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性凍傷根據凍傷程度的輕重,一共可以分為層面,對嗎

時間 2022-11-28 01:50:15

1樓:

凍傷分四度。第一度凍傷最輕,亦即常見的「凍瘡」,受損在表皮層,受凍部位**紅腫充血,自覺熱、癢、灼痛,症狀在數日後消失,癒後除有表皮脫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凍傷傷及真皮淺層,傷後除紅腫外,伴有水泡,泡內可為血性液,深部可出現水腫,劇痛,**感覺遲鈍。

三度凍傷傷及**全層,出現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覺喪失。傷後不易癒合,除遺有瘢痕外,可有長期感覺過敏或疼痛。四度凍傷傷及**、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頭,可出現壞死,感覺喪失,癒後可有疤痕形成。

一、寒冷會導致區域性血液迴圈不暢,從而容易誘發凍瘡。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

二、運動少,活動少的人也容易誘發凍瘡。所以平時要多一些運動有助於血液迴圈。

三、沒有注意身體的保暖也容易誘發凍瘡。所以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

四、營養不良、手足多汗潮濕、內分泌變化等因素也可能引起凍瘡的出現。

在凍裂時可以在凍傷處塗一些慕 奕 康/護手霜可以從**外部起到一層保護膜,從中修復凍瘡

2樓:落葉歸根的悽慘

一度凍傷(紅班級)

一度凍傷是**表皮層凍傷,復溫後的早期症狀是充血和水腫,**呈紫色或紅色斑塊,以後**逐漸發熱、變乾,數小時內出現水腫。區域性麻木、刺痛、灼熱、發癢。若及時處理,症狀在數天內消失,痊癒後有表皮脫落,不留瘢痕。

二度凍傷(水泡級)

為**全層凍傷。此時**紅腫外,12—24小時內出現水泡,水泡內為血清狀液或稍帶血絲,疼痛較重。若無感染,一般經2—3周水泡乾燥、表皮逐漸脫落、真皮再生而恢復,很少有瘢痕;若合併感染,則創面形成潰瘍,癒合後有瘢痕。

三度凍傷(壞死級)

除**壞死外,損傷可深大肌肉甚至骨骼,**呈青紫色或黑紫色,區域性感覺完全消失,其周圍有紅腫、疼痛,可出現血性水泡。若無感染,壞死組織乾燥成痂,而後逐漸和形成肉芽創面,癒合很慢而留有瘢痕。

三度凍傷恢復期多久

3樓:濮陽希榮屠戌

你好!你恢復好了嗎,用了多長時間,我最近也是3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4樓:大宇宙的塵埃

你恢復好了嗎,用了多長時間,我最近也是3度。

5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不知道多久,但是因為我的最愛,最近也很關注這個問題...

不管怎樣,一定要堅強,有乙個好的心態去與病魔做鬥爭...

祝你和ta都能盡快恢復正常.....

凍傷如何處理

6樓:關你健康

凍傷是寒冷造成末梢的侷限的炎症性**病,處理不當會加重損害或引起感染。來看看什麼是正確方法吧。

7樓:

1.急救和**原則:

①迅速脫離寒冷環境,防止繼續受凍;

②抓緊時間盡早快速復溫;

③區域性塗敷凍傷膏;

④改善區域性微迴圈;

⑤抗休克,抗感染和保暖;

⑥應用內服活血化瘀等類藥物;

⑦二、三度凍傷未能分清者按三度凍傷**;

⑧凍傷的手術處理,應儘量減少傷殘,最大限度的保留尚有存活能力的肢體功能。

2.快速復溫:盡快使傷員脫離寒冷環境後,如有條件,應立即進行溫水快速復溫,復溫後在充分保暖的條件下後護送。如無快速復溫條件,應盡早護送,護送途中應注意保暖,防止外傷。

到達醫療單位後應立即進行溫水快速復溫。特別對於救治仍處於凍結狀態的

二、三、度燒傷,快速復溫是效果總顯著而關鍵的措施。

具體方法:將凍肢浸泡於42攝氏度(不宜過高)溫水中,至凍區**轉紅,尤其是指(趾)甲床潮紅,組織變軟為止,時間不宜過長。對於顏面凍傷,可用42攝氏度的溫水浸濕毛巾,進行區域性熱敷。

