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過午不食不會有損腸胃嗎?所有佛教都是過午不食

時間 2022-04-10 07:51:58

1樓:笑呵呵笑呵呵

正確的過午不吃不僅不會損害腸胃健康,反而能使人體更加健康。但是,需要修行功力到了一定程度後,而且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的,不是修佛了馬上就要過午不食,要充許自已的修行有乙個過程。

「日中一食、過午不食」,就是中午食一頓,過了中午就不食了。一食,中午食了早上自然也不食了(一食是隻食一頓),但又沒有強調早上不食,也就是說,早上食了也沒關係。據說,早上是天食,天人開餐;中午是佛食,修行人開餐(佛不食人間食物,這裡的佛是指修佛的人),晚上鬼食。

也許可能就是這個說法,才有日中一食,過午不食的說法吧。

修行最好循序漸進,先學會了過午不食(早食暫時保留),等習慣了,才償試日中一食(一日才食一次)吧,這樣有利於儲存體力精進修行。當然,如果是時機成熟了,就是僅僅日中午一食,日常的工作、生活依然也自自然然,沒有任何不方便的感覺的時候,也可進行日中一食,這樣更棒了。

至於可不可以隻食早飯,每天一食。這要取決於這種食法會不會影響你的禪修,也可以這樣說,怎麼食法,最好取決於是對禪修有正面影響。

2樓:純凱

不會有損腸胃。這個一方面是飲食習慣的問題。因為中午吃多了,晚上不吃也沒什麼關係。

大多數出家人是嚴格秉承過午不食,但少數出家人可能老了,身體患有其他疾病所以可以放寬這一條戒律。而且過午不食這個主要是針對出家人的。對於在家善信不是很嚴格。

不過在家人如果能夠奉行,也很值得讚嘆。南無大師遍照金剛

3樓:無名大明

持午並不會損傷腸胃,只有無節制或無規律的飲食習慣才容易對腸胃造成損傷;

而持午也並不是所有的佛子都能做到的,哪怕是出家人也並不是100%持午,一般要看這個道場當家師的態度;

而在一些商業性質較重的道場,可能更難見到持午現象;我也同樣見過在某個寺院裡,乙個出家人大概是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啃著一概青瓜。而在很多寺院同樣是不持午但也不會非時食;所以這個當家師的態度致關重要。

中醫和佛教都有過「過午不食」的說法?為什麼要「過午不食」?

4樓:盛金賢

過午不食能保持頭腦清醒、清心寡欲,身心俱得輕利明快。在方法上,可以先以水果或補氣湯代替,再以水代替,進而達到完全過午不食。過午不食的好處極多,是故佛陀制定之,過午不食有如下諸多好處:

食慾少,能減低男女愛慾之心;

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

易入禪定;

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

欲得解脫,食慾必然淨化故;

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

但是要分別對待,對於年紀小的人,由於生命力旺盛,個人認為不適合這種齋戒食法。希望能幫助你,僅供參考.

佛教中過午不食包括水果嗎?

5樓:匿名使用者

人是有慾望和情感的!否則怎麼配叫高階動物?人活著只要不損人利己就是在積德行善!偽善滾它娘的蛋!無論是佛是神統統如此!真正仁慈公正的神是上帝!

6樓:紅苕藥

是的。所以佛法有很嚴格的紀律。 只有持戒的人。才有佛菩薩庇佑。這樣子。

7樓:靈魂需要名字麼

包括。其實過午不食真的很好。明星劉嘉玲也常年會嘗試8小時不吃飯不吃任何東西的斷食方法來束身

8樓:真執願心

最嚴格的只喝白水,連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水果就更不能吃了。

9樓:芳華不實哭笑

是的啊 畢竟是不吃東西 水果也是在內的 回答完畢 祝你開心快樂

10樓:水色空萌

是的。過午不食除了水以外都不能吃。

過午不食什麼意思 佛教過午不食的功德

佛教過午不食是幾點

11樓:布吉島該叫啥

佛教過午不食是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這個時間就是在太陽到正中午後,一直到次日黎明,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

