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主觀超過要素和客觀超過要素是什麼意思呀?

時間 2022-12-21 05:55:14

1樓:n尼古拉斯_過兒

刑法中的主觀超過要素是犯罪構成諸要素中,超出罪過內涵之外的,沒有客觀要素與之相對應的那些主觀要素;

比如盜竊罪中主觀方面要求具有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這裡的非法占有目的就是主觀超過要素,不要求行為人客觀上非法占有了某物或者是意識到自己正在為乙個非法占有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2樓:大俠與小草

主觀超過要素是指犯罪構成諸要素中,超出罪過內涵之外的,沒有客觀要素與之相對應的那些主觀要素。比如盜竊罪中主觀方面要求具有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這裡的非法占有目的就是主觀超過要素,不要求行為人客觀上非法占有了某物或者是意識到自己正在為乙個非法占有的行為。

3樓:在半壁山做仰臥起坐的徐庶

主觀超過要素是指,主觀目的不存在對應的客觀行為。例如,違規製造槍枝罪規定了「以非法銷售為目的」,當已經實施了製造槍枝的行為就已經構成了該罪,不需要銷售出去實施了銷售行為才算構成該罪。就是它的目的不一定非要實施了才構成該罪。

4樓:匿名使用者

歐打80多歲老人於腰骨折刑事法。

什麼是主觀的超過要素?

5樓:匿名使用者

「主觀的超過要素」將目的犯的「目的」、傾向犯的「內心傾向」和表現犯的「內心過程」看成是「超過」故意犯罪的「故意」的主觀要件要素,且沒有客觀事實與之對應,但卻可以起著限縮處罰範圍的作用。——來自《「主觀的超過要素」:乙個不適合的域外刑法學命題》作者馬榮春。

6樓:於桖

思考一下,什麼是客觀要素,(不可抗拒的,不可改變的)那麼對照一下,你就可以很容易的知道主觀要素了。(自己可以改變控制能力範圍之類的)

主觀超過要素和短縮的二行為犯是什麼關係

濫用職權罪透析!

犯罪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有什麼區別

7樓:cccc煙火

犯罪的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有什麼區別有以下兩個區別:

1. 犯罪主觀方面是指行為人對犯罪行為所抱有的心理想法,比如故意,過失,無所謂等。不同的主觀方面構成的犯罪可能不同,所受的刑罰也可能不同。

比如故意則對應直接犯罪按照刑法分則規定定罪量刑,過失則構成過失犯罪按照規定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無所謂的態度則對應間接犯罪。

2. 犯罪客觀方面是指行為人犯罪的過程即犯罪所實施的方式,手段。相對應犯罪情節。犯罪情節是量刑的重要參考依據。

8樓:戚廣利

犯罪主觀方面就是行為人在實施犯罪行為時的主觀心理狀態,包括:直接故意、間內接故意、過於容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

犯罪客觀方面就是犯罪行為的外在表現,如:如何行為、造成何種危害後果,部分犯罪強調危害後果。客觀方面在區分此罪與彼罪方面有重大意義。

構成犯罪的必要條件: 有危害社會的行為,該行為違反刑法,該行為應該受到刑法的處罰,由於各罪的犯罪構成不同,但概括起來也無非以上三點共性,也是必須要具備的。

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犯罪的時間、地點、方法(手段)也是少數犯罪的必備條件。犯罪客觀方面的事實特徵分為兩類:一類是必要條件,即任何犯罪都必須必備的條件,如危害行為。

另一類是選擇條件,即某些犯罪所必須必備的條件或者是對行為構成因素的特別要求。前者指危害結果,後者指包括時間,地點,方法(手段)。

9樓:匿名使用者

主觀方面是怎。

麼想的,就是犯罪意圖。

客觀方面是怎麼做的,就是犯罪行為。

比如版故意殺人罪。

權,主管方面就是故意殺害的意圖,客觀方面就是實施了殺害行為並造成被害人死亡。

乙個人的行為是否屬於犯罪要同時看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因素。

10樓:無知的人

主觀方面簡單的說就是行為人對自己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持有何種態度。

客觀方面簡單的說就是行為人侵犯刑法所保護的法益時的具體犯罪行為。

11樓:段金成

犯罪構成四要素: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

主體→誰侵害;

客體→回權益被侵害;

主觀方面→故意答/過失;

客觀方面→如何被侵害。

舉例說明一下:甲14周歲,精神正常,因乙不讓其抄作業,打算將乙殺了,並想要將其殺死以洩私憤,準備了刀,甲對乙捅了數刀致乙當場死亡。

主觀方面:因乙不讓其抄作業,為洩私憤→故意;

如何判斷「事出有因」型敲詐勒索案件中行為人的主觀目的 詳細�0�3

刑法中構成要件要素具體都有哪些?

