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怎麼辦,低血壓應注意什麼 怎麼辦?

時間 2022-01-23 05:52:52

1樓:匿名使用者

一. 青少年低血壓不容忽視近些年來,常發現有些青少年的血壓持續偏低,收縮壓低於90公釐汞柱、在75~85之間,而舒張壓達不到60公釐汞柱。由於血壓較低,這類青少年的血液迴圈功能也較差,經常感到頭暈眼花,乏力氣短,心悸,胸悶;女性還多發生月經不調.失眠多夢且容易發生虛脫。

學習時,精神難以集中、愛走神,記憶力較差而健忘,常覺得腦子不太好使。這些青少年還往往伴有食慾不振,精神疲倦,畏冷喜暖,手足不溫等症候。之所以出現上述不適感覺,主要是由於長期的血壓偏低,使機體的組織器官、尤其是大腦神經細胞血液**不足,發生慢性缺氧的緣故。

青少年低血壓常見於體質纖弱的女性,多為原發性低血壓,女性為男性的3--4倍。少數可因月經量多或慢性失血等因索引起的繼發性低血壓,不少人還具有家族遺傳史。可見,青少年低血壓屬功能性疾患,常無器質性病變。

二、老年低血壓的危害、防治及注意事項多數老年人認為人老易患高血壓,實際上低血壓在老年人中同樣多見,而且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極大。一般來說,成年人高壓(收縮壓)低於75~85公釐汞柱時即稱為低血壓。老年人引發低血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衰退、神經調節功能低下;動脈硬化使動脈彈性減小;體質虛弱;在悶熱或室內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及長期臥床,體位突然改變等。此外,糖尿病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會誘發低血壓;膀胱內壓力驟減,如夜間排尿後,則可反射性地使血液流回腹腔而引起短暫性低血壓。低血壓主要分為5類:

1.原發性低血壓,又稱體質性低血壓,多見於情緒不穩,體質瘦弱的老人,女性多見;2.繼發性低血壓,如失血、休克、心肌梗死等,由於血量減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結果;3.

體位性低血壓(即直立性低血壓),長期站立或從平臥位變為直立位時發生的低血壓,常見於植物神經失調,以及使用某些藥物(如降壓藥、冬眠靈等)引起;4.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的低血壓,常由於低鈉、血容量減少、心搏減少等引起;5.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營養不良所致的低血壓,如結核病、慢性肝病、慢性腎病、重症糖尿病等。

2樓:徒步旅行

多吃葷的,紅棗銀耳湯排骨湯什麼的補補血就好了。

3樓:手大風有

吃點西洋參 補補氣的東西

低血壓應注意什麼?怎麼辦?

4樓:寶飛柏郗欣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它有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分。收縮壓是指心臟的心室收縮時動脈內最高的壓力(俗稱「高壓」);舒張壓是指心室舒張時,動脈內最低的壓力(俗稱「低壓」)。目前一般認為,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為90—140公釐汞柱,舒張壓為60—90公釐汞柱。

成年人如果收縮壓低於90公釐汞柱、舒張壓低於60公釐汞柱,就叫「低血壓」。低血壓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低血壓多見於暈厥、心肌梗塞等。

慢性低血壓的起因多見於:1.體質性低血壓,又稱原發性低血壓。這種低血壓可完全無症狀,或僅有乏力、心悸等。

引起體質性低血壓的原因與遺傳有關,並受情緒、環境等因素影響。

2.體位性低血壓,又稱直立性低血壓。正常人站立時,收縮壓可暫時下降,舒張壓不變,但收縮壓可在30秒至40秒內回覆正常。如從平臥位變為直立位或直立後血壓下降超過50公釐汞柱,且持久不回公升者,稱為「體位性低血壓」。

這種情況常見於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久病之後或服某些藥物後。

3.患有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

4.患有慢性消耗性及慢性營養不良疾病,如惡性腫瘤、結核病、肝炎等。

5.患有心血管疾病,如慢性心包積液、嚴重二尖瓣狹窄。

在上述引起低血壓的原因中,以體質性和體位性兩種最多見,這兩種低血壓並不一定都是疾病的表現,如到醫院檢查未發現其他異常情況,也就不必擔心了。但患者平時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身心放鬆,以增強體質和神經功能的穩定性。另外,患者還可以酌情選用以下兩方進行**。

