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初中生心理降教育,如何進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時間 2022-04-09 02:22:46

1樓:匿名使用者

有關研究表明:心理發生變化的高發區在青春期,中學生存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學校裡學生各種不良現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越軌行為時有發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係。我們如果只重視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作為教育者應怎樣注重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呢?一、心理教育課程化,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現在的《思想政治》新編教材,以人為本,開設了心理知識內容,注重心理品質,以促進心理健康化,另外,還應提倡進行有關的心理講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條件》、《增強承受能力,克服考試焦慮》、《讓良好行為化為習慣》、《學會控制情緒,培養積極心態》等,以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或調節情緒的有效方法等。但心理教學或講座務必要在愉快的氛圍中使學生得益,該課的開設不應該增加學生的負擔,更不能增加學生的心理壓力,否則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心理教育課應注意以下特點:

1、趣味化。針對學生的實際,熱點、不良心理反應等問題,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測試等方式提出,激發學生的表現慾,讓學生在輕鬆、熱烈的心境下,開啟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養能力的培養。如講意志時,針對學生"計畫訂起來生動,讀起來感動,過了三天不動"的現象,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如何適合個人特點及實際,做到有始有終,磨練自己的意志。

2、行為化。強調行為作業,把教育要求及時轉化為行為訓練的要求,並注重從行為角度評價心理素質的變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說:

"大膽去做你所怕做的事情,並力爭得到乙個成功的記錄。"因此,針對學生的耐挫力差,討論如何對待挫折時,除對各種心理情況做出種種對策,讓學生走出自我的"怪圈"

,找到自我外,還要求必須付諸行動,讓實踐時時考驗自己能否經得起挫折,能做幾回還是最終勝利者。3、個別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個別問題需個別指導分層指導。

因此,可指導學生制訂自我心理修養計畫,分步實施,並定期進行自我對照檢查,以解決心理問題。

二.心理教育環境化,幫助學生養成自我。

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從學校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和影響,因此,優雅、潔淨、文明、舒適的校園環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校園中名人畫像、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

種植園裡生機盎然,校園裡繁花點點,綠樹成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看書,這些自然風景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了美的薰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悅中受到教育,自覺地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

創設育人情境,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為問題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受良好心理素質的支配,同時,良好行為習慣又可內化、積澱為一定的心理素質。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單純的口頭說教,更應該創設各種情境,在行動中促使學生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質。

如現在一些學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強。教室裡有紙屑箱,他偏把紙屑往窗外丟,看見瓶罐偏要用腳去踩和踢,隨意攀折花木等。曾聽過這麼一件事,有乙個學校的學生老喜歡用腳踢門,為改變這個壞毛病,學校安裝了一扇玻璃門,結果玻璃門完好無損。

我們從中得到了啟示,於是在校園內各個角落安放了40多個環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園地上豎起木板,寫上"請愛護我們吧!"等懇請的話語,果然學生不忍心破壞,過去的壞毛病也改了。可見,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就能表現出最佳的行為效果。

因此,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心理認知暗示,能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心理教育檔案化,幫助學生分析自我。

心理檔案一般可分為這樣幾項:家庭成員情況、個人簡歷(學習動機、學習能力、思想行為、疾病史等)個性心理(性格)、特長、智力測試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測試及分析、心理諮詢記錄等。建立心理檔案,便於教師從內到外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特徵,做到有的放矢,易於開展心理工作。

心理諮詢主要是借助語言、文字,給諮詢物件以啟發與教育的過程,即教育者讓學生訴說自己的煩惱、痛苦、疑懼使學生在得到情感宣洩和淨化的同時,讓教師因勢利導,促進學生找到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辦法。一些具有自私、自卑、嫉妒、孤獨等心理的學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們歡迎時,才喪失自信心,表現出心理缺陷的。諮詢活動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

一種是學生與諮詢老師直接面談,如設立心理諮詢室進行諮詢,根據學生的實際,當面暢開心扉,擺問題,談認識,以求得老師的疏導。從而引導學生自覺進行心理調運另一種是進行簡接諮詢,如**諮詢、信件諮詢,讓學生把難以啟齒的問題通過不顯名的方式傳達給老師,以避免尷尬情境,教師則可通過講座、黑板報、心理衛生櫥窗等方式解決其中的典型問題,如討厭某位老師,不願與他合作,甚至不願聽他的課該怎麼辦?如何處理早戀現象?