12樓:匿名使用者

犯罪構成由客觀要件、主體要件與主觀要件有機統一而組成,同樣,各個要件也是由不同要素所組成,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構成要件要素。

對構成要件要素可以進行不同分類:

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與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

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與規範的構成要件要素。

積極的構成要件要素與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

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與非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

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與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

13樓:娛樂這個feel倍爽兒

1、記述(明確)的構成要件要素與規範(不明確)的構成要件要素。

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在解釋構成要件要素和認定是否存在符合構成要件要素的事實時,只需要法官的認識活動即可確定的構成要件要素。只需要進行事實判斷、知覺的、認識的活動即可確定的要素。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的認識不存在障礙。

規範的構成要件要素:在解釋構成要件要素和認定是否存在符合構成要件要素的事實時,需要法官的規範的、評價的價值判斷才能認定的構成要件要素。

2、積極的構成要件要素與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

積極的構成要件要素:積極的、正面的表明犯罪成立的要素。

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消極的、反面的否定犯罪成立的要素。

3、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和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

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表明行為外在的、客觀面的要素,例如行為、物件、結果、構成身份等。

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表明行為人內心的、主觀面的要素,例如故意過失、目的、動機等。

4、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與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

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刑法條文明文規定的要素。絕大多數的構成要件都是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

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刑法條文表面上沒有規定,但實質上是必須具備的要素。例如「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就是盜竊罪的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

5、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與非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

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任何犯罪都必須具備的犯罪構成要件要素。例如行為。法律 教育 網。

非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部分犯罪成立要求的犯罪構成要件要素。例如目的、動機、構成身份。

14樓:匿名使用者

客觀構成要件 1、行為,物件,結果,構成身份。2、違法阻卻事由。

主觀構成要件 3、故意、過失、目的與動機 4、責任阻卻事由。

15樓:網友

總結:1樓是蘇俄舊刑法理論、我國傳統理論。

2樓是德日新刑法理論、張明楷周光權老師等倡導、司考採納的理論。

德日的,深究的話邏輯更嚴密,蘇俄的更容易理解吧。但是實務中都可以解決問題,矛盾不大。

16樓:奈何是否

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和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

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和規範的構成要件要素。

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和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

積極的構成要件要素和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

17樓:河北優秀律師

主觀、客觀、主體、客體。

關於刑法的認識,刑法中的認識錯誤

下面兩句話,請幫忙給個例子,謝謝啦 1,行為人對犯罪物件認識錯誤的,甲欲殺乙,最後卻錯殺了丙,對甲成立故意殺人 既遂 罪。甲欲寄一袋會使。這是刑法當中的具體事實認識錯誤,認識的和客觀發生的不一致,但是並未超出同乙個具體犯罪的犯罪構成。這主要有三種情況 1 物件錯誤,即看錯了 甲欲殺乙,卻把丙當做乙殺...

刑法中規定的侵占是怎麼量刑的,新刑法中關於「侵占罪」的規定

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侵占罪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他通過操作向...

刑法中自訴罪有哪些,刑法中的自訴案件有哪些型別?

一 根據刑法的規定,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只有四個 1 侮辱,誹謗 2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 3 虐待 4 侵占 二 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1 故意傷害 刑法第234條第一款 2 非法侵入住宅 刑法245條 3 侵犯通訊自由 刑法252條 4 重婚 刑法258條 5 遺棄 刑...

刑法中關於未成年犯罪的相關問題,刑法中關於未成年犯罪的相關問題

首先你的論證前提就是錯誤的,乙個犯罪的基本刑罰比另外乙個犯罪的基本刑罰高就代表這個犯罪的危害性就嚴重,這沒有任何關係的,乙個犯罪的危害性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刑法之所以沒有規定14 16周歲的未成年對綁架罪負刑事責任,是罪責刑相一致的考慮。雖然不能以綁架罪來定罪,也可以以故意傷害或者故意殺人來定罪量刑...

刑法中夠成輕傷的條件是什麼,刑法中的輕傷是如何認定的?

公安機關辦理輕傷害案件依據 人體輕傷鑑定標準 試行 進行法醫鑑定,依據相關標準認定重傷 輕傷 輕微傷。現在這個標準較為落後,目前正在修訂。國家有輕傷鑑定標準。可以檢視相關條文,對照相比即可。但最終以法醫鑑定中心出具的結論為主。請參考人體輕傷鑑定標準,因為條款太多,不贅述。刑法中 輕微傷和輕傷有什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