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後一定會變成離子嗎

時間 2022-11-23 17:05:48

1樓:溫德騰霜

若是鑽牛角尖的話,原子的核裂變就有放出電子變成其他元素原子。

14156ba—→0-1e

00γ14157la。也就是說放出電子不一定會變成離子。

但是這一類反應我們化學不歸為一般反應中。

所以「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後一定會變成離子」從一般角度來說是對的。

若是有題目與此相關,則應判其為正確的一項。

2樓:雀玉蓉牛申

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內一些特定的穩定的軌道上繞核運動。既然電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層排布的,那麼當有若干個電子時,它們是怎樣分布在不同電子層上的?

我們將電子離核遠近把電子層分為第1層、第2層……第7層(或者以k、l、m、n、o、p、q)表示。離核近的電子層能量低,離核遠的電子層能量高,第n個電子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例如第1層最多容納2*1^2=2個,第2層最多容納2*2^2=8個)。

根據能量最低原理,電子總是優先佔據能量低的電子層(例如c,6個電子其中2個先佔據k層,然後4個佔據l層)。最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8,次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18……

根據洪特規則,當電子層處於全滿、全空狀態比較穩定(暫時不討論半滿,因為我這裡講的是電子層,而不是spd等軌道)。

以鈉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8m1

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1個電子成為k2

m8,要麼得到7個電子成為k2

m8l8,失去1個電子比得到7個電子容易得多,所以鈉原子易失去1個電子。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後電子數比核電荷數(質子數)少1,帶1個單位正電荷,成為鈉離子(na+)。

以氯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8m7

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7個電子成為k2

m8,要麼得到1個電子成為k2

m8l8,失去7個電子比得到1個電子困難得多,所以氯原子易得到1個電子。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後電子數比核電荷數(質子數)多1,帶1個單位負電荷,成為氯離子(cl-)。

以碳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4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4個電子成為k2,要麼得到4個電子成為k2

m8,失去4個電子比較困難,得到4個電子也比較困難,所以碳原子不易形成離子,而易與其它原子共用電子來達到最外層8電子的穩定結構。

在原子中,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所以原子不帶電。原子得失電子後會轉變成離子:原子得電子帶負電,稱為陰離子,原子失電子帶正電,稱為陽離子。

離子就是帶電的原子或者原子團。

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後一定會變成離子嗎

3樓:匿名使用者

對、得到電子失去電子原子的電平衡打破、會帶電荷變成帶電荷原子、可以是離子、也可以是離子團

4樓:匿名使用者

若是鑽牛角尖的話,原子的核裂變就有放出電子變成其他元素原子。

14156ba—→0-1e 00γ 14157la。也就是說放出電子不一定會變成離子。

但是這一類反應我們化學不歸為一般反應中。

所以「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後一定會變成離子」從一般角度來說是對的。

若是有題目與此相關,則應判其為正確的一項。

5樓:秒懂百科

離子鍵:多個原子或化學基團失去或獲得電子而成為離子後形成

原子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後一定會變成離子嗎

6樓:秒懂百科

離子鍵:多個原子或化學基團失去或獲得電子而成為離子後形成

7樓:匿名使用者

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內一些特定的穩定的軌道上繞核運動。既然電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層排布的,那麼當有若干個電子時,它們是怎樣分布在不同電子層上的?

我們將電子離核遠近把電子層分為第1層、第2層……第7層(或者以k、l、m、n、o、p、q)表示。離核近的電子層能量低,離核遠的電子層能量高,第n個電子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例如第1層最多容納2*1^2=2個,第2層最多容納2*2^2=8個)。

根據能量最低原理,電子總是優先佔據能量低的電子層(例如c,6個電子其中2個先佔據k層,然後4個佔據l層)。最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8,次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18……

根據洪特規則,當電子層處於全滿、全空狀態比較穩定(暫時不討論半滿,因為我這裡講的是電子層,而不是spd等軌道)。

以鈉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8 m1

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1個電子成為k2 m8,要麼得到7個電子成為k2 m8 l8,失去1個電子比得到7個電子容易得多,所以鈉原子易失去1個電子。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後電子數比核電荷數(質子數)少1,帶1個單位正電荷,成為鈉離子(na+)。

以氯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8 m7

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7個電子成為k2 m8,要麼得到1個電子成為k2 m8 l8,失去7個電子比得到1個電子困難得多,所以氯原子易得到1個電子。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後電子數比核電荷數(質子數)多1,帶1個單位負電荷,成為氯離子(cl-)。

