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的作者是誰歷史背景,木蘭詩的歷史背景

時間 2022-01-10 22:28:03

1樓:凝鈺涵

作者是 郭茂倩,字德粲(《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四),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勸傳》)。勸孫,源明子。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時為河南府法曹參軍(《蘇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誌銘》)。

編有《樂府詩集》百卷傳世,以解題考據精博,為學術界所重視。郭茂倩自幼受詩薰陶,對詩歌產生濃厚興趣。他熟知音律,善篆錄,才氣非凡,以編篡《樂府詩集》揚名後世。

《樂府詩集》一百卷,上採堯舜時歌謠,下迄唐代的新樂府詩,共五千三百八十九首。他根據樂府詩的性質、用途、**形成、時代特徵等,分為十二大類,並在每類詩前作了題解。歌辭中價值最大的是相和歌辭、清商曲辭,內含許多優秀民族民歌作品。

如千古流傳的《戰城南》、《陌上桑》和李白的《將進酒》、《蜀道難》、杜甫的《前出塞》、《後出塞》等。

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使大量詩歌得以儲存和流傳,為後人研究樂府詩提供了極大方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譽該書「徵引浩博,援據精審。宋以來樂府者無能出其範圍。」

《樂府詩集》把樂府詩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和新樂府辭等12大類;其中又分若干小類,如《橫吹曲辭》又分漢橫吹曲、梁鼓角橫吹曲等類;相和歌辭又分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嘆曲、平調曲、清調曲、瑟調曲、楚調曲和大曲等類;清商曲辭中又分為吳聲歌與西曲歌等類。在這些不同的樂曲中,郊廟歌辭和燕射歌辭屬於朝廷所用的樂章,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較少可取成分。鼓吹曲辭和舞曲歌辭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藝術價值較差。

但總的來說,它所收詩歌,多數是優秀的民歌和文人用樂府舊題所作的詩歌。在現存的詩歌總集中,《樂府詩集》是成書較早,收集歷代各種樂府詩最為完備的一部重要總籍。

郭茂倩自幼受詩薰陶,對詩歌產生濃厚興趣。他熟知音律,善篆錄,才氣非凡,以編篡《樂府詩集》揚名後世。《樂府詩集》一百卷,上採堯舜時歌謠,下迄唐代的新樂府詩,共五千三百八十九首。

他根據樂府詩的性質、用途、**形成、時代特徵等,分為十二大類,並在每類詩前作了題解。歌辭中價值最大的是相和歌辭、清商曲辭,內含許多優秀民族民歌作品。 如千古流傳的《戰城南》、《陌上桑》和李白的《將進酒》、《蜀道難》、杜甫的《前出塞》、《後出塞》等。

郭茂倩的《樂府詩集》,使大量詩歌得以儲存和流傳,為後人研究樂府詩提供了極大方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譽該書「徵引浩博,援據精審。宋以來樂府者無能出其範圍。」

背景: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數年,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它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后魏,這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儲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木蘭詩》的時代背景,當與北魏與柔然之間所發生的長期戰爭有密切的關係.柔然,亦稱蠕蠕,四世紀中,在蒙古高原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權,經常騷擾北魏.據歷史記載,從公元407年到493年80多年中,雙方發生的大戰役就有15次之多.

  從《木蘭詩》中所敘木蘭出征路線來看,離家渡過黃河後,經過了蒙特內哥羅(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東南百里.)燕山(即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木蘭詩》稱燕山,是為了這句成九字句.

)等地,也與當時情況相契合.這次出擊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接著,431年滅夏國,436年滅"北燕",439年滅"北涼".

在北魏十多年的經營下,到這時才結束了從304年開始的一百多年的黃河流或大亂,中國北部重新統一.這次戰爭是進步的,符合人民願望的.詩中的木蘭參加了這十多年的統一北方的戰爭,打敗敵人凱旋還鄉.

正因為這樣,《木蘭詩》千百年來流傳不衰,木蘭千百年來受到人民的傳頌和讚揚.

2樓:

有人則認為,《木蘭詩》產生於北魏,據史書記載: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間北魏與柔然(即蠕蠕)大的戰役就有20次,《木蘭詩》故事的歷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禦柔然入侵的反掠奪戰爭。作者在詩中不僅歌頌了木蘭的愛國熱忱,也通過充宮還鄉表現了她不羨慕功名利祿、熱愛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

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中指出:"詩中描寫的木蘭,確實表現了中國婦女的英雄氣概和高尚道德。""北魏有《木詩詩》一篇,足夠壓倒南北朝的全部世族詩人。

"《木蘭詩》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把它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1]

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又名《木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在中國文學史上(《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木蘭詩》講述了乙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據《商丘縣志》記載,木蘭是虞城營廊人。[2]《樂府詩集》是繼《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總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編。現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

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它蒐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3]

3樓:匿名使用者

《木蘭詩》最早著錄於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宋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把它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1]

一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又名《木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在中國文學史上(《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木蘭詩》講述了乙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據《商丘縣志》記載,木蘭是虞城營廊人。[2]《樂府詩集》是繼《詩經·風》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總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編。現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

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它蒐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3]

南朝陳後主時,由釋智匠在光大二年(568年)所編成的《古今樂錄》相繼問世,其中就有《木蘭詩》一首。據《樂府詩集》的編者宋代的郭茂倩說,此詩最早著錄於南朝陳智匠(梁武帝時任樂官)的《古今樂錄》。郭茂倩(1041年-1099年)宋人,宋代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勸傳》。

[18]

