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典詩詞的演講稿,求一篇古典詩詞的演講稿??

時間 2022-05-05 22:41:04

1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被譽為「文學中的貴族」,是最見形式難度的一門藝術。司空圖早就感嘆:「文之難,而詩尤難。

」 詩歌不僅僅在如何抒情、言志,更重要的是在如何抒情、言志上形成了一系列章法、規則、技巧。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希臘詩人埃利蒂斯說:「所有好的詩人都是難以理解的。

」從古代中國詩人李商隱到現當代西方詩人艾略特,不少詩人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形式難度,不僅是對讀者的情感考驗,更主要的是對讀者的智性考驗。不要以為只有那些具有現代主義色彩的詩歌才具有接受難度。比如杜甫,他的作品就頗見深度與難度,古人就曾感慨地說:

「少年莫漫輕吟味,五十方能讀杜詩。」還有許多表面看似簡單的詩,也往往因其特有的象徵義、深層義等而在接受過程中不斷增值。

而律詩,此指五律與七律,更是所有詩歌體裁中難度最大的一種,特別是後者。擅長其體的,歷來不多。唐朝有杜甫、李商隱等,清代則是錢謙益(錢仲聯雲,錢「有清三百年,七律第一」)。

律詩(排律除外)的結構原則是「起承轉合」;如此可以達到「結構嚴密、拓寬意境」之效果。七律的結構,變體甚多;如尾聯之合,總括全篇之意,並不絕對,常盪開一步,若即若離,彷彿詞之結尾法「空中蕩漾」。中間兩聯,也不一定承與轉,承——承也有。

得視具體語境而定。其實,律詩,既是乙個整體的流程,又可以大體前後分作兩半的,就象詞,分為前後兩片,然詞為明標,詩卻是暗藏,要自己去體會。

沈約曾提出的詩有八病,其實,此一時彼一時也,就目前而論,近體詩,主要有兩種必須避免的詩病,那就是孤平與合掌(後者特指在對偶句中)。封建時代,以詩賦取士,詩寫得好,就可以做官,但假如出現孤平句子,那就取消了科考起碼的資格。所以,詩犯孤平,非常罕見(然當代犯孤平的卻非常之多,包括某些詩詞名家在內);至於合掌,就更其少了。

合掌就是同義詞相對。王力謂,很難找出完全合掌的例子,然近似合掌的例子則是有的,那就是中國古代經典詩論《文心雕龍》所謂的「正對」,即事異義同;典故不同、意義相同。《文心雕龍》作者劉勰舉張載的「七哀詩」作為例子:

「漢祖想分榆,光武思白水」,此乃正對;劉勰認為,正對為劣,反對為優。正對,可以說是近似合掌。當然「七哀詩」並非律詩,但兩句倒裝,頗類偶句。

而「合掌」,乃偶句之大忌。要想寫好近體詩中的

五、七言律詩,合掌之病,必須嚴正對待;五七言律詩,中間兩聯須對偶,我們就必須注意避免「合掌」這種詩病。還有一種應該避忌的,是上一聯與下一聯,在對偶方式上相同的。江湖四靈之一的徐璣,其有句雲: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長日多飛絮,遊人愛綠陰。」中間一字,除了「多」字,均為動詞,兩邊則各以名詞片語(仂語)對名詞片語。

這是應該避免的;此種避忌,也是為了避免單調,就象聲調中的粘對律。

對偶的種類:一類�6�1天文(日月風雨)、時令(年月日春)。二類�6�1地理(山水江湖)、宮室(房宅亭館)。

三類�6�1器物(車船簞瓢)、衣飾(冠帶鞋扇)、飲食(酒茶茗鹽)。四類�6�1文具(筆墨琴棋)、文學(詩書賦圖)。五類�6�1草木花果(楊柳桂菊)、鳥獸蟲魚(牛馬雞犬)。

六類�6�1形體(身心骨肉)、人事(功名恩怨)。七類�6�1人倫(兄弟父母)、代名詞(者誰何相或)。八類�6�1方位(裡邊左右)、數目(扁滿幾諸)、顏色(緋赭黔緇)、干支(辛子醜辰)。

九類�6�1人名、地名。十類�6�1同義連用(行役,格調)、反義連用(興亡,今古)、連綿(寂寞,淒涼)、重迭(漫漫,悠悠)。十一類�6�1副詞(才,欲,空,枉,屢,每,皆,俱,將,爭,不,只,未,但,惟,又,復,曾,須,應,宜,合,猶,可,能,甚,還,竟)、連介詞(與,和,共,同,並,且,而,則,於,因,為,之)。

助詞(也,矣,焉,哉,乎,耶,爾,然,止)。共分為十一大類。

對仗,《詩腋》分三十六類,王力簡成十一類。前者過於煩瑣;如:草木[蘭]、花卉[菊](「蘭」與「菊」,竟也分成二類),飛禽[鷹]、走獸[狼],等等。

對偶有「錯綜對」、「借對」(假對)、「流水對」、「扇面對」、「句中自對」等多種。前者如「螢火」對「暮鴉」;後者如「能文好飲老蕭郎」( 「句中自對」之形式頗多,如前二字或四字自對,而後三字卻並不與前二字或四字相對,反與另一句相對)。「借對」有借音、借義、借物(象)等多種。

如「玉」對「紅」、「珠」對「黃」。 「流水對」如「一從歸白社,不復到青門」; 「流水對」又名「十字對」(五律)與「十四字對」(七律),謂以十字與十四字為一意的,乃上下聯一意相承,不能顛倒,而一般的對偶均為兩件並行的事物,其地位是可以互換的。

歷來詩人如潮、滔滔不絕,有的人長於近體、短於詞章,而有的則強於古風而弱於近體。故自古以來,在詩壇上有「詩體專工」一說。唐朝近體詩繁榮,而李白卻長於古風,故歷代學杜者甚夥,鮮聞有學李者。