以碳原子為例:

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 l4

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4個電子成為k2,要麼得到4個電子成為k2 m8,失去4個電子比較困難,得到4個電子也比較困難,所以碳原子不易形成離子,而易與其它原子共用電子來達到最外層8電子的穩定結構。

在原子中,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所以原子不帶電。原子得失電子後會轉變成離子:原子得電子帶負電,稱為陰離子,原子失電子帶正電,稱為陽離子。

離子就是帶電的原子或者原子團。

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電子就會變成離子對嗎

8樓:騎天乾蒿曜

在原子中,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所以原子不帶電。原子得失電子後會轉變成離子:原子得電子帶負電,稱為陰離子,原子失電子帶正電,稱為陽離子。

離子就是帶電的原子或者原子團。

微粒得到或失去電子變成離子

9樓:凌浩畢暄妍

1全部當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時能影響到核外電子排布,電子層數會發生改變;核電荷數、元素種類、相對原子質量和電子的得失沒有關係.當原子得電子時最外層電子數改變,電子層數、核電荷數、元素種類、相對原子質量不變.原子得失電子後,最外層電子數發生改變,故元素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①電子總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核外電子總數一定會發生改變;

②原子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只是電子數發生了改變,而原子核沒有變化;

③化學性質:由分析知原子得失電子後,最外層電子數發生改變,而最外層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故元素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④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會變化;

⑤微粒的電性: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後,原子一定會帶有電荷,所以微粒的電性一定會由中性變為帶電的離子;

⑥核電荷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質子數未變,原子中質子數與核電荷數相同,故核電荷數一定不會發生變化;

⑦微粒的穩定性: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後微粒會由不穩定變為穩定結構,故穩定性一定會發生變化;

⑧質子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質子數未變,故質子數一定不會發生變化;

故答案為: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後,一定會發生變化的是______,一定不會發生變化的是______.①電子總數②原

10樓:sky61吪瓩

當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時能影響到核外電子排布,電子層數會發生改變;核電荷數、元素種類、相對原子質量和電子的得失沒有關係.當原子得電子時最外層電子數改變,電子層數、核電荷數、元素種類、相對原子質量不變.原子得失電子後,最外層電子數發生改變,故元素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①電子總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核外電子總數一定會發生改變;

②原子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只是電子數發生了改變,而原子核沒有變化;

③化學性質:由分析知原子得失電子後,最外層電子數發生改變,而最外層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故元素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④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會變化;

⑤微粒的電性: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後,原子一定會帶有電荷,所以微粒的電性一定會由中性變為帶電的離子;

⑥核電荷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質子數未變,原子中質子數與核電荷數相同,故核電荷數一定不會發生變化;

⑦微粒的穩定性: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後微粒會由不穩定變為穩定結構,故穩定性一定會發生變化;

⑧質子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質子數未變,故質子數一定不會發生變化;

故答案為: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後,一定會發生變化的是______,一定不會發生變化的是______.①電子總數 ②

11樓:晚安

當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時能影響到核外電子排布,電子層數會發生改變;核電荷數、元素種類、相對原子質量和電子的得失沒有關係.當原子得電子時最外層電子數改變,電子層數、核電荷數、元素種類、相對原子質量不變.原子得失電子後,最外層電子數發生改變,故元素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①電子總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核外電子總數一定會發生改變;

②原子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只是電子數發生了改變,而原子核沒有變化;

③化學性質:由分析知原子得失電子後,最外層電子數發生改變,而最外層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故元素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④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會變化;

⑤微粒的電性: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後,原子一定會帶有電荷,所以微粒的電性一定會由中性變為帶電的離子;

⑥核電荷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質子數未變,原子中質子數與核電荷數相同,故核電荷數一定不會發生變化;

⑦微粒的穩定性: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離子後微粒會由不穩定變為穩定結構,故穩定性一定會發生變化;

⑧質子數:由分析知原子變成離子後質子數未變,故質子數一定不會發生變化;

故答案為: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會變成離子,那離子能不能組成物質?

