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症候群是怎麼回事,什麼是腕管綜合症?

時間 2022-04-22 11:40:55

1樓:灰_霧

抒瑪為您講解尺神經:

抒瑪說三大神經:這是我們人體十分重要的一根神經,它和正中神經、橈神經一起,並稱為支配上肢感覺和運動功能的三大神經。

抒瑪說起始及走形:尺神經起自頭頸部的臂叢神經,穿過腋窩後,沿著上臂和前臂進入到手掌。

抒瑪提醒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動作,如手指的內收和外展、向尺側屈腕關節、手指遠端關節的屈曲,都是由尺神經支配前臂和手掌的一些肌肉完成的。除了運動,我們手掌尺側、小拇指和無名指部分區域的感覺也是由尺神經負責。

抒瑪為您講解肘管:

尺神經從上臂進入前臂時,就要通過我們所說的肘管這個結構。

顧名思義,肘管其實就是位於肘關節部位的乙個管道,它由肱骨、韌帶、肘關節囊和肌肉的肌腱共同圍成。

抒瑪發現這個管道周圍的結構一旦發生增生、肥厚、畸形等病變,就會導致肘管內空間更加狹小,使原本就只能勉強在裡面穿過的尺神經受到擠壓。可想而知,脆弱的神經受到壓迫損傷後,它的功能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因此,肘管症候群是尺神經在肘部通過肘管時受到壓迫所產生的一組臨床症候群,不知現在您明白這個病的前因後果了嗎?

2樓:20一生有你

腕管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也是手外科醫生最常進行手術**的疾患。腕管綜合症非手術**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動和皮質類固醇注射等。如果保守**方案不能緩解患者的症狀,則要考慮手術**。

什麼是腕管綜合症?

3樓:匿名使用者

腕管綜合症是一種很常見的文明病,主要和以手部動作為主的職業有關。得了這種病會出現手部逐漸麻木、灼痛、腕關節腫脹、手動作不靈活、無力等症狀,到了晚上,疼痛會加劇,甚至讓患者從夢中痛醒。

鍵盤、特別是滑鼠是我們最常見的「腕管殺手」。隨著開車族的日漸增多,方向盤也成為一大「腕管殺手」。其他頻繁使用雙手的職業,如**家、教師、編輯記者、建築設計師、裝配工等,都有可能遭遇腕管綜合症的「毒手」。

據來自新加坡的調查,女性是腕管綜合症的最大受害者,其發病機率比男性高3倍,其中以30歲至60歲者居多。這是因為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經容易受到壓迫。此外,懷孕婦女、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和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失調的人,患上腕管綜合症的機會也比一般人要大。

為了預防「滑鼠手」,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坐姿,不論工作或休息,都應該注意手和手腕的姿勢。如電腦的鍵盤應正對著你,如果斜擺在一邊,可能會導致手腕過度彎曲緊繃;把椅子調整到最舒適的高度,坐下時雙腳正好能平放在地面;讓螢幕處於視線水平或稍低。保持手腕伸直,不要彎曲,但也不要過度伸展;肘關節成90°;坐時背部應挺直並緊靠椅背,而且不要交叉雙腳,以免影響血液迴圈。

此外,還應注意手部的休息。

一旦得了腕管綜合症,不必過分緊張。對早期症狀較輕的患者來說,休息是最重要的,必要時可用石膏夾板將手腕固定,使其伸直。病情嚴重者,則需要施行腕管切開術進行**。

如果對它長期置之不理,可能會導致神經受損,手掌發黑、肌肉壞死。

腕管症候群的定義是什麼,有何臨床特點

4樓:天枰

腕管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也是手外科醫生最常進行手術**的疾患。腕管症候群的病理基礎是正中神經在腕部的腕管內受卡壓。其發病率在美國約為0.

4%,我國尚無明確統計。paget醫生於1854年最早描述了兩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出現了正中神經卡壓的臨床表現。1913年,法國學者marie和foix醫生首次報道了低位正中神經卡壓症狀患者的神經病理檢查結果,並提出如果早期診斷並切開腕橫韌帶,或許可以避免出現神經的病變。

1933年,learmouth報道了手術切開屈肌支援帶**腕管神經卡壓的病例。1953年,kremer首次在公開出版物中使用了「腕管症候群」來命名這一疾患,並一直被沿用至今[1]

。腕管症候群發生的原因,是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腕管,是乙個由腕骨和屈肌支援帶組成的骨纖維管道。

