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的拼音,漢語拼音與國際音標的發音不同嗎

時間 2022-12-30 10:10:32

1樓:生聲公升不息

拼音:guó jì

聲母:g、j

韻母:o、i

聲調:陽平、去聲。

意思:1、國與國之間;世界各國之間。如:國際協定;國際地位。

2、與世界各國有關的。如:國際法;國際音標。

3、共產國際的簡稱。

2樓:生活達人小羅

guó jì。

國的聲母是g,韻母是u,o,聲調是第二聲。

際的聲母是j,韻母是i,聲調是第四聲。

國(拼音:guó)是漢語常用字,始見於商代。本義指疆域,地域。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域」。引申指地區,區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諸侯國。後泛指國家。也指國都。

國釋義:1、古代指一國最高政權機關所在地;都城。

2、國家。3、古代王、侯的封地。

4、(某一)地方、地域。

5、〈文言〉家鄉。

6、(guó)姓氏用字。

3樓:匿名使用者

中文漢字姓名是不存在對應式的英文翻譯的。也更不存在所謂的國際拼音。英文對於中文名稱只做到了語音描述。

目前各漢字根源地區幾乎都擁有自己的拼音體系,以保證本地區人姓名拼寫成英文本母後仍具有法律效應。但由於各地方言語音的不同,加之各地的拼音規則不同,導致同乙個漢字在各地的拼音表述中有很大的差異。比如:

「張」在香港粵語中讀作「zie-ong」,於是根據這個讀音,依照香港式拼音規則拼寫為「cheung」,而依照台灣的拼寫規則則拼寫為「chang」。而南韓拼音則表述為「jang」 「李 書 烙 坤」這幾個漢字,用目前已知各種拼音表述如下: 「李」 中國大陸普通話漢語拼音:

li 中國香港式英文拼寫:lee(粵語讀音為lei,於是後期香港的「李」也拼寫為「lei」)中國台灣式通用拼音:li(源自台灣拼音規則)漢字南韓式英文拼音:

lee(現代南韓文表述為「?」讀作yi,其拼音表述的是傳統讀音。漢字朝鮮式英文拼音:

ri(源自朝鮮文「?」的讀音,基本貼近中文讀音,以及朝鮮拼音規則。) 書」 中國大陸普通話漢語拼音:

shu 中國香港式英文拼寫:su(源自粵語讀音「s淤」)中國台灣式通用拼音:shu(源自台灣拼音規則)漢字南韓式英文拼音:

seo(源自南韓文「?」的讀音se。)漢字朝鮮式英文拼音:

so(源自朝鮮文「?」的讀音se。) 烙」 中國大陸普通話漢語拼音:

luo 中國香港式英文拼寫:lok(源自粵語讀音)中國台灣式通用拼音:luo(源自台灣拼音規則)漢字南韓式英文拼音:

rak(源自南韓文「?」的讀音lag。)漢字朝鮮式英文拼音:

rak(源自朝鮮文「?」的讀音lag。) 坤」 中國大陸普通話漢語拼音:

kun 中國香港式英文拼寫:kwan(源自粵語讀音)中國台灣式通用拼音:kun(源自台灣拼音規則)漢字南韓式英文拼音:

kon(源自南韓文「?」的讀音gon。)漢字朝鮮式英文拼音:

kon(源自朝鮮文「?」的讀音gon。)此外還可能存在其他未拼寫成什麼樣也在於在英文身份註冊時所提供的拼寫形式,一旦註冊生效便作為法定拼寫形式,今後便不能更改了。

不同戶籍人士的拼寫形式是不能隨便混用的,否則將失去法律保護,中國大陸戶籍人士只有漢語拼音拼寫是國際預設的唯一合法拼寫形式。

漢語拼音與國際音標的發音不同嗎

4樓:網友

只能說有些類似。兩者分屬不同語系。

5樓:匿名使用者

漢語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

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2008年9月,中國台灣地區確定中文譯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自2009年開始執行。

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根據這套規範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準漢語拉丁轉寫標準。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

轉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漢語拼音與國際音標的區別如下:

只用國際通用的26個字母,不增加新字母,而國際音標還有一些附加符號。

盡量不用附加符號。

盡量不用變讀。

採用隔音符號「'」來隔音;

採用四個雙字母zh、ch、sh、ng;

採用四個聲調符號來表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

採用拉丁字母通用的字母表順序,並確定了漢語拼音字母的名稱,分為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一共47個音素。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國際音標和漢語拼音字母有什麼不同

6樓:藍鸚鵡快樂英語

❶拼音曾經的定位是轉寫系統,是準文字。

漢語拼音屬於轉寫系統,而不是標音系統。如果你了解一點歷史的話,就會知道,漢語拼音是當成取代漢字的文字制定的。所以有大量奇怪的字母組合,母音省略,不發音的字母,還規定了單詞連寫和首字母大寫等亂七八糟的問題。

後來沒弄成,才成了標音系統。符號的**很多,什麼語言都有。

舉個例子,漢語的o其實是雙母音uo對應不元唇的e.但是古代音韻講,唇音不分開合口,沒有圓唇與不圓唇的區別。所以。

bo po mo fo普通話實際發音是buo puo muo fuo.

beng peng meng feng有些人的發音可能是bong pong mong fong.

