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月球跟成功返回地球,哪更容易

時間 2022-02-26 23:26:08

1樓: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上萬年的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開啟了工業時代。科技的強大讓人類文明很快就實現了巨大飛躍,上個世紀是乙個偉大的世紀,是人類科技發生質的飛躍的時代。

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理論,比如愛因斯坦,特斯拉,相對論等都是出現在上個世紀。而上個世紀人類最偉大的成就是在科技的幫助下,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自然免不了要探索各個星球,而上個世紀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地外星球探索計畫就是阿波羅載人登月計畫。可以說在那個時間,人類才剛剛走出地球不久,敢於嘗試進行載人登月,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雖然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離我們只有38萬公里,但是想要將人送上月球,並且還要安全返回地球,那對於人類科技的考驗是巨大的。當然,這個考驗最終成功了,1969年,阿波羅11號載著三名太空飛行員成功登上月球,完成短暫的月球考察之後,又成功返回了地球。

現在距離1969年載人登月已經過去了51年,阿波羅登月仍然經常被人們提起。要知道自從半個世紀前完成載人登月之後,直到現在我們再沒有進行過一次載人登月。於是出現「登月**論」,認為上個世紀的載人登月是一場**。

那麼真的是一場**嗎?當然不是,要知道,雖然近半個世紀,人類再沒有進行過一次載人登月,但是各種探測器對月球可是進行了更詳細的探測。51年前的載人登月,在月球上留下了很多的痕跡,包括一面旗幟,丟棄的登月艙以及太空飛行員使用過的一些垃圾。

這些東西存在於月球表面,是可以被探測器觀測到的,如果這是一場**,那麼根本瞞不過探測器的眼睛。早就有官方出來進行噴了,可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的官方進行噴擊,說明各國的月球探測器都觀測到了阿波羅登月留在月球上的痕跡。

由此可見,半個世紀前的阿波羅登月是不用懷疑的事實。既然當年的登月是事實,於是有人又提出了這樣乙個問題:那就是登陸月球跟成功返回地球,哪乙個更容易?

載人登月並不是乙個單向旅程,而是雙向的,成功登上月球之後還要能夠成功返回月球,這才是整個登月的過程。

如果在登月和返回地球的任何乙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載人登月都是失敗的。那麼這兩個過程哪乙個更容易一些呢?其實只要我們大體了解一下整個登月過程,你就會明白。

阿波羅登月飛船準備好之後,首先由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將它送入太空,要知道從地球出發的登月飛船重達百噸,即使是現在的航天技術想要將如此重的飛船送入太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在51年前,美國就可以做到,可見美國在航天技術領域的確非常了不起。

阿波羅11號飛船脫離地球進入太空之後,並不會馬上前往月球,而是先圍繞地球軌道執行2.5天之後,才加速向著月球前進。我們先來看下阿波羅11號的組成部分,它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指令艙、登月艙以及服務艙。

這三個部分都是獨立的存在,它們在地球組合為乙個飛船整體,向著月球前進。在從地球前往月球的過程中,提供動力的是服務艙,由於地月的距離只有38萬公里,所以阿波羅11號只需要一周左右就可以到達月球軌道。這個時候,服務艙的主發動機開始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為下面的登月做準備。

進入繞月軌道後登月艙和指令艙開始分離,登月艙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部帶著著陸火箭及工作儀器,上部帶著返回火箭及相關人員。當登月艙下落時,下半部分的的火箭工作,讓飛船減速並平穩停在月球表面。接著就是太空飛行員出艙,進行各種探測活動。

太空飛行員登月成功之後,只能在月球表面進行很短時間的探測和採集活動,然後就需要為返回地球做準備。可能有人擔心從月球公升空需要強大的推力,可事實上從月球進入太空是比較容易的,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困難。

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而且還沒有大氣層,這為我們從月球返回太空節省了大量的助力。如果月球有厚厚的大氣層,即使只是一顆衛星,我們的登月飛船想要順利返回太空,需要的助力就會增加很多。大氣層對飛船公升空造成的阻力還是非常大的。

51年前,美國之所以敢於挑戰登月,正是看到了月球的兩大優勢,乙個是重力比較低,另乙個則是沒有大氣層。在這種情況之下,只需要給登月的返回艙配備不太多的燃料,就有足夠的動力可以將太空飛行員送入環月軌道。

返回艙進入環月軌道之後,指令艙就會主動與返回艙完成對接,太空飛行員順利進入指令艙,然後丟棄返回艙,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一周之後,指令艙到達地球軌道,這個時候太空飛行員乘坐著陸艙返回地球。著陸艙返回地球的時候,其實也是非常危險的,地球厚厚的大氣層以及重力影響,會給著陸艙帶來很大的壓力。

