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道物理題的思路問題,關於一道物理題目

時間 2022-02-27 12:45:51

1樓:匿名使用者

一輛小車在軌道mn上行駛的速度v1可達到50km/h,在軌道外的平地上行駛速度v2可達到40km/h,與軌道的垂直距離為30km的b處有一基地,如圖12示,問小車從基地出發到離c點100km的a處的過程中最短需要多少時間(設小車在不同路面上的運動都是勻速運動,啟動時的加速時間可忽略不計)

為什麼可以用全反射定律來表示(我無法理解),請詳細說明(不要僅僅說光的最短時間定理)。

問題補充:圖根據自己理解很容易畫出來。bc垂直於ca,a,c都在mn上 .

我再說詳細些,我迷惑在為什麼模擬成剛好全反射的那個角度,入射角再大點不行麼,也是全反射啊。憑什麼是「恰好全反射」呢,光的最短時間定理也不足以說明這點啊。

答:(一)

在ca上一點d,cd=x。d,a都在mn上。

小車模擬成光子,理由為:

(小車)光子通過的路線是先bd ,再da。

---小車在軌道mn上行駛的速度v1可達到50km/h,在軌道外的平地上行駛在軌道da上速度v2可達到40km/h,設小車在不同路面上的運動都是勻速運動,啟動時的加速時間可忽略不計) .

---光子在不同介質中行進速度也不同,但是也都是勻速運動.

又:在軌道da上,速度v1,而在軌道da外(有b的那一邊),速度為原來的v2 ,所以在軌道da外(有b的那一邊),都是原來的介質.所以!

軌道da在另乙個介質中但是已是兩種介質的分介面了!

所以光子在直線da是延介面運動!

(若在光密介質中的入射角恰好等於臨界角時,折射光線沿分介面射出。在這個問題中,實際上是光子已經進入了另乙個介質中但平行於介面運動)所以恰好是是臨界的.

---光有個最小光程原理(惠更斯原理),光子一定走的是最短時間的路線.

---問小車從基地出發到a處的過程中最短需要多少時間.

所以,小車可以模擬成光子.

(二)在ca上一點d,cd=x。d,a都在mn上。

小車先由b直線到d,再(在軌道)到a,則時間為

t=[(30*30+x*x)^(1/2)]/40+(100-x)/50,

0

由數學方法可以分析x取什麼值時,t最小,這個t的最小值就是最小時間。

讓我們都用愛心行動 為**災區人民獻愛心!讓我們為中國,用愛心行動 加油!

回答者:dongfanghong08 - 舉人

2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注意過恰好變為全反射時光線的折射角麼?正好是90度。也就是折射光線沿邊界方向傳播(雖然強度已經為0)。

變換一下你的題目條件,你假定軌道的另一側是光速為50km/s的介質,和基地在同一側為光速40km/s的介質,你希望從基地發出的光最快的照到a,是不是應該走這條全反射角時的折射光路呢?

3樓:人生的本徵值

這是高中物理競賽中的入門題,高中數學中我在三角函式求最值的部分也有做過這道題。一般的競賽書都會給你至少三種方法,我見過一本給過11種方法的。

最短光程原理是最省事的。(與全反射無關)

首先從b到a可以有無數種走法,但如果一條光過這兩點,那麼它只會走時間最短的那條(很聰明麼)。一束光從b到a只有一條路徑,就是你知道的那個,這也是時間最短的那條。但注意,這個角是全反射角沒錯,但這裡不要理解為全反射,而要理解為能夠折射的(不發生全反射的)最大角,光在這經過折射方向與mn平行,最終到達a點。

所以該題其實與全反射無關,什麼「入射角再大點不行麼,也是全反射啊」如果再大點,光就無法到達a,那你怎麼解題?「光的最短時間定理也不足以說明這點啊」在我看沒來,光的最短時間定理很清楚的說明了這點,你顯然沒有理解到位。

你的問題在於沒有理解(或錯誤的理解)光程最短原理,被乙個無關的名詞"全反射"迷惑住了。你想歪了,所以問了乙個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是做競賽題常有的(你想明白了,也就會有進步)。

此外還有很多解法,我就不一一說了。

4樓:

1+1=2

相反的啦,就是這麼簡單,仔細想想就明白了

5樓:那就算了_吧

(一)在ca上一點d,cd=x。d,a都在mn上。

小車模擬成光子,理由為:

(小車)光子通過的路線是先bd ,再da。

---小車在軌道mn上行駛的速度v1可達到50km/h,在軌道外的平地上行駛在軌道da上速度v2可達到40km/h,設小車在不同路面上的運動都是勻速運動,啟動時的加速時間可忽略不計) .