佛教認為:清晨是天食時,即諸天的食時;午時是佛食時,即三世諸佛如來的食時;日暮是畜生食時;昏夜是鬼神食的時候。

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寫道:過午不食的好處極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慾少,能減低男女愛慾之心。

二、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

三、易入禪定。

四、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脫,食慾必然淨化故。

六、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

12樓:水色空萌

傳統過午不食,是10點吃飯。從11點開始就不能吃東西了。所謂午就是11-13點。

13樓:開發自性

持齋的確切含義是「過午不食」。

過午不食:確切含義是過中不食。很多人把「中」和「午」搞混了。「過中不食」指的是「日中」。不同地區或每一天的日中時間是不同的,若嚴謹持齋需用天文日曆,上面有每天日中時間。

14樓:匿名使用者

過後只能喝水或者飲料。。

15樓:匿名使用者

一些是2點以前都可以的,絕大多數都是12點前

16樓:你本來是佛

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也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

這個時間就是在太陽到正中午12點後,一直到次日黎明,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但由於有時差,最好是在11:30分用餐完畢!

17樓:大千本是一微塵

最標準的時間,是以日影為準,中國是以北京時間統一的,在北京這條線上,都可以以12點前為準,西部地區可以略晚,東部地區要早於12點,可以在網上查正午時刻

過午不食是八關齋戒裡重要的齋,八關齋戒是極為殊勝的功德利益,令人身心清淨,煩惱消除,來生不墮惡道

18樓:軒轅後世人

一般以當地時間正午十二點即可

佛教過午不食是過了中午就不吃東西了嗎?

19樓:苦苦的掙扎

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也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

這個時間就是在太陽到正中午後,一直到次日黎明,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

佛教認為:清晨是天食時,即諸天的食時;午時是佛食時,即三世諸佛如來的食時;日暮是畜生食時;昏夜是鬼神食的時候。

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寫道:過午不食的好處極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慾少,能減低男女愛慾之心。

二、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

三、易入禪定(梵語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脫(梵語vimokso),食慾必然淨化故。

六、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

20樓:嘉楠讀書

過午不食是八關齋戒裡面的不非時食,一般來說是午時,十一點多就已經是午時了,那麼嚴格的話到這個時刻就不應該吃了。

八關齋戒

所以就掐著這個時間點提前吃嘛!你可以提前吃飽。如果過了這個時間,持了八關齋戒就不能吃了,那就要熬到第二天濛濛亮的時候能看到手掌的掌紋的時候就可以再吃。

21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過了中午便不再吃食物,但可以喝水!

南無阿彌陀佛!

為什麼佛教教律要求:「過午不食」?科學嘛?

22樓:泥頌

午是指中午

《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

趣得支身,以除飢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

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律海十門》八戒近住分別門第四 雲: 一日夜不晚黃昏食,若過中食界限,乃至明日東方日出之間,於乾飯、餅餑湯麵等熟食之食物棄捨不食,則身安息調、健康永年、世福綿遠、悲他有情、而後速出三界。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能減飲食習氣,則世系漸脫故。

這都是說飲食要淡薄(甚至過午不食),才能身體健康、修行有成。

胎兒在母體是用肚臍吸取養分與氧氣,是腹部呼吸;人長大後呼吸部位上移至胃中部,老弱後則用肺部短程呼吸。修行者目的是回覆年輕活力,這需要恢復用腹部呼吸。腹式呼吸能把丹田開發出來,但若吃得太多,則會雍塞丹田氣道,故持過午不食,能讓丹田復活,則生機長存。

再有,過了中午陽氣下降,陰氣上公升,吃了食物會使人陰氣加重。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晚上是鬼食。過午還食會使胃和大小腸內堆積垃圾,所以過午不食,是清腸的最好方法,因小腸和心互為表裡,腸清則心清,心清才有利於修行。

吃飯過飽或過了中午還吃飯,會使經脈不通。經脈不通,則身疲困乏、心地閉塞;心地閉塞,則道業荒廢。

5-7點吃晚飯,則使腎經不通,無法後轉上公升起命門火,形成汙穢之精,助長愛慾;

7-9點吃,使心包經不通,無法清除心臟周圍邪氣,久之,正居其內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腦思維被心包內之邪氣所控制;