如何與父母相處得好?等。

積極開展心理諮詢活動。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本校建立了心理諮詢室,還配備專職的心理諮詢師。學生通過諮詢、傾吐和宣洩,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

據了解,諮詢的學生反映出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學習壓力重造成考試的自卑、抑鬱、狂躁、恐懼等情緒情感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無法自製的不良行為問題,青春期困惑的問題等。行為諮詢方法的先驅者克羅姆布魯茲指出"諮詢的中心目標就是要幫助每乙個當事人解決他之所以來尋求幫助的那些問題。

"學校心理諮詢師要給予諮詢學生溫暖,指導他們自我調控,還要詳細了解諮詢學生的各種情況,尊重、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做到既是學生的傾訴者,又是學生的諮詢顧問,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我們的學生很多是需要幫助的,除了求助於心理諮詢師外,學校還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

四.心理教育家庭化,幫助學生創造自我。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學校只能在極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矯正和引導,社會環境和家庭影響也尤為重要。可以說,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礙都與其父母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取得家長的合作,幫助家長發揮他的教育功能,對於改善和預防孩子的心理障礙,幫助孩子成才極為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質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養,學校要與家庭緊密配合,教師與學生家長要加強溝通,時刻關注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對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對學生給予及時的疏導。如學生應試心理差,教師可引導家長要以平常心態看待考試,家長的嘮叨、在意、期望高,都會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壓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際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養等都需要發揮家庭教育功能。

有些中學生有社交恐懼心理,少與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納,或嫉妒別人,或看不慣別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長應鼓勵孩子多交友,在擇友上加以指導,培養社交技巧,過多指責、約束孩子反而會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正確引導孩子,加強交流,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需要,應引起高度重視。家庭和社會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學校更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個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澆樹要澆根,育人要育心。培養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是對學生的心理結構進行改造、重組、昇華的過程。中國的未來正充滿希望地注視著新世紀的一代新人。

培養學生自尊自愛、善於交往、樂於奉獻、具有較強的反省能力;能正確對待挫折,勇敢面對現實,有一定的忍耐力;能勇於負責、獨立思考、不盲目衝動。這是當前素質教育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願我們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辛勤耕耘、播種、採摘、並長期堅持,系統規劃,總結經驗,成為心理教育領域的拓荒者。

2樓:我只想給你寵愛

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養出一名清華學子[心理健康教育微課]_clip

如何正確引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3樓:愛笑的

正確引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過: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傾心談話用遠大理想的推動作用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用無限的愛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等等。

一是要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觀察應該在學生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學生的行為。在平常的教學過程、課外活動、學生的交往過程直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注意觀察學生的精神面貌、言談舉止、行為動作、興趣愛好、待人接物的表現。

二是要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傾心談話。有經驗的老師,經常通過與學生的促膝談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的心理或思想問題。談話可以最親切、最直接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還可以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獲得或發現學生心理的一些重要資訊。

三是用遠大理想的推動作用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中學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於成績的不理想和同學相處不好。老師要對學生的挫折心理給以正確的指導,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

初一入學時,很多學生一時不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有的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心理受到嚴重的挫折。針對這種情況,就要用遠大的理想來激勵學生。

四是用無限的愛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熱愛學生是形成教育藝術的基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對愛撫情感的渴求是每乙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需要。

老師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藝術之樹只有植根在愛的土壤裡,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4樓:公子調皮

青少年由於處在心理由幼稚向成熟過渡階段,生理雖然成熟了,但心智仍未成熟。同時也進入了「接近異性期」,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心理,關注異性。青春期自我意識開始增強,開始關注「我怎麼樣?