在無溫水的條件下,可將凍肢立即置於自身或救護者的溫暖體部,如腋下、腹部或胸部,以達復溫的目的。救治時嚴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患部。

3.改善區域性微迴圈三度凍傷初期可應用低分子(分子量40,000以下)右旋糖酐,靜脈點滴,逐日給藥500~1000亳公升,維持7~10天,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迴圈。必要時也可採用抗凝劑(如肝素)或血管擴張劑(罌粟鹼、苄胺唑啉等)。

4.區域性處理

(1)區域性用藥:復溫後區域性立即塗敷凍傷外用藥膏,可適當塗厚些,指(趾)間均需塗敷,並以無菌敷料包紮,每日換藥1~2次,面積小的

一、二度凍傷,可不包紮,但注意保暖。可供使用的凍傷膏有呋喃西林霜劑:呋喃西林、考地松霜劑:呋喃西林、右旋糖酐霜劑等。

(2)水皰的處理應在無菌條件下抽出水皰液,如果水皰較大,也可低位切口引流。

(3)感染創面和壞死痂皮的處理,感染創面應及時引流,防止痂下積膿,對壞死痂皮應及時蠶食脫痂。

(4)及時清除壞死痂皮的處理,肉芽創面新鮮後盡早植皮,消滅創面。早期**壞死形成幹痂後,對於深部組織生活能力情況,往往不易判斷,有時看來肢端已經壞死,但脫痂後露出肉芽創面(表明深部組織未壞死),經植皮後痊癒。因此,對凍傷後截肢應取慎重態度,一般認其自行分離脫落,盡量保留有活力的組織,必要時可進行動脈造影,以了解肢端血液迴圈情況。

5.預防感染嚴重凍傷應口服或注射抗菌素:常規進行破傷風預防注射。

8樓:西門樹枝洪辛

凍瘡的話,最好是注意保暖,適當運用凍瘡膏**,有破潰的話,最好是積極清創**,只要是天氣轉涼就開始運用凍瘡膏,直到天氣變暖,連續運用2-3年就不會**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凍傷**,治根的好辦法我給忘記了,這個方法是我在南方弄蝦仁的時候得到的,一位老中醫沒要錢給我們出的方子,手凍裂,流血,都能弄出根,我之記得一部分了,希望可以幫到凍傷的朋友,《山辣{黃色的的小小的那種山辣椒}10-20個,橘子皮10-20個,姜乙個,《白酒有沒有我忘記了》,這幾個弄在一起用水熬開,早中晚一次。 我朋友手凍流血裂紋了都給弄好了,今年都沒在凍,連傷疤都沒有。。。。。

10樓:匿名使用者

開點凍瘡藥物比較好,少受凍就行,經常用溫水泡

夏天被冰凍傷怎麼處理

11樓:猶太的羊皮卷

凍傷是人體遭受低溫侵襲後發生的損傷。凍傷的發生除了與寒冷不關,還與潮濕、區域性血液物質環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關。一般將凍傷分為凍瘡、區域性凍傷和凍僵三種。

1.凍瘡:凍瘡在一般的低溫,如零上3-5℃,和潮濕的環境中即可發生。

因此,不僅我國的北方地區,而且在華東、華中地區也較常見。凍瘡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處。表現為區域性發紅或發紫、腫脹、發癢或刺痛,有些可起水泡,爾後發生糜爛或結痂。

發生凍瘡後,可在區域性塗抹凍瘡膏;糜爛處可塗用抗菌類和可地松類軟膏。

2.區域性凍傷:區域性凍傷多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況下,耳部、鼻部、面部或肢體受到冷凍作用發生的損傷。一般分為四度:

一度凍傷:表現為區域性**從蒼白轉為斑塊狀的藍紫色,以後紅腫、發癢、刺痛和感覺異常;

二度凍傷:表現為區域性**紅腫、發癢、灼痛。早期有水泡出現;