9-11點吃,三焦百脈不通;

11-凌晨3吃,點膽肝負擔重,解毒換血功能下降,嚴重時影響睡眠,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時陽氣不易公升起,到了卯時,腸道淤積的濁物難以排除,在體內形成毒素,進入血液和臟腑百骸,辰時巳時的最佳吸收營養階段不思飲食,形成惡性迴圈,到了午時心負擔重,陰陽相交不利。

所以過午不食能保持頭腦清醒、清心寡欲,身心清寧。

必須說明的是:過午不食是佛教修行的一種修持方法,佛家叫做【持午】。嚴格的說這是不宜普及的,為了避免誤導,這裡不作解釋。

持午只是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修自己的清淨心,心清淨妄念少,有了禪定基礎,在禪定狀態下自然不會覺得飢餓,也就自然達到了齋日持午的境界。

隨便就想來個【過午不食】,會搞壞身體的,慎之!

23樓:加內沙

這是佛陀所制定的學處。從歷史來說,佛陀是第一人制定為學處的。目的是為了讓比庫們了解我們用餐不是為了滿足貪欲,而是為了讓身體有足夠的能量生存。

這是相當科學的做法,因為晚餐的食用是不必要的,而且容易增加身體的負擔。

離非時食學處:離非時食學處,有時也譯為過午不食戒。也就是戒除在不適宜的時間內進食的學處。

非時,巴利語vikàla,即不適宜的時間。在太陽正當天中(正午)之後直至第二天明相出現(黎明)之間的時段,這段時間是諸佛與諸阿拉漢不用餐的時段,故稱為「非時」。食,有時也稱為藥。

根據戒律,有四種藥:時限藥、時分藥、七日藥和盡壽藥。1.

時限藥——限於在明相出現(黎明)後至太陽正當天中之間的時段才可以食用的食物。時限藥可分為兩種,即:⑴ 噉食,也作正食,軟食,蒲膳尼食。

律藏中說:「五種食物名為噉食:飯、麵食、炒糧、魚和肉。

」a.飯——由稻穀、麥等七穀的公尺粒所煮成的飯和粥。b.

麵食——以麥為原料製成的麵製品。c.炒糧——由七穀經烘炒而成;也包括將稻穀炒後所搗成的粉。

d.魚——包括魚鱉蝦蟹、貝類等一切水生動物。e.

肉——禽、獸類的肉、骨、血、皮、蛋、奶等。⑵ 嚼食,也作硬食,不正食,珂但尼食。khàdana,即咀嚼之義。

嚼食是指須經咬嚼的食物,如:水果、植物的塊莖類等。律藏中說:

「除了五種噉食、時分藥、七日藥和盡壽藥之外的其他食物名為嚼食。」除了上面的五類噉食以外,一般上用來當食物食用的都可以歸納為嚼食,例如:蔬果瓜豆等等。

除此之外,麥片、美祿、好力克、阿華田、黃豆水、番薯湯、可可、巧克力、乳酪及三合一咖啡也不許在非時服用。根據斯里蘭卡及泰國佛教的傳承,不加奶精的純咖啡可以在非時服用。由於緬甸人把茶葉當食物,故緬甸比庫過午不喝茶。

但斯里蘭卡和泰國的比庫則認為茶是盡壽藥。

2. 時分藥——只限於一天之內食用的水果汁以及未煮過的蔬菜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汁、葡萄汁等 世尊在《律藏藥篇》中說:

「諸比庫,我允許一切果汁,除了谷果汁之外。諸比庫,允許一切葉汁,除了菜汁 之外。諸比庫,允許一切花汁,除了蜜花汁之外。

諸比庫,允許一切甘蔗汁。」根據《律藏》的注釋,大型水果以及一切其他種類的穀物皆被視為是隨順於穀類的,其汁不可用來作時分藥。例如椰子汁、西瓜汁、哈蜜瓜汁等。

時分藥的製作方法是:由沙馬內拉或在家人等未受具戒者把欲榨成汁的小果等以冷水壓擠後,經過濾而成。濾過了的汁可以加進冷開水、糖或鹽飲用。

任何經煮過了的蔬菜汁和水果汁皆不可在午後飲用,因為該汁一旦煮過則成了時限藥。不過,放在太陽下面加溫是允許的。現在市面上有許多包裝果汁如蘋果汁、橙汁等,在出廠前為了儲存的關係而經過高溫消毒,因此也不適合過午飲用。