普通話介音i(洪細音)和u(開合口)是要跟聲母和韻母同化的。在圓唇音前的i也發成yu,變成圓唇。在u後的e也發成o,變成圓唇。

所以j q x後的u必然是yu,兩點都可以省略了。

ong單獨寫又要變成weng,減少間隔號的使用次數。同樣i單獨寫變成了yi.

yong的實際發音不是i-ong而是yu-uong.跟j q x拼時又成了iong.

uei iou寫成ui iu,節省符號。

等等。漢語拼音唯一保證的就是「乙個音節」對應「乙個轉寫」.但不保證乙個符號永遠發同乙個音。

具體發音的方式,其實也因方言而異。

比如很多北方方言,s都是抵下齒的,像英語th.這些人s,th不分。

而很多南方方言s是抵上齒背的。他們f,th不分。

兩種對於普通話來說都可以接受,談不上誰更標準。

❷國際音標是一套符號集,不是發音集。是個建議,不是標準。

國際音標是一套符號集,大概有150多個字母和變音符號。原則上是一符號一音素,不存在字母組合的問題。目的是同時表示所有語言中的語音。

國際音標只是乙個「建議」,不是乙個「標準」.他只是提供了一些符號供我們選擇,並沒有什麼標準發音。

由於這個系統太大,實際上沒有完全使用的可能。因為理論上講,沒有人能發出相同的聲音。人每次說話的語調可能都不同。

如果把這些都用不同的符號表示,通常沒有意義。往往是在採取第一手資料的時候才用。

所以語音學家經過分析和整理後,會歸納出那些音在這個語言裡會被當成同乙個音。這就是所謂的「音位」.還有哪些音的出現有什麼規律,這是「音韻」.

希望採納哦!

周漢語拼音怎麼拼音,周二的周你漢語拼音怎麼寫?

周,讀音 zh u 釋義 圈子,環繞 周圍。周天。周轉 zhu n 周匝 a.環繞 b.周到 普遍 全面 周身。周延。周全。周遊。時期的一輪,亦特指乙個星期 周歲。周年。週期。周星 十二年 上週。完備 周到。周密。周詳。周正 端正 周折 事情進行不順利 給,接濟 賙濟。中國朝代名 西周。東周。北周。...

漢語拼音O的讀法,漢語拼音中的「o」怎麼讀?

喔 啊!天哪,你們小學在哪啊?誤導學生貌似違反教育法!漢語拼音的話是 喔 英語的話是 歐 好像是,我糊塗了 我還記得我小學的書上是乙隻公雞在叫。喔喔喔 所以是 喔 有可能是你聽錯了,或許是你們學校真的有問題 沒想到,漢語拼音字母o的讀法居然成了乙個問題,很多人都堅持說這個字母應讀 wo 其實。o是母...

漢語拼音誕生於何時,漢語拼音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漢語拼音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明代。在古代中國,唐時期用梵文本母拼寫是中國最早的拼音,後明代回族人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 漢語 被稱為 小兒錦 由於信仰學習的需要這種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漢語拼音至今在我國西北民間流傳不衰。在中國古代,由於沒有標準的漢語拼音方案,人們在教學...

(在嗎)的拼音,在的漢語拼音是什麼

z i ma 其中嗎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 另見m m ma 1.嗎m 什麼 幹嗎?2.嗎m 啡 用鴉片製成的有機化合物 3.嗎ma 助詞,表疑問,用在一般直陳句尾 昨天布置的事辦了嗎?助詞,表示含蓄的語氣,用在句中停頓處,點出話題 這輛汽車嗎,早該報廢了。在嗎的拼音 z i ma 表示詢問...

而字的漢語拼音怎麼拼,拼音的拼音怎麼寫

而 字的拼音是 r 古同 爾 代詞,你或你的。釋義 1.連詞 a.表平列,如 多而雜 b.表相承,如 取而代之 c.表遞進,如 而且 d.表轉折,如 似是而非 e.連線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 濃而不烈 f.連線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 侃侃而談 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