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竅驗如何理解「上焦有火 下焦有寒」

時間 2022-04-22 18:03:07

1樓:匿名使用者

那什麼是上焦,什麼是下焦,火和寒又是什麼呢? 前幾天,我帶乙個從廣西來的會員隨緣去見昆叔,昆叔在給她做診斷時,就說出了我們經常聽到的這句話:「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我觀察著昆叔一番手法操作之後,隨緣立刻感覺通暢許多,那昆叔到底是如何做的呢,這是後話,我們先來看看有關三焦的相關知識,這對我們理解這句話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中焦堵住了,所以才會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中醫裡說的上焦、下焦,都是從「三焦」引出來的。那什麼是三焦呢?

熟悉中醫經絡的朋友都知道手少陽三焦經。而心、肝、脾、肺、腎五臟,和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六腑當中,也提到了三焦。那到底什麼是「三焦」呢?

又如何劃分上中下三焦呢? 什麼是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

關於「焦」字的含義,歷代醫家認識不一。有認為「焦」當作「膲」者,膲為體內臟器,是有形之物;有認為「焦」字從火,為無形之氣,能腐熟水谷之變化;有認為「焦」字當作「樵」字,樵,槌也,節也,謂人體上、中、下三節段或三個區域。 《內經》首先提出三焦的名稱,作為六腑之一,並敘述了三焦的部位和功能。

由於《內經》對三焦的某些具體概念的論述不夠明確,而且《難經》的二十五難和三十八難又提出了三焦「有名無形」之說,遂導致後世醫家爭論紛紜。爭論的焦點是關於有無實質形態的問題。 所謂有形和無形之爭,指的是三焦到底是乙個我們能看得到的有具體形態的臟器呢?

還是指看不見,但又確實存的的功能呢?近來有人提出:三焦無形,並非人們通常所理解的沒有形質的意思。

三焦具有通行元氣、水谷和水液的功能,功能的發揮是以一定的形質為基礎的。但此形質並非是乙個具體的確定的臟器組織,而是對一些臟器組織及其功能的概括。因此, 我個人比較認同三焦是無形之說,形象地說,「三焦」其實就是人體軀幹的乙個大通道。

和經絡主要在四肢上走,而且走的是雙向兩車道相比,三焦就是在人體的軀幹上走的是雙向八車道。因此,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條經絡都重要。因為三焦上包括了絕大多數的經絡。

如果說經絡是支線,那三焦就是幹線。 既然知道了三焦的定義,那該如何劃分三焦的區域呢? ■三焦的劃分 所謂「部位三焦」說,認為三焦並非是乙個獨立的臟腑器官,而是用以劃分人體部位及內臟的特殊概念。

根據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之別,把人體劃分成上、中、下三個生理病理區域,將人體重要內臟器官分別轄於這三個區域之中。如何劃分人體三個區域及其所轄內臟器官,也存有不同觀點。 ①將胸腹部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

《內經》對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及分界已有粗略描述。原文大體指出了膈上為上焦,胃部為中焦,胃以下為下焦。《難經·三十一難》以膈作為上、中兩焦的分界處,以胃下口作為中、下兩焦的分界處。

對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劃分已較明確:膈上胸中為上焦,膈下臍上腹部為中焦,臍下腹部為下焦。 ②將人體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

《東醫寶鑑·內景篇·三焦腑》提出:「頭至心為上焦,心至臍為中焦,臍至足為下焦。」近年的一些期刊文獻及中醫教材也沿用此觀點。

但根據《靈樞·脹論》所說的「臟腑之在胸脅腹裡之內」的論述,以及臨床對三焦部位概念的具體運用而言,擬不將頭面、四肢歸屬於三焦部位為妥。 ③對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的認識,除肝的分屬不統一外,其餘均較一致。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兩臟;中焦上腹部,從解剖部位來說,應包括脾、胃、肝、膽;下焦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