1.甘草、桂枝各10克,每日1劑,泡水當茶飲。本方適用於身體虛弱、頭暈乏力者。血虛有熱者忌用。

2.五味子、甘草各12克,茯苓15克,每日1劑,泡茶飲。

對於由原發疾病引起的「症狀性」低血壓,患者應到醫院作全面的檢查及**,當原發病**後,低血壓的症狀就可改善或消失。

低血壓怎麼**呢????

5樓:遠遠

**低血壓:飲食**也是**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漸提高病患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動脈管壁緊張度,從而逐步使血壓上公升並穩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壓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 低血壓病人的飲食選擇包括下列幾點:

1、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 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3、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薑、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

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公升。 1、日常生活預防 ·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 ·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常淋浴以加速血液迴圈,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2、藥物** 當日常**無效時,就必須給予藥物**,緩解症狀,減少嚴重併發症危險。

目前,新型藥物管通(gutron)是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有效**低血壓的藥物。該藥由奈科明(奧地利)公司研製,生產和銷售。 3、飲食** ·加強營養,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

雞、蛋、魚、乳酪、牛奶等 ·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有15%~20%的人患有體位性低血壓,常見原因如下: 1.餐後血液積於內臟,使迴圈血量降低,此時若突然起立可導致體位性低血壓發生。

2.浴後周圍血管擴張,同時交感神經活動性增強及迷走神經活動性降低,結果使得動脈收縮增強,外周阻力增大。這樣,一方面迴圈血量不足;另一方面心臟射血受阻,極易使老年人於體位變動(由坐位或臥位站起)時發生低血壓。

3.久站後大約有500毫公升血液積於軀幹和腿部,導致心輸出量下降,迴圈血量減少,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4.

一些常用藥如利尿劑、抗高血壓藥、硝酸酯類製劑、抗抑鬱藥、抗帕金森病藥物等,可通過降低迴圈血量或增加外周血量或影響交感神經活性而引起藥物性低血壓。 針對引起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的常見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採取下列預防措施: 1.

少量多餐,不宜吃得過飽。餐後不要馬上活動,可適當休息(約30~60分鐘)後再站起行走或幹其它事。同時要多飲水,每日至少喝2~3公升。

2.洗熱水浴時要事先準備好浴墊或小椅子,洗時坐在浴墊或椅子上,洗完後要適當躺一會兒再起立活動。 3.

不宜久站,呈站立狀態時要每隔幾分鐘活動一下。另外,彎腰後不可突然站起,應扶牆或借助其它物體逐漸起立。 4.

運動鍛鍊可改善人體對血壓的調節,持之以恆的運動有助於減少低血壓發生,但應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可做體位變動過大的運動,以步行、慢跑、游泳等專案為宜,運動後應無氣喘,心率不超過110次/分鐘。 5.服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凡可引起頭昏、頭暈及低血壓的藥物應慎用,用藥期間注意觀察有無頭暈、頭痛、視力改變等症狀。

一旦有這些症狀發生,應立即坐下或躺下,並測量血壓,防止病情加重。 進食後低血壓是一種臨床上見於老年人的血壓內環境穩定方面的異常。對臨床情況穩定、未服藥的老年住院和非住院病人的研究顯示,早餐和午餐後血壓顯著降低,此種血壓降低在較年輕人或未進餐的老年人中不出現。

住院和非住院老年人進餐後75分鐘內中發生餐後血壓降低20mmhg(2.7kpa)者達1/3。如在餐前服過降血壓藥物,餐後血壓減低可能甚至更顯著。

在老年高血壓病人和有進食後暈厥或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者中進食後低血壓的發病率最高。進食後低血壓可能是老年人暈厥和跌倒的常見原因。一組住院老年人的研究顯示它佔暈厥發作的8%。