三度凍傷:表現為**由白色逐漸變為藍色,再變為黑色。感覺消失。凍傷周圍的組織可出現水腫和水泡,並有較劇烈的疼痛;

四度凍傷:傷部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消失,呈暗灰色。由於凍傷組織與健康組織交界處的凍傷程度相對較輕,交界處可出現水腫和水泡。

發生凍傷時,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溫暖的房間,給予溫暖的飲料,使患者的體溫盡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溫水中,水溫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如果凍傷發生在野外無條件進行熱水浸浴,可將凍傷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懷中取暖,同樣可起到熱水浴的作用,使受凍部位迅速恢復血液迴圈。

在對凍傷進行緊急處理時,絕不可將凍傷部位用雪塗擦、或用火烤,這樣作只能加重損傷。

3.凍僵:凍僵是指人體遭受嚴寒侵襲,全身降溫所造成的損傷。傷員表現為全身僵硬,感覺遲鈍,四肢乏力,頭暈,甚至神志不清,知覺喪失,最後因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

發生凍僵的傷員已無力自救,救助者應立即將其轉運至溫暖的房間內,搬運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僵直身體的損傷。然後迅速脫去傷員潮濕的衣服和鞋襪,將傷員放在38℃~42℃的溫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凍結在傷員的肢體上,不可強行脫下,以免損傷**,可連同衣物一起時入溫水,待解凍後取下。

如何防止冬季耳朵凍傷,如何防止冬季耳朵凍傷

在寒冷的冬季,許多人會發生耳廓凍傷,耳廓的 出現紅腫,奇癢難忍 發熱,總想用手去揉,逐漸感覺刺痛,有時 發亮並出現水皰。嚴重的耳廓凍傷 破爛,可發生潰瘍,耳廓流黃水,表面結痂。耳廓由於長期缺血 缺氧可發生乾性壞死,凍掉了耳朵 的現象並不鮮見。造成終身耳朵缺損而殘廢畸形。兩隻耳朵突出在頭部兩側,很薄,...

凍傷了該怎麼處理,凍傷該怎麼處理好

凍傷即身體表面受低溫損害後區域性血液迴圈發生障礙而產生的病變,一般分為區域性凍傷和全身凍傷。凍傷多發生在手指 足趾 耳垂 鼻子等處,出現 發紅 發癢 紅腫等。損傷在 淺層,產生紅紫色斑點,區域性發癢 刺痛 感覺異常者為 度凍傷 若損傷達 深層,區域性紅腫更明顯,出現水皰,內為血清樣液或血性液,疼痛較...

凍傷應該怎樣急救,凍傷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凍傷的急救,首先應使病人脫離寒冷環境,把患者置於暖和的屋內,迅速脫去寒冷潮濕或緊縮的衣服鞋襪 若衣服鞋襪凍結不易解脫時,不可勉強,以免撕脫 可立即浸入溫水中,待融化後解脫 進行保暖。可給予溫熱的食物或少量酒 病人未脫離寒冷環境時不宜飲酒 待患者體溫恢復後,可輕移患部,並可行按摩,用柔軟乾淨的布巾,輕...

冬天該怎麼預防凍傷呢,冬天怎麼預防凍傷?

預防凍傷三措施 1.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並進行耐寒鍛鍊。從夏天開始即用冷水洗臉 洗腳等。2.及時吃飯,並注意食物質量。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如油類 肉類等。3.用辣椒秧煎水常洗手足可以預防凍傷。凍瘡常在冬季不知不覺中發生,部位多在耳廓,手 足等處,區域性發紅,發紫,腫脹,癢痛,有時起水泡,糜爛,破潰...

冬天凍傷了腳有好得方法嗎,冬天手腳凍傷如何治療?

凍瘡的預防和 凍瘡是一種冬季常見病,以暴露部位出現充血性水腫紅斑,遇溫高時 瘙癢為特徵,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患處 糜爛 潰瘍等現象。該病病程較長,冬季還會反 作,不易 對於一些年輕女士而言,不僅影響了雙手的美觀度,還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在 方面,雖方法較多,但很少能 所以常令人感到棘手。在中醫學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