有人說,那是李白天才橫溢,難以取法,其實這只能說是原因之一。假如我們欲求無所不通,往往一竅不通;兩宋詞風大興,然工詞者未必工詩。陸游詩、詞兼工,而其長在詩,直逼李杜,有「小李白」之稱。

而其詞「乏超然之致,天然之韻」(見清劉熙載《藝概》)。詩家各有專長、各有長短。專工者必有所得,而多能者未必兼善。

自古以來,概莫能外。

另外,不僅僅詩體專工,題材也有專工。詩、詞有別;並非天地萬物,盡能入於詩詞。如詞,必須擇題,如陳腐、莊重、事繁或論學問、述功德等,則不能入詞。

意奧,詞也不能達。王國維雲,「詞能言詩之所不能言,然亦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何以詞以婉約為正宗,溯其淵源,值得深思;此與題材之擇,似有頗大關係。

學生該不該學習寫古典詩詞演講稿?

2樓:趣味古裝劇

可以學習一些古典詩詞啊,有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

3樓:樹星闌

學生該不該學習寫古典詩詞演講稿?學生應該寫古典詩詞演講稿,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有悠久的傳統,厲讓學生了解古典詩詞,這是很必要的

4樓:桓凝綠

該不該學習古典詩詞?演講稿應該學習,應該學習,要重點學習

求助乙份課前三分鐘演講稿,有關於古典詩詞的

求舉我國古代文學家「窮而後工」的例子,並以此寫一篇演講稿

5樓:匿名使用者

歐陽修的「詩窮而後工」說

「詩窮而後工」說是歐陽修在《梅聖俞詩集序》一文中提出來的,他認為「詩人少達而多窮」,「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愈窮則愈工」。「詩窮而後工」,是說詩人在受到困險環境的磨礪,幽憤鬱積於心時,方能寫出精美的詩歌作品。歐陽修則將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狀態直接地與詩歌創作自身的特點聯絡起來:

一是詩人因窮而「自放」,能與外界建立較純粹的審美關係,於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鬱積的情感有助於詩人「興於怨刺」,抒寫出曲折入微而又帶有普遍性的人情。這是對司馬遷「發憤著書」說、鍾嶸「託詩以怨」說、韓愈「不平則鳴」說的深入發展。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作。

以上例子,都是詩人、文人、政客在窮途末路時、人生低潮時迸發的才識。

魯迅翻譯的書名《文學,苦悶的象徵》,都是指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說,詩人的不幸,是文學的大幸!

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從唐代文壇上的雙子星座--「李杜」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窮而後工」的影子。假如說李白杜甫在政治上都一路坦途、春風得意,那文學史上很可能就少了兩個大文學家。大家所熟知「文章憎命達」、「哀怨起騷人」即是二人對於這種複雜的人生體悟的精闢的概說。

而這實際上又與歐陽修的「窮而後工」的理論是極為相似的。 有許多學者已經指出,這種理論的源頭就是司馬遷的「發憤著書」說,「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6]有人認為應當將「發憤著書」說與「窮而後工」說區別對待。[7]但筆者認為「窮而後工」與「發憤著書」還是有著許多相同之處的,「發憤」的前提在於惡劣的生存環境,痛苦的人生遭遇。這難道不是「窮」嗎?

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發憤著書」是有意為之; 「不平則鳴」、「窮而後工」式的創作無意一些,自然一些,但同樣也不可否認這裡也有「有意為之」的成分。 http:

以古代詩人白居易 為題的演講

7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白居易作品介紹(摘要)

一、關於一聖二仙的問題:

人們尊杜甫為「詩聖」、「詩史」尊李白為「詩仙」對白居易稱「詩魔」等。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為樂天。童不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而李白的「詩仙」是清代文人給予的稱號。

因此,我認為:中國詩壇應該是一聖二仙。

二、創作主張: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三、作品風格:

語言優美、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政治諷喻。

四、主要作品:

《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長相思》《觀刈麥》《題岳陽樓》《池上》等。

求演講稿思路,求一篇演講稿思路

去看看 超級演說家 吧 請問是什麼樣子的演講稿?什麼主旨?什麼場合呢?民以食為天 食以安為先 食品安全問題始終是乙個社會熱點問題,無論過去 今天乃至今後一段相當長的時期,都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筆者根據平時下鄉所掌握的情況,以及基層工商所執法人員和農村經營者 消費者 管理者所反映的問題,發現當前...

求有關岳飛的演講稿,求一篇有關岳飛的演講稿

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岳飛,我心中的英雄!...

求關於樹立信心增強自信的演講稿,求一篇關於自信的演講稿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 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有人站出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

求一篇演講稿,關於成長的動力!!!可以增加懸賞

在沙漠上的人生旅途,我們品味著酸甜,吞嚥著苦辣,跑到天涯,奔到海角。有一種力量,使開始稚嫩的小腳印,更多的變為了堅毅。那種力量,叫做成長。記憶中最清晰的,是過生日的場景。蛋糕擺在桌子的正 燭火隨風搖曳。閉上眼,在一段不整齊的歌聲中許下我的生日願望。那不著調的音準,不標準的英文發音,此時在我聽來卻是世...

求一篇800字的演講稿(關於高中生的)!!!

文明禮儀,伴我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每個角落都散發著文明。記得那一天 當太陽公公紅著臉爬上山的時候,我已經把小店打掃得乾乾淨淨。因為今天是星期天,爸爸說他要退居 二線 當什麼 顧問 由我來當這個店的小老闆。我坐在櫃檯前面,想著爸爸寫在小店門框上的對聯 笑迎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到底是什麼意思。正想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