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混合物燃燒的有機計算題

時間 2022-11-20 02:20:35

1樓:匿名使用者

co + ½o2 === ½co2…………………………(1)

ch4 + 2o2 === co2 + 2h2o…………………(2)

c2h4 + 3o2 === 2co2 + 2h2o………………(3)

c2h2 + (3/2)o2 === co2 + h2o……………(4)

(a)假設這5.6l全是上述4種氣體種的某一種,它完全燃燒所需要的o2都少於18l,所以o2肯定有餘……………………a錯

(b)假設5.6l全是只有1個c原子的氣體,即5.6lco、ch4的混合物,完全燃燒所產生的co2就5.

6l;假設5.6l全是有2個c原子的氣體,即5.6lc2h4、c2h2的混合物,完全燃燒所產生的co2就11.

2l;而實際有7.5l,用「十字交叉法」求出:

1個c原子的氣體:5.6—————3.7(11.2-7.5=3.7)

———————————7.5

2個c原子的氣體:11.2————1.9(7.5-5.6=1.9)

所以,混合氣體中,1個c原子的氣體佔3.7l,2個c原子的氣體佔3.9l

…………………………………………………………………………b正確.

(c)雖然求出,1個c原子的氣體、2個c原子的氣體分別為多少,但是每類氣體中的混合比例是多少,不知道,所以不能判斷水有多少克…c不選.

(d)題目中,所給條件有限,不能判斷co、ch4的混合比例………d不選.

綜上所述,判斷正確的是 b

2樓:匿名使用者

a是錯的.在以上的氣體中,相同的氣體體積,c2h2的耗氧氣的量最多.

則5.6l的c2h2消耗的氧氣為14l.則有氧氣剩餘.

b是正確的.1.9l的c2h4與c2h2生成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為3.8l

3.7l的co,ch4生成二氧化碳為3.7l,則生成二氧化碳為7.5l.

c是錯的.在以上的氣體中,相同的氣體體積,ch4,c2h4的水最多,都是1體積生成2體積.

而5.6l的ch4,c2h4生成水的質量為9g,而co是不生成水的,則是錯的。

3樓:茶香雙子

b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看出 他們消耗氧氣最多的為乙烯 1:3假設混合氣體全是乙烯最多消耗氧氣為5.6*3=16.8<18因此氧氣一定是過量

在這4種物質中消耗氧氣分別為 1:1 1:1 1:2 1:2

設前2種總體積x 後2種為y

x+y=5.6

x+2y=7.5

y等於1.9

沒有氫元素的資訊 因此水 以及 ch4都無法算出

乙隻沒有刻度的溫度計,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上公升至12cm,放入沸水中液面上公升至24cm

溫度計刻度是平均的,冰水混合物是0度,沸水是100度,從0度到100度溫度計液面上公升了24 12 12cm 平均每度上公升12 100 0.12cm,現在溫度計上公升了18 12 6cm,那麼水溫上公升為6 0.12 50度,即為所求溫水溫度。冰水混合物就是零度時液面為12cm,沸水也就是100度...

跪求一道有關初二物理問題,跪求一道初二的物理題目(關於吸熱放熱)如題 謝謝了

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處於平衡狀態,就是說所受的力和為零,此時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f f拉,此時測力計的示數就是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運動過程中示數不變 你是要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吧?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這你一定知道!當彈簧測力計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處於平衡態,和力為零,此時摩擦力和拉...

請問向氧化銅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硫酸會先和誰反應

同時反應。反應的過程中,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試管底部有紅色粉末生成 銅粉 原因 硫酸與氧化銅反應生成水和硫酸銅,硫酸與鐵反應生成氫氣和硫酸亞鐵,鐵粉和銅離子反應生成銅單質。三個反應同時進行。擴充套件資料 由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 排在前面的金屬可以將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金屬溶液...

一種鹼既能與混合物中的酸反應,也可以和鹽反應時,反應的基本原則是 酸鹼中和反應要先行

因為酸鹼中和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化和成水分子,生成物水不會繼續參與反應,因此酸鹼中和是優先進行的。舉 個例子 hcl naoh na2co3一起反應,假設hcl先與na2co3反應,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氣體,生成的二氧化碳還會和naoh反應 2naoh co2 n...

一道圓周運動的物理題,謝謝,一道圓周運動的物理題,謝謝

不錯,你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真的在動腦筋思考問題了。首先告訴你,兩物體剛好還未滑動時,ab都達到最大靜摩擦力。題中說了,最大靜摩擦力等於滑動摩擦力,因為兩物體用繩連在一起的,從圖中知b需要的向心力大,最先達到最大靜摩擦力,若沒有繩連著,b將滑動,但有繩連著,那必將通過繩對a有拉力作用,在a b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