自《內經》以來就有肝屬中焦與肝屬下焦兩種說法。肝屬中焦說的如:《靈樞·脹論》指出「肝大」、「肝偏傾」、「脅下痛」,肝居脅裡,當位於中焦。

《內經》的脈法和晉代王叔和的《脈經》中,均以肝應左關,而屬於中焦。《素問·金匱真言論》王冰注明確指出:「肝為陽髒,位於中焦,以陽居陰,故為陰中之陽也。

」從部位劃分而言,肝歸屬於中焦。肝屬下焦說如:唐代孫思邈在《幹金要方·卷第二十·三焦虛實》中說:

「下焦……主肝腎病候也」,對其**,「熱則瀉於肝,寒則補於腎。」王冰在注釋《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厥固洩,皆屬於下」時又說:「下,謂下焦肝腎之氣也。

」至於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將溫病後期出現的一系列肝的病症,歸於下焦的病變範圍後,則肝屬下焦又成為辨證概念,現在臨床辨證中,仍多從之。因此,肝屬下焦之說,主要是辨證上的概念,不是說肝位於臍下。 我個人比較贊同第三種對三焦的劃分:

即上焦胸部,包括心、肺兩臟;中焦上腹部,從解剖部位來說,應包括脾、胃、肝、膽;下焦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小腸、大腸。 曲黎敏對三焦的看法比較特別,她認為三焦就相當於汽車的懸掛系統。你也可以理解為解剖學上的人體的淋巴系統。

那三焦的功能是什麼呢? ■三焦總功能 ①通行元氣。三焦通行元氣之說,首見於《難經》。

如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三十八難說:

「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使,主持諸氣。」六十六難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

」原文明確地說明三焦是人體元氣(原氣)公升降出入的道路,人體元氣是通過三焦而到達五臟六腑和全身各處的。 元氣,為人體最根本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根於腎,通過三焦別入十二經脈而達於五臟六腑,故稱三焦為元氣之別使。

《中藏經·論三焦虛實寒熱生死逆順脈證之法》對三焦通行元氣的生理作用作了更為具體地描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號曰中清之府,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營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也。

」因為三焦通行元氣於全身,是人體之氣公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氣化的場所,故稱三焦有主持諸氣,總司全身氣機和氣化的功能。如果元氣虛弱,三焦通道執行不暢或衰退,就會導致全身或某此部位的氣虛現象。 ②執行水谷。

《素問·金匱真言論》稱三焦為六腑之一,《素問·五藏別論》稱三焦為傳化之府,其具有傳化水穀的功能。《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三焦……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

」指出三焦具有對水谷的精微變化為營氣,以及傳化糟粕的作用。《難經》明確提出三焦的執行水谷作用,如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

」水谷在人體執行道路及氣之所終始,包括飲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質的吸收、糟粕的排洩全部過程,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來概括。並根據上、中、下三焦所處部位不同,對水谷執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而有上焦主納,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別清濁、主出的具體描述。這是以三焦執行水谷來概括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排洩的功能。

③執行水液。三焦為人體水液執行的主要通道,這在《內經》中有多處論述,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靈樞·本輸》說:「三焦者,中瀆之腑,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說明三焦是人體管理水液的器官,有疏通水道,執行水液的作用。

人體水液代謝是乙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是多個臟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綜合作用。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水液代謝雖由胃、脾、肺、腎、腸、膀胱等臟腑共同協作而完成,但人體水液的公升降出入,周身環流,則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實現。因此,三焦水道的通利與否,不僅影響到水液執行的遲速,而且也必然影響到有關臟腑對水液的輸布與排洩功能。也可以說,三焦執行水液,是對脾、肺、腎等臟腑主管水液代謝作用的綜合概括。

如果三焦水道不利,則脾、肺、腎等臟腑調節水液的功能將難以實現,引起水液代謝的失常,水液輸布與排洩障礙,產生痰飲、水腫等病變。正如《類經·藏象類》所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

」 ■三焦分功能 前面,我們詳細說明了三焦的總體功能和作用,下面,我們將詳細說明三焦的各「焦」的功能。 ①上焦如霧。根據三焦部位劃分,上焦主要指胸中,包括心肺二髒。

