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國家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如何劃分的

時間 2022-08-15 05:41:51

1樓:匿名使用者

劃分階級的標準:

列寧第乙個賦予「階級」以完整的邏輯內涵。他指出:「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關係(這種關係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導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列寧這一定義十分完整。四句話實際上告訴了我們劃分階級的四個要素,表明了考察階級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和出發點。

列寧主義告訴我們,階級的標準是乙個純而不純的「經濟」標準。劃分階級的最重要標準是生產資料占有關係,其次是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再次是分配方式。前者是原因,後面二個是結果。

列寧主義實際上向我們揭示了階級社會的三種對立方式:就生產資料占有關係而言,人們可以被劃分為所有者與非所有者;就生產過程中作用而言,人們可以被分為指揮者(管理者)和被指揮者;就分配結果而言,人們可以被分為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一般而言,在私有制條件下,所有者總是(直接或間接的)生產指揮者和剝削者;而非所有者總是被指揮者和被剝削者。

但是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這三者總是完全吻合的:所有者可能因為不雇工而不是剝削者或剝削程度微不足道(如小私有者),非所有者也可能對生產擁有一定程度的管理權、指揮權(如經理人員)。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判明乙個人的階級歸屬呢?

顯然,生產資料占有關係是我們進行階級劃分的唯一正確的標準,三種對立方式的吻合反映了原因和結果的完美統一,這樣的所有者和非所有者是階級社會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核心成分。三種對立方式的割裂則表明三者並非完全是一回事:其一,若生產資料占有程度有限,則原因和結果的現實聯絡可能表現得不充分;其二,第二種對立方式的根源是第一種對立方式,但後者並非是唯一的原因。

第二種對立方式也可能是由「非生產資料占有」因素引起的,儘管這種情況並不能代表其主流。

在私有制社會中,存在著兩大階級即所有者階級與非所有者階級,也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關於「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資產階級

英文「bourgeoisie」來自法文,源自於義大利文的「borghesia」,而後者又是源自於從希臘文「pyrgos」演化而來的「borgo」,意思是村莊。因此「borghese」就是指在村莊中心擁有房子的自由人。

資產階級出現在中古時期的義大利,那時住在村莊中的居民開始變得比住在附近鄉間的人還要富有。因此他們可以獲得相對上較多的權力和影響力,越來越接近統治階級和神職人員,同時逐漸遠離平民階級。這種中古時期的資產階級原型就是磨坊擁有者,他們能夠快速地對當地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力,以至於可以對統治者表達否決權。

在接下來的世紀裡,資產階級這個名詞則較適合用來指稱最初的銀行家,以及那些從事新興活動如**和金融的人。19世紀之前,這個詞大部分情況下指的就是低於貴族、高於農奴和無產階級的廣大人群。

在馬克思主義裡,資產階級被定義為在生產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和「資本家」實際上是相同的意思。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賺取薪資者)與資產階級在本質上是互相敵對的,比如說,勞工自然都希望薪資能夠越高越好,然而資本家卻希望薪資(即成本)能夠越低越好。換句話說,資本家會剝削勞工。

許多分析家會對資產階級進行更細膩的劃分。這些劃分有:

上層資產階級(high 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組成,包括了企業家、**家等等。

中層資產階級(middle bourgeoisie):那些擁有固定繼承財產或收入的人,他們比起上層資產階級較不富有。

小資產階級或小布林喬亞、小資階級(little bourgeoisie。):以小筆資金獨立創業的人,他們可能僱傭少許的員工。

對某些人來說,小資產階級還包括了馬克思主義中的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這個詞則是指那些剩下來最下層階級的人(貧窮的勞工)。這個定義完全忽視了擁有生產工具這項條件,而且並不是非常普遍的用法。

首先,必須弄明白資產階級包括大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而大資產階級包括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種型別。先說大資產階級的兩種型別。

在發展中國家的大資產階級又分為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兩種。買辦資產階級是帝國主義在發展中國家的**人,主要的作用就是將帝國主義的產品傾銷進發展中國家,導致發展中國家沒有生產新產品的能力,科學技術和製造首席技術官期落後。因此,買辦資產階級的存在是發展中國家無法發展上去的重要原因。

小資產階級很好理解。乙個農民可以認為是乙個小資產階級,因為他要對土地種什麼東西作出投資決策,他同時也要勞動,也要僱一些工人,他的回報是勞動加投資的回報,並非固定薪水。在城市裡遍布的小飯店,小吃店,髮廊,小雜貨店,這些店主們也是小資產階級,小本經營,也要僱一些工人。

