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正史中是怎樣記載的,在正史中,關羽為什麼向曹操投降

時間 2022-01-16 18:32:07

1樓:文人的世界

三國歷史的領頭羊,唯才是舉,雄才大略,文武雙全,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東漢末年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詩人!魏王朝的奠基者。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志》中魏書一就有描述曹操的

3樓:碰號晚萬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陳壽《三國志·武帝紀》)

「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王沈《魏書》)

于禁:「且公聰明,譖訴何緣!」(《三國志·魏書·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

劉備:「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惟獨曹操,久未梟除,侵擅國權,恣心極亂。」(《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第二》)

孫權:「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周瑜:「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魯肅:「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彼曹公者,實嚴敵也」(裴松之注引《魏書》及《九州春秋》)「曹公威力實重」(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諸葛亮:「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張松:「曹公兵強無敵於天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第二》)

王沈:「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魏書》)

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目示)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攪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

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人之矣。」(《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

陸機:「曹氏雖功濟諸華,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辨亡論》)

石勒:「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晉書·載記第五·石勒下》)

崔浩:「劉裕平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八·晉紀四十》)

習鑿齒:「昔齊桓公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國,曹操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於數十年之內而棄之於俯仰之頃,豈不惜乎!是以君子勞謙日昃,慮以下人,功高而居之以上,勢尊而守之以卑。

情近於物,故雖貴而人不厭其重;德洽群生,故業廣而天下愈欣其慶。夫然,故能有其富貴,保其功業,隆顯當時,傳福百世,何驕矜之有哉!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

」(《漢晉春秋》)

李世民:對曹操品德評價:「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貞觀政要》)

劉知幾:「賊殺母後,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禍千王莽。」(《史通•探賾篇》)

司馬光:「知人善任,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

與敵對陣,意思安閒,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

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刈群雄,幾平海內。」(《資治通鑑》)

元好問:「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論詩絕句》)

張溥:「究其(曹操)初,一名孝廉也……孟德奮跳,當塗大振,易漢而魏,雖附會曹參,難洗宗恥……孟德御軍三十餘年,手不捨書,兼草書亞崔、張,**比桓、蔡,圍棋埒王、郭;復好養性,解方藥。周公所謂多材多藝,孟德誠有之。

使彼不稱王謀篡,獲與周旋,畫講武策,夜論經傳;或登高賦詩,被之管弦。又觀其射飛鳥,擒猛獸,殆可終身忘老,乃竟甘心作賊者,謂時不我容耳。漢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呂布,孟德實兼其長;此兩人不死,殺孟德有餘。

《述志》一令,似乎欺人,未嘗不抽序心腹,慨當以慷也。」(《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魏武帝集題辭》)

在正史中,關羽為什麼向曹操投降?

4樓:物天華寶

一般認為,關羽降漢不降曹。尤其是三國演義,為了突出關羽,還搞了土山約三誓:第一,只降漢帝,不降曹操;第二,兩位嫂嫂請給俸祿養贍;第三,但知劉備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

三者缺一,斷不肯降。事實上,這是**對於關羽的自我粉飾,關羽降曹操見於正史: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

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可見在曹操心目中,對於關羽是格外器重的,不過在曹操的心目中,關羽不過是乙個名將,只要對他厚待就行了。

關羽投降曹操了嗎,且看歷史記載:

其一,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備走奔紹,獲其妻子。備將關羽屯下邳,復進攻之,羽降。

其二,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

其三,關羽傳中: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可見在正史中,關羽的確投降了曹操,沒有什麼條件。只是儘管戰敗了,但是後來他仍然想著他以前的主子劉備,的確是很不錯的人,當時張遼曾問關羽,曹丞相對你如此厚愛,你為何投奔劉備,關羽說:羽嘆曰:

「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當時張遼很猶豫,不知道該如何向曹操回報。

遼欲白太祖,恐太祖殺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嘆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

太祖嘆曰:「事君不忘本,天下義士也。度何時能去?

」遼曰:「羽受公恩,必立效報公而後去也。」後來,關羽果然在白馬斬了顏良報了曹操的大恩:

事實上,關羽的確想向曹操俯首稱臣,可惜曹操太好色了,史載:《蜀記》曰: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

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與《魏氏春秋》所說無異也。

可見,關羽選擇劉備不選擇曹操,不是別的,而在於曹操當初把他的最愛奪取了。曹操是喜愛美色的人,假如當初忍一忍,關羽這樣的一流戰將不知會歸向何處。看看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哪乙個也不比關羽遜色。

曹操和關羽的真實關係其實是情敵?這可不是亂講,在正史《三國志》中有記載,「「朗父名宜祿,為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

布之被圍,關羽屢請於太祖(曹操),求以杜氏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意思就是說,劉備和曹操圍呂布,關羽向曹操請求,破城後娶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杜氏,曹操見關羽這麼著急,疑心這個杜氏有多麼漂亮,於是打敗呂布之後,「自納之」了。