假如時分藥存放到第二天明相出現後則不得飲用。3. 七日藥——允許比庫在七天之內存放並食用的藥。

有五種七日藥,即:生酥、熟酥、油、蜂蜜和糖。這裡的「七日」乃是對比庫而言,對沙馬內拉則無天數的限制。

4. 盡壽藥(終生藥)——沒有規定食用期限的藥品。此一類的藥品並不包括前面的三種藥,一般上是用來治病而不是當作食物來吃的。

時分藥、七日藥及盡壽藥是在有因緣時服用,如口渴時飲時分藥,有病時服七日藥或盡壽藥。5. 混合藥——有時不同種類的藥可能會混合在一起食用。

如果在時分藥、七日藥或盡壽藥中加進了時限藥,則應視為時限藥。例如:枸杞子、黨參、肉桂等中藥材屬於盡壽藥,但是若加進豬肉、雞肉等一起煲湯時,則成了時限藥,不得在非時食用。

具足三個條件即構成非時食:1. 在非時;2.

時限藥;3. 吞嚥。以下情況不構成違犯:

1.有因緣時服用時分藥、七日藥或盡壽藥。2.

反芻者在反芻時,食物不吐出口而吞嚥。3.瘋狂者。

4.心亂者。

過午不食多久開始減脂肪,過午不食是否科學

這個要看個人體質了,沒有人能規定你能減多少 主要看你吃多少 有沒有運動 代謝怎麼樣等這些都是有關係的哦 有的人乙個月瘦15 16斤,有的人乙個月也就瘦5 6斤,都是按個人體質不一樣的哦 只要付出努力,肯定有回報的哦 希望對你有幫助!過午不食就是到了當天正午2點的時候就不要吃東西的,一直到次日的早晨才...

過午不食加不吃主食,過午不食 和 午餐晚餐不吃主食 哪種方法更好

我反正用過午不食都二個月了只是在開始的時候瘦了點,再沒瘦下去,不吃主食不好的,你就用過午不食就行了,中午和早晨多少吃點主食 你不算胖啊,不用這麼拼命。這樣堅持乙個月的話15斤以上沒問題。是為了加快新陳代謝,去除多餘的脂肪。現在你應該做的是 飯適量減少,還有吃點高蛋白的東西 魚,雞,牛肉等 一小份 外...

過午不食能減多少

關於過午不食 方法 午餐一定要吃,別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只是公尺飯要少吃,是平常的一半就好。菜多吃,脂肪類的要少吃,但不是說不吃哦!午飯後不要一直坐著,站著慢慢走走,半小時後休息,休息過後吃吃水果補充維生素,但也要適量。平常多走路,要快速走而不是跑,多走路很快瘦下來。不想節食就能瘦下來,這樣不但胃受...

要是過午不食月能減多少斤,要是過午不食乙個月能減多少斤?

我也是使用過午不食,但是早上和中午也不要吃太多,我是乙個星期當中後4天才過午不食的,前幾天沒堅持住,還有加運動,跑步,跳繩,呼啦圈,乙個星期下來瘦了4.5斤,如果你乙個月都能堅持的話.應該會瘦到15斤以上吧,祝你好運咯 我堅持了8天不吃晚飯才減了3斤第9天有病了 醫生說不按時吃飯免疫力下降了 變天的...

什麼是過午不食,「過午不食」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出處?

你好過午不食叫做齋,持齋就是受持齋法而不 違越。釋氏要覽曰 起世因本經云 烏脯沙陀 隋言增長,受持齋法,增長善根故。佛教以過中不食名齋。大日經曰 愚童凡夫猶如羝羊,或時有 一想法生,所謂持齋。真言宗所立十住心的第二為 愚童持齋心 關於持齋的功德,達磨祖師在其 破相論 中說 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