而且我注意到大部分的小資產階級多年總是維持那麼一種狀態,十年前他在那兒開發廊,十年後他還是在那兒開發廊,規模即不擴大也沒有縮小。 而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趨勢,只有極小部分的小資產階級有機會爬到大資產階級的地位。

所以,資產階級包括大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大資產階級包括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根據***同志關於論述買辦資產階級的精神,「買辦資產階級」具有確定的含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外國資本家在我國設立經濟侵略的機構,僱傭中國人充當他們的中間人和經紀人,或叫掮客。他們領取佣金,為外國資本家所豢養。

他們按照外國資本家的意圖,經營各種經濟業務,直接為外國資本家服務。他們的生存和發展、立場和活動,都附屬於外國資本家,成為外國資本家的附庸。他們還同本國封建勢力有密切聯絡。

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是完全靠出賣自己的勞動而不是靠某一種資本的利潤來獲得生活資料的社會階級。在馬克思主義術語中,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主要階級之一(另乙個是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指被剝奪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向資本家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團。

這一術語**於拉丁文。在古羅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無所有的階級(無產者)。雖然在英語中這一術語早在1663年就已出現,但它的現代含義卻是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鑑》中首次確定的。

被壓迫的無產階級是乙個國際性的階級,因為無論在哪個國家無產階級都具有同樣的利益(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由於無產階級的人數眾多、組織性和戰鬥性強,經典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認為它是真正的革命階級,肩負著使人類進入理想社會的歷史使命。

無產階級過去曾音譯為「普羅列塔利亞」,在西方國家文字中普遍寫成proletariat,源於拉丁文,意為「無產者」。最早是指古羅馬帝國時代自由民中的沒有任何財產靠國家養活的階層。但他們不是近現代意義的「無產階級」。

因為他們雖然不是富人和奴隸主,但也不是奴隸;雖然一無所有,但也不參加勞動,而且視勞動為可恥的事,靠奴隸主國家養活著,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實際上也參加對當時的社會勞動者——奴隸的剝削。

到了資本主義興起以後的近代初期(14、15世紀以後),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等生產資料,成為一無所有的無產者。這些人也被稱為proletariat。但他們已與古羅馬時代的proletariat有著根本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他們不是社會的寄生者,而是社會的勞動者;不是剝削者,而是被剝削者;不是社會的負擔和累贅,而是新生產力新生產關係的代表。但他們不占有任何生產資料,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為生。

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的文獻中,當為了強調他們受壓迫受剝削時,往往使用「無產者、無產階級」的字眼,而當為了強調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和未來新社會的建立者史就更多地使用「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一詞。

到了現代,世界上出現了工人階級掌握政權的社會主義國家,主要生產資料已經收歸代表全體勞動者的社會主義國家所有。這時,至少社會上的絕大部分人已無私人的生產資料了。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普通勞動者,都靠工資生活,但卻不能說這些人仍然是「無產者」或「無產階級」,因為在法律上,他們也是國有財產的所有者和「股東」。

因此, 在包括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和法律中,已不再稱工薪階層為「無產者」或「無產階級」。

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外國商人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辦了一批船塢和工廠。這些外商企業,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剝削中國廣大勞動人民。這樣,中國無產階級就先於中國資產階級在外商企業裡誕生了。

19世紀40年代,英國商人在香港創辦了阿白丁船塢。英國商人在上海創辦了墨海書館。美國長老會在澳門設立花華聖經書房。

這些外商企業的工人,都是從中國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裡雇來的,他們成為中國第一批工業無產者。

隨後,在洋務派和民族資產階級創辦的廠礦裡,也產生了中國無產階級,到1894年約有10萬多人。中國無產階級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比較集中,除礦工外,基本上集中於沿海和長江流域各通商口岸。上海最多,其次是廣州及其附近地區。

工人集中於大城市與大中型企業,對於宣傳、組織工人進行鬥爭是有利的。中國無產階級主要**於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它是中國新生產力的代表。

2樓:匿名使用者

英國議會不全是資產階級。上議院又稱貴族院,主要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的重要人物組成。下議院又稱平民院或眾議院,其議員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其中就有資產階級。

在資本主義國家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以是否占有生產資料為標準的。

3樓:樂笑卉

以是否占有生產資料為標準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區分

4樓:匿名使用者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區分:簡單地說資產階級指有一定財產的人群,如:資本家等;而無產階級指一無所有的人群,如:工人、農民等。

只是階級可以分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兩者區別是生產資料的占有情況不同。

無產階級即工人階級,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不占有生產資料,而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受資產階級剝削的階級。