著陸艙靠大氣層和降落傘減速,最後掉進大海中實現軟著陸,最後,地面工作人員將太空飛行員打撈上船,至此,整個返回過程才算正式結束。看完以上登陸月球跟返回地球的過程,相信很多朋友也明白了哪乙個相對容易一些。

相對來說,從月球返回地球更容易一些,因為太空飛行員離開月球風險是較小的,而在太空中一周的返回時間也是比較安全的。最危險的乙個環節就是著陸艙從太空返回地球,事實上這乙個環節只要提前檢查好,基本也不會出現問題。

而飛船要從地球出發前往月球,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火箭將上百噸的飛船送入太空的這個過程。要知道在半個多世紀以來火箭發射的成功率也不是100%,經常也會有發射失敗的時候。對於太空飛行員的飛船來說,一旦發射失敗,有可能面臨的就是船毀人亡。

正是由於從地球出發前往太空,不僅花費巨大,而且還有安全隱患,所以科學家計畫在未來將探索太空的發射基礎建在月球上。如果我們能夠在月球上建立發射基地,那麼人類進入太空的各種發射任務就容易了許多,而且安全性也會大幅提高。

可見,月球對於人類未來的太空戰略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不久的將來,不僅是人類重要的資源開採基地,而且還會是我們走向星空的重要中轉站。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我們期待著它的到來。

2樓:阿樂秋季雨

這兩個哪個都不容易,畢竟不確定因素有太多了,稍有不慎,全盤皆廢,所以要感謝科研人員的努力。

3樓:夏見冬

我認為第乙個更容易些,因為它可以靠火箭推動輕鬆到達,而回的時候少了這些就非常麻煩了。

4樓:你到底敢不敢

我覺得登陸月球吧,畢竟在地球上都可以盤算出最近的行駛路線,但是回來的時候如果失去了,控制得非常的困難。

5樓:周**強強

我個人認為登陸月球更加容易一些,因為在登陸前我們可以做很多的實驗而且對於能量的收集也是比較容易的,而返回地球必須在登月之前就已經做好返回的一切準備,是不可能允許有失誤的,因此登陸月球要比返回地球更加容易一些。

6樓:辣辣不辣啦啦啦

相比之下登陸月球更容易一些。因為返回地球所需要計算的更多。除了燃料的問題,還有月球引力也是要計算在內。所以返回地球更加困難一些。

登陸月球跟成功返回地球,哪乙個更容易?

7樓: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上萬年的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開啟了工業時代。科技的強大讓人類文明很快就實現了巨大飛躍,上個世紀是乙個偉大的世紀,是人類科技發生質的飛躍的時代。

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理論,比如愛因斯坦,特斯拉,相對論等都是出現在上個世紀。而上個世紀人類最偉大的成就是在科技的幫助下,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自然免不了要探索各個星球,而上個世紀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一次地外星球探索計畫就是阿波羅載人登月計畫。可以說在那個時間,人類才剛剛走出地球不久,敢於嘗試進行載人登月,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雖然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離我們只有38萬公里,但是想要將人送上月球,並且還要安全返回地球,那對於人類科技的考驗是巨大的。當然,這個考驗最終成功了,1969年,阿波羅11號載著三名太空飛行員成功登上月球,完成短暫的月球考察之後,又成功返回了地球。

現在距離1969年載人登月已經過去了51年,阿波羅登月仍然經常被人們提起。要知道自從半個世紀前完成載人登月之後,直到現在我們再沒有進行過一次載人登月。於是出現「登月**論」,認為上個世紀的載人登月是一場**。

那麼真的是一場**嗎?當然不是,要知道,雖然近半個世紀,人類再沒有進行過一次載人登月,但是各種探測器對月球可是進行了更詳細的探測。51年前的載人登月,在月球上留下了很多的痕跡,包括一面旗幟,丟棄的登月艙以及太空飛行員使用過的一些垃圾。

這些東西存在於月球表面,是可以被探測器觀測到的,如果這是一場**,那麼根本瞞不過探測器的眼睛。早就有官方出來進行噴了,可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的官方進行噴擊,說明各國的月球探測器都觀測到了阿波羅登月留在月球上的痕跡。

由此可見,半個世紀前的阿波羅登月是不用懷疑的事實。既然當年的登月是事實,於是有人又提出了這樣乙個問題:那就是登陸月球跟成功返回地球,哪乙個更容易?