進食後低血壓的機制被認為與消化時內臟血積聚的壓力反射代償受到損害有關。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病人伴進食後低血壓者進餐後有前臂血管收縮功能減弱、體迴圈血管阻力降低和控制心率的交感神經系統異常。因此,自律神經系統控制心率和血管阻力的變異可能是本病的基本**。

老年病人有進食後頭昏、摔倒、暈厥、其他腦或心臟缺血症狀者,進餐前後宜測量其血壓,以檢出進食後低血壓。 尚無臨床驗證以評價進食後低血壓的**措施,故處理本病只基於一般常識。有症狀的病人不宜於餐前服降血壓藥,餐後宜平臥。

減低降壓藥物的劑量和用少食多餐法進食可能也有幫助。最近的資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進餐後步行可有助於恢復正常迴圈,但這種**只宜在嚴密監測之下施行。

6樓:名醫**網

經常低血壓,應該如何**?

7樓:健康一線**網

低血壓患者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用藥的,當出現頭昏、眩暈甚至暈倒時,使用公尺多君可快速緩解。

8樓:章江林秀潔

低血壓一現在的醫學還是治標不治本,所以有兩種答案(1)能:指的是治標。(2)不能:指的是治本。

9樓:申楠劍君昊

能治,不需要吃要,只需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多休息…適當的做一些運動…

10樓:爾綠柳隆巳

血壓有多低啊?一般90/60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沒有特殊症狀的話。如果有特殊症狀的話,可以適當補液**。

低血壓怎麼辦

11樓:

患者要針對引起低血壓的原發病進行****,加強鍛鍊,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要從各個方面補充能量,飲食方面要注意增加血容量。低血壓患者不可盲目用藥,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對患有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緊**;因藥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藥劑量。

低血壓人飲食應注意什麼,低血壓人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基本上只要高血壓患者不能吃的,低血壓要多吃,平時注意飲水與休息。不要長時間的站 坐 蹲 彎腰。得了低血壓的人要特別注意飲食方面,再就是要多運動,但不要過度的運動。應該吃一些 低血壓的食品.低血壓飲食方面應該注意按時按量吃飯,切忌暴飲暴食!低血壓人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1 平時應注意動作不可過快過猛,從臥...

低血壓 貧血怎麼調理,低血壓和貧血怎麼辦

貧血是導致低血壓的一種原因,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建議先找原因再調理,再看是否還低血壓,然後再尋找低血壓的原因 低血壓和貧血怎麼辦 你明顯的營養不良,平時應多吃些有營養的東西如肉,蛋類,豆類製品,牛奶,水果蔬菜。貧血就去藥店買些補鐵口服液堅持喝喝,血壓低藥店也有可以喝的補品,都是甜甜的。平實保持心情暢快...

低血壓該怎麼調理?平時注意什麼,低血壓會怎樣?平時該注意些什麼?怎麼調理?

1 飲食調理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採用平衡膳食,縈素兼吃,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素,促進體質健減。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吃東西宜粗放,不挑不揀。年輕姑娘不要片面追求身材苗條,節食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足。如伴有貧血和營養不良者,應多先用富含蛋白質 鐵 銅 葉酸 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等 造血原料 的食物。諸如瘦...

中年人常年低血壓,怎麼辦,中年人低血壓應該怎麼做 ?

加強營養,合理搭配膳食,多補氣血,多吃溫補脾腎的食物,耒改善心腦的供血量,擔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選症。中年人低血壓應該怎麼做 中年人高血壓怎麼辦?高血壓確實很難快速 用藥物 又有很多 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其實可以嘗試負氧離子 高濃度的負氧離子 10萬個 cm 以上 每天深度呼吸40分鐘,...

長期低血壓怎麼辦

你好,低血壓要忌偏食,飲食要葷素搭配,應攝取含蛋白質,鐵,葉酸和維生素b12多的食物。加強運動鍛鍊能調整血壓。可以適當多吃些鹹一點的食品,因為鹽能使血壓上公升。每天多喝水,多運動能增加血容量,還可吃些桂圓肉,大棗,紅小豆等,不但能增加營養,還有利於糾正低血壓。低血壓應該是休息不足,加上飲食方面不注意...