---光子在不同介質中行進速度也不同,但是也都是勻速運動.

又:在軌道da上,速度v1,而在軌道da外(有b的那一邊),速度為原來的v2 ,所以在軌道da外(有b的那一邊),都是原來的介質.所以!

軌道da在另乙個介質中但是已是兩種介質的分介面了!

所以光子在直線da是延介面運動!

(若在光密介質中的入射角恰好等於臨界角時,折射光線沿分介面射出。在這個問題中,實際上是光子已經進入了另乙個介質中但平行於介面運動)所以恰好是是臨界的.

---光有個最小光程原理(惠更斯原理),光子一定走的是最短時間的路線.

---問小車從基地出發到a處的過程中最短需要多少時間.

所以,小車可以模擬成光子.

(二)在ca上一點d,cd=x。d,a都在mn上。

小車先由b直線到d,再(在軌道)到a,則時間為

t=[(30*30+x*x)^(1/2)]/40+(100-x)/50,

0

由數學方法可以分析x取什麼值時,t最小,這個t的最小值就是最小時間。

6樓:匿名使用者

暈了,明顯得數學不過關嘛..還扯上物理了,去問你們數學老師吧,它說得更詳細!

7樓:

給我分數!我要分數~

8樓:匿名使用者

作圖就知道了,只有用全反射定律來表示時,是,三點共線,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所以那時最短時間。

9樓:匿名使用者

用全反射來解釋,精彩,本來沒什麼的物理題變得有意思了。

hxmxym 的回答可以參考

10樓:

用全反射定律來求解運動問題,不是因為這個運動問題符合全反射定律,而是因為全反射與這個運動模型在數學上的相似性,即都是求解最短時間與路線。

我覺得你無法理解的原因是對定理的應用過於嚴謹,確實,定理都有適用範圍,超出範圍不再適用,但這不應該限制你的模擬思考

這個運動問題如果要列方程求極值,雖然方法可行不過確實麻煩,

繼續補充,可以模擬的原因:

1.關於為什模擬為全反射:由於數學上的相似性,都是求經過某路線的最短時間,所以把該題中的小車模擬成光子,假設小車是光子,那麼這個小車通過的路線就是最短路線;至於為什麼光子走的路線就是最短路線,可以檢視更高階的關於光學方面的書籍。

2.關於為什麼恰好是臨界的全反射:這是由該問題條件決定的,在該問題中小車(把小車當作光子)的經過路線已經限制了出發點和末速度,相當於規定了光源和最終反射後的光路,由於這些限制條件所以這個(已經模擬成光子)小車走的就是剛好發生全反射的路線。

類似於光的全反射,若在光密介質中的入射角恰好等於臨界角時,折射光線沿分介面射出。在這個問題中,實際上是光子已經進入了另乙個介質中但平行於介面運動(因為前後速度的變化,是折射後延介面運動,反射回原來的介質中不會發生速率變化),如果角度稍有變化,就不會延mn運動,失去了模擬的意義

11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你去看下經典光學的惠更斯原理;由於惠更斯原理的包絡面的每一點都看成是波源,可以理解成光是探過了每一條路徑,光路是選擇了用時間最少的路徑。其實也可以直接畫圖進行證明。這裡不方便畫圖就請你自己理解下了。

把你的問題中的軌道變成乙個面,如水面等,那就變成了乙個折射問題而不是全反射。

要是入射角再大的話,光路就變成了全反射。光完全走的是反射路線,沒有走臨界線(mn).則你的問題和光路問題就失去了模擬性。

12樓:匿名使用者

在ac間取一點d,設cd距離為x,車先由b直線到d,再到a,則時間為

t=根號(30*30+x*x)/40+(100-x)/50,由數學方法可以分析x取什麼值時,t最小,這個t的最小值就是最小時間。

如果說為什麼正好是全反射的角度,那是因為,全反射的光路是最短的光路。

13樓:匿名使用者

三角形定責 兩邊之和大於第3邊

14樓:隨風飄致它方

你這題目應該很簡單~但你這圖......是不是抽象了點?我研究生水平也很難做.....難道要我微積分,極限求???

