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後太空飛行員如何返回地球,需要再發射火箭嗎

時間 2022-09-21 10:35:58

1樓:不一樣噠社會喵

月球的引力本身就不高,因此返回地球時候不需要發射火箭,飛船本身的推動器就足夠讓火箭返回地球了。每次看飛船上太空都會看到轟烈的發射過程,那麼太空飛行員回太空時候需要重新發射一下嗎?不可能。

一方面是月球上面是沒有發射塔的,另一方面就是月球的引力很少,並不需要為了返回地球而建造火箭塔,飛船本身的推動器就能讓人類輕易返回地球了。

一、地球的引力跟月球的不同,導致了人類離開地球就必須靠著強大的發射火箭才可以衝出地球

當我們能輕鬆站在地球表面的時候,很多人都忘記了地球的引力是很強大的,所以人類公升空就必須有強大的火箭衝力,才能擺脫地球的引力進入太空。而月球的引力真的很少,所以我們看到的太空飛行員都會穿著一定重量的太空服,一方面是避免輻射,另一方面就是增加重量,否則輕輕一跳就可以跳到了宇宙之中;也因為月球引力不大,所以太空飛行員返回地球是不需要火箭的推動了。

二、月球的引力不大,只要能順利返回到火箭中,太空飛行員就可以靠著火箭本身的推動器返回地面

太空飛行員返回地球,只需要回到飛船中等待指令返回地球就可以了;月球的重量不大,飛船本身自帶的推動器足夠讓飛船返回到正常的軌道中,然後按照本身就設定好的發射角度以及降落位置等待機器操作就好了。相對於引力很大的地球來說,月球簡直就是夢幻的國度;沒有空氣的宇宙很多星球都是沒有引力的,所以並不需要建造發射塔,靠著推動器就可以完成返程了。

因此,登月成功後太空飛行員乘坐回飛船,就可以等待安全返回地面了。

2樓:宇宙旅行者狂風

倉有動力系統,可以將其推送到繞月軌道,然後和繞月飛行器對接返回地球,返回地球時只有返回倉回來。動力是登月艙自帶的火箭發動機提供的,返回時艙體分成兩段,著落部分留在月球,返回艙返回地面。

3樓:秋風體育

登月後太空飛行員是靠登月艙返回地球的,並不需要再發射火箭,主要就是靠登月艙的上公升級把他們帶回地球。

4樓:教育導師張老師

這些太空飛行員都是坐著宇宙飛船,然後通過宇宙飛船在太空燃燒燃料獲得動力才回到地球的,不需要再發射火箭。

5樓:小塔

當然需要,因為沒有發射就會沒有足夠大的風力。這樣就會有不好的結果。那麼也會起不來,這樣就不可以很好的起來。

火箭登月之後,太空飛行員是怎麼重回地球的?

6樓:淘淘淘奇

每次載人登月任務會有三名太空飛行員,但最終登月的只有兩名,還有一名太空飛行員則是駕駛指令服務艙繞月飛行。兩名登月太空飛行員乘坐登月艙降落月球,從而實現載人登月。

登月艙有個上公升級,降落月球表面後進行科考,要起飛的時候通過上公升級返回月球軌道。就像在月球表面發射一枚火箭那樣,把兩名太空飛行員送入軌道軌道,與軌道上的指令艙對接,接著進入返回軌道。再入大氣層的時候將服務艙拋棄掉,只剩下指令艙,太空飛行員就坐著指令艙返回地球,濺落在太平洋上。

登月艙上公升級最終會進入繞月軌道,並與指令/服務艙對接。然後,上公升級會被拋棄,指令/服務艙將會帶著太空飛行員飛回地球。指令艙服務艙帶著人員返回地球。

回到地球時只有乙個小小的著陸艙了,靠大氣層和降落傘減速,隨後掉進海浬實現著陸。返回時登月艙下半部分其實充當了發射架,所以從月球返回時不需要像地球那樣有100多公尺高的發射塔。

