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誰發明的?我想謝謝他她,糖醋魚是誰發明的?

時間 2022-04-27 11:03:14

1樓:匿名使用者

蔗糖是人類基本的糧食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蔗糖根據純度的高低可分為三種;白糖、砂糖和片糖。甘蔗原產地可能是紐幾內亞,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和印度。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

漢朝至隋朝

世界各國「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國古代的「西極石密」和「西國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來自梵文sakara。說明蔗糖發原地是古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世界各地。

敦煌殘卷中有一段關於印度製糖術的紀錄,說到印度出產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據季羨林解讀,「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譯,證明印度製糖術的確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將甘蔗榨出甘蔗汁曬成糖漿,再用火煎煮,成為蔗糖塊(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義。印度的「石」糖在漢代傳入中國,漢代文獻中的「石蜜」、「西極石蜜」、「西國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國」、「西極」正是梵文sakara的對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譯。

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

唐代後來印度的煉糖術有進一步地高:將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煉,並不斷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攪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漿中的雜質凝結成渣,原來褐色的糖漿顏色變淡,經過反覆的除雜工序,最後得到淡黃色的沙糖。《新唐書》中記載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說明印度的煉糖術在唐朝傳入中國。

宋代北宋初期,三佛齊和大食等國貢白砂糖。白砂糖是從石蜜進一步提煉的,呈沙顆粒狀態,色淡黃,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

宋代出現世界第一部甘蔗煉糖術專著《糖霜譜》。

製糖成為一門重要產業,糖製品種類繁多,有香糖果子、獅子糖、花花糖、膠牙糖、芝麻糖、錘子糖、楊梅糖等。

元代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遊記》記述中國武幹的製糖業,開始不知道怎麼煉製像巴比倫地區出產的糖那樣精美,後來大汗得到來自巴比倫地區的人傳授用樹灰煉精糖的技術。又說福州地區煉製的糖「十分潔白」。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的《伊本·白圖泰遊記》說:「中國出產大量的蔗糖,其質量較之埃及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代明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第六卷《甘嗜》篇詳細敘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

造白糖法:將過冬成熟的甘蔗,用軋漿車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結成黑沙糖;另備一口缸,上面安放乙個瓦溜(瓦質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將黑砂糖倒入瓦質漏斗中,等黑沙結定,除去稻草,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層約五寸多,非常潔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現在的南洋)。

造冰糖法:將白糖煎熔,和入雞蛋清除雜質,待火候合適,將新青竹破成篾片,斬成一寸長短,投入熔化的白糖中,經過一夜就凝成冰糖。

季羨林在所著《中華蔗糖史》說:中國明代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並指出

馮·李普曼(von lippmann)的《糖史》,沒有乙個字提到黃泥水淋脫色法。

除《天工開物》外,《閩書南產志》、方以智著《物理小識》、劉獻廷著《廣陽雜記》、《興化府志》都有關於熬練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的敘述。證明黃泥水淋脫色法是中國人發明的。

中國從明朝開始將中國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島。

明朝中國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區,也傳播了中國製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據季羨林考證,孟加拉語和幾種印度語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 即「中國糖」,就是中國製糖術傳入印度的證明。

明崇禎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廣州前後購買13028擔白糖和500擔冰糖。

糖醋魚是誰發明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宋朝就發明的,鯉魚是南遷的皇室吃的,鯽魚是江浙一帶本土百姓吃的,鯉魚跳龍門,只有皇室才能享用鯉魚。在汴京的時候,是醋鯉魚,沒有糖,放的是大蔥;到了臨安以後,就加上了糖,不用大蔥了,糖醋結合味道更好。

3樓:匿名使用者

西湖醋魚是杭州名菜,它本來叫「宋嫂魚」。說起「宋嫂魚」的來歷,流傳著這樣乙個故事。

西湖斷橋邊,從前有一座孤單單的茅屋。男主人宋五哥早已去世,只留下妻子宋五嫂和乙個十來歲的弟弟。宋五嫂一心一意撫養小叔,待他象自己的親弟弟一樣,總揀好的給他吃,做好的給他穿;小叔待嫂嫂也象親姐姐,到湖邊捕魚,處處搶著乾重活。

