 香港全境的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於不同時期的三個不平等條約。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迫清**於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

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英國逼迫清**於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新界的租借,讓當時香港的面積擴大了十倍之多。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

根據《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50年不變,實行「一國兩制」,除防務和外交事務歸****管制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

擴充套件資料:

香港自秦朝起明確成為當時的中原領土(中原指以陝西中部、河南西部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

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歷史的變遷,讓香港從乙個當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漁村,演變成今天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國際大都會。

關於香港的地名由來,有這樣幾種說法:

1、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乙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名。

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 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 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製香、運香業。後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逐漸式微,但香港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2、香港是乙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裡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

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3、因「香姑」而得名。據說,香姑是一位海盜的妻子,海盜死後,她就佔據了這個小島。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小島以她的名字為名,稱之為「香港」了。

儘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當時香港島上的乙個小港灣、小村落。

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當時被英國殖民者占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

11樓:匿名使用者

1842年至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

劉邦一向都會聽張良建議,為什麼殺韓信時張良卻沒說不

劉邦一向都會聽張良建議,在殺韓信時張良卻沒說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人各有志,張良曾經已經勸過韓信,對張良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愧對韓信的了 二張良知道自己無法阻止劉邦殺韓信,他知道劉邦的為人和個性,沒必要把自己置入尷尬境地 三為了國家的利益和穩定,他以大局為重。劉邦手下有兩大集團,一是豐沛集團,二是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