心主血,推動血液執行於全身。肺主氣,主宣發肅降,將水谷精氣布散於全身。因此,上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輸布水谷精微(氣血)。

如《靈樞·決氣》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薰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靈樞·營衛生會》又概括為「上焦如霧」。

所謂「如霧」,是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氣血,猶如霧露瀰漫之狀,灌溉並溫養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 此外,《難經》認為上焦有受納水谷的作用,如三十一難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

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 ②中焦如漚(òu)。中焦主要指上腹部,包括脾、胃及肝、膽等內臟。

胃主腐熟,脾主運化,肝膽主疏洩,並分泌、排洩膽汁以助消化。因此,中焦具有消化、吸收並轉輸水谷精微和化生氣血的功能。《靈樞·營衛生會》說:

「中焦……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並概括中焦的功能為「中焦如漚」。漚,是浸泡的意思。

所謂「如漚」,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穀,進而化生氣血的作用。《難經》亦持此說,如三十一難說:「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 ③下焦如瀆(dú)。下焦主要指下腹部,包括腎、膀胱及大小腸。《難經·三十一難》說:

「下焦……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是說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為傳導糟粕,排洩二便。糟粕的排洩,一是從大腸排出大便,一是從膀胱排出小便。

如《靈樞·營衛生會》說:「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

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就是說下焦有排洩二便的作用。 ■昆叔破難題 看過本人寫的書《有什麼別有病》的,都知道昆叔,他是乙個類似陳玉琴那樣自學成材的按摩師,從事按摩工作達20多年,想必應該按摩過幾萬人次了,因此有著非常豐富的按摩實戰經驗。

隨緣是從廣西趕過來的。她以前在北京上過大學,對北京還算熟悉。由於喜歡養生,因此也知道通經絡的重要性,經常的做按摩。

上次我去貴陽講課,她就跑了過去,一定要見我。可見她的這股子痴迷勁。可她搞來搞去,找了無數的按摩師,做了n多次按摩,都搞不定的是,她雙手很熱,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像個男的那樣興沖沖,可是,下半身肢體肥胖,特別是雙腳冰涼。

我特別看了一下她的雙腳,不僅涼,而且慘白而少血色,指甲也沒有光澤。 只見昆叔先給她按摩了後背,由於經常做按摩,隨緣的後背確實比較通,肌肉的彈性也不錯,但是仍然出了不少的痧。尤其是雙腎處有小紅包,表示有腎結石。

隨緣說,她確實有腎結石,前些日子剛發作完。 隨緣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手巨熱,而腳巨涼。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從來不知道累,但就是感覺不舒服。

當隨緣翻過身來,昆叔給她按摩肚子的時候,問題終於找到了,隨緣的心窩下面有乙個大硬結堵在那,昆叔拿刮板一走就說,問題找到了,就是這堵住了。 隨緣不解地問,可我的後背是通的啊,昆叔說,是啊,你督脈確實是通的,督脈管陽氣公升發,因此,你的血液能上到頭來,所以,你精力充沛;但是,你任脈堵住了,血液無法形成完整的回流,所以,血下不到你肢體的末端腳上,這樣,你的血液就主要在上焦走,你想想,乙個人的血液主要集中在乙個區域,那這個區域血液**過剩,而其他區域自然就會差的很多,因此,由於你中焦堵住了,就造成了你上焦有火,而下焦有寒的情況。隨緣似乎慢慢明白了這個道理。

只見昆叔的刮板在手中上下翻飛,將任脈刮通之後,一壓股動脈,血就很容易達到了隨緣的雙腳。當做完這個按摩後,隨緣立刻輕鬆了不少,同時,手也不再那麼熱,而腳也不再那麼涼了。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問題是中焦堵住了。

因此,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慣通起來了,氣血也就形成了乙個完整的迴路。都說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性,這次我算是真正見識到了。 由於中焦堵了,腎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代謝能力自然就會變差,結石自然就會發生,道理就是那麼淺顯而又深刻,真是大道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