工人階級泛指不占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階級。一般為學生、工人、農民以及廣大人民。無產階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因而無產階級也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階級。

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共產黨、共和黨等都是無產階級黨派。

在馬克思主義術語中,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個主要階級之一(另乙個是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指被剝奪生產資料而不得不向資本家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以求生存的工人和其他低收入集團。這一術語**於拉丁文。

在古羅馬,它表示除子女外一無所有的階級(無產者)。雖然在英語中這一術語早在1663年就已出現,但它的現代含義卻是馬克思1844年在《德法年鑑》中首次確定的。被壓迫的無產階級是乙個國際性的階級,因為無論在哪個國家無產階級都具有同樣的利益(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由於無產階級的人數眾多、組織性和戰鬥性強,經典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認為它是真正的革命階級,肩負著使人類進入理想社會的歷史使命。

無產階級過去曾音譯為「普羅列塔利亞」,在西方國家文字中普遍寫成proletariat,源於拉丁文,意為「無產者」。最早是指古羅馬帝國時代自由民中的沒有任何財產靠國家養活的階層。但不是近現代意義的「無產階級」。

因為無產者雖然不是富人和奴隸主,但也不是奴隸;雖然一無所有,但也不參加勞動,而且視勞動為可恥的事,靠奴隸主國家養活著,從這個意義上說,無產者實際上也參加對當時的社會勞動者——奴隸的剝削。

到了資本主義興起以後的近代初期(14、15世紀以後),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等生產資料,成為一無所有的無產者。這些人也被稱為proletariat。但無產者已與古羅馬時代的proletariat有著根本的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無產者不是社會的寄生者,而是社會的勞動者;不是剝削者,而是被剝削者;不是社會的負擔和累贅,而是新生產力新生產關係的代表。但無產者不占有任何生產資料,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為生。

所以在馬克思主義的文獻中,當為了強調無產者受壓迫受剝削時,往往使用「無產者、無產階級」的字眼,而當為了強調無產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和未來新社會的建立者史就更多地使用「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一詞。

到了現代,世界上出現了工人階級掌握政權的社會主義國家,主要生產資料已經收歸代表全體勞動者的社會主義國家所有。這時,至少社會上的絕大部分人已無私人的生產資料了。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普通勞動者,都靠工資生活,但卻不能說這些人仍然是「無產者」或「無產階級」,因為在法律上,無產者也是國有財產的所有者和「股東」。

因此, 在包括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和法律中,已不再稱工薪階層為「無產者」或「無產階級」。

為什麼美國不是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嗎

以私有制為基礎,以市場經濟為主導,以資本多少而亨受民主權利的國家即是資本主義國家,而美國則是典型的最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這是毫無疑問的。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這種說話一直是某型別國家的說法,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人眼中,不管國家的性質是什麼,最關鍵的是人民能夠享受到人的權利,自由和民主是關鍵 如果美國不是...

資本主義國家為何敵對社會主義國家

原因就是你選擇了 敵對 這個詞彙!其實每個國家和國家都在有著你說的 敵對 想要真明白這個問題需要你放棄你內心中的那個 敵對 舉例 同為中東地區的伊拉克與科威特,91年海灣戰爭,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私自宣布科威特為伊拉克第十九省!你怎麼用你的 敵對 解釋呢!意識形態對立不過是藉口,你看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關...

什麼是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是什麼意思

無產階級過去曾音譯為 普羅列塔利亞 在西方國家文字中普遍寫成proletariat,源於拉丁文,意為 無產者 最早是指古羅馬帝國時代自由民中的沒有任何財產靠國家養活的階層。但他們不是近現代意義的 無產階級 因為他們雖然不是富人和奴隸主,但也不是奴隸 雖然一無所有,但也不參加勞動,而且視勞動為可恥的事...

為什麼資本主義國家不喜歡社會主義國家

因為意識形態對立,互不相容,針鋒相對,謝謝。為什麼資本主義國家會仇視社會主義國家 第一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資本主義國家中的既得利益集團也就是那些有產者有更多更大權利參與政治操縱政治,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自然不會贊同一種會讓自己的財產被別人 共 去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所謂仇視社會主義是一種...

什麼是 資本主義國家 定義是什麼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有兩種理解。一種定義是從生產技術的角度定義的。手工磨產生封建主為首的社會,機器磨產生以資本家為首的社會。也就是說,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完全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在此之前,只有地主 領主 奴隸主,沒有資本家。但是,遠在工業革命發生之前,16世紀後半葉的尼德蘭革命,17世紀中葉的英國革命,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