12樓:匿名使用者

1全部離子當然是可以組成物質的。離子晶體就是由離子組成的。當然是由陰離子和陽離子共同組成的。

這樣整體上他們是不會顯示有電荷的,外在是電中性的一種物質。常見的氯化鈉就是一種離子晶體。

13樓:東古豆腐乾

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其中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內一些特定的穩定的軌道上繞核運動。既然電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層排布的,那麼當有若干個電子時,它們是怎樣分布在不同電子層上的?

nbsp;我們將電子離核遠近把電子層分為第1層、第2層……第7層(或者以k、l、m、n、o、p、q)表示。離核近的電子層能量低,離核遠的電子層能量高,第n個電子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例如第1層最多容納2*1^2=2個,第2層最多容納2*2^2=8個)。nbsp;根據能量最低原理,電子總是優先佔據能量低的電子層(例如c,6個電子其中2個先佔據k層,然後4個佔據l層)。

最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8,次外層電子數不能超過18……nbsp;根據洪特規則,當電子層處於全滿、全空狀態比較穩定(暫時不討論半滿,因為我這裡講的是電子層,而不是spd等軌道)。nbsp;以鈉原子為例:nbsp;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nbsp;l8nbsp;m1nbsp;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1個電子成為k2nbsp;m8,要麼得到7個電子成為k2nbsp;m8nbsp;l8,失去1個電子比得到7個電子容易得多,所以鈉原子易失去1個電子。

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後電子數比核電荷數(質子數)少1,帶1個單位正電荷,成為鈉離子(na+)。nbsp;以氯原子為例:nbsp;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nbsp;l8nbsp;m7nbsp;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7個電子成為k2nbsp;m8,要麼得到1個電子成為k2nbsp;m8nbsp;l8,失去7個電子比得到1個電子困難得多,所以氯原子易得到1個電子。

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後電子數比核電荷數(質子數)多1,帶1個單位負電荷,成為氯離子(cl-)。nbsp;以碳原子為例:nbsp;它的核外電子排布為k2nbsp;l4nbsp;最外層要達到全滿的穩定結構,要麼失去4個電子成為k2,要麼得到4個電子成為k2nbsp;m8,失去4個電子比較困難,得到4個電子也比較困難,所以碳原子不易形成離子,而易與其它原子共用電子來達到最外層8電子的穩定結構。

nbsp;在原子中,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所以原子不帶電。原子得失電子後會轉變成離子:原子得電子帶負電,稱為陰離子,原子失電子帶正電,稱為陽離子。

離子就是帶電的原子或者原子團。

長大了會失去什麼,長大會失去什麼並得到什麼?(要對比)

長大了會失去的東西遠遠沒有獲得的多!我能理解和記得長大了會失去的有 長大了會失去童年的天真爛漫,長大了會失去單純的笑容,長大了會失去純潔的友誼,長大了會失去純淨的眼神,長大了會失去.但是長大了我理解到的會獲得的東西有 長大了會獲得責任,長大了會獲得參雜了各種目的的友情,長大了會獲得生活的壓力,長大了...

失去了是不是就代表了可以得到?得到乙個全新的開始?

有得必有失,每個人當面臨選擇的時候,都會希望魚能得,熊掌亦能得。但是如果沒有失去而得到的東西,會不會覺得太輕易了,也更加無法證明它的價值。其實有了魚和熊掌的選擇,才更能體現你擇的價值。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情,一定要先考慮清楚。哪樣值得你為它付出。值得你珍惜。珍惜眼前 知足常樂。我很喜歡看 大話西遊 每...

失去了東西就會得到另的東西嗎

有得必有失 當每個人面臨選擇的時候,都會希望魚能得,熊掌亦能得。但是如果沒有失去而得到的東西,會不會覺得太輕易了?也更加無法證明它的價值。其實有了魚和熊掌的選擇,才更能體現你選擇的價值。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先考慮清楚。哪樣值得你為它付出,值得你珍惜的。那才是你真正想要得到的.珍惜眼前 知足常...

怎樣判斷物質是由分子構成或原子構成

如何判斷物質是由分子還是原子構成的呢 分子 原子 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判斷物質是由哪種微粒構成的,可以從以下角度分析 從物質分類的角度 單質中金屬 金剛石 石墨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金剛石 石墨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大部分氣體是由分子構成的,如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氮氣由氮分子構成...

不曾擁有,何曾失去是誰的詩句或詞句?

畫菊 鄭思肖。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的這首畫菊詩,與一般讚頌菊花不俗不豔不媚不屈的詩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隱詩人的人生遭際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內涵的菊花詩。鄭思肖,南宋末為太學上捨,曾應試博學巨集詞科。元兵南下,鄭思肖憂國憂民,上疏直諫,痛陳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