7樓:你罵我我吃虧

他們會成火箭返回地球。

8樓:長腿老頭

最為主要的是他們有一定的工具回來。

9樓:c2百賬號

他們還是乘坐火箭,然後返回地球。

10樓:匿名使用者

由返回艙供太空飛行員返回地球。

11樓:你就是個弟弟

利用火箭再次返回地球

12樓:鹹魚的夢想

他們會有工具回來的呀。

13樓:匿名使用者

利用飛船自帶的返回艙返回。

14樓:轉身回眸之間

他們是之前就準備了工具的。

15樓:你是真的皮

他們是有專門的工具,可以讓他們返回地球的

16樓:白改雨

可以讓他們返回地球的。

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架,登月的太空飛行員是怎麼返回的?

17樓:時空通訊

因此載人登月只能是乙個謊言,是這些製造謊言的老美**們忽略的乙個大漏洞。

這些人還在登月**中找到其他一些漏洞,如月球上沒有大氣沒有風,國旗卻在飄動;月球的天空漆黑,沒有星星。

這些人就不想想,乙個小**也不會犯這樣的低階錯誤。如果乙個國家級的**,那要動用多少專家學者進行精心地編織,豈能犯這種小兒科錯誤?

美國上世紀載人登月花費了幾百億美元,動用了幾十萬科技人員、幾百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力量,這麼多人和物去編織乙個謊言,竟被幾個書沒讀幾天的人找到一堆漏洞,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其實這些人只是由於藐視科學,從不學習和掌握正規渠道的資訊,或者說選擇性失明,以典型的「民科思維」推導,才會有這種低階認知。

在如今資訊發達資訊**的時代,只要稍微認真了解一下,就知道了nasa的載人登月任務太空飛行員返回是怎樣進行的。

月球上沒有發射站,卻有發射台,鷹號登月艙的返回艙就是從這個發射台上發射公升空,回到在月球軌道接應的指令艙的。載人登月的返回技術關鍵在於「鷹」號登月艙,它的艙體分上下兩個部分,上面部分叫上公升級,下面部分叫下降級。

這個登月艙在地球重力下為14.7噸,寬4.3公尺,最大高度約7公尺。

下降級主要用於登月艙脫離軌道艙下降時起作用,由著陸發動機、4個儀器艙、4條著陸腿組成。

上公升級是登月艙的主體,能容納2名太空飛行員,下降時和返回時,太空飛行員都在這個艙內。上公升級由太空飛行員座艙、返回發動機、推進劑貯箱、儀器艙、控制系統組成,有導航、控制、通訊、生命維持保障、電源等設施。

事實上為了節省空間降低重量,裡面連太空飛行員的座位也沒有設定,因此所謂「座」艙,實際上只是「站」艙,兩位太空飛行員在登月和返回時都是站立在裡面的。

太空飛行員在月球完成任務後,就將採集的月球樣本搬進上公升級艙內,進入艙內,啟動發動級公升空。

這時,上公升級就與下降級分離了,而下降級成為上公升級的發射架。這在當時是一項關鍵技術,尤其是整體斷開上下級各種連線,稍有差池就會艙毀人亡。

這個登月艙的主要資料指標引用如下:

上公升級

乘員: 2人

成員艙容積: 6.65 m³ (235 ft³)

高:3.76公尺

直徑:4.2公尺

最大燃料裝載量: 4,670千克

艙內氣氛:100%氧氣250公釐汞柱(33 kpa)

供水:2個19.3公斤(42.5磅)水罐

冷卻劑: 11.3公斤(25磅)乙二醇乙酸脂/水溶液

反作用力控制系統推進劑量:287公斤(633磅)

反作用力控制系統推進器:16個推進器,4套,每套4個,每個提供445n推力

反作用力控制系統推進劑: n2o4/udmh(四氧化二氮/不對稱二甲肼)