」「我是什麼樣的?」他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和尊重。在這個階段,青少年們有許多煩惱,情緒波動大,變化快,容易被激惹。

如果詳細說怎樣引導青少年,做好心理健康工作,一會半會講不完。為此,我簡述關鍵的幾點吧。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青少年教育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像對待好朋友似的給予尊重,理解。遇事盡量以商量的口吻於他們溝通,避免強制、命令性的口吻,避免讓他們覺得被小看,被瞧不起。溝通時要把他們當成大人,但心裡仍記得他們心智尚幼稚。

杜絕打罵他們的行為,這樣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把「小毛驢」激怒,不「玩活兒」。

不要認為他們生理成熟了,就應該懂事了,自立了:其實有許多事情老師和家長從來沒有好好地教過他們。比如:

抱怨青少年不知道感恩,不會勞動,那麼要反思,平時有沒有告訴他們什麼是感恩,感恩有什麼好處,可以怎樣去感恩。為什麼要勞動,勞動有什麼好處,怎樣去勞動等。

多欣賞,少批評。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的父母很追求完美,往往喜歡盯著孩子的缺點,想法兒給修正。其實,成功者不是讓自己成為了十全十美的人,而是把優點發揮了極致。

過於關注孩子的缺點,往往會讓孩子自卑、焦慮、退縮,或者憤怒。經常誇獎孩子,孩子有信心,心情舒暢,才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出天分和潛力。

初中生如何退學,初中生如何退學

不到乙個月的時間,班內又流失了兩名學生,全部選擇退學。兩個學生剛進入三年級時就存在這樣的想法,當時經過家長和我的共同努力,又選擇回到學校繼續學習。但這學期沒有堅持多久,退學的想法再次控制了自己的行為,並且這次不管怎麼勸說都不行。最後雙方家長打來 說,那就算了,我們雙方都已經盡力了,反正是死活不願意念...

初中生該如何提高成績,如何提高初中生學習成績

養成規律性的好的學習方法。首先要做好預習,每天晚上將第二天要學習的各科目內容提前預習,並劃出重點和疑難點。其次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並針對重點和疑難點要特別用心的聽,課堂上老師留給的提問時間一定要好好合理利用起來,要主動舉手提問請求老師詳細講解。再次就是利用課外資源多查詢相關舉一反三的例題或內容多掌...

新初中生應該如何快速的適應初中生活

初中知識還很淺顯,上課認真聽就行了,課後適當鞏固,初一的知識感覺跟小學也沒多大區別,千萬不要覺得不聽課不寫作業是一件很酷的事,認真學習才最酷。時間和精力及掌握學習方法是最重要。數學少而精,初一要做的就是打基礎。語文和外語關鍵是要看對書,看對內容。初一抓語文非常重要。初一學習的關鍵是多讀書,大量閱讀訓...

初中生如何學好物理,初中生怎樣學好物理?

物理不只是靠背的,主要靠的是理解!還有的就是拓展思維!我初中的時候市裡的科學競賽就一等獎 怎樣才能學好初中的物理?初中生如何學好地理?1.地理不難,帶住嚮往世界的心態去學就行。2.多看圖,圖能讓你理解地理的一切3 怎麼學好初中物理 物理是一門並不難的學科,乙個數學可以及格的同學,只要你能夠掌握正確的...

初中生學習英語,初中生如何學習好英語

你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英語上了,每天2小時就可以,用不了那麼多個小時。畢竟你只是初二嘛,你還得學習其他科目。為其他課目打基礎呢啊,本人認為,你新概念,學是學,沒必要把課文全部都背過。當然背過很好,但是哪有那麼多的時間,而且也很難堅持下來,我建議,書上的重點東西記住,單詞好好背,語法好好背,考試就輕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