後來,劉備為曹操所敗,關羽投降曹操(土山約三事則無,是創作出來的),曹操待關羽極厚,但關羽還是掛印封金,找劉備去了,大概這個「奪妻之恨」不能忘也是原因之一吧。

1.降漢不降曹:關羽投降,是向漢獻帝和大漢丞相,而不是曹操本人投降。

劉備是漢朝皇叔,雖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畢竟還是大漢丞相。關羽降漢,劉備本來就是漢朝皇叔,降漢沒有什麼問題。

2.張遼勸說:二人關係不一般,很鐵。當年白門樓,關羽救了張遼。如今,曹操大軍壓境,劉備不知去向,關羽死守必然戰敗。為保護關羽,張遼再曹操面前力保勸降關羽。

3.保護嫂子:**虛構的吧

4.不知劉備蹤影:發現劉備行蹤,立刻千里走單騎。

關羽的忠義是無可爭議的。不過對於曹操,關羽未免有點無情。曹操厚待關羽,想收復關羽的心,不想關羽忠義無法動搖,曹操也只能嘆息。

經勸說後而降,英雄也是人,有儲存自己姓命的念頭出現是非常正常的,否則那就真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了。

但是關羽也是有謀略的人物。

正史對曹操的評價?

5樓:匿名使用者

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

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魏書》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乙個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瞞」。

唐太宗說曹操是: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曹瞞傳》評價曹操: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好**。

裴松之寫過:「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於操為甚。——《三國志(注)》 」

周瑜評價曹操:「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

劉備評價曹操:「董卓首難,蕩復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皇后太子,鴆殺見害,剝亂天下,殘毀民物。」

陳琳評價曹操:「操贅閹遺醜,本無令德,僄狡鋒俠,好亂樂禍。幕府董統鷹揚,埽夷兇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

元稹評價曹操:「曹瞞篡亂從此始」——《董逃行》

劉知幾評價曹操:「罪百田常,禍千王莽。」——《史通·探賾》

洪邁評價曹操:「曹操為漢鬼蜮,君子所不道」——《容齋隨筆》

王夫之評價曹操:「曹操父見殺而興兵報之,是也;阬殺男女數十萬人於泗水,徧屠城邑,則慘毒不仁,惡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術也,非道也。」——《讀通鑑論》

古人評價曹操:「曹氏雖功濟諸華,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辯亡論》

顧炎武評價曹賊:「孟德既有冀州,崇獎跅馳之士,觀其下令再三,至於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於是權詐迭進,姦逆萌生。」

《三國志(注)》評價曹操: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

司馬光評價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強伉,其蓄無君之心久矣。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資治通鑑》

孫權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許邵評價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易中天評價曹操: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於雄。

曹操:「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關羽為什麼投降曹操,在正史中,關羽為什麼投降曹操 我說的是正史,請不要把三國演義裡的弄進來

劉備和張飛去結營,不料中計,打散啦。後來曹操又用計,把下邳給奪啦,導致關羽走投無路,後來曹操派張遼來說服關羽投降,張遼和關羽是老相識。可關羽寧死不屈,後來張遼說,如果關於死了。一是損了乙個英雄,二又違背了與劉備的桃園結義,三,二位嫂嫂又沒有人管了。後來無奈,只好投奔了曹操。在投曹操之前,他提了三個條...

曹操在三國演義裡是怎麼出場的,曹操在三國演義中初次出現的時候,是何官職

鎮壓黃巾起義,那時候曹操是典軍校尉 刺殺董卓沒成功 跑了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初次出現的時候,是何官職 應該是部尉 靈帝熹平三年 174 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任職期間 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 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

東漢末年,曹操在封建軍事集團割據混戰中取得政治優勢地位的原因是

曹操有兩個重要的點。1 九十年代初年以少勝多收編了三十萬黃巾軍 2 196年把獻帝弄到了許昌,在政治上佔據優勢 曹操有幾個面。1 遠交近攻 各個擊破。曹操在地理位置上非常不利,四面都是其他勢力,處理不好,可能遭到圍攻。曹操採取了戰國時期秦國用的辦法。離的近的如張繡 呂布就先打。2 曹操在袁紹面前主動...

正史中周瑜是怎麼死的,正史中周瑜是怎麼死的 真實的原因是什麼

病死的。算是英年早逝,不過也不是很早,畢竟漢朝人平均壽命才二十幾歲。羅貫中 三國演義 裡,作者基於文學藝術需要,周瑜被描寫成為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人物,最終被諸葛亮氣死 據 三國志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記載,周瑜應當出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享年35歲 虛歲36歲 關於他的死,上述...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曹操被貶,為什麼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貶,而在《三國志》中被褒

是因為封建思想的禁錮,也是自歷代的傳誦而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式。作者被傳輸的的思想是正統的 尊劉齊曹 思想,在封建的社會中,人們往往把支援皇帝的一方認為是正統的,而無論是處於什麼原因,什麼目的反對皇帝的一方都將被視為 逆賊 而棄曹的思想,就在這樣的傳統思想中一代一代的傳下來了。這個要關注作者的背景 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