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以及它的簡介

時間 2022-08-24 13:37:32

1樓:匿名使用者

「憫農」,即憐憫農民之意。

古代很多詩人寫過《憫農》詩,

流傳比較廣泛的是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詩,還有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憫農》詩等。

憫農(唐-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釋]1.憫:憐憫。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

[簡析]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

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

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

2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詩人李紳所寫。《憫農二首》,題一作《古風二首》,是中唐詩人李紳年輕時所作的五言古詩。 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流傳甚廣。

竹石這首故詩的詩人是誰,竹石這首詩作者是清朝詩人鄭燮,整首詩運用了 的寫法

竹 石 清 鄭 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 雍正舉人 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 揚州八怪 之一,其詩 書 畫世稱 三絕 畫擅蘭竹。板橋先世,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 xi...

絕句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什麼。我還能默寫出他另一首絕句

絕句 人生無百歲 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詩人劉基,這首詩是五言絕句。還可以默寫出他的另一首絕句 五月十九日大雨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五月十九日大雨 這首詩,詩人通過對自然風雨的描寫,借景抒情,抒發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風雨過後,景色會格外美麗 遇到挫折,戰勝挫折後,會覺得人生更美麗。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代 劉基...

《七步詩》的作者是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己比喻成,把他的哥哥比喻成,詩中表示詩

詩人把自己比喻成鍋裡被煮的豆,把他的哥哥比喻成鍋底下燃燒的豆萁,詩中表示詩人內心悲憤的詩句是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望採納 曹植寫的,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為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漉豉 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 是指豆莖,曬乾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

請問《憶秦娥婁山關》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氣概

首詞表達了作者指揮 紅軍攻克婁山關後的激越情懷。婁山關又稱婁關 太平關,位於貴州遵義北大婁山的最高峰上,是四川與貴州的交通孔道。此處群峰攢聚,中通一線,地勢十分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婁山關一役關係著 紅軍的生死存亡。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確立了 的領導地位,會後由 王稼祥組成了軍事指揮小組。...

古詩《春思》作者賈主,這首詩的鑑賞?急

你說的是這首吧?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作者簡介 賈至 772 唐代文學家。字幼鄰,一作幼幾。洛陽 今屬河南 人。天寶初以校書郎為單父尉,與高 獨孤及等交遊。天寶末任中書舍人。安史亂起,隨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 758 春,出為汝州刺史,後貶岳州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