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終生不立皇后有何隱情,請問秦始皇為什麼終生不立皇后?

時間 2022-01-11 11:41:37

1樓:匿名使用者

據歷史資料記載,秦始皇13歲即位後,並未親政,直到22歲,這9年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時間,但秦始皇並未立后。秦始皇親政後到39歲的17年是其自己掌權、統一六國的時間,儘管國事繁忙,但在後方立后也不費事,秦始皇仍未立後。從39歲到50歲時,秦始皇多在巡遊路上,但是立后以「母儀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秦朝雖是個短命的王朝,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時間立皇后。那麼秦始皇為什麼沒有立后呢?

有人認為是家庭因素影響了秦始皇,據《史記·呂不韋傳》記載,秦始皇的母親原是呂不韋的姬妾,呂不韋出於政治目的將已懷孕的趙姬獻給異人(即秦莊襄王),後來趙姬至大期生子政;又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秦莊襄王死後,身為太后的她仍經常與呂不韋重溫舊情。《史記·呂不韋傳》中記載:「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

」後來太后竟然又與繆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

2樓:及曉騫

秦始皇為了穩定朝中局勢,後宮之人背後都有一股勢力,為了平衡,為了不讓外戚勢力坐大才不立後。

3樓:******小小小么

可能是害怕皇后像他母親一樣,讓人一言難盡。而且秦始皇本身就比較有野心,希望能在事業上做出更大的成績,立皇后耽誤他成功!

4樓:番茄醬的花生醬

因為他的生母的事情,讓他仇視女人,也害怕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他的內心已經有陰影了。

5樓:難掩的喜

這可能是因為他的母后給他留下了一定的陰影,私生活很混亂,他不喜歡這樣,再就是後宮人太多了,他沒有這種興趣。

6樓:劇菁英

秦始皇不立皇后司法後宮專權,從而不奪取他後代的權利。所以他從不麗皇后。

7樓:忘川河畔遇蘇顏

是因為他母親的原因,讓他對女人已經產生了心理陰影,而後宮美女眾多,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還有就是他比較沉迷於修道和煉丹,對於女色的事情就不那麼上心了。

請問秦始皇為什麼終生不立皇后?

8樓:97樂於助人

為求長生延遲立皇后 秦始皇13歲即位到22歲親政,中間有9年的太平天子時間,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時間。即位3年,他便有資格立后,但前後9年都未立後。22歲到39歲的17年是其自己掌權、統一六國的時間,國事繁忙,在後方立后也不費事。

從39歲到50歲時,秦始皇多在巡遊路上,但是立后以「母儀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秦朝雖短,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時間立皇后,不是他來不及立皇后,實際上是他自己不願意,更非其母親不操心,也非大臣不盡職。」 秦始皇在有機會立皇后的時間內未立皇后有許多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很複雜的。

除性格多疑恐皇后掣肘外,還跟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和後宮美女過多有關。秦始皇曾4次巡視六國故地,其中3次都會見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長生不老之藥,甚至派徐福率領3000童男童女赴東海神山求藥。「正是有長生不老的厚望和六國佳麗充斥著後宮,一定程度上延遲了秦始皇立后的程序。

」 2、由怨母而仇視女人 史載,秦始皇的母親行為失謹,穢亂後宮,並生了兩個兒子。這使秦始皇在思想上受害甚深,可謂是終生難忘的傷痛。為此,他把母親趕出了首都咸陽,後來雖有悔過,但至死未讓她再住咸陽。

張敏說:「由怨母而仇視女人的心理陰影,使秦始皇長大後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發展。宮中眾多女人,僅僅是為滿足他的生理需要。

由母親行為而形成的心理障礙,也是秦始皇遲遲未立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東方六國的佳麗盡充後宮,要選乙個名門之後的賢淑女子也是乙個難題。何況秦始皇自認功德超過了古代的聖王——三皇五帝,皇后的標準難定,選定皇后就更難了。

9樓:洋堂主故事匯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后?分析有4點!

10樓:揚業

有四個原因 一:多不勝選:就是身邊美女太多,不知道選誰。

二:怨母仇女:因為他母親為人不儉點,所以對女人有偏見。

三:熱衷求仙:心思都花在求仙、求長生上面去了。

四:條件太高:秦始皇自視甚高,認為沒有哪個女人配得上他。]

11樓:潛凌鑲

我個人認為秦始皇不立皇后,是因為受到自己母親趙姬的影響,趙姬當了太后後和假太監嫪毐私通,生了兩個孩子,秦始皇很生氣, 他把趙姬嫪毐和他們的孩子全殺了,所以他有點不相信女人還有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講壇說的秦始皇自以為功勞大過三皇五帝,對皇后要求甚高所以很難在眾女中選擇可以與之相配的女子歷史上沒有關於秦始皇皇后姓名的記載,始皇陵中也沒有皇后陵的位置,現在一般的認為秦始皇沒有立后,因為他為求長生,不急於立后;另外一種觀點是說他因母後淫亂後宮,所以對女性有仇視,不願立後。]

秦始皇為什麼終身不立皇后?