15樓:瞎想不是錯

可以用高中數學學的線性規劃來解決,把時間設為參變數,總路程與時間的關係,然後因為總路程是有乙個區間的,然後你就找出在這個區間裡面參量時間的最小值就可以了。

xiexie

16樓:

你可以這樣想:

把軌道想成空氣和水的介面,把b點想像在水中,不含b點的另一側相當於空氣。

要想時間最短,應該在a、c間選一點d,走bd和da兩段路程。

按光折射,相當於從水中走bd,從介面上走da,由折射定律,sin(i)/sin(i')=v(水)/v(空氣)

i為(90度-角bdc),

i'為90度(因為折射角是90度,折射光實際上已經不能從水中射到空氣中了,所以叫全反射),

v(水)=40km/h,v(空氣)=50km/h,

這樣i就知道了。bd、ad都可求了,時間就算出來了。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設出cd為x,可表示出bd、ad,時間可以求出來,對時間求導,令導數為0,這時解出的x就是時間最短時的cd值,再求時間。這也是用光路做的原因,光有個最小光程(惠更斯)原理,和這本質一樣,所以可以用光路求這個題。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關於一道物理題目

17樓:盤祺然齊萍

木塊會保持原速度向左運動,平面如果夠長木塊會一直運動下去;

平面如果不夠長,木塊會離開平面,並以原速度為水平速度作平拋運動.

18樓:善鴻遠門晏

因小車與木塊之間無摩擦力,當小車遇到障礙物忽然停下時。由於慣性,木塊會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向左運動……

19樓:蕭小翠謇麥

木塊保持原速度向左運動,平面夠長木塊一直運動下去.平面不夠長,木塊離開平面後以原速度作平拋運動.

20樓:納藝類麗澤

大氣壓力大於吸管內水的重力,所以裡面的水是被兩個力的差值頂著不會流出!

21樓:鳳淳雅酈美

由慣性可以知道

木塊在水平會脫離小車桌面上繼續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

22樓:仉樂山鎖荌

由慣性定理可以知道

木塊在水平方向會滑離小車桌面上繼續向前運動

23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能給你個思路 因為公式真的不記得了

首先把運動的電子化成電流,然後根據公式計算動的電子化成電流我可以幫你搞定,後面的自己搞定吧電流i=q/t=e*v*t/t=e*v,注意化成國際單位

一道物理題關於動能定理,一道物理題(關於動能定理能否使用)

首先,有機械能減少說明有摩擦存在 然後,利用比例,可知動能的變化量與機械能減少量之比為4 1 80j 和 20j之比 由於最高點物體動能為0,所以當物體從b點運動到最高點時,動能變化量為20j,及機械能損失5j。又因為a到最高點再到a是乙個來回的,所以總共損失掉的機械能為50j 5j 5j 20j ...

關於初中浮力的一道物理題,一道初中物理題 關於浮力

那他可能是把液體的密度按水的計算了!解 木塊的質量m木 v 0.64 1000 640g 當木塊自由漂浮在液面上時木快排開水的體積v排1 4 5 1000 800cm 3 懸掛鐵球後排開的水增加了v排2 s h 200 1.4 280cm 3 此時可把它們看作整體懸浮於水中,所以有g f g排 v ...

3道物理題目。(關於液體壓強)一道物理題(關於液體內部壓強)

你就參考看看吧 第一題 1.01x10的五次方 1.01x10的五次方 因為這個實驗就是書上的實驗,托里拆裡實驗。由定理,乙個標準大氣壓 1.01x10的五次方 76厘公尺高汞柱 760公釐汞柱 液體氣壓 液體密度 液體高度 g得,液體密度 汞的密度 液體高度 題目已知 g 10n kg 都不變,所...

關於初二的一道物理題,一道初二物理題,急求,線上等。

不是的 因為是這個速度是相對的,實際上並沒超過。打個比方,你開啟手電筒的那一瞬間從你手中射出一道光,這個時候,你往後退,參照射出的那道光,你不是就以超過光速的速度往後退了呢?事實上並有。如果以初二的知識來判斷,是超過光速了。但因為相對論,這個人運動的速度是 v u 1 vu c 2 帶入計算這個人運...

一道物理題。關於高中氣體問題的

關鍵公式 克拉柏龍方程pv nrt,r t0 273 由已知p1 10 5pa t1 273 27 300k v1 nr pv t 10 5 p m1g s p0 100n 000pa 1 假設活塞不動p2v1 nrt2,p2 nr 273 57 000pa p 也就是說活塞要滑動的,所以當溫度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