不料,小叔因為年紀太小,經不起湖上長年累月的風霜雨露,生起病來。後來病雖然好了,身體還是十分虛弱,胃口也不開。宋五嫂原是魚家出身,燒魚的手藝很不錯,為了讓小叔開胃,一天他留了一條草魚,準備燒了給小叔吃。

聽老年人說,糖醋可以開胃,宋五嫂特地去買了糖,打了醋。可是小叔一聽說吃魚,就連連搖頭:「嫂嫂,我這兩天一見魚腥就特別噁心,也不知道是啥緣故。

我不想吃魚!」宋五嫂勸他說:「我今天的燒法特別,等會你一定愛吃!

」一邊說,一邊越發精心侍弄了。她將草魚活殺活剖洗乾淨,燒滾了水,在沸燙的水裡一氽,放在碗裡;又取出自己做的西湖藕粉,配上糖、醋、酒、蔥、薑末等佐料,熬調成汁,澆在熟魚上。

宋五嫂把魚端到小叔面前,小叔一聞,沒腥氣,再一嚐,有點甜,又有點兒酸,特別地鮮,又特別地嫩。他開頭還一點一點地嚐,到後來就大塊大塊地往嘴裡送啦!

小叔喜歡吃醋魚,這可樂壞了宋五嫂。過了幾天,五嫂又留了幾條草魚,這回燒得味道更美啦!醋魚使小叔胃口大開,身體也慢慢地好了起來。

這事傳到鄰舍隔壁,大家聽說醋魚好吃開胃,又補身體,都來請教宋五嫂。還把這種醋魚叫做「宋嫂魚」。宋五嫂看到大家都喜歡吃,就索性用捕魚積攢下的一些錢,開了一爿小店,專門賣起醋魚來。

小店開張以後,生意十分興隆,來往遊湖的人吃了醋魚都讚不絕口。有一天,蘇東坡也興沖沖地到小店裡來吃醋魚。當他品嚐到這色澤紅亮、肉質鮮嫩的醋魚以後,禁不住連聲讚到:

「好魚,好魚,真是杭州第一名菜!」過了幾天,還專門邀同僚好友來吃。這一來,斷橋的「宋嫂魚」便越來越出名了。

4樓:**娃娃

這怎麼說!

北京烤鴨誰發明的?

病毒是誰發明的病毒是誰發明的,病毒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公認的第乙個在個人電腦上廣泛流行的病毒是1986年初誕生的大腦 c brain 病毒,編寫該病毒的是一對巴基斯坦兄弟,兩兄弟經營著一家電腦公司,以 自己編制的電腦軟體為生。當時,由於當地盜版軟體猖獗,為了防止軟體被任意非法拷貝,也為了追蹤到底有多少人在非法使用他們的軟體,於是在1986年年初,...

電影是誰發明的,電影是誰發明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 當乙個物體在人的眼前電影放映機 15張 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 視象暫留原理 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 詭盤 詭盤 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

手機是誰發明,手機是誰發明的?

馬丁 庫帕 英語 martin lawrence cooper,1928年12月26日 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著名發明家,因為率先研發出移動 被稱為移動 之父。1950年,取得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在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在摩托羅拉工作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

衛星是誰發明的,北斗是誰發明的 ?

謝爾蓋.科羅廖夫 1957年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是蘇聯人 第乙個發射的 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工程師 謝爾蓋.科羅廖夫,蘇聯人。北斗是誰發明的 北斗衛星導航 中國衛星導航工程中心 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由四顆 兩顆工作衛星 兩顆備用衛星 北斗定位衛星 地面控制中心 北斗使用者終端三部分組成...

筆是誰發明的,鋼筆是誰發明的?

1 毛筆的起源 史記中曾記載 秦始皇命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以禦北方匈奴,蒙恬取山中之兔毛以造筆 2 西方最早的鋼筆 自來水筆 是由英國人犀飛利於19世紀初發明的。3 1761年,德國化學家法伯首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他用水沖洗石墨,使石墨變成石墨粉,然後同硫磺 銻 松香混合,再將這種混合物成條,這比純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