前者構成腕管的橈、尺及背側壁,後者構成掌側壁。腕管頂部是橫跨於尺側的鉤骨、三角骨和橈側的舟骨、大多角骨之間的屈肌支援帶。正中神經和屈肌腱由腕管內通過(屈拇長肌腱,4條屈指淺肌腱,4條屈指深肌腱)。

儘管腕管兩端是開放的入口和出口,但其內組織液壓力卻是穩定的。腕管內最狹窄處距離腕管邊緣約50px,這種解剖特點與腕管綜合症患者切開手術時正中神經形態學表現相符。正中神經走行在屈肌支援帶下方,緊貼屈肌支援帶。

在屈肌支援帶遠端,正中神經發出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淺頭,和拇對掌肌。其終支是指神經,支配拇、示、中指和環指橈側半**[2] 。無論是腕管內的內容物增加,還是腕管容積減小,都可導致腕管內壓力增高。

最常見的導致腕管內壓力增高的原因,是特發性腕管內腱周滑膜增生和纖維化,其發生的機理尚不明了。有時也可見到其他一些少見**,如屈肌肌腹過低,類風濕等滑膜炎症,創傷或退行性變導致腕管內骨性結構異常卡壓神經,腕管內軟組織腫物如腱鞘囊腫等。有研究認為過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複性的活動,如長時間用滑鼠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症候群,但這種觀點仍存在爭議。

腕管症候群還容易出現於孕期和哺乳期婦女,機理不明,有觀點認為與雌激素變化導致組織水腫有關,但許多患者在孕期結束後症狀仍然未得到緩解腕管症候群在女性的發病率較男性更高,但原因尚不清楚。常見症狀包括正中神經支配區(拇指,示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感覺異常和/或麻木。夜間手指麻木很多時候是腕管症候群的首發症狀,許多患者均有夜間手指麻醒的經歷。

很多患者手指麻木的不適可通過改變上肢的姿勢或甩手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患者在白天從事某些活動也會引起手指麻木的加重,如做針線活,駕車,長時間手持**或長時間手持書本閱讀。部分患者早期只感到中指或中環指指尖麻木不適,而到後期才感覺拇指,示指,中指和環指橈側半均出現麻木不適。

某些患者也會有前臂甚至整個上肢的麻木或感覺異常,甚至感覺這些症狀為主要不適。隨著病情加重,患者可出現明確的手指感覺減退或散失,拇短展肌和拇對掌肌萎縮或力弱。患者可出現大魚際最橈側肌肉萎縮,拇指不靈活,與其他手指對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對捏動作[4] 。

腕管症候群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症狀和特徵性的物理檢查結果,確診需要電診斷檢查。 最重要的診斷依據是患者存在典型的臨床症狀,即正中神經分布區的麻木不適,夜間加重。除了主觀性的症狀,客觀檢查也非常重要。

明確出現手指感覺減退或散失以及大魚際肌肉萎縮是病情嚴重的表現,而在出現這些表現之前就應該進行**干預。基於誘發診斷試驗的客觀性檢查也有利於幫助診斷,包括tinel徵,phalen試驗和正中神經壓迫試驗。沿正中神經走行從前臂向遠端叩擊,如果在腕管區域叩擊時出現正中神經支配區域的麻木不適感,為tinel徵陽性。

但由於該檢查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不高,不能單獨作為診斷的依據。phalen試驗是讓患者手腕保持於最大屈曲位,如果60秒內出現橈側三個手指的麻木不適感,則為陽性。66%-88%的腕管症候群患者可出現phalen試驗陽性,但10-20%的正常人也會出現phalen試驗陽性。

durkan醫生描述了專用於診斷腕管症候群的正中神經壓迫試驗。檢查者用拇指壓迫腕管部位,如果30秒內出現正中神經支配區域**的麻木不適為陽性。durkan報道87%的腕管症候群患者正中神經壓迫試驗陽性,還有作者報道了更高的陽性率。

因此,該檢查是診斷腕管症候群的乙個重要物理檢查[5] 。神經傳導檢查和肌電圖結果可以幫助確定診斷,排除其他神經性疾患,還可反應壓迫的嚴重程度,對於擬定恰當的**策略有重要參考價值。但由於電診斷檢查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結果,不能單一依靠電診斷檢查來確定診斷。

當懷疑腕管周圍骨性異常導致正中神經卡壓時,腕管切線位x線片有助於確定是否存在腕管容積的改變。多數腕管症候群患者具有典型的症狀和體徵,但仍有一些不典型的患者,需要與其他一些神經系統疾患進行鑑別。主要鑑別診斷包括:

顱內腫瘤,多發性硬化,神經根性頸椎病,頸髓空洞症,胸腔出口症候群,外周神經腫瘤,特發性臂叢神經炎,臂叢下乾或其他正中神經病變[6] 。

腕管症候群怎麼**

5樓:匿名使用者

腕管綜合症俗稱滑鼠手,遲發性正中神經麻痺,屬於「累積性創傷失調」症,好發於30~50歲年齡段的辦公室女性,是指人體的正中神經進入手掌部的經絡中,受到壓迫後產生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無力感等症候。腕管為一骨性纖維管,其橈側為舟狀骨及大多角骨;尺側為豌豆骨及鈎狀骨;背側為頭骨、舟狀骨及小多角骨;掌側為腕橫韌帶。在腕管內有拇長屈肌腱、指淺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及正中神經。

凡是擠壓或縮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壓迫正中神經而引起腕管症候群。

首先,我們在使用電腦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這是最根本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鍵盤應該擺在使用者的正前方位置,鍵盤和滑鼠的高度也不宜過高,在手臂自然下垂時,肘關節的高度就是鍵鼠擺放的高度。另外,建議有條件的使用者使用人體工學鍵盤,並且使用大小適合自己手型的滑鼠,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使用舒適度,避免患上「滑鼠手」.

再者,**的話要謹遵醫囑,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外敷」安 鞘 消 炎 貼「,但是注意不要過於勞累,但是也要適量活動一下手指,

6樓:方馨敬未央

1.早期,腕關節制動於中立位。如果是非腫瘤和化膿性炎症者,可在腕管內注射醋酸潑尼松龍。

2.對腕管內腱鞘囊腫、病程長的慢性滑膜炎、良性腫瘤及異位的肌腹應手術切除。

3.由於腕管壁增厚、腕管狹窄者可行腕橫韌帶切開減壓術

腕管綜合症的治療方法,腕管症候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腕管綜合症是一種很常見的文明病,主要和以手部動作為主的職業有關。得了這種病會出現手部逐漸麻木 灼痛 腕關節腫脹 手動作不靈活 無力等症狀,到了晚上,疼痛會加劇,甚至讓患者從夢中痛醒。鍵盤 特別是滑鼠是我們最常見的 腕管殺手 隨著開車族的日漸增多,方向盤也成為一大 腕管殺手 其他頻繁使用雙手的職業,如...

不安腿症候群是怎麼回事,什麼是不安腿症候群

你好,不安腿症候群是指小腿深部於休息時出現難以忍受的不適,運動,按摩可暫時緩解的一種症候群 夜間休息時腿部出現不適感,嚴重的白天也會出現 不安腿綜合症是發生在腿部的一種疾病,就是在腿部靜止的情況下出現異常的感覺,像蟻走感,腫脹感,刀鋸感等等,並且伴有強烈的抖腿,擺腿,下地行走的衝動,這樣的情況下一般...

梅傑症候群,是什麼,應該怎麼辦,梅傑症候群是什麼,應該怎麼辦呢?

梅傑症候群的 方法有 一是藥物 目前最常用的是抗抑鬱藥或抗精神藥 二是手術干預,隨著病情的進展,病人往往想睜眼卻不能睜開。手術干預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毀損腦子裡某些神經核團,國內使用較少。二是採用dbs 也叫神經調控。梅傑症候群屬於錐體外系疾患,被稱為眼瞼痙攣症,或口下頜肌張力障礙。主要表現為雙眼瞼...

梅傑症候群這個病是怎麼回事,梅傑症候群病怎麼回事?是什麼?

梅傑綜合症是由法國神經病學家henry meige 首先描述的一組錐體外系疾患。主要表現為雙眼瞼痙攣 口下頜肌張力障礙 面部肌張力失調樣不自主運動。henry meige 於1910 年首次報告了梅傑綜合症,此後,還有人稱其為brueghel 綜合症 眼瞼痙攣 口下頜部肌張力障礙等 梅傑症候群屬於錐...

腎病症候群是怎麼回事啊,腎病症候群是什麼 有什麼表現

腎病綜合症患者要積極預防腎病綜合症狀的發生。積極配合醫生 不斷加強防禦措施。如果並不積極 就會使病情惡化。警告患者要謹慎對待腎病綜合症不是一種獨立性疾病,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表現不一。所以,腎病綜合症患者要積極預防腎病綜合症狀的發生。積極配合醫生 不斷加強防禦措施。如果並不積極 就會使病情惡化。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