12樓:歪史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第乙個大一統王朝,自認為功過三皇德過五帝,於是自稱皇帝。就這樣,中國歷史上第1個皇帝就此誕生。作為有史以來第乙個皇帝,自然更改了很多規矩。

為了避免子議父,臣議君的傳統,廢除諡法,改用數字排列皇帝順序,始皇二世三世一直到子孫萬世。雖然事與願違,最後二世而亡,這種稱呼也廢止,但是皇帝稱號被保留,秦國大部分官吏制度也被保留。

秦始皇開創這麼多,但是他當了皇帝之後,沒有冊立皇后,後來的秦二世胡亥也沒有冊立皇后,相反的是秦始皇尊趙姬為太后,在先秦,王后已經是乙個國家的標準配置商周、戰國都有王后。

在沒有成為皇帝之前,秦始皇於西元前338年開始逐步掌握權力,而後剪除嫪毐、呂不韋正是親政,成為貨真價實的秦王,無論如何按照傳統,他都得冊立乙個王后母儀天下,可是歷史沒有相關的記載。

也就是秦始皇,既沒有王后,成為皇帝之後也沒有皇后,在秦朝滅亡之後,秦始皇被作為反面教材,歷來不受文人的厚愛,基本上就是儒家眼中一迷信長生不老,殘暴不仁的典型樣品。

所以,歷代的文人,凡是有不好的詞都能往他身上加,作為典型暴君之一,歷來專門的史家又很少去研究秦始皇的相關歷史,後續王朝統治者更加的把他模板化成乙個反面樣板。

這樣的情況下,導致秦始皇皇后的史料相當缺乏,現在只能依據不多的史料推測,秦始皇死後長子扶蘇被誅殺,生母沒有記載,第十八子胡亥作為二世登基,生母也沒有記載,公子將閭以及公子高都沒有生母記載。

胡亥登基之後也沒有冊立皇后,但是他有妻子,根據這個記載可以說明,自秦始皇開始,秦朝已經形成一條不成文的制度,不冊立皇后,至於原因,秦始皇或許為了避免宣太后、趙姬這樣的人亂政而故意不冊立,而胡亥把這個不成文的制度繼承。

不論是宣太后或者趙姬,兩人都有私生子,前期宣太后重用自己家人,對秦昭王處處掣肘,在范雎的建議下秦昭王才攬權,而趙姬和情夫嫪毐更是陰謀擁立私生子,這讓剛剛奪權親政的秦始皇打定主意不立皇后,不立太子,避免他們過早建立自己勢力,就是為了避免外戚勢力干預朝政。

另外,乙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迷信長生不老,非常喜歡神仙方術,總是想著自己是皇帝,天命加成,不是一般的人,大概世界上沒有配得上他的皇后,他是打好注意長生不老的,皇后可不一定,所以沒有冊立皇后。

只不過,沙丘宮變來的太突然,歷史沒有給他回寰的玉帝,身死之後,秦國迅速崩潰。

13樓:汽車資訊推送

「立后」制度在戰國時期已經想成乙個完整的系統。秦孝公時期對於立太子和和立后有了限制和規定,其

中明媒正娶的妻子才能立為後,太子即位後,順理成章亦會成為太后。但是秦始皇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

皇帝,一生都沒有立皇后。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建立了各種制度,並定出皇帝的正妻為皇后、母親為皇太后的制度。可是秦始皇從22

歲到50歲,整整28年間自始至終都沒有立皇后,這個讓後宮佳麗艷羨多年的位置一直空著。

當然原因也有很多:

1..秦始皇生性多疑,對愛情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更是不信任。設立皇后之後,皇后一脈會成為乙個龐大的

姻親系統,對政治權利會有一定的干擾,更是對始皇帝想象的秦帝國千秋萬代傳下去的威脅。

2.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一直追求長生不老。

他曾四次巡視六國故地,,其中三次會見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長

生不死之藥,甚至派徐福率領3000童男童女赴東海神山求藥。長生不死的願望一定程度上延遲了秦始皇立

後的程序。

3.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東方六國的佳麗盡充後宮,要選乙個名門之後的賢淑女子也是乙個難題。(她們來

自不同的地方,很多對自己的故國念念不忘,對秦始皇懷著怨恨之心,秦始皇也不敢信任她們,甚至加重

了秦始皇的不安全感)何況秦始皇自認功德超過古代的三皇五帝,皇后的標準難定,選定皇后就跟難了。

4.現在很多人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

秦始皇的母親穢亂後宮,與嫪毐私通並生了兩個兒子。這使秦始皇內心受害極深,為此,他把母親趕出了

咸陽,後來雖有悔意,但至死都未讓她回咸陽。由怨母而仇視女人的心理陰影,也可能是秦始皇遲遲未立

後的重要因素。

5.皇后不僅僅是陪伴在皇帝身邊的乙個女子,還關係到儲君的位置。中國古代的儲君位置一向是長子為

先,所以立扶蘇為太子。但是《資治通鑑》上記載:「始皇二十餘子,少子胡亥最愛」。從這點上來看,秦

始皇不立皇后應該有自己的打算。史書上記載胡亥的母親去世較早沒有機會被立為皇后,也有人認為胡亥

的母親地位低下,秦始皇不可能立為皇后。如果立其他嬪妃為後,胡亥也就沒有機會成秦二世了。

秦始皇不立皇后一直是乙個謎,以上原因都只是猜測而已,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證據來證實秦始皇不立皇