載人登月並不是乙個單向旅程,而是雙向的,成功登上月球之後還要能夠成功返回月球,這才是整個登月的過程。

如果在登月和返回地球的任何乙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載人登月都是失敗的。那麼這兩個過程哪乙個更容易一些呢?其實只要我們大體了解一下整個登月過程,你就會明白。

阿波羅登月飛船準備好之後,首先由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將它送入太空,要知道從地球出發的登月飛船重達百噸,即使是現在的航天技術想要將如此重的飛船送入太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在51年前,美國就可以做到,可見美國在航天技術領域的確非常了不起。

阿波羅11號飛船脫離地球進入太空之後,並不會馬上前往月球,而是先圍繞地球軌道執行2.5天之後,才加速向著月球前進。我們先來看下阿波羅11號的組成部分,它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為指令艙、登月艙以及服務艙。

這三個部分都是獨立的存在,它們在地球組合為乙個飛船整體,向著月球前進。在從地球前往月球的過程中,提供動力的是服務艙,由於地月的距離只有38萬公里,所以阿波羅11號只需要一周左右就可以到達月球軌道。這個時候,服務艙的主發動機開始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為下面的登月做準備。

進入繞月軌道後登月艙和指令艙開始分離,登月艙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部帶著著陸火箭及工作儀器,上部帶著返回火箭及相關人員。當登月艙下落時,下半部分的的火箭工作,讓飛船減速並平穩停在月球表面。接著就是太空飛行員出艙,進行各種探測活動。

太空飛行員登月成功之後,只能在月球表面進行很短時間的探測和採集活動,然後就需要為返回地球做準備。可能有人擔心從月球公升空需要強大的推力,可事實上從月球進入太空是比較容易的,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困難。

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而且還沒有大氣層,這為我們從月球返回太空節省了大量的助力。如果月球有厚厚的大氣層,即使只是一顆衛星,我們的登月飛船想要順利返回太空,需要的助力就會增加很多。大氣層對飛船公升空造成的阻力還是非常大的。

51年前,美國之所以敢於挑戰登月,正是看到了月球的兩大優勢,乙個是重力比較低,另乙個則是沒有大氣層。在這種情況之下,只需要給登月的返回艙配備不太多的燃料,就有足夠的動力可以將太空飛行員送入環月軌道。

返回艙進入環月軌道之後,指令艙就會主動與返回艙完成對接,太空飛行員順利進入指令艙,然後丟棄返回艙,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一周之後,指令艙到達地球軌道,這個時候太空飛行員乘坐著陸艙返回地球。著陸艙返回地球的時候,其實也是非常危險的,地球厚厚的大氣層以及重力影響,會給著陸艙帶來很大的壓力。

著陸艙靠大氣層和降落傘減速,最後掉進大海中實現軟著陸,最後,地面工作人員將太空飛行員打撈上船,至此,整個返回過程才算正式結束。看完以上登陸月球跟返回地球的過程,相信很多朋友也明白了哪乙個相對容易一些。

相對來說,從月球返回地球更容易一些,因為太空飛行員離開月球風險是較小的,而在太空中一周的返回時間也是比較安全的。最危險的乙個環節就是著陸艙從太空返回地球,事實上這乙個環節只要提前檢查好,基本也不會出現問題。

而飛船要從地球出發前往月球,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火箭將上百噸的飛船送入太空的這個過程。要知道在半個多世紀以來火箭發射的成功率也不是100%,經常也會有發射失敗的時候。對於太空飛行員的飛船來說,一旦發射失敗,有可能面臨的就是船毀人亡。

正是由於從地球出發前往太空,不僅花費巨大,而且還有安全隱患,所以科學家計畫在未來將探索太空的發射基礎建在月球上。如果我們能夠在月球上建立發射基地,那麼人類進入太空的各種發射任務就容易了許多,而且安全性也會大幅提高。

可見,月球對於人類未來的太空戰略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不久的將來,不僅是人類重要的資源開採基地,而且還會是我們走向星空的重要中轉站。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我們期待著它的到來。

印度月船2號,登陸月球失敗,失敗原因可能是什麼

此前,在因技術問題而幾經拖延後,印度的 月船2號 終於在7月22日發射公升空。如果成功,印度將成為繼美國 蘇聯 中國之後,成為第四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也將是有史以來第乙個實現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的國家。可是這次的探月任務最終以失敗為告終,或者說他們沒有完全成既定的任務。歐洲多名航天專家表示著陸器可...

嫦娥2號是載人飛船嗎,中國載人登陸月球的飛船是嫦娥幾號?

不是 嫦娥二號衛星簡稱嫦娥二號,也稱為二號星,嫦娥二號是嫦娥一號衛星的姐妹星,由長三丙火箭發射。但是嫦娥二號衛星上搭載的ccd照相機的解析度將更高,其它探測裝置也將有所改進,所探測到的有關月球的資料將更加翔實。嫦娥二號衛星有望在2010年國慶節期間發射。不是,嫦娥二號 探月衛星是於10月1日18時5...

登上月球的國家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時間登陸月球的?

登上月球的國家有前蘇聯,美國和中國。其中載人登月只有美國實現了,時間為1969年7月20日,太空飛行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乘坐阿波羅11號登陸了月球。探測器登月實現的國家有前蘇聯 美國和中國,時間分別是1959年9月14日,1964年7月31日和2013年12月14日。截至2019年,全球只有美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