反作用力控制系統比衝量: 2.84 kn·s/kg

上公升級推進系統推進劑量:2353公斤(5187磅)

上公升級推進系統推進器: 15.6kn (3,500 lbf)

上公升級推進劑:n2o4/航空肼50 (不對稱二甲肼/聯氨)

aps pressurant: 2個2.9公斤氦氣罐,罐壓21mpa

發動機比衝: 3.05 kn·s/kg

推重比: 0.34 lbf/lb (3.3 n/kg)

ascent stage delta v: 2,220 m/s (7,280 ft/s)

電池: 2套296 a·h銀鋅電池

電源: 28v直流電, 115v 400hz交流電

下降級

高:3.2公尺

直徑:4.2公尺

支撐腿跨度: 9.4 m (30.8 ft)

最大燃料裝載量: 10,334 kg (22,783 lb)

供水: 1個151公斤水罐

供電: 2套296 a·h銀鋅電池(次系統)

推進劑量: 8,165 kg (18,000 lb)

下降級推進系統推力: 可調範圍為45.04 kn (10,125 lbf)~4.56 kn (1025 lbf)

下降級推進系統推進劑: n2o4/航空肼50 (不對稱二甲肼/聯氨)

dps pressurant: 1個22 kg超臨界氦罐,罐壓10.72 kpa.

發動機比衝: 3050 n·s/kg

descent stage delta v: 2,470 m/s (8,100 ft/s)

電池: 4套400 a·h銀鋅電池請注意,每次登月,登月艙都會被拋棄,其中下降級留在了月球,上公升級丟棄在月球軌道,最終也掉落在月球上。

上世紀執行載人登月的飛船是阿波羅號,飛船分為三個部分,即指令艙、服務艙、登月艙。指令艙是太空飛行員們生活和工作的艙室,也是全飛船的控制中心,是個圓錐體,高3.2公尺,重約6噸,直徑最大處3.

9公尺。除了有10臺姿態控制發動機以及各種儀器裝置,還有太空飛行員生活14天的必需品和救生裝置。

阿波羅飛船返回地球軌道後,指令艙就變成返回艙,與服務艙脫離,載著太空飛行員返回大氣層,最終在降落傘幫助下濺落在海上,由等候在那裡的接應人員救起。

服務艙為圓筒形,高6.7公尺直徑4公尺,重25噸,裝置有主發動機和由16臺火箭發動機組成的姿態控制系統。實際上服務艙主要作用就是飛船往返月球的運載系統,返回地球軌道,返回艙與服務艙脫離後,服務艙就被丟棄在地球軌道,成為太空垃圾。

實際上每次登月,最終回來的就是那個圓錐形的指令艙。

登月艙安裝在指令艙前面,飛船到達月球軌道後,登月艙按計畫與指令艙分離,啟動發動機向月表降落。

兩位航天員乘登月艙登月,一位航天員在指令艙繞月飛行,等候接應登月的太空飛行員回歸。

上世紀載人登月的成功,是舉世矚目的一次壯舉,是人類走向太空的一次重要嘗試,是人類走向深空的乙個開端。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感謝粉絲朋友們一直以來的關注支援與厚愛。

18樓:宇宙觀察

人類文明史不過萬年左右,科學史最多不過500年,在過往那些流逝的歲月中,如果非要挑出一些「驚天動地」的成就,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的載人登月,肯定能算乙個。

二戰結束之後,鐵幕落下的世界分成了美國和前蘇聯兩大派別,雙方在除了直接戰爭之外的各大領域都了較量,而航空航天作為當時的新興高技術領域,自然也成了美蘇的角力場,在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和第乙個太空人,以及第一顆月球探測器後,美國坐不住了。