後的真實原因。唯一的希望在條件成熟後開啟秦始皇陵看能否尋到蛛絲馬跡,估計希望很渺茫。

14樓:97樂於助人

為求長生延遲立皇后 秦始皇13歲即位到22歲親政,中間有9年的太平天子時間,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時間。即位3年,他便有資格立后,但前後9年都未立後。22歲到39歲的17年是其自己掌權、統一六國的時間,國事繁忙,在後方立后也不費事。

從39歲到50歲時,秦始皇多在巡遊路上,但是立后以「母儀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秦朝雖短,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時間立皇后,不是他來不及立皇后,實際上是他自己不願意,更非其母親不操心,也非大臣不盡職。」 秦始皇在有機會立皇后的時間內未立皇后有許多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很複雜的。

除性格多疑恐皇后掣肘外,還跟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和後宮美女過多有關。秦始皇曾4次巡視六國故地,其中3次都會見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長生不老之藥,甚至派徐福率領3000童男童女赴東海神山求藥。「正是有長生不老的厚望和六國佳麗充斥著後宮,一定程度上延遲了秦始皇立后的程序。

」 2、由怨母而仇視女人 史載,秦始皇的母親行為失謹,穢亂後宮,並生了兩個兒子。這使秦始皇在思想上受害甚深,可謂是終生難忘的傷痛。為此,他把母親趕出了首都咸陽,後來雖有悔過,但至死未讓她再住咸陽。

張敏說:「由怨母而仇視女人的心理陰影,使秦始皇長大後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發展。宮中眾多女人,僅僅是為滿足他的生理需要。

由母親行為而形成的心理障礙,也是秦始皇遲遲未立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東方六國的佳麗盡充後宮,要選乙個名門之後的賢淑女子也是乙個難題。何況秦始皇自認功德超過了古代的聖王——三皇五帝,皇后的標準難定,選定皇后就更難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何終生不立皇后

秦始皇疑心很重,雖然他會用人,但是還是回懷疑每個人,自己不知道該相信誰,而且美女那麼多不知道怎麼選擇。首先美女太多了據秦始皇史料記載,英正每毀滅乙個國家,就用圖畫畫下這個國家的宮殿,按照圖畫完整地在咸陽建造宮殿,把這個國家的美人帶進他的後宮。建國後,秦始皇在咸陽一帶修建了270多座宮殿,安置了1萬多...

秦始皇好不好。秦始皇壞不壞啊?

他,是個暴君,但同時又是個執政天才,任何人都有他的兩面性,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功要比過大出很多。有好也有不好。他統一了文字。怎樣評價秦始皇?怎樣評價秦始皇?秦始皇的評價如下 秦始皇雖然後期殘暴不仁,但是其作為封建王朝的開創者,對歷史的發展有重大貢獻,所有批判他的言論都是片面的,他是乙個應該被歌頌的人。...

秦始皇壞不,秦始皇是好的還是壞的?

孰可評千秋功過?秦始皇雖暴,但他一統中原.因此,看待任何人,任何物,不可說好壞,要從多個角度和立場進行客觀的評價.秦始皇要從多個角度和立場進行客觀的評價 功大於過,每個人都是天使和魔鬼的結合體,秦始皇也一樣,所以他既是好人也是壞人.有人說他壞,有人說他好,他建築了萬里長城,統一了七國,還作了不少大事...

為什麼秦始皇不採用儒家思想,為什麼秦始皇不採用儒家思想?而採用法家思想?

因為李斯是法家的,他建議秦始皇採用法家思想,還說了用法嫁思想的種種好處 因為女人的緣故韓非子 從政治上說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 義 提倡 仁 為最高的道德標準 而法家思想核心在於以法治國,強調以法治國 秦在同意前和統一後始皇的要求實際上和法家是接近的,首先在同意前要求強國就不能實行仁義,要打戰嘛,左右...

秦始皇真是呂不韋的兒子嗎,秦始皇真的是呂不韋的兒子嗎?

秦始皇不是呂不韋的兒子,秦始皇父親是秦莊襄王。秦莊襄王 前281年 前247年 又稱秦莊王,嬴姓,趙氏,本名異人,後改名為楚 一作子楚 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子楚早年曾在趙國邯鄲作質子,後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為秦國國君。莊襄王三年 前247年 五月丙午病逝,享年三十五歲。秦莊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