《樂府詩集》是繼《詩經》、《楚辭》[19]之後,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總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編。現存100卷,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

它蒐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3]

《四庫全書總目》稱「《建炎以來繁年要錄》載郭茂倩為侍讀學士郭裦之孫,源中之子,編撰有《樂府詩集》一百卷,提供了豐富的樂府詩,也是研究樂府詩的重要著作,「徵引浩博,援據精審,宋以來考樂府者無能出其範

補充: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

木蘭詩的歷史背景

4樓:

歷史背景:《木蘭詩》產生於北魏,據史書記載: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間北魏與柔然(即蠕蠕)大的戰役就有20次,《木蘭詩》故事的歷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禦柔然入侵的反掠奪戰爭。

作者在詩中不僅歌頌了木蘭的愛國熱忱,也通過進宮還鄉表現了她不羨慕功名利祿、熱愛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

5樓:貞觀之風

《木蘭詩》的時代背景,與北魏與柔然之間所發生的長期戰爭有密切的關係。柔然,亦稱蠕蠕,四世紀中,在蒙古高原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權,經常騷擾北魏。

據歷史記載,從公元407年到493年80多年中,雙方發生的大戰役就有15次之多。從《木蘭詩》中所敘木蘭出征路線來看,離家渡過黃河後,經過了蒙特內哥羅,到達燕山,也與當時情況相契合。這次出擊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

6樓:藍眼睛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當與北魏與柔然之間所發生的長期戰爭有密切的關係。

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蒙特內哥羅、燕然山一帶。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蒙特內哥羅」,「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據歷史記載,從公元407年到493年80多年中,雙方發生的大戰役就有15次之多。北魏這次出擊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接著,431年滅夏國,436年滅「北燕」,439年滅「北涼」。

在北魏十多年的經營下,到這時才結束了從304年開始的一百多年的黃河流或大亂,中國北部重新統一。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北方民族的尚武風氣;表達了北方人民憎惡戰亂,渴望和平的意願;對木蘭更是全面讚揚——勤勞善良、端莊從容,英勇戰鬥、保家衛國;尤為重要的是認為木蘭衝擊了封建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思想。

木蘭從軍的本源只是對父親盡了某種「獨特方式」的孝道:

(一)重孝道

詩的開場是「軍書十二卷,捲捲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鋪陳木蘭從軍的起因:點兵。父親參戰,卻無兒可替。

到戰事結束「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渲染木蘭急切回家的心情;

而詩的結尾處又用了整整乙個段落描寫木蘭棄官回鄉,重拾紅妝的喜悅。作者無時不在突出木蘭盡「孝」這一主題。「替父從軍」是特殊戰爭年代的一種獨特的「孝道」方式。

(二)淡化戰爭

詩中只有六句是關於戰爭的描寫「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隨後的「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也只是用冊封和賞賜來暗指木蘭在戰場上曾有過的機智和英勇。

疏於戰爭的描寫固然是不便於描寫女子在戰場的實景;更重要的是在淡化鮮明政治色彩的「忠」。從詩的內容、數量分配上也可以考量出《木蘭詩》作者並不打算表現「忠」軍愛國,僅是借勢讚揚木蘭的「孝」之不易。

(三)避開木蘭的女性特徵

古詩中既沒有對木蘭的從軍作戰生活做具體描寫,更沒有想過要描述木蘭的愛情生活,只是在結尾的兩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解開事實真相,這種敘事方式和隱喻風格也恰恰說明作者有意在避開「女扮**」。

參與戰爭的木蘭自始至終都是乙個男性角色。「男」木蘭在軍營實際生活的缺失,說到底也是因為這實在不符合當時封建社會主流思想。

只有獲得了男性的裝扮,木蘭才能做男人可以做的事——打仗。「替父從軍」的木蘭始終都是乙個「男」木蘭,在這個木蘭身上是沒有女性特徵的,因此以她來證明的「誰說女子不如男」、「巾幗不讓鬚眉」也只能是一種虛假的、表面意義上的男女平等。

詩《蟬》的作者是誰

蟬 唐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蟬 唐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 唐 雍陶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蟬 唐 許渾 噪柳鳴槐晚未休,不知何事愛悲秋。...

七步詩的作者是誰,七步詩作者是誰

七步詩 出自 世說新語 據傳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生動形象 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感情。但此詩是否系曹植所作,至今仍有爭議。有觀點認為,六朝時期文壇還未...

紅岩書裡用了多首詩詩歌的作者是誰

嗯 紅岩 裡的一首詩 任憑腳下響著沉重的鐵鐐 後面我忘了 謝謝 我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讀的一本長篇 巜紅岩 那時就會背這首 我的自白。書中說是陳然寫的,後的我在想真有陳然其人寫下的這首詩,還是 作者創作的人和詩,現在還不明白。應該是在四五年級時讀的紅岩,還有歐陽海之歌,這兩本書使我永生難忘,激勵著我的...

詩《蟬》的作者是誰,蟬古詩作者的名字叫什麼?

是啊,很多人都寫過。蟬 唐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蟬 唐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 唐 雍陶 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蟬 唐 許渾 噪柳鳴槐晚未...

憫農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以及它的簡介

憫農 即憐憫農民之意。古代很多詩人寫過 憫農 詩,流傳比較廣泛的是唐代詩人李紳的 憫農 詩,還有宋代詩人楊萬里的 憫農 詩等。憫農 唐 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汗 滴 禾 下 土。誰 知 盤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注釋 1 憫 憐憫。2 鋤禾 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