時任美國**甘迺迪在國會發表演說,聲稱要在70年代來臨之前,也就是10年之內,把美國太空飛行員送上月球並安全帶回,這一巨集偉計畫就是後來的「阿波羅登月工程」,同時它也是美國繼二戰時期「曼哈頓原子彈工程」之後,又一次「舉全國之力」的不計成本計畫。

1969年7月16號,在70年代來臨之前的最後幾個月內,nasa開始了阿波羅11號任務,三名太空飛行員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柯林斯,乘坐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奔赴月球。

7月20號,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進入登月艙,並與坐鎮指揮艙的柯林斯分離,成功軟著陸到了「靜海基地」,阿姆斯特朗由此成為了第乙個踏上月球的人類,奧爾德林則是第二個。

兩位太空飛行員在月面部署了,諸如雷射反射鏡等一系列科學裝置後,開始收集月球岩石標本,兩個多小時的月面行走結束後,兩名太空飛行員帶著幾十公斤的月岩和月壤回到了登月艙。

目前關於登月陰謀論最多的,就是「太空飛行員離開月球」這一步,因為美國沒有在月球建發射塔,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乙個小小的登月艙,就能把兩名太空飛行員加幾十公斤月岩送上月球環繞軌道,與指揮艙對接。

但抱這一想法的人,顯然是沒認真考慮過月球的引力,以及登月艙上公升級的功率。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質量只有地球的1.2%,引力強度為地球的六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月球沒有大氣,這意味著登月艙上公升級的速度,只要達到一次2.4km/s,就能長期保持這個速度,進而離開月表。

地球上的火箭發射其實可以不要發射塔,但不要發射塔的火箭都是小火箭,運載能力有限,所以發射塔和火箭發射之間,並不是缺一不可的關係,地球上使用發射塔,更多的是為了保證大推力火箭的安全發射,而不是說沒有發射塔火箭就無法發射。

基於月球優渥的引力強度,和沒有大氣阻力的環境,科學家們很早就準備把月球當做人類文明,未來探索太陽系的跳板。

太空飛行員登月後為什麼要立刻被隔離星期

如果月球上有細菌,它們可能會被太空飛行員意外帶回地球,這可能會對人類造成傷害。因此,太空飛行員需要進行隔離觀察,並通過透明的玻璃窗觀察他們,以了解基本情況。當然,它也需要維護半個月到乙個月。太空飛行員對於探索宇宙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說,在太空飛行員明亮美麗的外表下,他們暗暗遭受了許多未知的痛苦。首先...

太空飛行員登月後,如果無法返回地球該怎麼辦

如果無法返回地球就趕緊發資訊給地球,然後盡可能自救想辦法生存等著地球上派人來救。可以再派一架飛船前去營救,但是必須掌握好時間,盡早前去營救。等死。月球上沒有水 食物和氧氣,所以當無法返回地球的時候,只能默默地等待死亡。太空飛行員假如登月後無法返回地球,那麼等待他的就只有毀滅。我們都知道,上世紀美國和...

不懼生死的太空飛行員,登月後為什麼不敢眺望地球?

不懼生死的太空飛行員,登月後不敢眺望地球,我覺得應該是害怕自己回不到地球,對地球更加想念吧。可能是恐懼,也可能是自己對家的思念之情不能控制,家就在眼前卻不能回去的無奈。對家的渴望十分強烈。因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的話,會感覺到地球是個龐然大物,因為地球比月球大14倍,而且地球上能反射太陽光,會比較刺眼,...

月球是否有毒,為什麼登月的太空飛行員都會出現怪病

先說一下這個所謂 怪病 的病症。得了這個病的是所有到過月球的12名美國太空飛行員,他們從月球回來後,都得了一種病,這個病很像花粉症,會帶有打噴嚏 流鼻涕等症狀,還有喉嚨痛。畢竟是到過太空的人,人們就開始懷疑是不是外太空的細菌病毒或是外太空的輻射引起的人體的變異的一種反應,反正各種推測都出來了。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